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西師範大學

鎖定
江西師範大學(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簡稱江西師大(JXNU),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管,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範校、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高校、教育部首批“宏志助航計劃”實施高校等。學校融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於一體,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優先發展的省屬重點(師範)大學。 [1]  [5] 
江西師範大學的前身是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 [81]  1949年更名為南昌大學。1953年,南昌大學部分學院、系科被調整到江西省內外高校,江西師範學院在此基礎成立。 [1]  [84]  1978年,學校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中國古代文學專業被確定為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 [84]  1983年,更名為江西師範大學,是江西省本科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 [1]  2003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84]  2012年,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江西師範大學。 [88]  2013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學校實施本科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 [91]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有瑤湖、青山湖兩個校區,佔地面積3500餘畝;設有23個專業學院,3個產業學院,1個獨立學院,90個本科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1個,7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3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教職工共3149人,全日制本科生269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9100餘人。 [1] 
中文名
江西師範大學
外文名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5] 
簡    稱
江西師大(JXNU) [5] 
所在地
南昌市
創辦時間
1940年 [5]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師範類 [1] 
學校特色
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2年) [88]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2年) [87] 
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 [96] 
主管部門
江西省人民政府 [5] 
現任領導
黃加文(黨委書記) [4] 
陳芬兒(校長) [4] 
專職院士數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4] 
國際歐亞科學院、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1人 [1] 
本科專業
90個 [1] 
碩士點
3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1] 
2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1] 
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
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1個
博士後
7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
院系設置
23個專業學院,3個產業學院(共建),1個獨立學院 [1] 
校    訓
靜思篤行,持中秉正 [5] 
校    歌
《江西師範大學校歌》 [5] 
校慶日
10月31日 [5] 
地    址
瑤湖校區:江西省南昌市紫陽大道99號(330022) [1] 
青山湖校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西路437號(330027) [1] 
院校代碼
10414 [26] 
主要獎項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進集體(2007年) [77] 
江西省直第十三屆文明單位(2016年) [69] 
江西省“文明美麗校園”示範高校(2017年) [69] 
全國心理委員工作示範單位(2019年) [72] 
知名校友
邵鴻、萬紹芬、王太華、陳揚勇、史文斌 [1] 

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沿革

江西師範大學學校前身

  • 國立中正大學時期(1940年-1949年)
國立中正大學老照片
國立中正大學老照片(2張)
江西師範大學的前身是國立中正大學 [81]  1934年夏,蔣介石與時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同遊廬山秀峯時,設想在江西創設“中正大學”。1936年,蔣介石撥款100萬元創辦基金。1940年4月,國民黨行政院通過決議,定校名為“國立中正大學”,直屬教育部領導。6月,中正大學籌委會在泰和縣城郊的杏嶺正式辦公。1940年10月初,校長胡先驌到任,10月31日,學校在江西泰和縣杏嶺正式開學。 [82] 
龍嶺分校 龍嶺分校
學校創辦之初,設文法學院、工學院、農學院等“3院9系”,開辦師範專修科、行政管理專修科、税務專修科等。 [82]  1942年,中正大學遷往贛南,在贛縣龍嶺設立分校。還創辦了附屬實驗學校和附屬中學。 [82]  [84] 
望城崗階段的校門 望城崗階段的校門
1945年1月,日寇入侵,中正大學遷往寧都,龍嶺分校撤銷,隨校本部遷往寧都長勝墟。4月,學校在長勝復課。抗日戰爭結束後,10月,中正大學決定暫遷南昌,以北郊望城崗原軍政部營房為臨時校址,12月底遷校工作基本完成。1946年1月7日,學校正式復課。望城崗階段學校規模有所擴大,學科設置漸趨齊全。 [82]  [84] 
1946年8月,學校停辦各類專修科。1948年,學校擴大為“5院18系。 [82]  1949年5月22日,南昌宣告解放,6月16日,軍管會委派軍代表進駐學校。6月23日,正大接管委員會成立,中正大學被其接管。 [82] 
  • 南昌大學時期(1949年-1953年)
國立南昌大學校內
國立南昌大學校內(2張)
1949年8月1日起,學校改名“國立南昌大學”。1949年8月27日,以‘八一’革命大學、國立南昌大學為基礎,與原江西省立工專、農專、體專等合併組建為“南昌大學”,遷入南昌市內。 [82] 
1950年11月,南昌大學校部遷往新址,即今位於北京西路與文教路之交的青山湖校區。 [84]  1951年5月,南昌大學增設師範部,培養中等學校師資。 [95]  1952年,全國大規模院系調整開始,南昌大學部分學院、系科陸續被調整到江西省內外其他高校。 [84] 
  • 江西師範學院時期(1953年-1983年)
井岡山大學教學樓 井岡山大學教學樓
1953年10月,以調整後的南昌大學為基礎成立江西師範學院,南昌大學撤銷。江西師範學院繼承了南昌大學全部校舍、大部分圖書資料以及一部分儀器設備,保留了三分之一的師資隊伍。 [84]  1954年後,學校招收本科學生。 [83]  1965年,成立靖安分院。 [84]  1969年1月,受“文革”影響,江西師範學院被撤銷,以師院為主體成立井岡山大學,江西大學(文科各系)和江西教育學院同時併入。1971年4月,井岡山大學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1972年10月,井岡山大學撤銷,江西師範學院覆校並遷回南昌原址。 [84] 
1977年,中國高考招生制度恢復,江西師範學院青山湖校區迎來“文革”後第一屆四年制本科生。1978年,學校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 [84] 

江西師範大學師大發展

學校更名慶祝大會 學校更名慶祝大會
1983年10月,江西師範學院更名為江西師範大學。 [84] 
瑤湖校區一期工程主要建築 瑤湖校區一期工程主要建築
從1999年起開始擴大招生規模,新世紀伊始,學校跨入萬人大學行列。2002年,學校決定在瑤湖西岸建設新校區。12月24日,舉行新校區奠基儀式,2003年4月,江西省金融職工大學成建制併入學校,原址改稱江西師範大學青雲譜校區。6月,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0月,一期工程竣工,8000名新生入住。 [84] 
2006年,江西師範大學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85]  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為承擔“國培計劃――中西部地區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項目”任務的高校。 [86]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10] 
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江西師範大學簽約現場 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江西師範大學簽約現場
2012年,江西師範大學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 [87]  同年,獲批成為全國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 [89]  10月30日,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江西師範大學。 [88]  2013年,成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 [90]  同年起,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學校實施本科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 [91] 
2016年,獲批教育部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92]  2017年2月,被認定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93]  獲評全國“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範校”。 [100]  同年,學校成為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96]  9月,入選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院校 [99]  2018年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11]  2019年12月,學校入選全國“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高校。 [101] 
2021年8月,江西省漢代文化研究中心在江西師範大學揭牌成立。9月7日,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單位。 [15]  [25]  同年,成為教育部首批“宏志助航計劃”實施高校。 [102-103] 
2022年11月19日,江西省紡織服裝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正式揭牌成立,江西師範大學為成員單位之一。 [94]  2023年11月2日,江西師範大學語言智能研究中心揭牌儀式舉行。 [24] 
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沿革 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沿革

江西師範大學辦學條件

江西師範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4月,江西師範大學設有23個專業學院,3個產業學院(共建),1個獨立學院(科學技術學院),90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 [1] 
本科專業
學院
專業名稱
公共事業管理 (師範類)
學前教育(師範類)
小學教育(師範類,分語文、數學、英語三個方向)
特殊教育(師範類)
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
漢語言文學
漢語國際教育
歷史學(師範類)
文物與博物館學
旅遊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主義理論
法學
行政管理
社會工作(基層政權治理)
英語
日語
法語
俄語
音樂學
音樂表演
舞蹈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
表演(戲劇、影視方向)
美術學
繪畫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產品設計
動畫
工商管理(含企業管理方向、大數據營銷方向、組織人事管理方向、互聯網創業方向)
電子商務
國際經濟與貿易
數學與應用數學
統計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經濟統計
物理學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化學(師範類)
應用化學
材料化學
生物工程
生物科學
生物技術
體育教育
社會體育指導與教育
運動訓練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非師範)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範)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人工智能
地理科學(師範)
地理信息科學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建築學
城鄉規劃
工程管理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教育技術學
廣播電視學
廣告學
新聞學
廣播電視編導
商務英語(跨國商務方向、國際會計方向和國際金融方向)
朝鮮語
視覺傳達設計(中外合作辦學)
軟件工程(大數據技術、區塊鏈開發與應用、互聯網軟件開發方向)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經濟學
金融學
會計學
會計學(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項目)
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科學、地理科學、思想政治、歷史、音樂、美術、體育等12個師範專業
江西師範大學科學與技術學院
/
江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江西省外語培訓中心、外語培訓中心、出國外語考試中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人工智能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食品營養
健康和生物製藥
資料來源: [8]  [16]  [97]  截至2024年4月

江西師範大學學科建設

  • 學科體系
截至2024年4月,江西師範大學具有5個ESI全球前1%學科,5個江西省一流學科,1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1個,7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3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1] 
江西師範大學學科建設情況
類別
名稱
博士後流動(工作)站
心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化學、中國史、數學、鄱陽湖濕地與流域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9]  [47]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化學、心理學、教育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體育學、物理學、生物學 [1] 
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
教育博士 [1]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哲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城鄉規劃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學、公共管理學、藝術學、設計學 [46] 
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權點
金融、國際商務、法律、社會工作、教育、體育、國際中文教育、應用心理、翻譯、新聞與傳播、電子信息、材料與化工、生物與醫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旅遊管理、音樂、舞蹈、戲劇與影視、美術與書法、設計 [46] 
ESI全球前1%學科
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農業科學、環境/生態學 [1] 
江西省一流學科
馬克思主義理論(高峯優勢學科)、化學(高峯優勢學科)、教育學(高峯特色學科)、中國語言文學(高峯特色學科)、地理學(潛力發展學科) [9] 
“十二五”江西省高水平學科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史、化學 [7] 
“十二五”江西省重點學科
政治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地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音樂與舞蹈學 [7] 
“十二五”江西省示範性碩士點
教育學、中國史、數學 [7] 
數據截至2024年4月
  • 學科評估
在中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江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進入A類學科,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學科進入B類學科。 [1] 

江西師範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4月,江西師範大學教職工共計3149人,其中校本部2818人,校本部專任教師1875人,碩士及以上1740人,佔比92.8%(博士1156人,佔比61.65%);高級職稱1105人,佔比58.93%(正高級職稱349人,佔比18.61%),中級職稱701人,佔比37.38%。學校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際歐亞科學院、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人選6人(含青年),國家重大人才計劃人選7人(含青年),“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9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理論界)3人,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論界)2人,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2人,全國模範教師4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學校擁有各類省級人才400餘人次。 [1] 
師資力量
類別
名單
院士(含雙聘)
陳芬兒(中國工程院院士) [4]  、金亞秋(中國科學院院士) [6] 
國際歐亞科學院、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林琿
國家級教學名師
賴大仁
教育部長江學者(含青年)
鍾昌標、李小軍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人選
陳義旺、廖維林、汪洋、周利生、吳懷友、何純挺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含雙聘)
陳義旺、羅軍華、雷愛文、鄧水光、葛詠
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塗宗財、陳義旺、廖維林、魏美才、鍾志賢、鍾昌標
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陳義旺
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
廖金寶、袁濤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楊健夫、鍾昌標
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廖維林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祝黃河、魏美才
國家自科基金學科評審專家
陳義旺、林琿、薛錦雲、廖維林、鍾業喜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梅國平、塗宗財、項國雄、陳義旺、傅修延、祝黃河、廖維林、何齊宗、賴大仁、方誌遠、鄧偉民、餘敏、侯豪情、胡竹菁、鍾志賢、楊健夫、胡石金、郭小江、蔡明中、陳祥樹、盛壽日、李曉園、王濤、吳重涵、鄔成香、汪榮有、鍾昌標、吳懷友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
陳義旺、廖維林、王茹敏、鍾昌標
中科院“百人計劃”人選
楊健夫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理論界)
周利生、汪洋、吳懷友
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梅國平、項國雄、何齊宗、董聖鴻、唐天偉、毛小龍、周利生、裘指揮、楊南昌、羅林、劉俊
全國模範教師
周利生、胡竹菁、徐躍平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黃加文、尤琳
全國優秀教師
汪莉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湯美麗
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論界)
韓橋生、王龍洋
江西省委“人才計劃”人選
袁濤、李富洪、潘家禕、唐偉勝、丁惠生、李小軍、裘指揮、塗冬波、何純挺、倪文龍、廖勳凡、王志朋、陳華、陳其賓、羅森平、陶端健、劉正奇、張帆濤、曾錦山、張露、鄒龍、石嘉、鄭子路、張慶舉、李自雄、胡曉東、嚴楠、王寶榮、蔡豔、龔劍亮、黃福榮、黃小勇、黃增麒、李茫茫、李平亮、李舜臣、彭桂明、沙小梅、王鈺鑫、吳方浪、吳懷友、熊小玉、嚴文波、楊勇、姚淇露、袁彩雷、詹冬華、張璐璐、張意忠、鐘聲亮、鄒德成、程國林、周紫章
江西省“井岡學者”特聘教授
廖維林、侯豪情、陳祥樹、何齊宗、馬勇、汪莉、李小軍、戴永冠、周利生、李舜臣、王茹敏
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
陳義旺、廖維林、陳祥樹、侯豪情
江西省級教學名師
項國雄、鄧偉民、賴大仁、黃明和、劉松來、饒振輝、謝芳森、黃福生、顏敏、李雲清、汪浩、朱清貞、胡青
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項國雄、周利生、郭小江、王明文、謝建坤、歐陽楚英、邱新有、黃加文、汪羣紅、詹艾斌、盛壽日、覃鋒、彭以元、陳祥樹、餘敏、李舜臣、夏劍輝、丁惠生、何齊宗、羅向東、謝宏維、吳瑾菁、蔡明中、李小軍、汪莉、沈橋林、唐天偉、裘指揮、宋永海、孔令華、張意忠、江臘生、袁彩雷、塗冬波、戴永冠、季凱文、杜恣毅、陳水亮、鐘聲亮、廖金寶、黃小勇、鍾業喜、尤琳、孫錦明、汪洋、萬結平、熊小玉、徐波、劉輔蘭、汪榮有、鄔成香、鄒海波、王霖
江西省高層次高技能領軍人才培養工程人選
龍薇、譚宏亮、遊歡孫、吳志峯、梁愛輝
江西省“贛鄱英才555人才工程”領軍人才入選者
梅國平、塗宗財、陳義旺、廖維林、侯豪情、歐陽楚英、陳祥樹、楊健夫、鄧偉民、胡竹菁、何齊宗、傅修延、方誌遠、賴大仁、鍾志賢、顏敏、饒振輝、謝建坤、彭以元、蔡明中、餘敏、盧章輝、吳瑾菁、祝黃河、馬志明、萬國華、鄔成香
江西省“贛鄱英才555人才工程”高端柔性特聘計劃入選者
吳劼、魏國基、李仁輝、張華華、徐昕、戴木才、吳伯榮、張靈志、汪壽陽
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塗宗財、廖維林、蔡明中、侯豪情、謝建坤、夏劍輝、陳祥樹、盛壽日、鐘聲亮、劉桂強、覃鋒、杜恣毅、羅向東、袁彩雷、張小亮、劉慶燕、胡利雲、孫建松、程豔、駱興芳、丁秋平
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
韓橋生、王龍洋、陶端健、胡啓武、陳水亮、塗冬波、曹碧華、蔡豔、孫錦明、萬結平、徐波、湯舒俊、方興、謝枝龍、梁慶標、李淵華、蘇勇、張慶舉、葉寶娟、陳虎元、熊茵、肖明華
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青年人才
楊勇、樊碧璇、劉鑫、湯娟、聶明華、易玉根、徐鏗、姚淇露、黃高翔
江西省高層次和急需緊缺海外人才
姚後宗、萬歡、王黎明、周泉泉、張昊
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人選
謝宏維、韓橋生、盧偉敏、程波、王琦、劉楚羣、李平亮、唐雄英、詹冬華、王霖
江西省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嚴文波、王鈺鑫、章溢
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王東林、萬國華、顏敏、歐陽楚英、彭以元、趙衞宏、周利生、塗冬波、陳水亮、李曉園、王濤、鄔成香
數據來源: [6] 

江西師範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江西師範大學具有1個國家級科技服務平台,3個江西省產學研合作示範培育基地。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0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2個,國家人文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2門;教育部虛擬教研室建設點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萬種新教材11種;省級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22個,省級虛擬教研室建設點4個,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7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1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01門。獲批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1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4個,省級行業企業聯合培養基地8個,省級研究生工作站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 [1] 
質量工程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科技服務平台 [1] 
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 [9] 
江西師範大學教育學實踐教育基地、江西師範大學-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理科實踐教育基地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9] 
教師教育實驗教學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教育部虛擬教研室建設點 [5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虛擬教研室
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 [52] 
江西師範大學—江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 [9] 
英語、漢語言文學、化學、思想政治教育、應用化學、公共事業管理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9] 
數學與應用數學、旅遊管理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9] 
經濟學、會計學、金融學、地理信息科學、地理科學、商務英語、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小學教育、公共事業管理、學前教育、歷史學、思想政治教、視覺傳達設計、美術學、動畫、軟件工程、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生物科學、生物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英語、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電子信息工程、物理學、心理學、教育技術、新聞學、廣播電視編導、廣告學、播音與主持藝術、舞蹈學、音樂表演、音樂學、社會工作、行政管理、法學
國家級教學團隊 [48-49] 
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文學理論課程教學團隊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50]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團隊
江西省產學研合作示範培育基 [98] 
江西省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產學研合作示範培育基地、江西省化學工程與技術產學研合作示範培育基地、江西省食品與生物技術產學研合作示範培育基地
江西級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 [53-54] 
地理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分析數學課程教學團隊
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
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核心課程教學科研創新團隊
物理教育課程羣教學團隊
心理統計與測量研究中心
音樂學專業教學團隊
植物科學類課程羣教學團隊
刑事法學教學團隊
《小學課程與教學論》慕課教學團隊
《網絡文學與文化》幕課團隊
"講好中國故事"思政課教學團隊
化學專業核心課程羣教學團隊
地理信息科學一流專業教學團隊
外國語言學課程羣教學團隊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核心課程教學創新團隊
軟件工程創新創業教學團隊
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團隊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團隊
土地資源管理教學團隊
植物營養學教學團隊
農林類基礎化學教學團隊
江西省級虛擬教研室建設點 [55] 
國際金融課程虛擬教研室
“江西地方史”虛擬教研室
“四色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虛擬教研室
音樂學專業虛擬教研室
江西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56-58] 
廣告學、通信工程、旅遊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軟件工程、學前教育、視覺傳達設計
江西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部分) [59]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江西省級研究生工作站(部分) [60-61] 
江西師範大學-贛江中藥創新中心、“江西師範大學-江西德上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
江西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部分) [62-67] 
體育實驗中心、軟件工程創新實驗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地理科學實驗教學省級示範中心、生物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生物學實驗中心
省級特色專業 [9] 
廣告學、地理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學、物理學、心理學、音樂學、法學、工程管理
省級品牌專業 [9] 
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歷史學、學前教育、法學、思想政治教育、英語、音樂學、藝術設計(2012年後分為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4 個專業)、工商管理、化學、應用化學、體育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地理科學、城市規劃、廣告學、公共事業管理、教育技術學、物理學、心理學、美術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生物工程、通信工程
省級優勢專業 [9]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畫、地理信息科學
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9] 
建築學、工程管理、城鄉規劃、材料化學、應用化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旅遊管理、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環境設計、人力資源管理
、電子商務、生物技術、統計學、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應用心理學、廣播電視學
以上數據截至2024年4月
國家級一流課程名單
學院
名稱
線上一流課程
文學院
網絡文學與文化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世界現代史
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
創業社團功能與自我發展
外國語學院
英語國家概況
地理與環境學院
探索鄱陽湖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體育學院
賽艇運動員專項機能測評虛擬仿真實驗項目
生命科學學院
植物分類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馬克思主義學院
跨越時空—— 井岡山精神虛擬仿真 實驗教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影視照明光影造型綜合實訓系統
線下一流課程
教育學院
當代教育新理念
心理學院
心理測量學
教育學院
幼兒社會教育與活動指導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共產黨歷史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江西地方史
文學院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
新聞與傳播學院
攝像技術與藝術
生命科學學院
微生物學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教育學院
小學課程與教學論
生命科學學院
植物生物學
財政金融學院
管理學基礎
商學院
消費者行為學
商學院
企業戰略管理
財政金融學院
經濟法實務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教學設計與實施
體育學院
運動生理學
美術學院
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
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
數據結構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地理與環境學院
智慧化生態文明服務實踐
商學院
紅色創業模擬與實踐
政法學院
矯正社會工作
公費師範生院
師德養成綜合實踐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紅色研學產品開發與服務
資料來源: [9]  以上數據截至2024年4月
省級一流課程名單
學院
名稱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文學院
網絡文學與文化
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世界現代史
數學與統計學院
微積分(二)
數學與統計學院
微積分(一)
軟件學院
數據庫原理與設計
體育學院
網球【本科理論版】
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
圖解數據結構
軟件學院
軟件工程導論
體育學院
運動解剖學
數學與統計學院
PPT 製作與應用
商學院
管理學原理
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文化基礎
美術學院
數碼單反攝影基礎
心理學院
幸福心理學
商學院
企業戰略管理
馬克思主義學院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商學院
消費者行為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移動通信
生命科學學院
植物生物學
美術學院
AutoCAD 建築室內製圖
創新創業學院
創業社團功能與自我發展
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信號與系統
軟件學院
算法與數據結構
數學與統計學院
美妙的高等數學(上)
美術學院
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
國際教育學院
國際貿易實務
政法學院
刑法學
音樂學院
表演藝術理論
體育學院
大學生身體活動與健康
國際教育學院
英語語音與會話
教務處
探索鄱陽湖
教育學院
小學課程與教學論
外國語學院
英語國家概況
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財政金融學院
中央銀行學
財政金融學院
經濟法實務
城市建設學院
工程估價
城市建設學院
園林植物景觀設計
地理與環境學院
經濟地理學
地理與環境學院
植物地理學
國際教育學院
英語語言學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教學設計與實施
教育學院
玩教具製作(雙語)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現當代國際關係史
馬克思主義學院
百年黨史江西紅
軟件學院
圖像處理軟件 photoshop
軟件學院
知行合一 —— 社會實踐·創新創業
軟件學院
Linux 基礎
生命科學學院
藥物常識
數學與統計學院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數學與統計學院
美妙的高等數學(下)
數學與統計學院
數學史概論
體育學院
運動生理學
體育學院
短式網球教與學
體育學院
武術散打
外國語學院
英漢翻譯
外國語學院
英語語言學概論
心理學院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設計
新聞與傳播學院
中外電影史
心理學院
經典心理電影賞析
馬克思主義學院
勞動教育概論
外國語學院
綜合英語 3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旅遊目的地管理
軟件學院
軟件項目管理
生命科學學院
生態學(Ecology)
地理與環境學院
文化地理學
財政金融學院
勞動合同法
音樂學院
聲樂演唱基礎
心理學院
心理學基礎
外國語學院
英漢口譯理論與實踐
城市建設學院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原理
軟件學院
JavaScript 程序設計
外國語學院
基礎日語聽力
體育學院
大學體育—排舞
新聞與傳播學院
教育技術研究方法
地理與環境學院
環境保護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國際教育學院
TOPIK 初級韓國語語法精講
地理與環境學院
城市地理學
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理論力學
地理與環境學院
空間數據庫
政法學院
勞動經濟學
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
操作系統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全網融合通信虛擬仿真實驗
美術學院
虛擬仿真妝面實驗教學
體育學院
賽艇運動員專項機能測評虛擬仿真實驗項目
城市建設學院
高校商業綜合體全流程運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導遊業務虛擬仿真實訓項目
化學化工學院
稀土配位聚合物空心納米球的溶劑熱法制備及生
物應用仿真實驗
新聞與傳播學院
影視照明光影造型綜合實訓系統
新聞與傳播學院
攝像綜合實訓虛擬仿真實驗項目
馬克思主義學院
跨越時空——井岡山精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
地理與環境學院
廬山人工針葉林生態系統調查與保護虛擬仿真
軟件學院
基於 DVR 的婺源 / 廬山三維場景樹、圖算法虛
擬仿真實驗
生命科學學院
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虛擬仿真實驗
城市建設學院
樂平古戲台營造技藝與建構認知虛擬仿真實驗
地理與環境學院
鄱陽湖湖濱沙地虛擬仿真地理實習
化學化工學院
氧化釔銪熒光粉的溶劑熱合成及其發光性能研究
實驗
化學化工學院
催化分解化學推進劑製備高性能氫及其航天應用
仿真實驗
生命科學學院
光合速率日變化及 CO2 分析虛擬仿真實驗
新聞與傳播學院
影視錄音擬音案例實訓虛擬仿真實驗
新聞與傳播學院
經典條件反射學習下廣告創意與效果測定虛擬仿
真實驗
線下一流課程
地理與環境學院
中國地理
化學化工學院
分析化學
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理論)
教育學院
當代教育新理念
教育學院
幼兒社會教育與活動指導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江西地方史
生命科學學院
微生物學
數學與統計學院
數學分析
文學院
中國現當代文學
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理論力學
心理學院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設計
心理學院
普通心理學
心理學院
心理測量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攝像技術與藝術
新聞與傳播學院
紀錄片理論與實踐
新聞與傳播學院
廣告創意
財政金融學院
成本會計
教育學院
小學教育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倫理學
生命科學學院
遺傳學
數學與統計學院
泛函分析
體育學院
健美操Ⅴ
文學院
古代漢語Ⅱ
新聞與傳播學院
傳播學原理
政法學院
刑法學總論
財政金融學院
經濟思想史
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微機原理與單片機應用
馬克思主義學院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文學院
文學概論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財政金融學院
經濟法實務
城市建設學院
工程估價
地理與環境學院
地理課程與教學論
地理與環境學院
課堂教學技能實訓·地理
地理與環境學院
空間分析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教學設計與實施
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
數據結構
教育學院
學前心理學
教育學院
幼兒園組織與管理
教育學院
外國文學導論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學科課程與教學論
美術學院
美術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
美術學院
設計素描
軟件學院
軟件工程導論
軟件學院
Linux 基礎
軟件學院
圖像處理軟件 photoshop
軟件學院
概率統計及應用
商學院
管理學基礎
商學院
消費者行為學
商學院
企業戰略管理
商學院
項目管理
生命科學學院
生態學(Ecology)
數學與統計學院
線性代數及應用
體育學院
運動生理學
體育學院
網球
體育學院
運動解剖學
文學院
網絡文學與文化
文學院
比較文學
心理學院
幸福心理學
心理學院
心理學研究方法(含論文寫作規範)
心理學院
心理學基礎
音樂學院
聲樂演唱基礎 2
音樂學院
基本樂理
城市建設學院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國際教育學院
國際金融
化學化工學院
波譜解析
教育學院
教育研究方法(小學教育)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旅遊目的地管理
馬克思主義學院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馬克思主義學院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美術學院
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
商學院
管理學原理
生命科學學院
微生物學
生命科學學院
現代教育技術·生物
外國語學院
英語國家概況
心理學院
實驗心理學
音樂學院
表演藝術理論
數學與統計學院
高等數學 II
音樂學院
播音主持創作基礎(2)
財政金融學院
基礎會計學
財政金融學院
公司金融
美術學院
文字設計
外國語學院
英漢廣告翻譯
生命科學學院
分子生物學
教育學院
教育學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課程與教學論
地理與環境學院
地理數學方法
國際教育學院
商務英語視聽 IV
城市建設學院
中國建築史
財政金融學院
金融工程
文學院
外國文學史Ⅱ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地理與環境學院
智慧化生態文明服務實踐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紅色研學產品開發與服務
公費師範生院
師德養成綜合實踐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考察
馬克思主義學院
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社會調查
商學院
網絡創業實踐
政法學院
矯正社會工作
政法學院
社會調查實踐
資料來源: [9]  以上數據截至2024年4月
  • 學生成績
截至2024年4月,江西師範大學學生各類競賽成績突出,實現“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創青春”等三個創新創業賽事特等獎和金獎的全覆蓋,獲得2座“優勝杯”,成為全國唯一五屆蟬聯全國“互聯網+”大賽“先進集體獎”(全國20強)的師範類院校;學生在第19屆杭州亞運會獲得金牌,在成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奪得2枚金牌;在第八屆“田家炳杯”全國師範院校師範生教學技能競賽中獲一等獎5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獲等級獎總數居全國高校第一。學校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2023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中居全國高校第71位、師範院校第4位,在2019—2023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中居全國高校第93位、師範院校第5位。 [1] 

江西師範大學合作交流

  • 國內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江西師範大學主動對接江西省委省政府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開展校地校企合作,與上饒市、樟樹市分別共建數字產業學院和健康產業學院,數字產業學院獲批普通本科高校現代產業學院立項建設重點項目,北斗遨翔產業學院和健康產業學院獲批培育項目。 [1] 
  • 國際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江西師範大學推進與中國(境)外教育機構的合作與交流,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餘所高校和機構開展學分互認、學位互授、聯合培養、師生互訪、人文交流、科研合作等項目。學校具有國際學術科研平台10餘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個。學校是中俄教育類高校聯盟、歐亞太平洋學術協會成員高校,發起成立江西省孔子學院工作聯盟。學校與國外教育機構合作建設3所孔子學院,其中塔那那利佛大學孔子學院被評為“全球示範孔子學院”。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江西省政府獎學金和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招收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來校學習。 [1] 

江西師範大學學術研究

江西師範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江西師範大學具有1個國家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淡水魚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2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外交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6個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平台立項建設項目(1個實驗室和2個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應用數學中心,1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省工程實驗室,7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高端智庫,8個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管理科學研究基地,2個省文化廳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軟科學研究基地。 [1] 
科研平台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1]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 
國家單糖化學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1] 
分子篩膜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 [1] 
國家淡水魚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
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1] 
江西師範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1] 
無機膜材料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網絡化支撐軟件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 
鄱陽湖濕地與流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氟硅能源材料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 [1] 
水上項目訓練監控與干預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 [1] 
馬達加斯加研究中心
外交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 [1] 
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
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 [1]  [36-37] 
功能材料與精細化學品協同創新中心
江西省重大生態安全問題監控協同創新中心
先進傳感器件與系統集成協同創新中心
基於大數據的江西省教師質量監測
社會發展與治理協同創新中心
中國社會轉型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平台立項建設項目(1個實驗室和2個工程研究中心) [14] 
江西省高校先進功能材料高水平實驗室
江西省高校精細化學品製備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省高校物聯網與智能計算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省級應用數學中心 [42] 
江西省應用數學中心
江西省級重點實驗室 [14] 
江西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光電子通信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高性能計算技術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亞熱帶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鄱陽湖綜合治理與資源開發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綠色化學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心理與認知科學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動漫創意與數字娛樂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微納材料與傳感器件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評估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智能教育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4] 
江西省分佈計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省無機膜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省納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省淡水魚高值化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省工程實驗室(部分) [14] 
江西省分子篩膜材料工程實驗室
江西省微納材料與傳感工程實驗室
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44] 
蘇區振興研究院
敍事學研究中心
社會發展與創新研究中心
江西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研究中心
江西省高等教育評價研究中心
南方漢代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研究中心
江西省級高端智庫 [35] 
區域發展研究院、蘇區振興研究院
江西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部分) [39]  [41]  [43] 
當代形態文藝學研究中心、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傳統社會與江西現代化研究中心、紅色資源開發與教育研究中心、管理決策評價研究中心、江西省區域創新與創業研究中心
江西省文化廳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 [38] 
音樂創作、表演人才培養創新研究中心、書院文化與教育研究中心
江西省級軟科學研究基地 [40] 
江西省產業轉型升級軟科學研究基地

江西師範大學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4月,江西師範大學在近5年來,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63項,其中重點4項。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78項,年度項目立項數位居全國高校50強,連續6年居全省第1位。共有200餘份研究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領導批示300餘次,其中,中央領導批示7次、省部級主要領導批示90餘次。 [1]  截至2023年5月,學校“十二五”以來,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等重要獎項;2011年以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重大專項課題、“973”計劃前期預研項目、國家國際合作重大專項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100餘項,累計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08項;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0項、重大委託項目1項、重點項目27項,累計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50項;近六年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居全國師範院校前10位,其中,201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立項數進入全國前10,並列位居全國高校第8位。 [45] 
2022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名單
項目名稱
獎項
備註
高效新型薄膜太陽電池關鍵技術
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主持獲獎成果
邊界層方程和非勻質Navier-Stokes方程解的若干問題
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綠色選擇性合成多樣性氮/氧雜環化合物
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面向有機溶劑脱水的分子篩膜製備關鍵技術
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複雜擾動環境下光纖電流互感器高穩定關鍵技術及應用
科學進步獎二等獎
超高純半導體用前驅體的國產化關鍵技術
科學進步獎一等獎
參與獲獎成果
新型碳複合材料製備及高能電池應用
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大規模複雜三維場景數字化關鍵技術及應用
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資料來源: [18] 

江西師範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江西師範大學圖書館的前身是國立中正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40年。截至2023年9月,江西師範大學擁有2個圖書館,為瑤湖校區總館和青山湖校區分館兩處館舍,圖書館總面積達到107939平方米,擁有紙質圖書354.54萬冊,擁有電子期刊48.60萬冊,學位論文49.42萬冊,音視頻92500小時。 [17]  截至2022年底,校圖書館具有紙質期刊4000多種。擁有CNKI、超星、萬方、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等中外文圖書、期刊數據庫72個,其中中文數據庫42個(含自建數據庫7個),外文數據庫30個。 [33] 
江西師範大學圖書館 江西師範大學圖書館
  • 學術期刊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自然科學領域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創刊於1957年,雙月刊,主辦單位是江西師範大學,其年均發文量約150餘篇,主要刊登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與技術、數量經濟學、心理與教育測量、鄱陽湖研究及交叉學科等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並注重刊發以中國國家基金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973”國家重點基礎項目、“863”國家高新技術項目等)科研成果的主體部分為內容的論文。其連續4次被北大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版、2008版等收錄,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刊源期刊,並被中國國內外20多家數據庫或文摘雜誌列為固定收錄刊源。 [12]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江西師範大學主辦的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於1957年,主要刊登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文學、語言學、史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學術論文。注重對當代重大實踐和理論問題的探討,尤其重視人文科學的基礎理論和新興學科的研究。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會科學學報、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西省優秀期刊。 [13] 
《心理學探新》 《心理學探新》
心理學探新》創刊於1980年,1993年起,轉由江西師範大學和中國心理學會理論與史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內刊),1998年12月獲得國內外公開刊號後,由江西師範大學主辦,南京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史專業委員會、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協辦。是中國心理學專業領域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之一;期刊主設專欄為理論心理學、學校與認知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應用心理學;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等數據庫的來源期刊。 [19-21] 
《金融教育研究》 《金融教育研究》
金融教育研究》創刊於1988年,原名為《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由江西師範大學主管主辦,江西師範大學學報雜誌社編輯出版。《金融教育研究》以傳導金融政策、探討金融理論、體察金融生活、聚焦金融教育為辦刊宗旨,開設金融理論探討、區域金融與經濟、 經濟發展與管理決策、金融法苑、金融教育園地、基層調查等欄目。 [22] 
《計算城市科學》 《計算城市科學》
《計算城市科學(Computational Urban Science)》是由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和國際出版商Springer聯合出版的英文期刊,創辦於2020年。該刊旨在介紹城市計算的相關框架、理論、方法和案例的研究進展,探索多維度城市網絡和建成環境,促進計算科學與城市科學的融合,並搭建學科交流的橋樑。英國皇家科學院Michael Batty院士、美國科學院Michael Goodchild院士、中國科學院李德仁院士等八位院士和國際學術領軍人物擔任期刊顧問指導。該刊投稿主題範圍主要包括空間社會模擬、數據共享和發佈、物理和虛擬空間中的大規模社交活動、多尺度城市建模等。 [34] 

江西師範大學校園文化

江西師範大學學校標誌

  • 校徽
江西師範大學校徽的圖形為雙圓圈圓形標誌。內圓圈中間由“中國江西師範大學”的英文首寫字母“CJNU”組成。左為“C”,右為“J”,中為“N”,左右“C”,以及“J”合為“U”,整體效果為“中”字形狀,其下方“1940”為學校始創時間。兩圓之間上半方嵌“JIANGXINORMALUNIVERSITY”,下半方嵌舒同體的“江西師範大學”。 [5]  標誌的整體效果是一個“中”字。既代表學校發端於中正大學,寓意“持中秉正,靜思篤行”之校訓,又反映了新校區的整體佈局,字母“N”像正大坊,“C、J”合抱像護校河,意為瑤湖新校區。 [23] 
校徽 校徽

江西師範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江西師範大學的校訓為“靜思篤行、持中秉正”。 [5]  校訓意在要求師大學子,能冷靜而心平氣和的學會思考,並且為了目標能夠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實踐。為人為學要能不偏不倚,秉持公正,追求真理而不妥協。其中“持中秉正”契合了江西師範大學源自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之意。 [23] 
  • 校風
江西師範大學的校風為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1] 
  • 師大精神
江西師範大學的學校精神為愛國榮校、民主和諧、求真務實、開放創新。 [1] 
  • 校歌
《江西師範大學校歌》由集體作詞,傅利民作曲。 [5] 
《江西師範大學校歌》
集體作詞 傅利民作曲
我們彙集在英雄城
像桃李盛開青山湖濱
美麗的校園 教師的搖籃
哺育着未來的園丁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獻身教育治學嚴謹
堅持求實精神
勇於探索和創新
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肩負着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
放眼世界 面向未來
朝着四個現代化高歌猛進 [23] 
校歌 校歌

江西師範大學社團文化

截至2024年4月,江西師範大學具有手工藝社團、青藍文學社、文物鑑賞社、正大漢服社、家電維修協會等75個校級社團,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會、商務英語協會、理財投資協會等5個院級社團。 [31]  2024年,江西師範大學法學社組織多名青年志願者們前往社區、學校、企業、寢室等地開展普法活動,普及法律知識,提高社區居民法律素養水平。 [32] 

江西師範大學校區情況

截至2024年4月,江西師範大學具有瑤湖、青山湖兩個校區,佔地面積3500餘畝,建築面積140餘萬平方米。 [1] 

江西師範大學瑤湖校區

江西師範大學瑤湖校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紫陽大道99號,佔地面積3000餘畝。瑤湖校區不設圍牆,四周以一條7公里長的瑤河環繞。 [1]  [29]  校區內具有名達樓、實驗大樓、天浪樓、超真大樓等等教學場所,具有5個運動場館,分別是風雨球場、風雨球館、瑤湖體育場(貝殼)、瑤湖體育館(龜殼)還有長勝體育場(C場),以及食堂、圖書館、宿舍樓等公共生活區域。江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文學院、政法學院、財政金融學院、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城市建設學院、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心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教育學院、公費師範生院、體育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軟件學院、地理與環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共23個學院在該校區教學辦公。 [30] 
江西師範大學瑤湖校區

江西師範大學青山湖校區

江西師範大學青山湖校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北京西路437號,佔地面積500餘畝。 [1]  [29]  校區內建有田家炳教學樓、第二教學大樓、雙理樓、新藝術樓等教學場所,以及圖書館、宿舍樓、食堂、運動場等公共生活區域。 [30]  青山湖校區為軟件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音、體、美學院部分專業的教學辦公場所。 [29] 
江西師範大學青山湖校區

江西師範大學行政管理

江西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委員、副校長
副校長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資料來源: [4]  [105] 

江西師範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校務委員會主任、院長、革委會主任)
校名
姓名
職務
任期
胡先驌
首任校長
1940年10月——1944年5月
肖 蘧
校長
1944年5月——1947年5月
林一民
校長
1947年8月——1949年4月
劉乾才
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1950年2月——1953年7月
呂 良
籌委會主任
1953年7月-
劉瑞霖
院長
1957年-
李志民
院長
1958年2月-
信 修
代理院長
1960年-
劉瑞霖
院長
1964年6月-
林亞琴
革委會主任
1967年11月-
江西井岡山大學
王懷臣
革委會主任
1969年底——1972年12月
胡廷棠
革委會副主任,主持工作
1972年12月-
郭慶棻
院長
1979年9月——1983年8月
江西師範大學
李樹源
校長
1984年1月——1988年9月
張傳賢
校長
1988年9月——1992年7月
李佛銓
校長
1992年7月——1997年11月
李賢瑜
校長
1997年11月——2002年12月
遊 海
校長
2003年6月——2007年8月
眭依凡
校長
2007年8月——2009年5月
傅修延
校長
2009年5月——2011年2月
梅國平
校長
2011年2月——2023年5月
資料來源: [2] 
歷任黨委書記(含黨組書記、黨支部書記、黨總支書記)
校名
姓名
職務
任期
南昌大學
魏東明
黨組書記
1950年2月-
江西師範學院
張慈瑞
黨支部書記
1953年10月-
劉瑞霖
黨總支書記黨委書記
1954年春至1956年12月
石少培
黨委書記
1957年秋-
李志民
黨委書記
1958年10月-
王紀明
黨委書記
1960年-
馬繼勳
黨委書記
1966年-
康炳坦
黨總支書記
1968年秋-
江西井岡山大學
王懷臣
黨委書記
1969年10月-
江西師範學院
胡廷棠
黨委書記
1980年4月——1983年11月
江西師範大學
鄭光榮
黨委書記
1983年11月——1988年9月
張傳賢
黨委副書記,主持黨委工作
1988年10月——1992年7月
鍾世德
黨委書記
1992年7月——1997年11月
熊大成
黨委書記
1997年11月——2002年12月
遊 海
黨委書記
2002年12月——2009年5月
傅修延
黨委書記
2009年5月——2011年8月
陳綿水
黨委書記
2011年12月——2013年4月
田延光
黨委書記
2013年6月——2020年4月
黃恩華
黨委書記
2020年4月——2022年9月
資料來源: [3] 

江西師範大學校園環境

江西師範大學有多處景觀。 [104] 

江西師範大學正大坊

正大坊位於瑤湖校區正大源中央,東望瑤湖,南臨紫陽大道,為南昌城東第一座大型藝術建築。學校前身國立中正大學簡稱“正大”,正大坊與正大門,正大廣場等皆得名於此。正大坊造型由古代方形四角牌坊變形而來,體現了中國古老的耕耘傳統與文化理念。四方為正,天地為大,正大坊頂天立地的四根大柱與連接柱子的八根橫樑,寓意為中流砥柱、厚德載物,象徵學校傾力為社會培養棟樑之才。 [104] 
正大坊

江西師範大學校史紀念碑

校史紀念碑又稱校史柱,坐落在學校正門入口的正大廣場中央,由八根巨大石柱組成。每根石柱下有大理石雕刻的校史圖文圍繞四周基座。八根石柱雕刻的是江西師範大學發展歷程,它們分別是:壯麗歷程、白鹿開先、杏嶺肇基、南贛礪志、望城凱旋、青藍更始、拿山行返、瑤湖絃歌。校史柱是江西師範大學標誌性建築之一。 [104] 
校史紀念碑

江西師範大學桃李鼎

我校校友、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沈鵬,為祝賀母校70華誕,出資50萬元,專為母校鑄造一座銅鼎,名為“桃李鼎”,寓意母校辛勤耕耘,桃李遍天下。沈鵬先生親筆題寫“桃李鼎”三個大字。 [104] 
桃李鼎

江西師範大學校慶鍾

淡古銅色青銅大鐘宏偉壯觀,鍾肩高,下口直徑,重近2.76噸,距地面約,採用精銅材料製作,鐘聲渾厚悠揚。正面鑄銘《大鐘銘並序》,計512字,敍述了我校70年發展歷程。《大鐘銘並序》為著名學者、我校文學院老教授劉世南先生所撰寫。校慶鍾由江西新聞出版集團、江西新華髮行集團有限公司捐資50萬元鑄造,於2010年8月5日運抵瑤湖校區,並吊裝就位。 [104] 
校慶鍾

江西師範大學鵝湖灣

知行樓、白鹿會館東北側至西北水面。“鵝湖灣”與江西“四大書院”之“鵝湖書院”關聯,寓意承續江西古代高度發展的書院文化,既可表現學校特色,又有區域文化個性。“鵝湖灣”為“鵝湖”之一角,灣中育有各色鳥禽,為學校優美生態環境的生動寫照。 [104] 
鵝湖灣

江西師範大學中央南昌飛機制造廠棚廠

為前“中央南昌飛機制造廠”(又稱“中意飛機制造廠”)的機身焊接廠房兼飛機庫,1935年由意大利四家航空公司墊資始建。因英語“Hangar”一詞音譯,時人又稱之為“格納庫”。2010年10月整棟建築恢復原色,並申報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4] 
中央南昌飛機制造廠棚廠(大禮堂)

江西師範大學校友情況

江西師範大學知名校友
姓名
職務
第十三屆、十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
江西省委原書記
中宣部原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原局長、安徽省委原書記
求是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
吉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察委員會主任
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
江西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
新中國“最美奮鬥者”、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脱貧攻堅先進個人、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
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原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江西濟民可信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2008年北京奧運會賽艇女子四人雙槳冠軍
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子500米雙人划艇項目冠軍
第十七屆華表獎獲得者
世界犛牛博物館首創者、曾任西藏區委宣傳部文藝處長、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北京出版集團董事長
星海音樂學院教授、歌唱家
曾任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
作家、南昌大學影視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
秦志懷
原中山商報總編輯,現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協會員、中山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等
楊文軍
皮划艇項目運動員,曾獲釜山亞運會男子雙人划艇500米、1000米冠軍。雅典奧運會男子雙人划艇500米金牌、北京奧運會中男子500米雙人划艇冠軍、現任江西省重競技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共青團江西省委兼職副書記。
資料來源: [1]  [27-28] 

江西師範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所獲榮譽
2003年2月 [75] 
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
2007年3月 [76] 
2006年度江西省省綜治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2007年5月 [77]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進集體
2008年5月 [78] 
2007年江西省高校思政工作"先進高校"
2013年6月 [79] 
江西省“黨建帶婦建”工作先進單位
2014年12月 [80] 
中國第一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節能示範單位
2016年 [69] 
江西省直第十三屆文明單位
2016年9月 [68] 
2015年度江西省“綜治工作(平安建設)先進單位”
2017年7月 [69] 
江西省“文明美麗校園”示範高校
2018年6月 [70] 
“十二五”江西省老年人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2018年12月 [71] 
2016-2018年度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等級單位和先進單位
2019年11月 [72] 
首屆“全國心理委員工作示範單位”
2020年7月 [73] 
2019年度江西省直教育系統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優秀單位
2022年4月 [74] 
2021年度江西省黨委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