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南鐵路

鎖定
江南鐵路,是寧蕪鐵路的前身,始建於1933年,曾是國內建設時間最短、每千米耗資最少的商辦鐵路。
江南鐵路1933年7月從蕪湖破土動工,1935年4月修成南京中華門至孫家埠175千米線路,耗時不足兩年。後又擴展修築中華門至堯化門段,與滬寧鐵路接軌,至此,江南鐵路全線建成通車 [1]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後,中華門至蕪湖的鐵路收歸國營,改稱寧蕪鐵路 [2] 
中文名
江南鐵路
始建時間
1933年
途經省份
蘇、皖
運營速度
35 km/h
起止站點
中華門站、蕪湖站

江南鐵路歷史沿革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6月商辦安徽省鐵路公司在蕪湖陶溝購地50畝,組建蕪湖鐵路辦事處,籌款修建江南鐵路,為江南鐵路修建的開端。
但工程舉步維艱,至1911年(清宣統三年)4月,僅建成蕪湖至灣沚間32千米路基和橋涵,便因無法籌募股銀而停建。
1912年6月,北洋政府與英國中央股份有限公司簽訂800萬英鎊的合同,準備續建江南鐵路,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借款無着,續建終成泡影 [3] 
1932年6月,國民政府中央建設委員會主席張靜江、李石曾等,以繼承孫中山遺志,建設東方大港(乍浦)的名義,組建商辦“蕪乍輕便鐵路公司”,修建蕪(湖)乍(浦)鐵路。
1933年4月,更名“江南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36萬元的低價購進蕪湖至灣沚32千米路基。
1933年5月21日,在蕪湖怡和碼頭舉行開工典禮,修建蕪湖至孫家埠鐵路,全長76千米。
1934年11月25日,蕪湖至宣城孫家埠鐵路建成通車 [1] 
1935年4月,修成南京中華門至蕪湖段。
1935年5月,南京中華門經蕪湖至宣城孫家埠幹線通車,全長175千米,後又擴展修築中華門至堯化門段,與滬寧鐵路接軌 [2] 
隨着抗日戰爭形勢緊迫,日軍可能由上海登陸,滬寧鐵路不保,南京應有一條撤退之鐵路線,國民政府這才下決心修建與浙贛線相接軌的鐵路,稱京贛鐵路。
1936年5月,成立京贛鐵路工程局,加速修建宣城孫家埠至鷹潭貴溪段鐵路。皖境於1937年7月鋪軌通車,贛境於1937年10月通車,共308千米。
抗戰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將江南鐵路南京段11.5公里路段(滄波門至中華門段)全部拆除 [1]  [3]  ,站舍,道岔,電信通信設施等等一併拆毀以免資敵。僅存中華門站和養虎巷的京市鐵路接軌處。
1938年,日軍鐵道隊修復該鐵路。
1939年4月,歸屬華中鐵道株式會社,下關站至蕪湖改稱南寧線。橋樑全部採用木樁上架設鋼樑的方式。線路病害極多,機車車輛運行速度很慢,經常出現各類運輸安全事故。同年,設江南鐵路電話所。
1942年,日軍設立鐵路通信電話線2條,電報線1條。
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後,江南鐵路公司的員工復員,重新接管了江南鐵路;
1945年11月1日,江南鐵路公司對線路和站場設施進行一系列的維修和整治。
1945年11月,中華門站至蕪湖縣灣沚站恢復運輸。
1946年1月,國民政府下令拆除江南鐵路用於搶修津浦鐵路。
1948年1月,江南鐵路公司向銀行貸款80萬美元,從美國購進34公斤/碼的鋼軌7000噸及附屬配件,和10輛鋼皮客運車廂。
1948年8月27日將原路修復,9月1日恢復全線通車。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後,中華門至蕪湖的鐵路收歸國營,改稱寧蕪鐵路 [2] 

江南鐵路線路參數

江南鐵路的道砟採用銅井站附近的採石場,造價本公里3萬元,為當時國內最低 [2]  。購買年齡50年的二手機車11輛,鋼皮客車55輛,貨車157輛。最大縱坡12‰,最小曲線半徑300米,不設緩和曲線,行車速度35千米/小時,橋樑僅能通行小型機車限速10千米/小時,橋樑動載35噸。

江南鐵路沿線車站

江南鐵路沿線設有堯化門站(現南京東站紫金山站滄波門站中華門站 [2] 古雄站馬鞍山站當塗站毛耳山站塔橋站蕪湖東站蕪湖站 [2]  等車站。

江南鐵路文化特色

  • 界碑
2003年9月,蕪湖鐵路工務段在管區內,發現一塊具有歷史文物價值的江南鐵路界碑。碑高100釐米,寬25釐米,上部鐫刻有“江南”二字,字體為正楷,飽滿渾厚,此碑被上海鐵路博物館收藏 [3] 

江南鐵路歷史意義

江南鐵路曾是國內建設時間最短、每千米耗資最少的商辦鐵路。(安徽網 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