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

鎖定
2008年7月,汕頭大學借鑑境外優秀大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經驗,在內地高校率先成立第一家本科四年全程住宿學院——至誠書院,開始學生培養模式改革工作。 [1] 
中文名
至誠書院
外文名
Veritas College [1] 
創辦時間
2008年7月 [1] 
院    訓
誠、敬、謙、和 [2] 
類    別
住宿學院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省汕頭市
院    長
李丹
隸    屬
汕頭大學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簡介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
至誠書院沒有按照中國傳統大學以院、系、班級安排學生的住宿和課外活動,而是採用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混住”的比較接近現實社會的生活模式;書院通過給予學生專業課堂以外更多的關懷、支持和更廣闊發展潛能的空間,為其提供最優質的教育環境;通過黨團、學生會和學生興趣社團組織等社區活動平台的搭建,以及書院團隊、學科、體能、心理和職業等五類拓展課程的開展,建立培養自信心、獨立性和社會責任感,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把“如何做人”的教育具體落實到大學生生活社區,使學生的生活、學習、成長融於一體,促進身、心、靈全面健康發展。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
至誠書院圍繞汕頭大學改革總體目標,以書院為平台,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更好的服務、更有力的支持,在實質上推行專業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並行,促進學生思考並踐行“建立自我,追求無我”育人理念。書院以拉丁文的Veritas 作為英文名稱,中文名字則源自《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以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育人理念,並藉此樹立宿生對書院文化和精神的認同感,建設温馨的人文社區。 [1]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育人理念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作為學校實踐“先進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住宿書院為平台,探索並努力落實4C(Culture、Civility、Character、Care)所藴含的文化、文明、品格和關愛的育人理念,為學生在校健康成長提供更好的服務、更有力的支持;推動大學從偏重“專業培養”向具備社會適應能力的“全人教育”轉變;將整合思維能力的培養植入書院的通識課程、拓展項目和學生組織建設中,營造一體化的學校育人環境,培養“有志、有識、有恆、有為”的高素質人才。
李嘉誠先生親臨書院與宿生交流 李嘉誠先生親臨書院與宿生交流
書院是教做人的地方,是學生修德篤行的大課堂。在住宿學院,宿生生活、學習、成長融於一體。通過住宿學院制度的構建,促進學生身、心、靈全面健康發展,使其成為具有完整人格和全面發展的人。希望宿生在書院接受院訓“誠敬謙和”的薰陶,成為有教養的人,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知行合一,努力把握自主創造命運和實現人生幸福快樂的金鑰匙。
書院通過給予學生專業課堂以外更多的關懷、支持和更廣闊發展潛能的空間,為其提供最優質的教育環境,為學生從學校走向現實社會打好堅實的素質與能力基礎。引導學生注重各項工作的制度化建設和系統化運作,學會不斷地反思、總結與創新,用全面、系統、嚴謹和辯證的方法思考、處理問題,提升整合思維能力以迎接未來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並創造性且有遠見地綜合解決問題。通過清晰明確的育人理念、具體有效的行動措施和可適應的拓展課程幫助學生建立培養自信心、獨立性和社會責任感,全面提升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
書院沒有按照中國傳統大學以院、系、班級安排學生的住宿和課外活動,而是採用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混住”的比較接近現實社會的生活模式。混住的方式有利於營造獨特的住宿學院文化,讓擁有不同背景、不同興趣的各個專業學生能夠彼此交流思想與經歷,幫助他們認識不同領域的人和事,拓寬視野,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積累更多社會資本。通過住宿學院黨、團和學生組織等社區活動平台的搭建,以及書院團隊、學科、體能、心理和職業等五類拓展課程的開展,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最終把“怎樣培養人”的工作具體落實到大學生生活社區、學生公寓,使學生的生活、學習、成長融於一體,促進身、心、靈全面健康發展。
第十三期“ATP”訓練營 第十三期“ATP”訓練營
我們在傳統的住宿中融入了育人的理念,提供“正式”課堂以外的學習場所。人與人的溝通頻繁,大家交往密切帶來了穩定的人際關係;而温馨的生活小社區促進了人際關係融洽;同學們學習、娛樂、生活融於一體,這樣的條件與平台,使他們有更多的非正式的、非約定性的思想交流、知識交流和文化交流。通過社區活動、交流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提高溝通能力、組織能力、領導能力等等。至誠書院從成立開始,並不是簡單地利用樓層分區,而是充分利用書院大樓的特點,在書院建立縱橫交錯的矩陣式團隊組建模型,為書院加強宿生交流,開展團隊建設打下基礎。學生在模擬現實社會的“混住”模式中拓展人脈關係,認識不同專業的同學,接觸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拓寬知識面。希望學生之間相處的是一生一世的好朋友,一生一世的友誼,並建立培養自信心、獨立性和社會責任感。
學生自治是書院生活的靈魂。通過自助、互助和他助方式實現宿生的自我管理。學生領袖在各類團隊中帶領成員實現團隊目標過程中學會自主、公開、公正對待自己及周邊發生的一切事情,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增強自信心、獨立性和社會責任感。在至誠書院,沒有傳統意義的純粹“管理”,書院老師更多是起到“引導、支持和幫助”的作用。書院的理念是學生要學會管理好自己,而這種自我管理通過組織各種團隊來實現。書院根據宿舍樓的外形及內部構造作了各種團隊的劃分,各個大、中、小型團隊及各種興趣社團互相交錯,相互獨立但又彼此關聯,不定時進行交流、聯誼等,通過這種小型團隊、中型團隊和大型團隊的協調和運作來實現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全面發展。 [3]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院訓

誠:《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誠”為書院強烈之追求,期望學子及教育同仁共為至誠之人,用心學習善道,把握善道,言行一致,存養真性,表露真情,以至動靜咸宜,左右逢源,“從心所欲,不逾矩”。
院旗 院旗
敬: 《禮記》:“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禮樂交錯於中。發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温文。”“君子之於禮也。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 “敬”為院訓,期望書院學子時時處處審慎懇切,心懷恭敬,敬人、敬事、敬物、敬業,不起一念怠慢之心。果能如此則事善終、人善處,德行日進不輟,乃有大成。
謙: 《周易》謙卦:“亨,君子有終。”“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謙受益,滿招損。李嘉誠先生亦“深信‘謙虛的心是知識之源’,是通往成長、啓悟、責任和快樂之路。”“謙”為院訓,實乃對書院學子温文爾雅,勤進不息,“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之希冀。
和: 《論語》:“禮之用,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中庸》亦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任何家庭、團體乃至社會之生存與發展,均難離一“和”字。“和”為院訓,近則期望書院學子寬恕包容、和氣待人,遠則祈盼其胸懷“建設和諧社會”“為萬世開太平”之壯志。 [2]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院徽

院徽內涵:
上方張開之圖案,既代表書本,也代表屋檐。書本,既體現書院學子建立自我、追求知識孜孜不倦,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
也是書院注重多學科交流、學風淳厚的表徵。屋檐,則勾勒"至誠書院"作為住宿學院之內藴價值,在同一書院內學習、交流、成長,增強宿生對書院之歸屬感,激發良好之團隊精神。
下方圖案,矯健鳳凰與汕頭大學之鳳凰圖案遙相呼應,象徵至誠書院植根於汕頭大學,始終貫徹落實培養"有志 有識 有恆 有為"大學生之育人宗旨。而鳳凰簡約弧線,如同徐徐飄落之書頁,亦動亦靜,表徵書院不僅書香內藴,更是充滿青春活力,與書院注重多維素質拓展之理念道妙暗合。
整個盾形院徽,給人以清新之感,暗示書院不僅秉承中國傳統,亦融合西方之長,相輔相成,藴涵深遠。(注:西方著名高校校徽多為盾形,乃因盾徽常為西方貴族之家徽,象徵着莊重、榮耀、高貴與典雅等多重喻意) [4]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拓展課程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拓展課程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拓展課程
書院為宿生提供有別於專業學院所提供的特色拓展課程,包括團隊、交叉學科、體能、心理和職業生涯等五類拓展項目,以培養宿生的社會責任感、溝通能力和團隊能力,提升心理品質、挫折抵抗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各學科間交叉融合,提高宿生體能素質和運動熱情,併為宿生提供職業人生規劃等。與高度專業化的專業學院課程相比,書院拓展課程更注重學科交叉、通識教育、能力提升、潛能發掘,少數是列入學校教學計劃的有一定學分的系統課程,但更多的是不計學分的課外學習。 [5]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書院生活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書院日

每年一度的“書院日”定於十月份的最後一個週六, 既是書院全體宿生共同歡慶的盛大節日,也是迎接新宿生加入至誠書院大家庭的重大歡迎活動。“書院日”旨在增強廣大宿生對書院的歸屬感、凝聚力,為至誠大家庭營造温馨的家園氣氛,同時為大家提供一個籌劃、組織大型活動項目的鍛鍊舞台。“書院日”重要的慶祝活動為當天的 “書院日”晚會。
“書院日”晚會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至誠書院各大、中、小型團隊和晚會組委會各個職能項目組的高效協調、配合,為書院宿生提供了一個組織大型活動項目的平台,鍛鍊了廣大同學的策劃組織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和基於整合思維的領導能力。
歷年來,“書院日”晚會的籌備策劃團隊、節目表演團隊、主持人團隊、舞台設計及佈置團隊、後勤服務團隊、現場觀眾團隊等都是宿生親身參與其中,在晚會籌備的過程中,宿生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反思,最終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潛移默化地進一步地得到了鍛鍊和提升,而每次晚會的成功舉辦也是廣大同學能力和素質得以提升的證明。 [6]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院長分享

書院每月舉辦一次“院長分享”活動,由至誠書院學生會承辦,旨在提供一個自由開放的平台,以每期確定一個主題的方式讓宿生零距離地與院長進行交流和分享。兩位院長分別與報名宿生面對面的交流,圍繞“人生的經歷、生活的感悟,同學關心的問題,社會的熱點話題”等主題,以自由聊天的形式進行,促進了宿生與院長間的交流與溝通。
院長餐會由宿生自主報名,不定期舉行,旨在為廣大宿生提供一個與書院領導自如交流和無間隔溝通的平台,增進師生感情,進一步營造書院家的氛圍。 [7]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導師面對面

“導師面對面”是書院學生組織不定期邀請兼職導師和宿生進行近距離、面對面的交流活動,旨在為廣大宿生提供一個與書院導師自由交流溝通、解答疑惑的平台,讓有興趣的同學參加與各專業的導師面對面交流,內容一般不預先設定,形式自由。通過導師豐富的人生經歷,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系統、創新、嚴謹的整合思維能力,幫助宿生更好成長成才。目前該活動由書院“級社”負責策劃組織。
書院成立以來共聘請了27位導師。其中包括汕大終身教授王富仁在內,來自校內文、理、工、商、法、新聞、藝術、醫學共8所專業學院以及學生處、社科部、高等教育研究所等21位教師;另外書院還聘請了部分社會知名人士參與,希望藉此增加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也讓社會了解汕大教育改革的決心。 [8]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至誠講壇

“至誠講壇”旨在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為不同專業背景宿生提供一個學科交融的空間,開拓學生視野,提倡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的交融,注重學科交叉,展現各學科獨特的思維視角,引導學生樹立奉獻、責任意識。
“至誠講壇”每年舉辦2-3期,截至2013年初已共舉行14期。邀請到嘉賓包括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衞生學院終身教授李湞女士,著名禮樂專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彭林教授,量子化學泰斗、美國波士頓學院終身教授潘毓剛先生,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先生,第一位成功挑戰世界七峯二極的中國女性王雷女士,中央黨校哲學部劉餘莉教授,原中國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現任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先生等在內的一批國內外學者、專家,是一個匯聚名師,開啓智慧的交叉學科學習平台。 [9]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至誠沙龍

“至誠沙龍”旨在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士與至誠宿生進行面對面交流,以開拓學生視野,併為廣大宿生提供一個近距離接觸成功人士的機會。
“至誠沙龍”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設立,每年舉辦3-5期,截至2013年初已共舉行6期。邀請到嘉賓包括前任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國際消聯會長陳黃穗女士,前珠海聯合國際學院常務副校長郭少棠教授,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譚惠珠大律師,前香港警署新聞發言人、香港國際刑警組織負責人吳家聲博士,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林大慶院長等在內的一批國內外學者、專家,是一個啓迪智慧、開闊視野、促進交流學習平台。 [10]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獎、助學金

入住至誠書院宿生,各類獎學金、助學金、貸款等項目統一由書院受理。書院在學校學生處統一部署下,做好貧困生認定、國家助學貸款、獎學金、助學金評定等學生事務管理與服務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服務和指導,營造有特色的學習、生活、文化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貧困生認定、獎、助、貸、勤工作,事關書院宿生的切身利益,尤其是住宿學院模式下,以上工作顯得更為重要。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探索,至誠書院已形成了住宿學院模式下貧困生認定、助學貸款和獎學金、助學金評定等工作的開展方式,並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大學層面,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改革汕頭大學獎學金制度。對原有基於專業、班級的綜合測評獎學金制度進行全面改革,對學校獎學金進行統一規劃,重新制定《汕頭大學本科生獎學金管理辦法》,設立純學業學習成績的學業獎學金和其它社會活動單項獎學金,由學生自主申請,在制度上保障了住宿學院改革項目的順利進行。
在住宿書院層面,書院以團委為主要載體,依託七個團總支,成立學生獎、助學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評審領導小組、工作組、初評組,由各團支部書記、書院導生和學生代表為主的“初評組”,各團總支書記、書院負責教師組成的“工作組”,以及由書院領導、兩位書院導師、院務室老師和學生代表組織成的“領導小組”的三層評定體系,保證書院各項獎、助學金評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順利開展,評審過程更加註重公平、公正、公開以及學生的自我鍛鍊。
另外,書院還為至誠宿生設立專項獎學金,目前包括北京和君諮詢有限公司捐資設立的“汕頭大學至誠書院‘和君’商業實習獎學金”、廣東新通達鋼管廠有限公司捐資設立的“汕頭大學至誠書院‘新通達’獎學金”,分別用於表彰在商業實習和踐行傳統文化方面表現突出的至誠宿生。 [11]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服務學習

服務學習緣起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1993年,美國對服務行動定義為:服務學習指的是一種方法,通過學校和社區的合作,將提供給社區的服務與課程聯繫起來,學生參與到有組織的服務行動中以滿足社會需求並培養社會責任感,同時在其學習中,以獲得知識和技能,提高與同伴和其他社會成員合作分析、評價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反思和互惠是服務學習的關鍵概念。目前服務學習已成為國際上流行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其影響已經擴展到眾多國家和地區,如英國、加拿大、韓國以及我國台灣及香港地區,近些年來,隨着服務學習在全球範圍內不斷髮展的趨勢,國內一些高校也開始引入服務學習方法和理念,探索服務學習發展模式。
汕頭大學秉承李嘉誠先生無私奉獻的精神,致力於打造汕大獨特的奉獻文化。為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深入瞭解社會、關懷社會、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在李嘉誠基金會的支持下,從2010年開始,汕頭大學專門為學生開設了以服務學習項目為主要依託的公益類課程(必修課),以加強教學與社會服務活動的融合,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
至誠書院將“服務學習”理念與住宿學院育人模式相結合,培養宿生公民意識、公益意識、奉獻及合作精神。書院以“公益教育與服務學習”理念為指導,自主開展了“服務學習”活動,廣泛發動青年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在服務社會、回饋社會的同時,提升自我,增強社會責任感。書院自2011年開始陸續開設《至誠暑期鄉村服務實踐項目》、《腦癱兒童家庭義教項目》、《“走進大學 啓航人生”中學生團隊拓展夏令營》等三門公益課程。
此外,書院於2010年3月正式成立以服務學習理念為指導的至誠書院青年志願者組織——“常青藤”服務學習協會,該協會的成立,進一步促進服務學習理念與書院青年志願者工作有機結合,努力開創符合學校實際的服務學習活動新模式,以培養廣大學生公民意識、公益意識、社會責任感、奉獻及合作精神。其開展的主要項目包括:訓練營義工項目、為中學生開展義教和心靈關懷的“關愛中學生”項目、關注弱勢家庭兒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長的“兒童關懷”項目等。 [12]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項目資助計劃

書院自2008年起,每年秋季學期開展的宿生活動資助計劃,旨在圍繞學校國際化和精細化特色人才培養目標,搭建住宿學院社區活動平台,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各項課外活動,為宿生提供更廣闊的人生舞台和豐富的人生經歷、感悟,培養宿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團隊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促進宿生全面發展,創建“誠、敬、謙、和”的書院環境。
至誠書院全體宿生均可以團隊的形式組織申報“宿生活動資助計劃”項目,團隊的形式可以是宿生自由組合,也可以是以書院的小型團隊(導生區)、中型團隊、學生社團或宿舍房間等為單位。
由書院老師和各組織代表、宿生代表組成評審小組,對申請項目的計劃書進行審核基礎上舉辦答辯會,根據答辯等綜合表現確定全額資助項目、半額資助項目以及經費自籌項目。 [13]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就業支持

書院緊密結合社會發展及用人單位實際需求情況,開展了包括講座、論壇、訓練營、課程、工作坊、討論會、分享會、實習實踐計劃等多元化的拓展項目,期望紮好學生做人根本,養成敬業、守信和奉獻的職業精神,並引導和幫助學生提升自我認識、自主學習和理性規劃人生等能力。
書院各類訓練營、各種項目和活動平台均圍繞着“全人教育”理念,相互支撐、相互促進,滲透藴含做人的道理,培養書院宿生具備“誠敬謙和”的優秀品質,這樣的畢業生很受用人單位喜愛,這是基礎層面的紮根教育。而在書院各類職業拓展項目中,則有更為具體的落實,如書院“職業拓展特訓營”中,特別注重幫助宿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瞭解社會需求,找準個人定位,把握好職業、人生選擇的關鍵因素,培養同學的面試技能,積累面試經驗,提升職業能力,針對學生自信心、獨立性、社會責任感等進行強化訓練。
另外,書院亦十分重視學生的實踐學習經歷,在夯實做人根本的基礎上,開展了各類與職場實踐密切相關、深受學生歡迎的拓展項目。這些項目主要包括三方面:
1. 為幫助學生獲取更多實踐經驗,書院特邀金髮拉比婦嬰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人力資源100人成員之一,PTT職業培訓師貝旭先生專門為書院宿生開設《大學積累與職場修煉》課程(選修課程1學分,24學時),通過企業界資深人士親身授課及實操演練,結合社會及企業實際用人需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自發培養綜合能力,明確自身職業定位。
2. 為開擴學生視野,增長學生見識,書院舉辦“至誠·和君講壇”、“職業生涯規劃分享會”、“至誠沙龍“等系列活動,不定期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資深諮詢師、培訓師為學生提供諮詢見習、就業指導、境界修煉等相關職業拓展活動。
3. 為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真實商業環境和企業經營本質,拓寬視野,積累經驗,掌握基本職業技能,提高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書院又相繼與北京和君諮詢有限公司、汕頭高新區航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合作,先後打造了“和君-至誠管理諮詢培訓生實踐計劃”、“航宇-至誠軟件創業實踐計劃”等實踐平台,使學生能夠提前邁出校園、融入企業,獲得專業培訓、交流、項目管理運作的機會,在實踐中進行錘鍊與磨礪,發掘潛力,成長自我。 [14] 

汕頭大學至誠書院參觀訪問

至誠書院自2008年7月誕生以來一直備受社會各界及媒體的廣泛關注,關於住宿學院之優劣,至誠書院的好壞曾一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至2013年3月,書院共接待了超過114批次的參觀訪問嘉賓。李嘉誠先生於2009年6月18日蒞臨書院與學生對話,教育部郝平副部長、廣東省教育廳魏中林副廳長、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教授、中科院巴德年院士、朱清時院士,著名數學家、教育家王梓坤院士,牛津大學校監彭定康勳爵,英國劍橋大學校長Leszek Borysiewicz爵士、斯坦福研究院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urtis R. Carlson,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前任校長楊福家教授,美國耶魯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終身教授林海帆博士、美國波斯頓學院終身教授潘毓剛博士,台灣學者李敖先生等先後蒞臨書院指導。
汕頭大學的住宿學院制改革發展情況也得到了國內高教研究學術界及高校同行的高度關注。我國著名教育家、高等教育學學科奠基人、開拓者潘懋元先生親自率領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團隊蒞臨我校作專題考察調研;至13年年初,至誠書院已接待超過110所高校領導、專家學者的參觀、考察,其中包括河北、浙江等省教育廳組織的高校領導、學工部長考察團專程來汕頭大學考察住宿學院制度。
四年前,新浪網一位網友的評價説:“這個住宿學院好不好,等到畢業的時候和其他學校的學生比一比能力就知道了。相信汕頭大學畢業生會笑到最後,李嘉誠的錢沒有白花在汕大身上。” 至今,《中國教育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新快報》、《杭州日報》以及中國教育電視台、《教育》旬刊、深圳電視台、汕頭電視台等近20家媒體相繼報道。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