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汀溪窯址

鎖定
汀溪窯位於同安區汀溪水庫,是一個涵括多處窯址的大窯場。1956年修建水庫時發現,同年故宮博物院陳萬里考察後證實為“珠光青瓷”產地,此後在福建和浙江等區發現類似風格的青瓷即以“同安窯系青瓷”相稱。 [1]  經鑑定是宋代瓷器生產作坊的遺址。1961年被列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2] 
汀溪窯場,產品以青瓷白瓷青白瓷為主,少量黑釉醬釉瓷,延燒宋元兩代。 [1]  汀溪窯是宋代南方青瓷窯址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國宋代主要的外銷瓷窯址之一,其相當部分產品都用於外銷,在日本、朝鮮、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以及南亞、西亞甚至東非、地中海沿岸都能見到“同安窯系青瓷”的蹤跡,反映出廈門及我國同世界各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 [1] 
中文名
汀溪窯址
所屬年代
宋、元
出土地點
廈門市同安區汀溪鎮汀溪水庫
保護級別
省級 [3] 
面    積
約 0.5 km² [3] 

汀溪窯址遺址概況

宋代珠光青瓷
宋代珠光青瓷(3張)
汀溪窯位於同安區汀溪鎮汀溪水庫。1956年修建水庫時發現,同年故宮博物院陳萬里考察後證實為“珠光青瓷”產地,此後在福建和浙江等區發現類似風格的青瓷即以“同安窯系青瓷”相稱。 [1]  1961年被列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2] 
窯基遺址窯磚、匣缽、墊餅和大量瓷器殘片等。釉色以淡褐黃釉為主,其次為青釉、灰白釉、物底露胎。碗類敞口尖底、圈足淺或平底無圈。瓷片堆積在壩頭山、汀溪山、章厝山、後山等處,範圍約3平方公里。
根據歷次調查採集標本,該窯產品以青瓷為大宗,多淡褐黃釉,兼燒青白或灰白釉以及少量褐釉;器形有碗、碟、瓶、罐、洗、執壺、杯、壺等;胎體呈灰白、灰黃色,裝飾使用刻、劃、印技術;花紋有纏枝、卷草、篦點、菊瓣、蓮瓣等,還有印雙魚和屈肢的小鹿圖案,採用匣缽裝燒等工藝。

汀溪窯址發掘過程

汀溪窯址 汀溪窯址
1956年,同安修建汀溪水庫,意外地在水庫工地發現大量窯渣瓷片、窯具。當年冬天,故宮博物院的陳萬里等陶瓷專家到場考古調查。陳萬里發表於《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第9期的《調查閩南古窯址小記》一文中,證實汀溪窯這些含卷草紋和篦紋青黃釉的器具,就是遠銷日本的珠光青瓷。 [4]  糾正了日本學者所謂“珠光青瓷”產自浙江德清後窯的誤説。
70年代中期,故宮博物院李輝炳先生又前往調查,他根據日本鎌倉海岸、唐津山麓遺址和大宰府附近、福岡灣以及福山草户莊等地鎌倉時代遺址所出土同安窯青瓷,認為汀溪窯的燒造年代“上限至少在南宋時代”,“下限可能為元代”。
1979年年初,香港中文大學古瓷研究者數人,到汀溪古窯址實地考察。他們從堆積如山的碎瓷片中,找到多種類型的球光瓷殘片。這類瓷器的胎骨釉色、紋飾藝術、造型風洛,與他們所研究的“珠光瓷”一模一樣。根據瓷器文字資料分析和考古學家研究結果確認:不管是日本鎌倉海岸還是唐津山麓等地出土的“珠光瓷”,絕大多數都是同安汀溪瓷窯的產品。 [2] 
2002年1-2月福建省博物館廈門市博物館對窯址西南部兩座窯爐進行發掘(編號Y1、Y2),其長度均超過50米,寬2.5-2.6米,以燒造青瓷、青白瓷的碗、碟、洗為主,Y1前部之上同向疊壓着元代續建的窯爐遺蹟(編號Y3)。庫區西南部山凹內及西部分佈有5處窯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除發現4處龍窯遺蹟外,尚見2處以粘土夯築的饅頭窯遺蹟。 [1] 
據2002年全面調查,汀溪窯是一個涵括多處窯址的大窯場,已發現相對獨立的遺物堆集11處,主要分佈在庫區南部西岸及西南部山凹,庫區西岸、上游及東岸南部尚保留少量遺物堆集及窯爐遺蹟。汀溪窯以庫區南端靠近堤壩的西岸堆積最為豐厚,相連數座山包,面積約4萬平方米,暴露的龍窯殘基有8處。 [1] 

汀溪窯址社會影響

汀溪窯產的“珠光瓷”,不僅是研究我國宋代南方經濟發展情況的實物資料,而且從中可以看出,我國人民和日本人民的經濟友好往來,淵遠流長。 [2]  珠光青瓷得名背後,有一段關於中日交流的佳話。汀溪鎮文化站站長劉良鎮介紹,15世紀,日本高僧村田珠光將禪導入茶文化,開闢茶禪一味的“草菴茶風”,因此被譽為日本茶道的“開山之祖”。村田珠光鍾愛來自汀溪窯的青瓷,用其作為茶盅,並稱之為“茶道至品”。 [4] 
珠光青瓷淡泊清雅,令人愛不釋手,其之所以能享譽海外,還因為當時發達的海運。據《諸蕃志》載,當時福建地區所產陶瓷,外銷範圍囊括整個亞洲和非洲的許多地區。劉良鎮説,宋元時期由泉州港外銷的路線主要分成三路,三路航線都發現了珠光青瓷。2007年,西沙華光礁1號考古發掘中曾大量出水珠光青瓷。“南海一號”海底沉船中,亦可見到珠光青瓷的身影。 [4] 
汀溪窯是宋代南方青瓷窯址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國宋代主要的外銷瓷窯址之一,其相當部分產品都用於外銷,在日本、朝鮮、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以及南亞、西亞甚至東非、地中海沿岸都能見到“同安窯系青瓷”的蹤跡,反映出廈門及我國同世界各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