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氐,漢語二級字 [9]  ,讀作氐(dī或dǐ),讀作氐(dī)時指中國古代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帶,東晉時建立過前秦、後涼。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讀作氐(dǐ)時指根本。 [1-6]  [10] 
中文名
拼    音
dī,dǐ
部    首
五    筆
QAYI
倉    頡
HPM
鄭    碼
RHS
字    級
二級(3548) [9] 
平水韻
平聲八齊(dī),上聲四紙(dǐ) [11-12] 
注    音
ㄉㄧ,ㄉㄧˇ
筆畫數
5筆
部    外
1筆
結    構
獨體結構
統一碼
U+6C10 [10] 
漢字區位碼
5621 [10] 
四角號碼
72740 [10] 
電    碼
3045 [10] 

古籍釋義

經籍籑詁

~羌夷狄國在西方者也【詩殷武】自彼~羌箋○~西方夷狄國【詩殷武】釋文○小月~西胡國名 【後漢竇融傳注】○~僰邛筰並西南夷號【後漢杜篤傳注】○~柢也【廣雅釋言】○~本也【荀子宥坐】雅周之~注○天根~也【爾雅釋天】○~房東方之宿【後漢蘇竟傳注】○【穀梁隱二年注】皆~羌之別種釋文~本作底。 [8] 

康熙字典

氐【辰集下】【氏部】康熙筆畫:5畫部外筆畫:1畫
〔古文〕《唐韻》丁禮切《集韻》典禮切,音邸。《説文》氐,至也。從氏,下著一。一,地也。
本也。《詩·小雅》尹氏大師,維周之氐。《毛傳》氐,本也。正義曰:氐,讀從邸。若四圭為邸,故為本,言是根本之臣也。
鄭箋》氐,當作桎鎋之桎。《孝經鈎命決》雲:孝道者,萬世之桎鎋。《説文》雲桎車鎋也。則桎是鎋之別名,以鎋能制車,喻大臣能制國也。桎,之寔反,又丁履反。鎋又作轄,胡反。○按今《詩》從毛傳,讀若邸。
與抵同。歸也。《前漢·食貨志》天下大氐無慮皆鑄金錢。《又》大氐皆遇吿。《注》師古曰:氐,讀曰抵,歸也。大氐,猶言大凡也。
《左思·三都賦》作者大氐舉為憲章。《注》氐,音旨。義同。今俗書作抵。
氐人,外國名,在建木西,人面魚身,無足。見《山海經》。氐,音觸抵之抵。舊注附入都奚切,今訂正。
木之根氐也。亦作柢。義詳木部。
人所託宿亦曰氐。通作邸。
集韻》軫視切,音旨。氐道,地名,在廣漢
廣韻》丁尼切《集韻》張尼切,音胝。氐池,縣名。或作旨而切,音支,非是。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低。氐羌也。《詩·商頌》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正義曰》氐羌之種,漢世仍存。其居在秦隴之西。《路史》氐羌數十,白馬最大。《前漢·地理志》隴西郡有氐道、羌道二縣。《魚豢·魏略》漢置武都郡,排其種人,分竄山谷,或號靑氐,或號白氐。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孫炎曰:角亢下繫於氐,若木之有根。《史記·天官書》氐四星,東方之宿。氐者,言萬物皆至也。《甘氏星經》氐四星為天宿宮,一名天根,二名天符。《禮·月令》季冬之月旦氐中。
《前漢·地理志》韓地,角、亢、氐之分野。
同低。俛也。《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仰給。《注》師古曰:氐首,猶俯首。
賤也。《前漢·食貨志》其價氐賤減平。
墨神曰回氐。見《致虛閣雜俎》。
《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帝。東方宿也。義見上。

説文解字

氐【卷十二】【氐部】
至也。從氏下箸一。一,地也。凡氐之屬皆從氐。丁禮切

説文解字注

(氐)至也。氐之言抵也。凡言大氐、猶大都也。本也。小徐本有此二字。氐為本。故柢以會意。國語曰。天?見而水涸。韋曰。天?、亢氐之閒。從氏下箸一。箸直略切。會意也。許書無低字。底、一曰下也。而昏解雲。從日、氐省。氐者、下也。是許説氐為高低字也。廣韻都奚切。玉篇丁兮切。十五部。大徐丁禮切。一、逗。地也。一之用甚多。故每分別解之。凡氐之屬皆從氐。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客英字典] di3 [沙頭角腔] di1 [梅縣腔] di1 di3 [台灣四縣腔] di3 [客語拼音字彙] dai3 di3 [海陸豐腔] di3
粵語:dai1 dai2

字形源流

現在統一規範簡化為“氐”。
氐
dī 端紐、脂部;端紐、齊韻、都奚切。 [7] 
zhī 端紐、脂部; 知紐、脂韻、張尼切。 [7] 
氏的分化字。“氏”字下加一橫分化出氐。西周金文作“”,戰國文字承襲之。秦簡、漢簡帛“氐”多了一小橫飾筆。隸變後“氏”字下面的一橫變成了一點,遂作“氐”。本義是根柢、根本。《詩·小雅·節南山》:“尹氏大師,維周之氐。”毛傳:“氐,本也。”隨縣漆書“氐”,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三宿。《淮南子·天文》:“中央曰鈞天,其星角、亢、氐。”這些意義的“氐”字讀為dī。《廣韻·脂韻》:“氐,氐池,縣名。” 《漢書·地理志下》:“張掖郡,縣十:氐池。”這種意義的“氐”讀為zhī。 [7] 

詳細釋義

1、低,低下。後作“低”。頭向下垂 [low]
封君皆氐首仰給焉。——《漢書·食貨志下》。師古曰:“氐首,猶俯首也。”
2、低;低廉 [low]。如:氐賤(即低賤)
3、中國古代的一個少數民族 [Di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居住在今西北一帶,東晉時建立過前秦(在今黃河流域)、後涼(在今西北)
自彼氐羌。——《詩·商頌·殷武
4、星名 [a star name],二十八宿之一。氐宿,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顆。也稱“天根”
1、根本 [base]
尹氏大師,維 周之氐。——《詩·小雅·節南山》
氐,本也。——《説文》。按,柢之古文。蔓根曰根,直根曰氐。
氐,柢也。——《廣雅·釋言》
固其氐也。——《太玄卷六堅》。注:“氐,本根也。”
2、至,抵達。後作“抵” [arrive]
氐者言萬物皆至也。——《史記·律書》
3、停止 [stop]
進不氐,立不讓。——《馬王堆漢墓帛書》
常用詞組
氐宿、巴氐、角氐、氐惆、氐人、氐賤、白氐、本氐、大氐、青氐、氐房、氐首、氐酋、回氐、盤頭氐、氐土貉氐人國、白馬氐、於氐、根盤頭氐、氐州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