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死諫

鎖定
死諫,是指大臣為了自己的想法被採納而不惜冒犯領導者(通常是皇帝)的行為。
常言有“文死諫、武死戰”,意思就是説“文官應該為了堅持正義而不惜生命進諫,武將為了戰爭勝利而不惜生命奮戰”。
中文名
死諫
拼    音
sǐ jiàn
注    音
ㄙˇ ㄐㄧㄢˋ
釋    義
冒死進諫

死諫讀音

死諫 :sǐ jiàn

死諫基本解釋

唐順之 《封知縣張公墓誌銘》:“顧吾與若母兩人老耳,死諫是爾職,不死是聖天子恩厚無量也。” 清 錢謙益 《尚寶司少卿王之寀授奉直大夫制》:“尚終念生全之德,其無忘死諫之時。” [1] 

死諫歷史事件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死諫事件
《三國演義》中劉備入川,劉璋部下死諫
是年冬月,引兵望西川進發。行不數程,孟達接着,拜見玄德,説劉益州令某領兵五千遠來迎接。玄德使人入益州,先報劉璋 [2] 
璋便發書告報沿途州郡,供給錢糧。璋欲自出涪城親接玄德,即下令準備車乘帳幔,旌旗鎧甲,務要鮮明。
主簿黃權入諫曰:“主公此去,必被劉備之害,某食祿多年,不忍主公中他人奸計。望三思之!”張松曰:“黃權此言,疏間宗族之義,滋長寇盜之威,實無益於主公。”璋乃叱權曰:“吾意已決,汝何逆吾!”權叩首流血,近前口銜璋衣而諫。璋大怒,扯衣而起。權不放,頓落門牙兩個。璋喝左右,推出黃權。權大哭而歸。
璋欲行,一人叫曰:“主公不納黃公衡忠言,乃欲自就死地耶!”伏於階前而諫。璋視之,乃建寧俞元人也,姓李,名恢。叩首諫曰:“竊聞君有諍臣,父有諍子。黃公衡忠義之言,必當聽從。若容劉備入川,是猶迎虎於門也。”璋曰:“玄德是吾宗兄,安肯害吾?再言者必斬!”叱左右推出李恢
張松曰:“今蜀中文官各顧妻子,不復為主公效力;諸將恃功驕傲,各有外意。不得劉皇叔,則敵攻於外,民攻於內,必敗之道也。”璋曰:“公所謀,深於吾有益。”
次日,上馬出榆橋門。人報從事王累,自用繩索倒吊於城門之上,一手執諫章,一手仗劍,口稱如諫不從,自割斷其繩索,撞死於此地。劉璋教取所執諫章觀之。
其略曰:“益州從事臣王累,泣血懇告:竊聞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昔楚懷王不聽屈原之言,會盟於武關,為秦所困。今主公輕離大郡,欲迎劉備於涪城,恐有去路而無迴路矣。倘能斬張松於市,絕劉備之約,則蜀中老幼幸甚,主公之基業亦幸甚!”劉璋觀畢,大怒曰:“吾與仁人相會,如親芝蘭,汝何數侮於吾耶!”王累大叫一聲,自割斷其索,撞死於地,後人有詩嘆曰:“倒掛城門捧諫章,拚將一死報劉璋。黃權折齒終降備,矢節何如王累剛!”
汲黯(?——公元前112年)西漢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人,字長孺。孝景帝時為太子洗馬,武帝即位後為謁者,並先後任滎陽令,東海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汲黯為人威武不屈,剛直不阿,不畏權貴,秉公事職,敢於犯顏直諫。一次武帝召集羣儒説:“我欲振興政治,效法堯舜,如何?”汲黯説:“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怎麼能效唐虞呢?”武帝聽了尖鋭的批評,怒而罷朝。當時很多朝臣為他擔心,紛紛勸他明哲保身,他慨然説:“天子設公卿大臣,不是為了匤正錯誤難道是專作阿諛奉承的嗎?我既在其位,總不能只顧個人安危,見錯不説,使皇帝陷於不義之地。”
汲黯為官清正,廉潔奉公,死後家無餘資,在封建官吏濁多清少的環境中他可謂一佼佼者。然而他多次直諫,廷爭抗顏,又與權臣張湯不能相容,為此,張湯恨之入骨,常在武帝面前説他的壞話,武帝好大喜功,不分良莠,對汲黯先施之以疏,後繼之以貶,終被出為源陽太守,卒於任中。
魏徵(580-643),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諫臣,字玄成,唐初政治家,鉅鹿(今屬河北)人。隋末參加瓦崗軍李密敗,降唐。歸唐後跟隨李建成,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後,任諫議大夫。後任秘書監,參預朝政,封鄭國公
魏徵與李世民封建社會中罕見的一對君臣:魏徵敢於直諫,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採納。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
魏徵死後,唐太宗非常悲痛惋惜,曾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今魏徵猝逝,遂失一鏡矣!”並親書墓碑,下詔陪葬昭陵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