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侯廟

(唐代杜甫詩作)

鎖定
《武侯廟》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悼念諸葛亮。前兩句描寫武侯廟內外景色,描寫山之空寂,也暗示諸葛亮一生的志業早已隨歲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後兩句以短短十個字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道出了諸葛亮放棄早年隱居南陽的生活而終身盡瘁國事,以身許國義無反顧的境遇和心情。全詩虛實相生,情景交融,言簡意賅,節短韻長。
作品名稱
武侯廟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五言絕句

武侯廟作品原文

武侯廟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後主,不復卧南陽 [1] 

武侯廟註釋譯文

武侯廟詞句註釋

⑴武侯廟:指祭祀諸葛亮的廟。其廟有多處,如襄陽、成都、南陽、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廟。這裏指夔州武侯廟,在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西。武侯,諸葛亮於蜀漢後主建興元年(223),封為武鄉侯,省稱武侯。
⑵丹青:指廟中壁畫。泛指繪畫用的顏色。 [11]  落:剝落,脱落。
⑶空山:指白帝山
⑷辭後主:後主,指三國蜀帝劉禪。 [11]  蜀漢後主建興五年(227),諸葛亮出兵漢中,實行伐魏,臨行上《出師表》,向後主劉禪辭行,告誡後主要親君子,遠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貞之心。
⑸南陽:郡名,今河南南陽。 [2-4]  南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躬耕於隴畝”注引《漢晉春秋》:“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11] 

武侯廟白話譯文

武侯廟中的壁畫由於年代久遠而早已脱落,整座白帝山一片空寂,只有草木徒然茂長。
此處似乎還能聽到諸葛亮辭別後主的聲音,但是他壯志難酬,再也無法回到故地南陽。 [4] 

武侯廟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當時杜甫正流寓夔州(今重慶奉節),夔州西郊的武侯廟,是他足跡常到之處。他來到武侯廟,看到一片破敗荒涼的景象,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詠懷五絕詩。此詩與《八陣圖》當作於同時。 [4] 

武侯廟作品鑑賞

武侯廟整體賞析

杜甫創作了多首悼念諸葛亮的詩,這是其中的一首。此詩前一聯寫眼前武侯廟的景象,後一聯寫當年諸葛亮的事蹟。
前一聯詩中,“遺廟丹青落”句,寫廟內景;“空山草木長”句,寫廟外景。上句一開頭以“遺廟”二字點題。詩人寫這武侯廟而曰“遺廟”,含有其廟尚存、其人永逝的無窮感慨,弔古之情已見言外。接着,更以“丹青落”三字描寫廟宇之古老衰敗,為“遺”字染上一層悲愴的色彩。下句則把詩筆從廟內轉向廟外,以“空山”二字顯示廟宇的坐落之地。一個“空”字,既是描寫山之空寂,也暗示三國紛爭的歷史、武侯一生的志業早已隨歲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了。後半句再以“草木長”三字把這座“空山”點染得更加荒涼。這兩句詩合起來看,雖然寫的是今時之景,而今中自有昔在,景中自有情在。有了這兩句渲染環境、烘托氣氛,下面所要寫的內容已經呼之欲出了。
後一聯詩以短短十個字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諸葛亮本以布衣躬耕於南陽(今屬河南南),因劉備三顧之於草廬中,遂佐備建立漢,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備卒後,輔後主劉禪,前後六次出師伐魏,在其辭後主北伐時曾兩上《出師表》,最後死於軍中。他是一位壯志未酬、遺恨千古的悲劇人物,他的一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出師表》中語)的一生。“猶辭後主”句,寫其北伐之事;“猶聞”二字表達的是瞻仰武侯遺像時所產生的精爽猶存、音容宛在之感。“不復卧南陽”句,寫其自出佐劉備後,即放棄早年隱居南陽的生活而終身盡瘁國事;“不復”二字道出了武侯當年以身許國、義無反顧的境遇和心情。
這首詩言簡意賅,節短韻長,虛實相生,情景交融。詩的前兩句寫武侯廟的荒涼破敗,寄託着詩人對諸葛武侯身後淒涼的哀惋,也為後兩句的抒懷作鋪墊;後兩句觸景生情,感嘆諸葛亮大業未成,而長眠他鄉,誠如詩人在《蜀相》詩中所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説“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分。神於詩者,妙合無限。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這首詩可以説是融情於景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杜甫在《蜀相》、《詠懷古蹟五首》之五、《八陣圖》等追懷武侯的詩中,或惋惜其出師未捷,或比之於伊尹、呂尚,或推崇其奠定三分局面的蓋世之功,獨有這首《武侯廟》詩,前半隻刻畫廟宇內、外之景,後半只敍述辭別後主、不歸南陽之事,未下任何評語,也未作任何讚辭。通篇看似平平淡淡寫來,有案無斷,而字裏行間一唱三嘆,隱藏着無限痛惜和景仰之情。
在杜甫的絕句中,前、後兩聯全用對仗的佔一定比重,而這種形式的絕句往往失之於板滯。這首《武侯廟》也是一首兩聯皆對的絕句,卻並不顯得板滯。這要歸因於後一聯是流水對,雖系偶句,而無對仗痕跡;更重要的是:其詩情、筆力足以運轉全篇,且四句間自有其內在聯繫,因而一氣貫注,意會通,在厚重中見流宕之美。 [5-6] 

武侯廟名家點評

宋代張戒歲寒堂詩話》:此詩若草草不甚留意,而讀之使人凜然,想見孔明風采。比李義山“猿烏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之句,又加一等矣。
明代梅鼎祚屠隆《李杜二家詩鈔評林》:劉雲:上句想望其風采猶在,下句則傷其已死。
明代桂天祥《批點唐詩正聲》:格韻高雅“猶聞辭後主”句,武侯多少忠貞,盡在衷懷。
明代王嗣奭杜臆》:“辭後主”,謂《出師》二表,至今神采如生,豈真作南陽卧龍哉。……昔人詩:“當時諸葛成何事,只合終身作卧龍。”小儒亂道。
清代盧元昌《杜詩闡》:瞻仰武侯,猶聞其辭後主而出師,自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回首南陽,草廬尚在,不復更向南陽而高卧,其始終為漢何如也。
清朝徐增《而庵説唐詩》:子美感公之忠,悲公之志深矣。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若少陵《武侯廟》詩:“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擾聞辭後主,不復卧南陽。”其氣象雄偉,詞旨判切,則又高出諸公矣。……朱鶴齡曰:此詩後二句,人無解者。武侯為昭烈驅馳,未見其忠,惟當後主昏庸而盡瘁出師,不復有歸卧南陽之意,此則雲筲萬古者耳。曰“猶聞”者,空山精爽,如或聞之。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後二語隱括兩《出師表》而出之,詩中字指後主者,表上於後主時也。朱氏分別兩主,疏解盡忠之説,多少痕跡!其疏“猶聞”二字:“空山精爽,如或聞之”,卻有味。
清代王堯衢《古唐詩合解》:唐仲言曰:劉會孟謂落句“惜其已死”,其説平平,讀者多以為是,殊不知廟既古矣,尚論其人之存否耶。意子美必無此語。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十字中包括武侯一生行跡,不涉議論,彌淡彌高。
清代李鍈《詩法易簡錄》:通首一氣流宕。“落”字、“長”字作勢,轉出“猶聞”二字,最有力,後二句謂其死猶未已,是加一倍寫法,方寫得武侯之神,奕奕如在。 [7-9] 

武侯廟作者簡介

杜甫像 杜甫像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10]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66
  • 2.    龔篤清.杜甫詩精選精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195
  • 3.    沈文凡.杜甫詩選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54
  • 4.    韓成武 張志民.杜甫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00
  • 5.    金啓華 金小平.杜甫詩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330
  • 6.    陳邦炎.杜甫《武侯廟》賞析[J].名作欣賞,1990(06)
  • 7.    王新龍.杜甫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167
  • 8.    尚永亮.唐詩觀止.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72
  • 9.    陳伯海.唐詩匯評(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208
  • 10.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14
  • 11.    於植元,孫紹華,關紀新.中華史詩詠史詩本事.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25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