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嗣奭

鎖定
王嗣奭(1566年-1648年),字右仲,號于越,浙江鄞縣人, 明文學家 [1] 
中文名
王嗣奭
籍    貫
浙江鄞縣
出生日期
1566年
逝世日期
1648年
職    業
文學家
朝    代
明朝

王嗣奭人物生平

王嗣奭,萬曆舉人。 [1]  官涪州知州。明亡返鄉。清兵南下,迫誘在鄉官紳至杭州朝見,嗣奭堅拒不出,並誓不剃髮,不穿清服。嗣奭初治《易》,四十三歲起研究杜甫詩,至八十歲,始撰成《杜臆》對於杜詩意旨頗有闡發。
王嗣奭是第一個把杜甫尊為詩聖的人。並很快被人認可。 [1] 

王嗣奭為官經歷

王嗣奭的仕宦經歷比較坎坷。直到35歲才考中舉人,54歲時找了一個宣平教諭的職位,以舉人的身份出仕,宣平就是現在的浙江麗水。60歲才當上江蘇宿遷的縣令。3年後,任福建永福縣令。又過了4年,終於當上涪州知州。 [2] 

王嗣奭文學成就

《夷困文編》的作者叫王嗣奭(shì),王嗣奭早年研究《易經》,後拜劉宗周為師,與黃宗羲是同門師兄弟,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把他寫了進去。但他跟黃宗羲一樣,並沒有繼承劉宗周在理學方面的成就,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學,尤其是杜詩研究方面。
王嗣奭43歲起研究杜甫,花了近40年的時間寫就《杜臆》,這是研究杜甫詩的經 典之作。是王嗣奭提出應該獨尊杜甫為詩聖。
一首詩寫道:“皮肉空悲衰朽人,敢將朽骨報君親。兒曹勉奉周官法,老子甘為洛邑人。心血未枯凝作碧,鬢毛雖短保如珍。首陽倘許夷齊卧,王翰堪教罷卜鄰。”
另一首詩寫道,“富貴不如品鑑好,尚平豈獨遠人情?也知世亂言當驗,直到身嘗意始傾。何路還堪訪嶽去,此身那得朝王行。錢塘江底尋胥老,才説分明死勝生。” [2] 

王嗣奭人物評價

嗣奭博通文史,喜辨析先儒異同,於聖學深為有得。尤喜杜詩,嘗夢見少陵與之握手,共賦詩。後官涪州,以事至錦官城,過草堂,瞻遺像,宛如夢中。(清李鄴嗣在《甬上耆舊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