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

鎖定
[1]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説,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瘟疫,奪走了2500萬 [2]  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中文名
黑死病
外文名
Black Death
發生地點
歐洲
疫    情
大約2500多萬人死亡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災難起因

在英、德、法等語言中,當時均用由拉丁文“pestis”演變而來的“pest”一詞來稱呼這種鼠疫瘟疫。由於黑死病是一種極為兇險的傳染病,傳播非常迅猛,於是在講羅曼語日耳曼語國家和地區,很多地方在房屋的牆上觸目驚心地寫上了一個大大的“P”字——警告、提醒路人,此屋住有黑死病人,要小心迅速躲開。就像黑死病會傳染那樣,在牆上寫“P”字的做法彷彿也會傳染似的:一座又一座的房屋牆上,一個街區又一個街區的屋牆上,均出現了一個個黑黢黢、瘮人的大大的“P”。
有關於黑死病的最早記載是在1348年有一名叫博卡齊奧的佛羅倫薩人記錄下來的。而在歷史中對黑死病特徵記錄,有一些是關於淋巴腺腫的描述,與19世紀發生於亞洲的淋巴腺鼠疫相似,這就使得一些科學家與歷史學家推測自14世紀開始的黑死病與鼠疫相同,都是由一種被稱為鼠疫桿菌的細菌所造成的。這些細菌是寄生於跳蚤上,並藉由黑鼠等動物來傳播。不過由於其他疾病也有可能產生淋巴腺腫,因此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觀點。 [3]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災難發展

1347年9月抵達歐洲的第一站——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島港口城市墨西拿,11月經水路一下子蹦到北部的熱那亞和法國地中海港口城市馬賽,1348年1月攻破威尼斯和比薩,1348年3月一鼓作氣佔領了居於意大利中心位置的工商、文化重鎮佛羅倫薩。於是,黑死病在這些城市厲兵秣馬、集中兵力,通過陸路、水路,輻射到歐洲的四面八方:從意大利北部經布倫納山口到蒂羅爾、克恩騰、施泰爾馬克到維也納;在法國,以馬賽為起點,橫掃了從普羅旺斯諾曼底的整個國家,巴黎在1348年8月“陷落”;1348年夏,黑死病找到了進攻英國的突破口——多塞特郡的港口,8月攻克倫敦,翌年征服整個不列顛;1349年初,黑死病從法國的東北部越過萊茵河,5月到巴塞爾、8月法蘭克福、11月科隆,1350年抵達漢堡不來梅、但澤……黑死病的遠征又轉向北歐、轉向東歐,1352—1353年,最終來到了俄羅斯,結束了它這次觸目驚心、血腥的征程。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災難影響

以國家而論,在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國受災最為嚴重;而少數國家如波蘭比利時,整體上較僥倖地成了漏網之魚。在城市中,受災最為慘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鄉佛羅倫薩: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親歷者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中,佛羅倫薩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間地獄: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
在慘狀前,薄伽丘驚呼:“天主對人類殘酷到了極點。”與佛羅倫薩相比,在它北面的另一大城市米蘭卻分外幸運:在黑死病黑雲壓城般的包抄中,竟然奇蹟般地安然無恙。當然,像米蘭、布拉格這樣幸運的城市只構成少數的例外。大部分城市都無法倖免於難。
歐洲大傷元氣,因大瘟疫傳播而引起了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大變動。大瘟疫引起了大饑荒,盜賊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極度沉重的打擊。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對文明發展影響

爆發於14世紀中後期的黑死病,對歐洲文明發展方向也產生了重大影響,西方學者認為它已成為“中世紀中期與晚期的分水嶺”、“標誌了中世紀的結束。”黑死病對中世紀歐洲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劇烈的衝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許多學者把黑死病看作歐洲社會轉型和發展的一個契機。經歷了黑死病後,歐洲文明走上了另外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更加光明的道路,原來看起來非常艱難的社會轉型因為黑死病而突然變得順暢了。因而它不僅推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促使天主教會的專制地位被打破,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乃至啓蒙運動產生重要影響,從而改變了歐洲文明發展的方向。 [4]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受災醫學原因

引起鼠疫的鼠疫桿菌直到1894年方被發現,而感染鼠疫的齧齒動物(如鼠類)由蚤叮咬傳染給人,這個經由鼠類、蚤類傳染的途徑也遲至1898年方大白於天下。故14世紀的歐洲人對鼠疫這種烈性傳染病,肯定是毫無招架之力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