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業餘天文學

鎖定
業餘天文學,是對觀察天體有興趣且樂在其中的人所從事的行為。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天文愛好者所從事的夜空或白天觀測目標或攝影活動,通常使用可移動式望遠鏡、雙筒望遠鏡和肉眼進行觀察。
一些天文愛好者常進行大型的集體觀星活動(連續數天),藉此互相觀摩經驗和聚會,使用望遠鏡心得等;這樣的集體活動被稱為交流會(star party),尤以較流行,中國亦已興起此活動。
中文名
業餘天文學
類    別
天文學
級    別
業餘
工    具
可移動式望遠鏡、雙筒望遠鏡

業餘天文學基本介紹

雖然對多數天文愛好者來説,科學研究不是其主要目的;但在對太陽黑子的描繪觀測,小行星的追蹤行星的攝影觀測、彗星、流星的觀測報告、月掩星、甚至行星掩星、彗星發現等等方面皆作出貢獻。而這些成果仍然是吸引其他愛好者們繼續做出貢獻的重要途徑之一。尤其是在還沒有專業天文台與專門長期觀測的裝置的時間。
一些天文愛好者常進行大型的集體觀星活動(連續數天),藉此互相觀摩經驗和聚會,使用望遠鏡心得等;這樣的集體活動被稱為交流會(star party),尤以美、日較流行,中國亦已興起此活動。

業餘天文學研究

不同於專業天文學,許多業餘天文學家都不以科學的研究作為主要的目標。但是有助於科學工作是無庸置疑的,許多業餘天文學家的工作對專業天文學家的數據庫貢獻良多。天文學經常被宣傳為少數科學當中業餘人士仍能貢獻有用的資料的的一個。
業餘天文學家的貢獻主要是資料的蒐集,明確的説,為數眾多的業餘天文學家使用數量龐大的小望遠鏡的成效,遠比少數專業天文學家使用少量的大望遠鏡有效得多。一些團體,例如:後院的天文物理中心[1],的存在就了許多貢獻。
特別是,業餘天文學家在變星光度的變化,協助追蹤小行星和觀測掩星上,以及小行星的形狀和從地球可以看見的月球邊緣地形,都提供了經常性的貢獻。
使用更高級的設備 ,業餘天文學家也能測量來自天體的較明亮的光譜,如果仔細測量和的小心處理,也能提供高品質的科學資料。而這些成果也就是吸引其他愛好者們繼續做出貢獻的重要途徑與原因。
無論是過去和現在,業餘天文學家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尋找新彗星。然而近來的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和近地小行星追蹤計劃,使用的自動辨識系統卻意外的檢出了許多的彗星,遠超過過去所有業餘天文學家努力的成果。
業餘天文學家的新工作是尋找被忽略的現象(例如克魯茲掠日彗星 或 爆亮的彗星 17P 或是 C/2010 V1)還有木星被撞擊事件 到 木星最近seb 可能要重現,在以太空或地球為基地的觀測站建立的浩瀚的數位圖像圖書館中去尋寶。

業餘天文學組織

在世界各地有許多業餘天文學家組成的天文社團,以會議讓對天文學有興趣的人聚集在一起。這些人可能是對觀測或理論有興趣,也可能只是對聚會的主題有興趣。社團可以有遠大的目標,根據各種各樣的因素,例如地緣的推廣、當地的環境、大小和會員的人數。一般情形是,一個在中等大小城市的地區性社團,就能規律的邀請講座,讓因為光污染而不能經常進行夜間觀測的會員們,來進行聚會。
這些是地區性社團可以經常辦的活動,例如星空饗宴,或是一系列的自制望遠鏡教學。海爾望遠鏡的主要設計者美國的Russell W. Porter當年也曾經望遠鏡製造教學的指導者。

業餘天文學望遠鏡使用入門

業餘的天文望遠鏡有許多不同的大小和形式,可以自己製作也可以在商場上購買,使用的人也會有些不同的特殊需求。

業餘天文學地標星

有些業餘天文學家喜歡經由星圖的指引來正確的認識天空中的星辰,這樣他就會需要使用儀器,從雙筒鏡或手動操作的望遠鏡開始,配合著星座圖,在天空中尋找有趣的天體。從事這項工作的正規技術,是先找出在羣星之中有指引作用的星,稱為地標星。

業餘天文學GoTo望遠鏡

最近由於技術的改進和價格的下滑,自動的GoTo望遠鏡也成為大眾化的選擇了。使用電腦(計算機)驅動的望遠鏡,讓使用者只要輸入想要觀測天體的名稱,望遠鏡就能自動從天空中找到他,然後只要稍加調整就能開始觀測了。
對一位有經驗的業餘天文學家,"GoTo"望遠鏡最大的好處是不需要耗費時間去搜尋目標,而原本用來尋找特殊目標的時間,就可以有效的用來研究這個目標了。

業餘天文學方法的比較

經由辯論來決定重大事件(雖然通常是輕鬆愉快的)是比較好的處理方法。經由地標星在天空中找到目標的過程,與比在天空中尋找到目標,何者較有價值,是值得辯論的。 人工的方式傾向只要簡單的設備與較少的校準和裝設的時間,但需要較多的技巧。 而經由"GOTO"望遠鏡,經常的論點是可以有較多的時間專注於目標的研究上,但學習如何尋找到目標的過程和樂趣都變得不重要了。
而另一個可能的爭議是,花費在電子和架台上的費用比花費在高品質的光學系統上更多,是否值得。

業餘天文學其他工具

除了光學設備之外,業餘天文學家使用許多不同種類的工具,好比星圖和特殊的電腦軟件。坊間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天文學軟件,從能模擬天空狀況的星相儀軟件程式到能使用各種不同方法計算天文現象的各種軟件。
多數的業餘天文學家也會紀錄下觀測的結果,通常可以使用制式的觀測日誌詳細的紀錄下觀測的天體(目標)為何,以及描述看到了何種現象。天文攝影和描繪也常是普遍被用來紀錄觀測的資料。

業餘天文學入門要領

有許多的方法可以進入業餘天文學和研究 夜晚的天空。一個選擇是參加當地的天文社團,通常他們都很樂意協助新加入者參與各項活動。有些人比較喜歡單純的自修 ,這樣的情況也可以在當地的圖書館借閲到許多天文學的書籍。
通常一開始觀測的目標都是 月球行星,另外就是新加入者必須開始認識並比一般人更熟悉天空中的星座。當使用到星圖,以及未來要解釋與指示地標星時,星座是在夜晚的天空中辨認與指出正確位置的好工具。在使用雙筒鏡和望遠鏡時,業餘天文學家會很頻繁的提到星座,以指出目標的位置或進行討論。

業餘天文學初學者

在初次學習天文觀測時,最好以旋轉星圖(或稱活動星圖)先從肉眼辨認星座行星和方位的相互關係開始。星座是在夜空中的一個很好的固定標誌,認識星座背景後可對很多肉眼可見或不可見的天體進行初步定位。天文團體選擇在每月接近新月而天氣良好時,集體驅車到一些較少燈光的觀星地點指導觀星,有過夜的“觀星營”或即晚來回的“不過夜觀星活動”,通常主辦單位會設置望遠鏡供參與者觀賞放大後的天體,這是最好和較安全的初學者學習時機。

業餘天文學業餘天文學家

天文愛好者是天文事業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許多著名的天文愛好者為天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有許多業餘天文學家在後來甚至轉變成了專業天文學家。天文愛好者們最為活躍的領域是新星、彗星和變星的經常性觀測和發現,還有許多轉瞬即逝的天文現象,也十分需要天文愛好者的配合。以下列舉一些歷史上卓有成績的業餘天文學家的事蹟,希望對我們的天文愛好者們有所鼓舞:
法國人拉卡尹(1713~1762):1751~1753年測定了月球的視差,編制了南天星表,併為14個南天星座取名。
英國人普森(1829~1891):首次提出採用"等級法"研究變星,建議把相鄰兩個星等的亮度比值定為(100)1/5,即2.512,這一星等體系一直沿用。
英國人卡林頓(1826~1875):釀酒廠經營者,1859年發現太陽不同緯度作較差自轉,並研究了太陽黑子的日面分布規律。
德國人斯玻勒(1822~1895):1894年對大量的黑子觀測資料作了統計分析,得出了黑子的緯度分佈規律,即"斯玻勒定律"。
英國人哈金斯(1824~1910):年輕時從事商業,1856年建造了私人天文台,在那裏工作了一生。他是天體光譜學的先驅者,首先把光譜分析應用於恆星研究,並將照相術用於光譜研究;他用多普勒效應測出恆星的視向速度。
英國人羅伯茨(1829~1904):建築師,於1885年拍攝了許多張星雲和星團的照片,可作為近代星雲研究的開端。
英國人弗朗亞斯·貝利(1774~1844):證券經紀人,僅受過小學正規教育;1836年日環食觀測發現了"貝利珠"現象。他還是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創始人,並任四屆學會會長。
美國人巴納德(1857~1923):曾是位專業攝影師,後來成為一位出色的觀測天文學家。他獨立發現了14顆彗星,並發現了對日照,後來被裏克天文台和葉凱士天文台聘用,發現了木衞五。他開創了銀河照相術。1916年他在蛇夫座發現一顆年自行達10″.31的恆星,被命名為巴納德星。他幼年幾乎未受過正規教育,靠自學和辛勤觀測成了業餘天文學家,並進而躋身於專業天文工作者的行列。
美國人張德勒(1846~1913):曾是一位保險統計員,中年時才到哈佛天文台工作;1891年發現了地軸擺動的12個月和14個月的兩種週期,後者稱為"張德勒"擺動。
法國人弗拉馬利翁(1842~1925):新聞工作者,後來成為最傑出的天文普及工作者,著作《大眾天文學》風靡一時,是一部重要的天文科普著作。他創立了私人天文台,並進行了行星表面觀測;1887年他創立了法國天文學會。
英國人威廉·赫歇爾(1738~1822):曾是一位樂師,生活清貧,勤奮好學,自己動手製作望遠鏡,成功地觀測了星雲、土星光環、月球表面、太陽黑子;尤其是他發現了天王星;他編制了數以百計的雙星表,並編制星雲和星團表,包括了2500個星雲和星團。1821年成為英國皇家天文會第一任會長。

業餘天文學中國業餘天文愛好者

中國業餘天文相對國外較為落後,但也有很多有志之士推動這中國業餘天文的發展,以下列舉一些我們熟知的中國天文愛好者。
大陸天文愛好者
高興(業餘天文學家,曾發現陳高彗星,楊高彗星,斯萬-星明彗星,兩屆埃格·威爾遜彗星獎獲得者,新疆星明天文台創始人,204710號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也是世界上發現新天體種類最多的天文愛好者之一。)
葉泉志(天文學家,鹿林彗星發現者之一,協助台灣鹿林天文台發現過上百顆小行星,曾是國內業餘天文巡天領域先驅人物之一,在加拿大留學攻讀天文相關專業)
孫國佑(資深天文愛好者,斯萬-星明彗星發現者,中國首顆銀河系新星V5582 SGR發現者,他的天文發現囊括了彗星,超新星,新星,小行星,矮新星等,是世界上發現新天體種類最多的天文愛好者之一。)
陳韜(陳高彗星發現者,2008年度埃格·威爾遜彗星獎獲得者,為了表彰他在業餘天文界做出的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19873號的小行星命名為“陳韜星”)
張大慶(“池谷-張彗星”發現者,埃格·威爾遜彗星獎獲得者,張鈺哲彗星獎獲得者)
楊睿(楊高彗星發現者,2009年度埃格·威爾遜彗星獎獲者)
金彰偉(資深天文愛好者,周杰倫小行星發現者。曾發現過14顆超新星,數百顆NEAT小行星。)
阮建高(資深天文愛好者,中國首位發現系外新星的愛好者,STEREO彗星中國第一人,他還曾發現過數十顆SOHO彗星
徐智堅(資深天文愛好者,發現過十一顆超新星,數十顆小行星,上百顆SOHO彗星。)
孫霈源(資深天文愛好者,發現過一顆超新星,上百顆SOHO彗星。)
陳棟華(福建業餘天文學家,為了表彰他在業餘天文界做出的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1987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陳棟華星”)
歐陽天晶(武漢資深導師,引入外國的流星觀測方法,為提升大陸的天文觀測水平作出貢獻)
蘇華(資深天文愛好者,著名彗星獵手,他發現過200多顆SOHO彗星,是世界上發現彗星最多的人之一。)
香港知名天文愛好者
廖慶齊(香港太空館的首任館長,也是香港史上第一位華人天文愛好者,可説是香港的“天文開荒牛”。)
楊光宇(現任香港天文學會會長,曾發現超過2000顆近地小行星。)
台灣知名天文愛好者
林啓生(鹿林彗星發現者之一)
楊昌熾(台灣退休教師,前台中市天文協會會長,多次在台灣以及赴中國大陸進行天文科普講座,反響很大。)
蔡元生(台灣天文愛好者,“高雄星”發現者,台灣首顆業餘超新星發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