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楓驛村

鎖定
楓驛村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北大門,地處太宿兩縣交界處,是安慶市一個行政村。鄰村有三德村子安村柳溪村太陽村;因古時候有驛站建於楓驛街而得名。105國道,合九鐵路貫穿全村。 [1] 
中文名
楓驛村
別    名
楓香驛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涼亭鎮
地理位置
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北大門
政府駐地
楓驛馬嶺上
電話區號
0556
郵政編碼
246510
車牌代碼
皖H
方    言
贛語
網絡建設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百兆光纖

楓驛村村情概況

楓驛村 楓驛村
楓驛村位於宿松縣北大門,由涼亭鎮管轄,因古時候有驛站建於楓驛街而得名。105國道,合九鐵路貫穿楓驛集鎮進入太湖縣。08年通過多方爭取,在各級領導多次來村考察指導的基礎上,楓驛村被列為縣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耕地3584畝,山場5100畝。東山、楓驛、馬壠、塘衝四座水庫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生產用水源。集鎮興工商,各小組農、林、畜發展具有明顯的優勢。2006年初,支村兩委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召集全村黨員、組長、村民代表共同學習中共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若干意見的決定,吃透二十字方針,統一思想,制定新農村規劃方案,提出了“幹羣一條心,建設新農村”的口號,確立發展思路—經濟優先,農、林、工並舉以點帶面,尊重羣眾意願,發揮村民理事會的議事作用,真抓實幹建新村。

楓驛村土地面積

國土面積11.27平方公里,耕地3850畝,其中水田地3460畝,旱地390畝,糧食作物面積2817畝,經濟作物1033畝。山場5180畝,其中用材林1580畝,生態林2500畝,經果林1100畝,距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的柳溪茶廠座落在楓驛村,400畝茶園,榮獲國家金獎的“柳溪玉葉”暢銷全國各地。 [1] 

楓驛村人口規模

全村人口4120人,38個村民小組,總勞動力1600人,男840人,女760人,外出務工800人,其中男335人,女465人,人均收入2400元/年,全年育婦1366人,已婚889人,未婚477人。1100户,低保人羣178人,五保户46人,殘疾人羣40人。 [1] 

楓驛村黨員組織

楓驛村共有兩個黨支部,4個黨小組,黨員109人,其中預備黨員2人,考察期2人,固定補貼村幹6人,實有8人。【據安徽先鋒網資料】 [1] 

楓驛村經濟發展

依託本地自然條件,以種植無公害優質水稻為主,養殖以土黑豬、土雞、肉牛、肉雞為重點,經濟林以毛竹、板栗、茶葉為特色;發展農產品加工、建材、服裝、商業、服務業等。楓驛村每年大面積推廣0293,豐兩優1號1700畝,全村生豬存欄2200頭,户均2頭,2009年計劃安排鱷雜棉541200畝。截至2009年,楓驛村先後被省、市命名為生態示範村,縣、鎮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黨總支、平安村、五好黨組織,賀飛、段煥斌被評為造林大户,朱效枝、程仙娥分別被縣、鎮評為傑出母親,人口和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五好家庭、孝兒媳等,分別受到各級表彰。共吸收能人及引進外資辦企業7家,服裝廠3家,免燒磚廠3家。從2010開始,楓驛村就在開始建陶瓷工業園,到2018年為止,已完成了接近80%。

楓驛村農村建設

楓驛村生活設施建設

利用村邊荒山、甘家園70畝作為新村建設羣眾娛樂示範點用地,堅持不等不靠,量力而行,共完成五通一平,水、電、路、訊、有線電視五通平整場地。拆通楓驛老街800米,共拆除破舊老房18户48間,遷墳346座,遷移電訊、有線電視杆線,挖土4.8萬方,已建成一個可供140户居住的新村。已有40户建造完工,進村居住。共建新街7條,總長度達3000餘米。建二條1800米的水泥路,將新村和老集鎮連接,其中多方籌資18萬元建橋一座(長25米,寬5米)。新村公益事業建設投資210萬元(工程款150萬元,遷墳徵地補償等費用60萬元)。在新農村建設中根據上級規定,確保驛廟保護,通過積極組織,多次召開會議討論方案,成立專門機構共投資60萬元將護國寺進行遷址,已完成該工程80%。

楓驛村道路建設

2009年,全村13.8公里村級主幹公路全部擴寬,其中0.6公里鋪上水泥路面。已擴寬改造原醫院通往新居點0.8公里,寬7米的路基工程,揚堰橋正在施工階段,將於6月份交付使用,該道路打通,使新村形成了循環交通網,並將楓驛集鎮與新村連為一體,修通了3條穿鐵路的通組公路,對三條主幹道路面進行了硬化。路燈、美化:為方便村民,學生返家,在楓驛集鎮及新村居點共安裝路燈44盞,道路兩邊建起了綠化帶。
2018年夏,從楓驛村村委會至國林坡的水泥路全線修通,解決國林坡居民多年來走泥濘道路不方便難題。

楓驛村產品與資源

村裏主要農產品有紅椒、透明包菜、紅薯。礦物資源:錳、銅、白雲岩符山石、高嶺巖。

楓驛村村務制度

新村建設成立了村民理事會,建立了重大事項的議事制度。所實施的項目均經過村民代表,理事會討論表決通過,使新村每項建設符合廣大村民意願,每項建設工程建設均接受村民代表監督。村兩委按照“五個好”的標準進行建設,做到民主決策、科學管理、服務羣眾,堅持以點帶面的發展思路,使楓驛村新農村建設逐步推開。

楓驛村所獲榮譽

2021年4月,被安徽省司法廳和安徽省民政廳命名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