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柏溪潮糕

鎖定
柏溪潮糕”又叫“柏溪糕點”,傳統糕類美食,以四川宜賓市敍州區柏溪鎮產的最為正宗。它歷史悠久,遐邇聞名。據説這東西還是市場競爭的產物。由於柏溪鎮地理環境優越,在清朝同治帝時便是水陸交通發達的碼頭,鎮上商店多,為了佔領市場,贏得利潤,於是爭相改進糕點的生產技術。創新的結果便是有了這讓後人一飽口服的潮糕
中文名
柏溪潮糕
別    名
柏溪糕點
是否含防腐劑
起源於
清朝同治時期
創始人
謝德芳

柏溪潮糕產品介紹

柏溪潮糕簡介

柏溪潮糕 柏溪潮糕
四川宜賓柏溪糕點”為當地四大名吃之一,起源於清朝同治時期(公元1866年),距今已有145年曆史。據傳,當年曾是慈禧太后最喜愛吃的南方名點之一。柏溪糕點原為“柏溪潮糕”,潮糕原是揚式糕點中夏令品種,人體易消化吸收,是氣候炎熱時人們喜食的糕點。

柏溪潮糕做法

其做法是:濕粉:將原料全部拌勻,再加水適量,拌成糕粉。裝籠開塊:把糕粉均勻篩入蒸籠內,再將糕麪粉篩在最上層,用鵝翎把糕面撣開,動作要輕巧,以保證糕粉在蒸籠內留下充分孔隙,便於蒸透。水蒸:將糕片排列整齊,放在籠內,蒸10分鐘,糕坯白色變深,手按有彈性不陷即熟。潮糕為小方塊形,原薄,大小均勻,口味香甜綿軟,細膩爽口。

柏溪潮糕產品淵源

柏溪糕點創始人謝德芳老人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平時研究食品的經驗,與當地有名中醫一道通過不斷的改進,在糕點中加入了名貴中藥材和特殊健康輔料,具有強身補肝、腎、堅筋骨、益中氣、滋陰壯陽之功效,色、香、味、形極佳,自清朝光緒年間柏溪潮糕就不再是單一的潮糕,而是發展到了多樣化、不同口味的各式糕點,成為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食文化精華之一。
柏溪潮糕 柏溪潮糕
1998年版《宜賓縣誌》就記載“柏溪潮糕”為馳名傳統小吃,“柏溪糕點”先後被評為“中國名優小吃”、“宜賓市傳統風味名小吃”。 [1] 

柏溪潮糕原料

綠豆、芝麻、白糖、花生油洗沙玫瑰糖等。

柏溪潮糕做法

柏溪潮糕 柏溪潮糕
1、用上乘綠豆,經過泡、淘、衝、洗、去殼後粉碎為豆麪子。再將不帶露水的新鮮玫瑰切成細絲後拌入白糖用人力揉勻後做成玫瑰糖,將玫瑰糖放入瓷罐裏封閉存放一段時間等玫瑰香味與糖合為一體後再使用。
2、把一定量的綠豆麪、白糖、熟花油加一定量的水放入鐵鍋裏炒做洗沙。炒洗沙火候是關鍵,先用大火再用中火最後用小火。待到鍋裏的沙炒老亮油後起鍋。
3、把定量綠豆粉、熟花生油、白糖、水混合後揉勻填裝在早已刷上熟花生油的潮糕模子上,做潮糕的模子是活頁的,由兩面合成,每一塊上,有許多的小潮糕的格子,一面平整,一面有圖案,在兩片模子裏填裝好料後,把炒好的洗沙玫瑰糖調配好放在模子中間做心子,壓緊削平後抖出壓好的潮糕,將它們放入蒸籠內用大火蒸熟後,再揭開蒸籠蓋冷卻收汗。
4、把收汗後的潮糕放到白糖裏滾一下。為了方便攜帶,工人師傅把它們碼齊後平整的放在印刷精美的紙盒子裏,即可上市出售。

柏溪潮糕歷史沿革與傳承

柏溪潮糕 柏溪潮糕
一個區域,多因為一個品牌,被世人所矚目。一個地方,多因為一種名吃,被大眾所記憶。宜賓最出名的當屬五糧液,其次是宜賓燃面碎米芽菜,柏溪潮糕作為出名的民間小吃,同時是宜賓四大名吃之一,凡到宜賓的外地客人,總要慕名品嚐一下柏溪糕點。
柏溪潮糕由於水質、選料及地域差異,柏溪潮糕以四川宜賓市敍州區柏溪鎮生產的最為正宗!品嚐過之後,總會無限感慨的稱讚道:“柏溪潮糕,原來非常好吃!”。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