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常傑

鎖定
李常傑(越南語:Lý Thường Kiệt,1018年—1105年),《越史略》作“阮常傑”,原名吳俊,後改姓李,字常傑,越南李朝將領、宦官
李常傑在李太宗時期出仕為官,後淨身為太監。李聖宗時,晉升太保。此後,李常傑參與三次對占城的戰爭,又率兵入侵宋朝,成為李朝與宋朝交戰的主要將領。
1105年(李朝龍符五年),李常傑去世,被追贈以“入內殿都知、檢校太尉平章軍國重事、越國公”(越南語:Nhập nội điện đô tri kiểm hiệu thái úy bình chương quân quốc trọng sự tước Việt quốc công),食邑萬户,以弟弟李常憲繼承侯爵。
中文名
李常傑
外文名
Lý Thường Kiệt
別    名
吳俊
李俊
阮常傑
國    籍
越南李朝
出生日期
1018年(李朝順天九年)
逝世日期
1105年(李朝龍符五年)
職    業
將領、宦官
主要成就
三次征討占城
熙寧戰爭的越軍統帥
出生地
壽昌縣太和坊
代表作品
《伐宋露布》
《南國山河》
官    職
輔國太尉
封    爵
開國公
封    號
翊運廣威大王(後世追崇)

李常傑人物生平

李常傑早年生活

李常傑出生於壽昌縣(今河內)太和坊的一個武將家庭,為越南吳朝統治者吳權之後,銘文資料提到李常傑是“細江句漏縣”人(即今北寧省順城縣),當是後來改籍升龍太和坊,其父是李太宗時太尉郭盛溢(又作郭盛諡)。李常傑自少“姿貌揚逸”,並且練騎射,習兵法。在其年青時期,亦即李太宗時開始,就已登上仕途。1036年(李通瑞三年),李常傑因為承父蔭,被委任為騎馬校尉。其後淨身成為太監。1041年(李乾符有道三年),李常傑被召入皇宮,擔任侍衞及黃門祗候 [1] 
李聖宗時,李常傑晉升為太保。1061年(李彰聖嘉慶三年),李常傑調任為清化、乂安等地察訪使,鎮壓當地的芒族動亂。 [1] 

李常傑征討占城

占城是越南李朝南鄰。李常傑作為李朝主要軍事人物,曾數次參予對占城的戰事。
第一次征討占城
1069年(李天貺寶象二年)農曆二月,因“占城國常來騷擾”,李聖宗親征占城。 [2]  越軍在戰事中相當順利,節節擊敗占城軍,占城君主律陀羅跋摩三世兵敗逃走。同年五月,李常傑在真臘界俘獲律陀羅跋摩三世。 [3] 
在這一役中,由於李常傑成功俘獲占城王律陀羅跋摩三世,迫使他向越軍求和“贖罪”,割讓了地哩、麻令、佈政三州給李朝,然後將佔城王釋放回國。據陳仲金所説,此三州即為現今越南的廣平省廣治省轄地。 [4] 
第二次征討占城
第一次占城之戰後,占城內亂,佔王律陀羅跋摩三世於1074年(李朝太寧三年)投奔李朝。其後,據法國學者喬治·馬司培羅(馬伯樂)的説法,李朝大概有意助律陀羅跋摩三世歸國復位,便於次年(1075年,李太寧四年)派李常傑率兵南下,但被佔婆新國王訶梨跋摩三世擊退。 [5] 
同年,宋越開戰,宋朝聯絡占城共同作戰。 [6]  李朝政府獲悉後,命李常傑抵禦占城。李常傑未能取勝,唯有招募人民移居當時是越佔邊境的地哩、麻令、佈政等地。 [7] 
第三次征討占城
1104年(李龍符元化四年)農曆二月,由於造反的李覺逃亡入佔,勸占城君主制麻那進攻越南,並收復了先前割讓的地哩、麻令、佈政三州土地,李仁宗命年已老邁的李常傑再徵佔城。李常傑受命後,便又擊破占城,再度取得地哩、麻令及佈政。 [1] 

李常傑入侵宋朝

李常傑較為人所熟知的事蹟,是他參予了在1075年至1077年(李太寧四年至英武昭勝二年)間對宋朝的戰爭。
1075年(李太寧四年),宋朝王安石認為越南在不久前遭占城侵擾,國勢衰弱至“餘眾不萬人”,便部署向越南開戰。李朝獲得宋朝在南部“造舟艦教水戰”及“禁州縣不與我邊貿易”的情報後,便自行“先發諸道兵”,由李常傑率領水軍,攻入宋朝邊境,先後攻陷欽州(今廣西欽州)、廉州(今廣西合浦)及邕州(今廣西南寧)等地。 [3] 
李常傑在整場戰事中最矚目的行動,就是進行了大屠殺。當攻陷邕州後,由於知州蘇緘不願降服而自殺,全城軍民“無一人降者”,於是李常傑便“盡屠五萬八千餘人,並欽、廉州死亡者幾十餘萬人,常傑等俘虜三州人而還。” [7] 
不久,占城加入戰爭,李朝調回李常傑。1076年(李朝英武昭勝元年),宋軍開進越南境內,但被李常傑於如月江(在今北寧省如月村)阻擊成功。之後,宋軍移師到附近的富良江,重整士氣,而李常傑部下軍士則開始灰心喪氣。縱然李常傑盡力勉勵軍士,但李朝已有意議和,而宋軍八萬餘人,亦由於難以適應南方的氣候及瘟疫,而折損了過半數兵員,但仍佔領了越南的廣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廣淵州)、思琅州(今越南高平省上琅州和下琅州)、蘇州、茂州(今越南高平省與諒山省交界)等地。 [8] 
雙方在經過零星的戰鬥後,1078年(李英武昭勝三年),雙方舉行議和,李朝向宋朝“請還廣源、蘇茂等州”,而作為回禮,李朝歸還俘獲的宋朝軍民,戰事就此告終。 [3]  [9-11] 

李常傑匡扶國政

祭祀李常傑的機舍靈祠,位於今越南河內市 祭祀李常傑的機舍靈祠,位於今越南河內市
雖然宋越熙寧戰爭最後僅以和議告終,但李朝政府對李常傑的表現仍然相當滿意,並且對他加官進爵。當1075年(李太寧四年)李常傑奉命抵禦占城時,便獲授任太尉。其後,李朝又封李常傑為“兼內侍判首都押衙”、“行殿內外都知事”、“遙授諸鎮節度”、“同中書門下上柱國”、“天子義弟”、“輔國上將軍開國公”等等官職及封銜,以表示朝廷對他的尊崇。 [12] 
李常傑的匡政,大體上是“內樹寬明,外馳簡惠”,對於奸惡者則“威而殲惡”,處理獄訟時“獄無濫之”,此外能不失農務,老必安之。當時人稱其治國能有“蒞民之本,安國之術”。 [13]  此外,因當時佛教盛行,李常傑亦表尊重,讓佛僧長老擇地創辦佛寺。 [14] 
1105年(李龍符五年)農曆六月,李常傑去世,追贈“入內殿都知、檢校太尉、平章軍國重事、越國公”,食邑萬户,以其弟李常憲繼承侯爵。 [1] 

李常傑軼事典故

賦詩振軍心
宋越熙寧戰爭期間,李常傑與宋軍交戰於如月江、富良江一帶,越軍無心戀戰。某夜,李常傑賦詩道:“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越軍聽後,軍心復振。 [15] 
根據陳仲金的説法,李常傑害怕自己的軍隊灰心喪氣,便編撰此詩,並説成是由神仙所作,以令軍隊恢復鬥志。 [16] 

李常傑人物評價

李常傑作為越南李朝的一位重臣,對國政發揮影響力,且是越軍主帥,曾向中國宋朝發動攻勢,並造成中國境內大量軍民傷亡,因此,中越兩國的史家,對李常傑有着截然不同的評價:
越南方面
  • 在李朝,李常傑就獲得甚高評價。當時碑銘資料稱:“唯公(指李常傑)輔君,國家殷富,多歷年所,可聖臣遺千古之熙績也” [17]  ;“而公三朝弼政,兼御定邊亂,於其數年,而八方寧謐,其功盛矣。” [14] 
  • 20世紀初,越南史學家陳仲金在其所著的《越南史略》中評價他“具將才,精韜略,北伐宋,南平佔,實為我國的一員名將。” [18] 
  • 越南1971年出版的《越南歷史》宣稱李常傑一切的軍事行動,盡屬是合理而高明的“自衞”戰略:“李常傑的積極自衞的進攻戰略,也體現了民族的這種精神和意志。他對抗戰的勝利立下了卓越功勳並且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李常傑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一位把天才的韜略與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相給合的傑出的軍事家。” [19] 
中國方面
  • 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則認為,李常傑在宋朝境內的邕州、欽州、廉州所進行的屠殺,是“對中國人民反侵略的血腥大屠殺,在中越封建社會的歷史上所僅見。”另外,又批評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所編撰的《越南歷史》裏對李常傑的高度讚揚,“實令人髮指,這是對歷史事實的大嘲笑。” [20]  不過,同書也肯定了李常傑的才幹,稱他“具將才,精韜略,北侵宋朝,南犯占城,為李朝一名野心勃勃的將軍”。 [21] 
  • 中國學者戴可來在翻譯陳仲金的《越南史略》時,亦稱李常傑攻打北宋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徑”,“作者和其他越南史學家於此多方辯解,是錯誤的”。 [22] 
總而言之,越南人對李常傑的評價甚高,但中國人對其評價以負面居多。

李常傑後世尊崇

由於越南史料中記載李常傑侵宋取得巨大勝利,越南人對其甚為尊崇。根據越南史料《皇越神祇總冊》和《歷朝憲章類志》的記載,李常傑死後,其故鄉太和坊的土人祀其為福神,祈禱多應。此後越南各個朝代都尊其為上等福神,號稱“翊運廣威大王”。河內市有祭祀他的機舍靈祠,至今越南人仍認為他是民族英雄。
1974年西沙之戰時南越方第十六號軍艦即以李常傑命名。 [23] 

李常傑個人作品

李常傑《伐宋露布》

1076年農曆十二月,李常傑等進軍宋朝邊境期間,在所經之路發表軍事文誥《伐宋露布》,內容大致是“宋行青苗、助役之法,荼毒生民,我今興師欲相拯救”,以圖發動當地民眾倒戈攻宋。 [24] 
該《露布》的部份內容,亦見之於宋人典籍。 [25-26] 

李常傑《南國山河》

1076年,李常傑與宋軍在如月江、富良江一帶交戰時所做的詩作。 [15] 

李常傑家庭成員

父親:郭盛溢(又作郭盛諡),曾任太尉。
弟弟:李常憲,繼承李常傑的侯爵爵位。 [1] 
參考資料
  • 1.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陳荊和編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255
  • 2.    陳仲金.越南史略,戴可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70
  • 3.    越史略:卷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10-23]
  • 4.    陳仲金.越南史略,戴可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70-71
  • 5.    馬司培羅.佔婆史,馮承鈞譯: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68
  • 6.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6675-6676
  • 7.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陳荊和編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248
  • 8.    陳仲金.越南史略,戴可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74-75
  • 9.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248-250
  • 10.    陳仲金.越南史略,戴可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74-75
  • 11.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298-301
  • 12.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陳荊和編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254-255
  • 13.    釋法寶《仰山靈稱寺碑銘》:“公內樹寬明,外馳簡惠。移風易俗,何憚勤勞。儉以從事,悦以使民,民所賴之;寬能濟眾,仁而愛人,人所敬之;威而殲惡,政以決獄,獄〔無〕濫之;食則民天,邦本農務,務不失之;善而不伐,養及野老,老必安之。如此之道則可謂蒞民之本,安〔國〕之術,美在茲矣。”
  • 14.    潘文閣、蘇爾夢主編.越南漢喃銘文彙編:第一集北屬時期至李朝.巴黎、河內:法國遠東學院、漢喃研究院,1998:166
  • 15.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陳荊和編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249
  • 16.    陳仲金.越南史略,戴可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74
  • 17.    潘文閣、蘇爾夢主編.越南漢喃銘文彙編:第一集北屬時期至李朝.巴黎、河內:法國遠東學院、漢喃研究院,1998:83
  • 18.    陳仲金.越南史略,戴可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76
  • 19.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越南歷史,北京大學東語系越南語教研室譯.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00
  • 20.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297-298
  • 21.    郭振鐸、 張笑梅.越南通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288
  • 22.    陳仲金.越南史略,戴可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73頁腳註
  • 23.    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戰詳解(1)  .中華網[引用日期2013-10-23]
  • 24.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之三  .會保存遺產喃[引用日期2013-10-23]
  • 25.    司馬光.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250
  • 26.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 中華書局,2004:6650-665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