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和曾

鎖定
李和曾(1921年一2001年),籍貫北京市,畢業於中華戲曲專科學校,中國戲曲藝術家、京劇大師。
他出生在一個貧苦職員家庭,9歲考入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初學刀馬旦武生,併為程硯秋先生配演娃娃生。此後為京劇“高派”創始人、著名藝術家高慶奎先生所器重、培養,專工京劇老生。1939年,他出科後不久,正式拜高慶奎先生為師。 [1] 
中文名
李和曾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北京
出生日期
1921年
逝世日期
2001年
畢業院校
中華戲曲專科學校
職    業
戲曲藝術家
主要成就
京劇藝術
代表作品
逍遙津》、《哭秦庭》、《贈綈袍》、《脂粉計》、《轅門斬子》等
性    別

李和曾人物生平

李和曾在《哭靈牌》中飾劉備 李和曾在《哭靈牌》中飾劉備
經過大約兩年的時間,李和曾不負所期,真正成為了高派的優秀繼承人。李和曾經常在京、津、滬、魯、冀搭班演出,以"高派"的《轅門斬子》《斬黃袍》《斬馬謖》《碰碑》等響譽南北。1945年他到了晉冀魯豫根據地加入民主劇團,演出受到熱烈歡迎,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期間,他們劇團還曾到西柏坡為黨中央演出。
建國後,他任戲曲改進局京劇實驗一團副團長。1954年同李少春袁世海等赴港澳、印度、印尼、緬甸等地區演出,均獲好評。1955年1月,中國京劇院正式成立,李和曾任二團副團長(後為團長)。1956年隨梅蘭芳先生到日本演出訪問,以後還曾到英國、蘇聯、東歐各國演出。
1961年又拜周信芳先生為師,在表演藝術上得到了新的提高。

李和曾藝術特色

李和曾 李和曾
他沒有門户之見,在掌握"高派"藝術的基礎上又兼修"麒派",表演上既有"高派"激昂高亢的風格特色,又借鑑"麒派"的渾厚灑脱的藝術特點,其表演魅力更加成熟完善。
李和曾有一條好嗓子,高、厚、寬、亮,音色別具一格,直到八十年代初,花甲之年,仍然是滿宮滿調。《逍遙津》劇中,一句[二黃導板]"父子們在宮院傷心落淚",唱的高下起伏、波瀾跌宕、大氣磅礴、動人心絃,將漢獻帝一腔的悲憤傾吐的淋漓盡致。李和曾在新中國成立後演出了許多劇目都有所創造,在推陳出新方面,做了許多嘗試,誇張、奔放、激越、委婉等一系列的成熟的、富有特色的演唱技巧,發揮了"高派"擅長演悲劇的特長。

李和曾代表作品

李和曾 李和曾
他的代表劇目有《逍遙津》《哭秦庭》《贈綈袍》《胭粉計》《轅門斬子》《斬黃袍》《斬馬謖》《李陵碑》等。演出新編劇目有《朱仙鎮》《彝陵之戰》《三打祝家莊》《生死牌》《摘星樓》《孫安動本》《智斬魯齋郎》《闖王旗》和現代戲《白雲紅旗》《節振國》等。
主要弟子:親傳弟子有辛寶達、李文林、倪茂才等。
主要親屬:他的妻子是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李憶蘭。

李和曾社會活動

第一次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
1949年7月2日,農曆己丑年六月初七日:第一次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
第一次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戲曲界梅蘭芳周信芳李少春、程硯秋、李和曾等參加。
李和曾在《將相和》中飾藺相如 李和曾在《將相和》中飾藺相如
周信芳為主席團成員,曾作有關舊劇藝人翻身的發言。會上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會上成立了中華全國戲劇工作者協會,周信芳當選為常務委員,李少春當選為全國委員會委員。又成立了中華全國戲曲改進會籌備委員會,李少春、葉盛章當選為常務委員會委員,周信芳當選為委員暨指導部負責人。
中國戲曲改進會發起人大會
1949年7月28日,農曆己丑年七月初三日,9時:中國戲曲改進會發起人大會舉行
中國戲曲改進會發起人大會在北京飯店舉行。
會場懸有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題詞:“推陳出新”、“開展平劇改革運動”,指示了戲曲界當前的任務。到會者發起人百餘人。由歐陽予倩主席,他説明召開這個大會是接受了文代大會的指示,來完成改革戲曲的任務。接着由全國文聯主席郭沫若講話,他説:在中國,舊戲曲的改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戲曲在羣眾中有廣泛的影響,它是土生土長的民族形式,一種綜合的藝術,是很重要的社會教育工具之一。在這個嶄新的人民自己的時代,不僅舊戲曲要改進,一切舊文藝都要改進,連同我們自己也要改造,應該堅決走向徹底為人民服務的方向。改進戲曲,不僅是改進戲曲本身,而是為了改進社會,改造人民的舊思想。戲曲工作者首先要努力進行自我教育,從思想上改造自己,才能幫助教育別人,完成戲曲改革的任務。最後,他並就《霸王別姬》、《三岔口》兩戲提出改進的意見。
李和曾 李和曾
接着有前延安平劇研究院院長楊紹萱、全國劇協主席田漢、全國曲藝改進籌委會主任委員趙樹理、華北文委會舊劇處主任馬彥祥、北平國劇工會負責人葉盛章等發言,大家一致認為今後戲曲的改進要在毛主席的文藝方向下,為廣大的人民服務。並就“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有組織、有計劃、羣眾性、全國性的進行改革”以及“培養新幹部”等問題提出具體的意見。阿英同志報告籌備經過後,推選:王聰文、田漢、白雲峯、沙梅、阿英、阿甲、李一氓、李綸、李少春、吳天寶、周揚周信芳袁雪芬、夏衍、馬少波馬彥祥、馬健翎、張庚高步雲梅蘭芳、程硯秋、焦菊隱楊紹萱葉盛章、董天民、趙樹理、趙子嶽、劉芝明、韓世昌、齊燕銘、歐陽予倩等三十一人為籌備委員。隨後,周信芳、焦菊隱等多人發言,一致認為解放後舊藝人翻了身,今後應加強團結努力學習,改造自己為人民服務。最後並推出歐陽予倩、楊紹萱、田漢、阿英、馬少波五人負責起草宣言。
李和曾 李和曾
中國戲曲改進會發起人名單(以姓氏筆劃為序):丁聰、丁國岑、丁濤、于山、於伶、於宗昆、方華、王一達、王聰文、王學民、王頡竹王瑤卿、王亞平、王諭、王鐵夫、王元和、王若愚王金璐、王少芳、王瑞林、王敏、六歲紅、尤金圭、石小英、尹月樵、仇戴天、田漢、白雲峯、白家麟巴南岡、史曼尼、史若虛、江新熔、伍月華、沙可夫、沙梅任桂林、任均、任開民、阿英、阿甲、何海生、何遲李伯釗、李一氓、李和曾、李桂雲李金鴻李紫貴李雲、李綸、李長山、李瑞來李少春、李碧巖、李仲英、李永華、李桐森、李鐵英、李實、宋之的、邱玉成、呂君樵、杜雲振、沈金波沈雲陔沈知白、沈傅斤、吳天寶、吳寶華、吳幻蓀郭沫若郭蘭英、郭硯芳、柯仲平、茅盾、林巖、林秋雯、林鵬程、金素雯、金素琴、孟麗君、武幗英、周揚、周巍峙、周亞川周璣璋周正、周奇之、周信芳、周達仁、周天棟周嘯天洪深、哈鴻濱、南鐵生、侯相林、荒煤、梁一鳴、慄金池、梁小鸞唐遠之、孫盛武、翁偶虹、範季高、範瑞娟、徐平羽、徐繼聲、徐特、徐玉蘭、徐菊華徐一鳴袁世海袁雪芬袁靈雲、袁廣和、秦友梅、夏衍、夏青、馬義蘭、馬少波、馬齡童、馬茂嶺、馬健翎、馬彥祥、張致祥、許萬恆、張凌霄、張國礎、張春山、張青張一然、張文俊、張夢庚張庚張和元、張東川、張僖、張革非、張忠民、張魯、高玉倩高連榮高維廉高步雲、陶鈍、陸定一、崔嵬、崔炳玉、崔東昇、崔克、陳伯達、陳山、陳綺霞、陳其通、陳梅森、陳德明、曹禺、曹克英、曹慕髡、陽翰笙、雲燕銘、湯增桐、康生、康農、程硯秋、梅蘭芳、焦菊隱、楊紹萱、楊韻甫、楊菊萍、姜椿芳、景孤血喜彩蓮、董大民、郭玉昆、黃松齡、黃韋、馮玉昆、葉盛蘭葉盛章、虞棘、趙樹理、趙子嶽、趙毅敏、趙更生、趙光、趙奎英、筱文豔熊佛西、管韻華、管韻聲、魯誥、劉芝明、劉沛、劉子西、劉小云、劉乃崇、劉念渠、齊燕銘、齊濟民、蓋玉亭、蘇恩厚、潘之汀、潘喜雲、鄭振鐸、裴東籬、魏靜生、魏晨旭、關鳳奎、鄧澤、歐陽予倩應雲衞、韓世昌、羅合如、蘇堃、蘇世明、蕭長華、蕭盛萱蕭慎、嚴樸、蕭三、欒少山、顧仲彝
中國京劇院成立
1955年1月10日,農曆甲午年十二月十七日:中國京劇院成立
李和曾 李和曾
中國京劇院在北京成立。文化部決定:中國京劇院是京劇改革的示範性劇院。院長梅蘭芳,副院長馬少波,總導演阿甲;第一團團長葉盛蘭,副團長葉盛章;第二團團長張云溪,副團長夏虎臣;第三團團長李少春,副團長袁世海、李和曾。馬彥祥等出席成立大會。1956年5月30日,農曆丙申年四月廿一日,晚:中國京劇院首次赴日本演出第一場
中國京劇院組建的訪日京劇代表團在東京歌舞伎座演出第一場。
演出劇目
《將相和》(袁世海飾廉頗,李和曾飾藺相如)
《拾玉鐲》(江新蓉飾孫玉姣,江世玉飾傅朋)
《三岔口》(李少春飾任堂惠,谷春章飾劉利華)
《貴妃醉酒》(梅蘭芳飾楊玉環,姜妙香飾裴力士,孫盛武飾高力士)
救濟日本廣島原子彈受難者及戰爭中孤兒義演
1956年7月12日,農曆丙申年六月初五日:中國京劇院首次赴日本代表團舉辦救濟日本廣島原子彈受難者及戰爭中的孤兒義演
中國京劇院組建的訪日京劇代表團在廣島與朝日新聞社聯合舉辦救濟日本廣島原子彈受難者及戰爭中的孤兒義演。在日本最大劇場國際劇場上演,日夜兩場,兩場觀眾達一萬一千多人,因劇場只有四千多個座位,每場都有一千多人買站票,影響很大。
演出劇目
日場
《鬧天宮》(李少春
李和曾之孔明 李和曾之孔明
《秋江》(侯玉蘭孫盛武)《霸王別姬》(梅蘭芳袁世海
夜場
《除三害》(李和曾,袁世海)
《三岔口》(李少春,谷春章
《拾玉鐲》(江新蓉,江世玉)
《雁蕩山》(王鳴仲
《貴妃醉酒》(梅蘭芳,姜妙香,孫盛武)
成立“北京市京劇工作者聯合會”義演
1956年9月1日,農曆丙申年七月廿七日:北京市京劇界為成立“北京市京劇工作者聯合會”舉行義演第一天
北京市京劇界為成立“北京市京劇工作者聯合會”在北京市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行籌款義演。本場大合作戲集中了在京的許多著名演員,盛況空前,反響熱烈。演出戲票每張最高價為人民幣三元。
演出劇目
《八蜡廟》(李萬春飾褚彪,孫毓堃、馬崇仁分飾費德功,黃元慶、譚元壽姜鐵麟分飾黃天霸,錢寶森飾關泰,郝壽臣飾金大力,筱翠花飾張媽,李小春飾賀仁杰,梁益鳴飾施公,李韻秋飾張桂蘭,馬長禮飾秦義成)
《鎖五龍》(裘盛戎飾單雄信,閔兆華飾李世民,高寶賢飾徐績,劉雪濤飾羅成,慈少泉飾程咬金)
《四郎探母》(李和曾、奚嘯伯陳少霖譚富英馬連良分飾楊延輝,張君秋、吳素秋分飾鐵鏡公主,尚小云飾蕭太后,李多奎飾佘太君,姜妙香飾楊宗保,蕭長華飾二國舅,馬富祿飾大國舅,馬盛龍飾楊延昭,李硯秀飾孟金榜)
長安大戲院1957年11月29日演出
1957年11月29日,農曆丁酉年十月初八日:長安大戲院1957年11月29日演出
本日長安戲院由中國京劇院三團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雁蕩山》(王鳴仲飾孟海公,劉元漢飾賀天龍,劉斌升飾號兵)
李和曾 李和曾
《竇娥冤·探監》(江新蓉飾竇娥,李金泉飾婆婆,葉德霖飾禁婆)《取洛陽·白蟒台》(李和曾飾王莽,袁世海飾馬武,江世玉飾岑彭,張盛利飾鄧禹,田佔雲飾劉秀,李幼春飾姚期,霍德瑞飾吳漢,李繼曾飾杜茂,張元智飾邳彤,孫玉奎飾蘇獻,劉元漢飾王源,茹木春飾王洪)

李和曾收徒

李和曾 李和曾
1961年12月16日,農曆辛丑年十一月初九日:周信芳李少春、李和曾、徐敏初、明毓昆為徒
在中國戲劇家協會組織的拜師會上,周信芳在北京收了四名徒弟,他們是:中國京劇院一團的李少春、中國京劇院二團的李和曾、雲南京劇院的徐敏初和江蘇常州京劇團的明毓琨。他們都是當時已經取得一定成就的演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京劇傳承的説法,周信芳當時收下的這四名弟子早已是各有門派的。因此,周信芳的這次收徒在梨園行就更有不同以往的意義。
梅蘭芳逝世一週年紀念活動
1962年8月8日,農曆壬寅年七月初九日:北京舉辦梅蘭芳逝世一週年紀念活動
梅蘭芳逝世一週年紀念演出於8月8日起至11月在人民劇場舉辦四場,馬彥祥等觀摩演出。
其中譚富英不顧身體有病,參加演出,與梅葆玖、李金泉合演《大登殿》作為當晚的大軸。譚富英沒有因為自己體弱而降低要求,而是盡最大之力超常發揮,唱腔高亢嘹亮,觀眾聽得解渴過癮,觀眾席掌聲雷動,後台側幕人頭攢動,都在驚歎這位療病中的藝術家的高超技藝。這場演出也成了他告別廣大觀眾的最後公演。
8月8日,中國劇協舉行由田漢主持的梅蘭芳逝世一週年紀念座談會。會上,馬彥祥梅蘭芳之所以能取得高度的藝術成就,以及他一生中對祖國的戲曲事業所做巨大貢獻發了言;出席座談會的還有齊燕銘、老舍、阿英、姜妙香等。
李和曾在《斬馬謖》中飾諸葛亮 李和曾在《斬馬謖》中飾諸葛亮
當天,北京戲劇界三百多人前往西郊百花山梅蘭芳墓前祭掃。中央文化部付部長齊燕銘、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田漢以及馬連良、姜妙香、果素英、袁世海許姬傳、馬彥祥、李和曾、杜近芳劉連榮等都參加了掃墓。
中國京劇院二團1963年赴滬演出
1963年9月30日,農曆癸卯年八月十三日:中國京劇院二團1963年赴滬演出
中國京劇院二團在中國大戲院公演,主要演員有李和曾、張云溪、張春華、江新蓉、高玉倩等。
紀念梅蘭芳逝世二十週年演出第二場
1981年8月25日,農曆辛酉年七月廿六日,19時:北京舉辦紀念梅蘭芳逝世二十週年演出第二場
文化部在北京舉行梅蘭芳逝世二十週年紀念演出,演於人民劇場。
演出劇目
《紅鬃烈馬》(《武家坡》:沈小梅梅葆玥;《進寒窯》:高玉倩,梅葆玥;《算軍糧》:高玉倩,梅葆玥,李金泉,石玉明,趙永泉張元智;《銀空山》:陳永玲黃世驤董維賢;《大登殿》:梅葆玖,陳永玲,李和曾,李金泉,方榮慈,羅世保)
中國京劇院二團1982年赴滬演出
李和曾 李和曾
1982年11月3日,農曆壬戌年九月十八日:中國京劇院二團1982年赴滬演出
中國京劇院二團赴滬演出,在勞動劇場公演。主要演員有李和曾、張云溪李世濟、張春華、景榮慶、高玉倩。張云溪舉行告別舞台演出,與張春華合演《三岔口》。
紀念喜(富)連成科班創立八十週年大會
1984年12月20日,農曆甲子年閏十月廿八日,上午:紀念喜(富)連成科班創立八十週年大會舉辦
紀念喜(富)連成科班創立八十週年大會在新僑飯店大宴會廳舉辦。來賓有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姚依林同志以及榮高棠、馬彥祥、張君秋、俞林、任桂林、張東川、馮牧、李洪春、李和曾、李萬春吳素秋、劉厚生、白登雲和富連成科班的各班的畢業生高盛麟袁世海孫盛雲高盛虹劉盛通劉元彤殷元和等等。籌委會人員全都到場。還有在京和外埠來京的富社弟子及各界朋友二百餘人,大家圍桌而坐,共敍富社今昔,感慨萬千,談笑風生,盛況空前。大會由張君秋先生主持,葉龍章在大會上首先做了發言。

李和曾賑災晚會

1991年華東大水災的時候,CCTV舉辦了賑災晚會,李和曾由夫人攙扶着在台上唱了一小段《逍遙津》,依然滿宮滿調,得到滿堂喝彩。別的演員都是便裝清唱,他則化妝並穿上行頭彩唱,唱了一小段以後,可能他夫人怕他身體受不了,拉拉他的袖子示意,於是李和曾停下來,在全場的掌聲中由夫人攙扶下場。這一幕真令人感動,我一直記憶在心。在此向李和曾及夫人表示敬意,你們的藝術和品德將永存戲迷的心中。
李和曾繼承了高派藝術,發展了高派藝術。他的代表劇目有《逍遙津》《哭秦庭》《贈綈袍》《胭粉計》《轅門斬子》《斬黃袍》《斬馬謖》《李陵碑》等。演出的新編劇目有《朱仙鎮》《彝陵之戰》《三打祝家莊》《生死牌》《摘星樓》《孫安動本》《智斬魯齋郎》《闖王旗》和現代戲《白雲紅旗》《節振國》等。弟子有辛寶達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