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仙根

(清順治十八年榜眼、外交名臣)

鎖定
李仙根(1621年-1690年), [6]  字子靜,號南津。 [7]  人稱“李侍郎”。 [8]  長州知縣李實之子。 [7]  明末清初遂寧(今屬四川)人,佔籍長洲(今江蘇蘇州)。 [6]  清代榜眼、外交名臣。 [9] 
李仙根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中榜眼。授弘文院編修,遷司業,擢秘書院侍讀,遷司業。康熙七年(1668年),奉旨充正使,處置安南國王黎維禧與都統使莫元清爭高平地有功,升國子監祭酒,進侍讀學士,充日講官,為首任《起居注》史官。康熙九年(1670年),任武會試總裁。康熙十二年(1673年),充《世祖實錄》副總裁,協理翰林院事,遷內閣學士,諫止蘇松半租之議。次年平吳三桂叛, 命駐荊州協理兵餉兼驛傳撫民事務,坐事降調。康熙十八年(1679年),補鴻臚寺卿,特擢左副都御史,充《明史》纂修官。康熙二十年(1681年),改户部右侍郎,督理錢法,仍充經筵講官,多有興革。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因議錢法被劾降四調,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補光祿寺少卿,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因病失儀鐫級,卒於京。 [6] 
李仙根偉略雄辯,敢言民之疾苦,聖祖譽其有骨氣。其還工詩文。善畫,,書精行草,能書徑二尺大字。著有《遊野浮生集》《安南使事紀要》等。 [6] 
別    名
李子靜
少司農
子靜
南津
所處時代
順治康熙年間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
出生日期
1621年
逝世日期
1690年
主要成就
一代帝師、外交名臣、書法家
主要作品
《安南使事紀要》
本    名
李仙根
父    親
明遺民、語言學家李實
舅    舅
明遺民呂潛
研究書籍
榜眼李仙根
外祖父
南明武英殿大學士呂大器

李仙根人物簡介

李仙根(1621-1690),字子靜,號南津,順治辛丑科(1661)榜眼,清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外交家,康熙評之曰“李仙根辦事有才”(《康熙起居注》第一冊,第665頁)。四川遂寧人。父為明末語言學家李實,舅為明末書法家呂潛,外公為南明重臣呂大器。族人李秉德,清代宮廷畫家。
李仙根為四川入清後獲鼎甲第一人,亦為有清一代四川唯一榜眼,遂寧史上科第最高者。仙根為一代書法家,“日書徑二尺字,觀者驚為神”。陳廷敬以“千古風流讓蜀人”極贊仙根書法藝術在朝中的影響力。仙根亦為一代外交名臣,曾於1668到1669年間奉使安南,終平靖邊事,纂《安南使事紀要》歸。嚴我斯贊之曰“嗚呼!男兒何必致身通顯萬里求封侯,如君赫赫垂千秋。”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中李仙根傳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中李仙根傳
仙根自幼以“崇實”為幟志,以天下為己任。歷任弘文院編修、國子監司業、秘書院侍讀、宣諭安南正使、國子監祭酒、康熙庚戌科武會試總裁、經筵講官、日講官、起居注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太宗文皇帝實錄》副總裁、鴻臚寺少卿、左副都御史、明史纂修官、户部右侍郎、光祿寺少卿。仙根為有清一代首批經筵講官起居注官,他與熊賜履陳廷敬張玉書嚴我斯等漢族官員為儒化清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仙根居廟堂之高時,“言事率持大體,朝審覆奏,堂議參遺漏”。他素以秉直著,內傳“有骨氣”,每當朝議盡展“中川風骨”。他心繫民生,提倡與民惠政,曾為無辜受三藩案誅連者平反,“全活萬人”。仙根處江湖之遠時,重教隆佛。興修蘇州廟學,澤惠東南;廣釋佛法道義,能傳者久。
仙根的人生“三起三落”,卻一貫泰然自若。他在《勅賜天童弘法禪寺重興碑記》中雲“夫佛法,上等事以智慧,波羅蜜照破一切虛妄名稱,而行願迴向,則又取夫廣修供養,隨喜功德,有漏無漏,何以殊焉?”遂寧張文端公鵬翮評之曰“此其志意,豈在區區富貴間耶?”

李仙根生平簡表

1621年,仙根出生於四川遂寧書枱山下。
1628年,入縣學,工書善文,有天下襟懷,號“高才生”。
1654年,參加四川甲午鄉試,中舉。
1661年,參加辛丑會試,中進士。廷對第二,為榜眼。李仙根為四川入清後獲鼎甲第一人,亦為有清一代四川唯一榜眼,遂寧史上科第最高者。此後二百三十餘年四川無人超越。授弘文院編修。
1666年,升任國子監司業、秘書院侍讀。
1668年,安南國王黎維禧擅兵進攻安南都統使莫元清事傳到北京,廷臣推選李仙根為外交正使,持節赴邊。康熙賜仙根正一品麟蟒服,詔許便宜從事。仙根不辱使命,終平靖安南兵事,為一代外交名臣。
1669年,升任國子監祭酒
1670年,擔任康熙庚戌科武會試總裁。
1671年,以侍講學士身份受命為清代首批經筵講官。同年,受命為康熙朝日講官,併成為清代第一批起居注為康熙近臣、一代帝師
1673年,“內傳李仙根有骨氣可用”。
1673年,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仙根為閣學時,提出“崇實為要”的主張。七月,受命為《太宗文皇帝實錄》副總裁。
1674年,康熙認為李仙根是“文臣之知兵者”,派他到荊州協理大兵糧餉,兼理驛傳撫民事務。後因故被降,回到蘇州。
1679年,李仙根任鴻臚寺少卿,十月,康熙特擢仙根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仙根“言事率持大體,朝審覆奏,堂議參遺漏”。於此期間,仙根曾任明史纂修官。
1681年,“時逆藩甫定,無辜誅連者甚眾。仙根力為平反,全活萬人。”二月十四日,因得帝信任,李仙根由左副都御史升任為户部右侍郎。
1686年,為寧波天童寺撰文《勅賜天童弘法禪寺重興碑記》《山曉皙禪師塔銘》。
1688年,李仙根此年補任光祿寺少卿
李仙根(今畫) 李仙根(今畫)
1690年,仙根因當時患有胃病,手腕無力,祭盤稍捧低了些,致以“失儀”罪降職。仙根安然自若,不為所動,“日書徑二尺字,觀者驚為神”。三月二日,仙根病逝,年七十。 [1] 

李仙根文章選讀

《安南雜記》
日本大槻家舊蔵鈔本《安南雜記》 日本大槻家舊蔵鈔本《安南雜記》
交阯之地即安南,即交州,即日南。西北自交岡來,故曰交阯。東北界廣西,東界廣東,西界雲南,西南界老撾,即古哀牢。南插入大海,中通占城。秦漢時皆郡縣也。黎氏王國在富良江西后,三峯山左,安子山右。傘圓山插入雲霄,富良江左右纏抱,前入大海,亦南荒一都會也。所屬有十三道五十二府二百一十九州縣。都統莫氏惟高平一府四州,在北隅之東。俱無城郭。其人被髮,以香蠟梳之。故不散。跣足,足無塵圿,以地皆淨沙也。男女衣皆大領,無分別,無裙褲,女有無摺圍裙。其王與官或時冠帶鞾韈,然非其好也。稱其貴人曰翁茶。翁茶者,大官也。其牛羊豬,燒去毛,即割而食之,只有燒酒,時刻吃檳榔,惟睡夢方停嚼耳。每用藥物塗其齒,黑而有光。見人齒白者,反笑之。惟王宮用黃瓦。官民不敢用瓦,以草苫,楹棟以竹。房檐高四尺許,門高不過三尺。俛首折腰,乃得出入。即王殿檐高不過丈許,其屋外多種刺竹甘蕉椰子諸樹,其果四時生長無定,其氣候常煖,其土產惟稻,無二麥。有布,最織輕。有蠶桑緜紬,曰交兑素絹,如畫絹,闊二尺。多榕樹柑橘,有波羅密,果如南瓜,味微甜。中有子如刀豆子,皆可食。其象牙香藥棉花胡椒茴香醬醋等物,皆自外來者,無桌椅,特為使臣造二公座,甚高大,其宴桌,圓彩金漆,高可尺許,舷似花瓣,其文字與中土同,另作數十字,多加土傍,與使臣往復文書不用也。臨賀公館在富良江之東。去國二十里許,以竹為牆。每天使至一次,則加竹一重。其風俗媱蕩無恥。洗浴便溺,男女裸體,往來坐立,不相迴避。雖貴家亦然。其豪家稍有牀褥,平民則無。貴者以網為兜。兩人抬之。大貴者有轎似車,上轎盤腳坐,或用八人四人抬之。最可笑者,其王傘扇轎伕,全體俱露,止用一股青布纏腰,從尻下里勒至臍。雖寒天不着寸衣,又皆形狀肥實,名曰好漢。多系殺人援赦者。其兵止穿大袖青衣一件或二件,天暑即裸,並無甲冑,其器械尚銃藤牌鎗刀諸物,頗精於飾,以之大用,殆不足也。頗讀書,知文字,而好怪異,無傳授,不甚貫通,尚巫鬼,不奉二氏之教,以能強言者為功。故根有四字批評:曰愚曰疑曰詐曰慠。愚則不認理,疑則不信人言,詐則其言不可信,慠則自謂無罪也。此四字如銅牆鐵壁牢不可破。要在廟堂勝算,各邊臣措置威風,有以讋之耳。
益州嵩山野竹禪師後錄
餘家在梓之遂寧,涪江一水由梓趨渝至温則東矣。若泛温溯梓,或雲阻長,自梓達温,輕舟順流,頃刻可至。即五百里之山川雲樹室廬,相去猶莽蒼也。顧餘幼在江寧長居,□帝裏親朋耆舊,久闊星霜,風景故園,徒瞻明月,而其間或有高賢藴璞潛德幽光在所疏缺者,復何限乎。一日偶過垣中渝州雙山劉子案頭,見有《嵩山野竹禪師語錄》,詢之方知嵩山為益之名藍,而野竹禪師為吾長壽之名產,實蘇之雙塔磚鏡璧公之世適也。闡道德之深微,醒人心之本有,縹緗數帙等於貝文不幾為吾鄉江山生色邪!其語錄乃因人説法靈變莫測,而錄中間載七言五言小詩及絕句。細讀之不過借彼宮商揮吾理奧,豈必如唐人之琢工月露雕刻形聲哉!要之名理既到,而形聲月露之詞未常不在其中。昔惠琳兼內外之學,惠休賦碧雲之篇,遠公蓮社,東安議林,既具原本,自標緒餘方之於斯,真稱伯仲矣。居山谷者,聞足音而喜,違故鄉者,讀鄉人之集,如晤故鄉之景。彷彿涪水之濱,雲樹室廬山川人物歷歷在目,差慰遠思,而況乎其寓言妙義使人渙然以悟邪!因筆寄贈,即以為序可也。康熙己酉孟秋,賜進士及第內秘書院侍讀學士加一級安南正使賜一品服李仙根題。

李仙根詩歌選讀

登遂州城晚眺
城頭日見七星懸,曳屩探奇即洞天。
雞犬不留緣底事,祇遺百疊養瓊田。
春日遊望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酒伴來相命,開樽漫解程。與酣杯入手,歌妓莫停聲。 [2] 
季秋王公武約游上方山
二十年前望落霞,如今重到似還家。半山紅日迎人出,一徑清煙傍馬斜。
鴉勢遠盤孤塔影,漁歌長應轉帆撾。偶然興會因同調,欲覓幽閒更覺奢。
闕題
西苑門前度彩舲,龍池煙水漲冥冥。碧山故繞承光殿,綠樹新藏寶月亭。
遊東山
當年臘屐陟崇阿,選勝探奇幾度過。樓閣莊嚴新法相,林巒掩映舊煙蘿。
山因久別神情異,客為重遊感慨多。廿載夢魂今始慰,臨風一放紫芝歌。
春日贈別田內翰啓光
李仙根《春日贈別田內翰啓光》 李仙根《春日贈別田內翰啓光》
海內空詞白,惟公大雅賢。木天誰視草,柱下有遺編。
學砥中流日,情深太古前。牽衣勞別緒,漢漫倚春煙。

李仙根交遊詩歌

贈李子靜奉使安南歌
嚴我斯(康熙三年甲辰科狀元、禮部侍郎)
皇帝御宇開明堂,車書萬國朝未央。懷柔以德不以武,雕題劗發爭梯航。安南之地古交阯,僻處遐荒千萬裏。黎莫屬國兩寇讐,爭城壤地無時已。莫氏挈土歸天朝,黎也憑陵氣益驕。擅兵之罪良有在,扶危誅暴人心快。庭議聲討理固然,春秋昔返汶陽田。張皇豈無十萬師,布義何如一紙賢。帝選廷臣使絕域,意氣如雲李生獨。讀書萬卷志四方,矯矯生平不可辱。須臾召見金鑾殿,殷勤顧問人爭羨。蟒衣一品賜麒麟,御前親撤葡萄豔。恩榮異數誠有加,再拜君言不宿家。道旁觀者如堵立,單車匹馬揚風沙。自夏復徂秋,浮江更涉漢。蒼梧雲正愁,麗江波黯淡。日南冬月天未涼,瘴雲毒霧不可當。我僕我馬氣蒸鬱,風雷雨雪感天祥。交人狡獪多驕恣,下車慷慨申大義。手捧尺書廩天威,拜舞一如中朝制。詔命黎人返土疆,從客開諭推心腸。手書萬言陳十事,能使蛟鱷如馴羊。莫氏爭臚拜,黎人亦心服。跪進椰子漿,更唱巴童曲。休兵返土各輸誠,南人自此歌昇平。歸來可以報天子,指陳縷縷天顏喜。君不見,相如檄,陸賈裝,聲名籍籍揚輝灮;又不見,張騫槎,馬援柱,紛紛遠略勤幹櫓。不加一矢控一弦,重關絕域靖烽煙。誰謂書生不出户庭誇墳典,不能封侯萬里致通顯。嗚呼!男兒何必致身通顯萬里求封侯,如君赫赫垂千秋。

李仙根後世紀念

吳門訪李光祿故宅遂寧李子靜
遂寧張鵬翮(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光祿當年此卜居,今來門徑已蕭疏。伶仃嗣子無歸計,寂寞孤孫解讀書。
只有青山埋白骨,誰將絮酒奠荒墟?升沉世事終難定,漫説窮鄉好結廬。

李仙根研究現狀

相關書籍
《榜眼李仙根》封面 《榜眼李仙根》封面
胡傳淮、陳名揚主編;四川宋瓷博物館編:《榜眼李仙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年6月版。清代蜀中三鼎甲中,李仙根從政最久(30年)、品級最高(正二品)、享年最長(70歲),研究卻最少。本書分《李仙根詩文》《李仙根資料》兩部分,較為全面地收錄整理了李仙根現存詩文、傳記、年譜等文獻資料,填補了李仙根研究的空白。
相關論文
胡傳淮、陳名揚《李仙根年譜》(《地方文化研究輯刊》2016年01期); [3] 
胡傳淮、陳名揚《李仙根生平考述》(《蜀學》2015年第十輯); [4] 
胡傳淮《清代榜眼李仙根與鄧小平家族》(《文史雜誌》2017年01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