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魚

(法器)

鎖定
木魚是一種法器,多用於佛教、道教的功課與法會。相傳魚晝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魚形,擊之以警戒僧眾應晝夜思道。形制有二:一為挺直魚形,用來粥飯或集眾、警眾,懸掛在寺院走廊上。二為圓狀魚形,誦經時所用,放在案上。明、清以來,民間音樂和潮劇、粵劇中常用到木魚。使木魚除法器外兼具樂器功能。 [1] 
中文名
木魚
名字由來
最早見於唐代高僧懷海禪師所撰《敕修清規》
形狀由來
《釋氏要覽》
使用場所
多用於佛教、道教的功課與法會

木魚簡介

  1. 木魚之名稱由來,蓋取“魚日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魚,擊之以警戒僧眾應晝夜思道。於誦經禮懺時,與銅磬相互配合,用以節制經頌。
  2. 佛、道通用之木魚,與銅磬(qing)為一對不可分離之通神樂器,皆系儀案上必備之法器。其大小、形式、材質不一,唯須與銅磬大小相稱。

木魚相關記載

木魚佛教

木魚是佛學中國化的產物,是印度佛學融合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從功能上來看,它的產生源於佛教的“犍槌”。
關於犍槌的創設緣起,《五分律》卷十八明確記載:“諸比丘布薩時不肯時集,廢坐禪行道。以是白佛。佛言:‘應唱時至。若打揵椎、若打鼓、若吹蠡。’”《釋氏要覽》下曰:“今詳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魚、砧槌,有聲能集眾者,皆名犍稚也。”《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聲鳴。”佛學傳到中國以後,佛典中的Ghanta譯曰鍾,磬,打木,聲鳴等,是一切打擊而發聲之物的通稱。
這些例子都表明,佛學中國化後,犍槌 (即木魚) 的功能得到了大力擴展。柷敔在古代作為樂曲發起和收尾的樂器,在宮廷音樂中必不可少,佛學在漢末傳入中國後,犍槌迅速與中國傳統樂器融合,改造外形,擴充功能,木魚悠然而生。
馬承玉先生認為木魚源於道教,他説《道藏》記載了唐玄宗年間道觀開始仿製“瑞魚磬”而“木魚自茲始也”的事蹟,其從文獻上出現的時間比司空圖的詩早,由此認定木魚產生於道教。然而《歷代崇道記》是唐末的作品,能否真實反映唐玄宗時期的實情存在疑問。再者衢州道觀進獻石魚,只是偶然從地下挖掘出的異石而已,道觀的道徒不能解釋它是什麼東西,可見木魚在當時並不常見,所以道徒們不認識。
然而佛家從印度傳過來以前就存在作用類似於木魚的犍槌,中國教徒創造使用木魚極具有可能性。自從佛學傳入中國,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佛學不斷壯大,僧徒與日俱增,用來召集僧眾的器具是必須使用的,而鍾屬於金屬製品造價比較高,所以造出廉價的木製器具勢在必行。司空圖的詩説明至少在那個時候,寺廟已經普遍使用木魚了。從產生到普遍使用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很難斷定最早的木魚產生在道觀。
馬承玉先生認為木魚產生源頭在漢晉,其例證是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其實沒能滲透理解這段材料,用桐木製作魚形器物,早有記載,只是作為祭品存在。這裏的魚形器物只是用來敲擊石鼓,而非後世所説的鳴器。另外《異苑》中的故事僅僅是古代關於蒲牢和鯨魚故事的一個翻版。《文選·班固·東都賦》:“於是發鯨魚,鏗華鍾。”佛學傳入中國之前,具備木魚功能的器具名叫[Ghanta],這一名稱隨着佛學進入中國後,翻譯為犍槌,中國傳統語言中本已經存在“木魚”這一名稱,表示“木製魚形祭品”,考察隋唐以前的文獻,“木魚”一詞基本表達這個意思,但是從隋唐以後,“木魚”逐漸變為犍槌的代名詞,甚至取代了犍槌。“木魚”含義的與佛學融合發展的過程完全一致。 [2] 

木魚道教

一般認為,木魚是由佛門伴侶所創制,然馬承玉《木魚源於道教考》認為,其真實來源實為道教。學者多認為木魚起初是佛教的法器,並隨着佛教的傳入而自印度傳入我國。黃兆漢先生在《木魚考》一文中據晉代釋法顯《佛國記》關於"三千僧共犍槌食"的記載,推測如果"犍槌"是木魚的話,則木魚在晉代已出現于于闐國,至於中國本土的寺院使用木魚,黃先生據唐司空圖(837-908)《上陌梯寺懷舊僧》詩指出至遲是在唐代。黃先生認為"唐以前甚至五代以前的木魚都是用來召集僧眾的或警眾的",至於誦經使用木魚最遲是在南宋。黃先生的大作,引起了馬承玉對木魚的極大興趣,並對道教使用木魚的情況有所留意。馬承玉根據《歷代崇道記》的記載,認為木魚是出自唐代明皇帝時期。《歷代崇道記》記載,衢州建觀穿地得一魚,可長三尺,其狀似鐵 ,微帶紫碧色,又如青石,光瑩雕雋,殆非人功所能也,叩之甚響,其魚亦不能名,遣使進貢,帝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帝乃呼為瑞魚磬,仍令懸於太微宮,非講經設齋不得擊之。於是諸宮觀競以木石模之,以代集眾。為什麼將玉石刻成魚形呢?原因無非有二:其一,魚為祥瑞之物;其二,迷信魚形器物能發出更響的聲音。這一風俗其實在六朝就有了。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二記載:晉武帝時期,出土一個石鼓,敲打它沒有聲音。拿這個東西問張華,華雲:“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魚形,打之,則鳴類。”結果就有聲了,聲音能傳達數十里。可見,西晉時,人們已用桐木刻作魚形,用作擊打之器。 [3] 

木魚形狀

木魚 木魚
木魚呈團魚形,腹部中空,頭部正中開口,尾部盤繞,其狀昂首縮尾,背部(敲擊部位)呈斜坡形,兩側三角形,底部橢圓;木製棰,棰頭橄欖形,形似魚。
木魚大小不一,聲音不同。寺廟中使用的大型木魚,正面圓徑約40釐米,最大的達90釐米以上。
小型木魚圓徑僅4釐米,只在佛教法事“繞蓮”(繞佛堂)時應用。經常使用的中型木魚有五種,圓徑7—16釐米。多用桑或椿木製作。
木魚是外形酷似魚頭形狀的一種木製品,在我國很早就出現了,但是有記載的歷史卻比較晚。這種特殊的器物,並非只在寺廟中才能夠見到。寺廟中使用的木魚,大致分為兩種:一種為圓形,另一種是長條形的。一般來説,圓形木魚的規格多種多樣,而長條形的木魚大多在一米左右。
古代的木魚又稱木魚鼓、魚鼓或魚板,其形狀、用法均與後世不同。《釋氏要覽》卷下〈雜記犍稚條雲(大正54·304a)︰‘鐘磬、石板、木板、木魚、砧槌,有聲能集眾者皆名犍稚也。’《敕修百丈清規》卷八〈法器章〉木魚條雲(大正48·1156a)︰‘齋粥二時長擊二通,普請僧眾長擊一通,普請行者二通。’由此可知,古代的木魚是板狀(挺直的魚形),主要用以集合僧眾。至於為何為作魚形,《釋氏要覽》雲(大正54·304a)︰‘今寺院木魚者,蓋古人不可以木樸擊之,故創魚象也。又必取張華相魚之名,或取鯨魚一擊蒲牢為之大鳴也。’《敕修百丈清規》則雲(大正48·1156a)︰‘相傳雲,魚晝夜常醒,刻木象形擊之,所以警昏惰也。’

木魚由來傳説

木魚印度版本

在佛經中,有一個著名的“魚腹兒”的故事,説的是:在印度的一個婆羅門家族裏,有個孩子叫做薄拘羅,在他很小的時候,生母就去世了。他的後母非常刻薄,經常虐待他。
有一次,後母趁他的父親不在家,把他扔進了河裏,被一條大魚吞進了腹中。這條大魚被一個漁夫捕撈了上來,拿到市場中去售賣。恰好薄拘羅的父親買下了這條大魚,拿回家中,準備烹煮。
正要用刀剖魚的時候,薄拘羅在魚腹中唱言:“願父安祥,勿令傷兒。”他的父親趕緊輕輕割開魚腹,把他救了出來。據説,薄拘羅後來歷盡種種磨難,終於成為了釋迦牟尼的弟子,享年一百六十歲,成為世界“長壽第一”。

木魚中國版本

這個故事傳到中國以後,被演繹成了另一種版本。故事的情節基本一樣,只不過説成是:唐代高僧玄奘大師從西域取經歸來時,途經蜀地,遇一長者,到其家化齋。長者之子被後母陷害,扔進了河裏,被一條大魚吞食。
恰好那天玄奘大師偏要吃魚,長者只好出去買回了一條大魚。在剖魚的時候,從魚腹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兒。玄奘大師説:“這正是此兒夙願把持佛律中不殺戒的因果報應,所以雖被魚吞,卻得不死。”長者説:“那怎麼樣才能報答魚恩呢。”玄奘大帥告訴説:“魚為救孩而犧牲,應該用木雕成魚形,懸於佛寺之中,每逢齋飯時敲擊,以此可報大魚之德。”
據説,這就是中國佛寺中使用木魚的由來。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