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銅磬

鎖定
銅磬,壯、苗、瑤、侗等族敲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北和桂西南各地。
中文名
銅磬
屬    性
擊體鳴樂器
材    料
銅鑄造而成
流    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北和桂西南各地
磬    高
9釐米

銅磬敲擊體鳴樂器

銅磬 銅磬
仰缽體,用銅鑄造而成,外形似鍋,口大、底小而圓。磬高9釐米,磬口直徑14釐米,底徑9釐米,磬壁厚釐米。
演奏時,磬口朝上,以布圈墊底固定或奏者用左手託之,右手執短木棰敲擊磬壁而發音,音色清脆、明亮、悦耳、悠揚,猶如銅鐘之聲,延續音長、穿透性強。主要用於師公道場活動中。 [1] 

銅磬佛教用器具

銅磬 銅磬
僧人敲的銅鐵鑄的缽狀物。今已經缽盂狀銅質磬代矩形懸掛用石玉質磬,並且有體積較小的碗狀銅狀銅馨,稱碗馨;還有附在木柄頂端的,可以持之以行走的手磬,或稱引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