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暗箭傷人

鎖定
暗箭傷人是一則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邇言》。 [2] 
暗箭傷人拼音是àn jiàn shāng rén,該成語意思是指暗中射箭殺傷別人,即放冷箭傷害人。比喻暗中進行傷人的行為或詭計。該成語的結構為主謂式;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1] 
中文名
暗箭傷人
出    處
《邇言》
拼    音
àn jiàn shāng rén
近義詞
含沙射影、冷箭傷人、笑裏藏刀惡語中傷 [2] 
反義詞
光明正大明火執杖、襟懷坦蕩、明目張膽 [2] 
語    法
在句中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注音字母
ㄢˋ ㄐㄧㄢˋ ㄕㄤ ㄖㄣˊ

暗箭傷人成語出處

宋·劉炎《邇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備也。” [2] 
後由此總結出成語“暗箭傷人”。 [2] 

暗箭傷人成語故事

公孫子都是天下第一美男子,很受鄭莊公的寵愛。孟子曾讚揚他説:“不知道公孫子都長得好看的人,就是沒長眼睛的人。”公孫子都平時恃寵驕橫,且他武藝高強,箭術高超,百發百中,無人可比。他一直對潁考叔非常不服氣,總想顯示自己比潁考叔更有才幹。
有一年,鄭國得到魯國和齊國的支持,計劃討伐許國
這年夏天的五月。鄭莊公在王宮前檢閲部隊,發派兵車。但潁考叔和公孫子都卻為了爭奪兵車而吵了起來。潁考叔是一員勇將,拉起兵車轉身就跑;公孫子都向來目中無人,拔起長戟飛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潁考叔早已不見人影了。公孫子都因此懷恨在心。
到了秋天,鄭莊公正式下令攻打許國。鄭軍逼近許國都城,攻城的時候,潁考叔奮勇當先,爬上了城頭,指揮士兵攀上城牆,眼看就要攻破城門。公孫子都看見潁考叔就要立下大功,心裏非常嫉妒。他覺得不能讓這麼大的功勞被潁考叔一個人給佔了,於是抽出箭來對準潁考叔的後背就是一箭。
潁考叔當時一心只顧攻城,沒有料到後面會射來冷箭。這位勇猛的老將軍一個跟頭摔了下來,氣絕身亡。另一位將軍瑕叔盈還以為穎考叔是被許國的士兵殺死的,連忙拾起大旗,指揮士兵繼續戰鬥,終於把城攻破。鄭軍全部入了城,許國的國君許莊公逃到了衞國,於是,許國的國土便併入了鄭國的版圖。
雖然鄭莊公後來知道是公孫子都射死了穎考叔,但怎麼也狠不下心來嚴厲懲罰他。同時,鄭莊公又覺得如果不懲罰那個暗害潁考叔的人,自己心裏實在是過意不去,左右為難之下,只好在潁考叔靈前拜祭,詛咒那個暗箭傷人的卑鄙小人不得好死。 [2] 

暗箭傷人成語寓意

該成語是用反面的典型來教育人們,不要因嫉妒而同室操戈、背後放箭,同時也批評鄭君昏庸荒淫、沒有是非正義。 [4] 
該成語告訴人們面對競爭對手,不能甘拜下風,需要進取心,但更需要一顆平常心。 [5] 

暗箭傷人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該成語的結構為主謂式;在句中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1] 
運用示例
明·施耐庵《水滸傳》:“但是殺下馬的,各自抬回本陣,不許暗箭傷人,亦不許搶擄屍首。” [2]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三一:“你敢用暗箭傷人,萬不能與你們干休。” [3] 
清·李汝珍《鏡花緣》:“有茶毒生靈的強盜,有暗箭傷人的強盜。” [2] 
民國·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張宗昌、褚玉璞也有電報表示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決不暗箭傷人。” [2] 
高陽《清官外史》:“顯然的,榮祿還有些言不由衷。這也難怪他,即令至交,總也不能自道如何暗箭傷人?” [2] 
嚴亞楚《龍感湖》:“你們有錢有勢,強迫他賣掉就是,何必像這樣藏頭露尾,暗箭傷人!” [2] 

暗箭傷人成語辨析

近義詞:含沙射影-暗箭傷人
“含沙射影”比喻暗中造謠中傷,陷害別人或隱晦曲折地攻擊別人。“暗箭傷人”和“含沙射影”兩者都有暗中傷害人的意思,但有區別。“暗箭傷人”比喻暗地裏用陰險手段傷害人,不限於喑中誹謗、傷害人,其手段也不限於語言、文章,適用範圍較大,語意較重;“含沙射影”指暗中誹謗、陷害人,用的手段為語言、文章,適用範圍較小,語意較輕。“含沙射影”用作謂語時其陳述對象可以是文章;“暗箭傷人”不能這麼用。 [2] 
反義詞:光明正大-明火執杖-明目張膽
“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現多指心懷坦白,言行正派。“明火執仗”形容明目張膽地為非作歹,毫無顧忌。“明目張膽”原指有膽識,敢作敢為;後形容公開放肆地幹壞事。 [2] 
參考資料
  • 1.    暗箭傷人  .漢典[引用日期2021-09-22]
  • 2.    王俊編著.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醜惡篇 1[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5.07:3-4
  • 3.    閆秀文編著.中華成語探源 白金典藏版[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12:320
  • 4.    張從軍主編;張叢軍,李為著.漢畫像石[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3.05:89
  • 5.    水中魚,袁鈺編著.中華成語故事大全集 超值金版[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0.0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