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旱芹

(中藥)

鎖定
旱芹,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旱芹Apium graveolens L.的帶根全草。中國南北各省區均有栽培。具有平肝,清熱,祛風,利水,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肝陽眩暈風熱頭痛咳嗽黃疸,小便淋痛,尿血崩漏帶下瘡瘍腫毒。
別    名
雲弓
芹菜
南芹菜
香芹
薄芹 展開
別名
雲弓
芹菜
南芹菜
香芹
薄芹
藥芹
水英
野芹 收起
中藥名稱
旱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傘形目
傘形科
芹屬
旱芹
分佈區域
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栽培
採收時間
4-7月採收
用    量
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

旱芹入藥部位

帶根全草。

旱芹性味

味甘、辛、微苦,性涼。

旱芹歸經

歸肝、胃、肺經

旱芹功效

平肝,清熱,祛風,利水,止血,解毒。

旱芹主治

用於肝陽眩暈風熱頭痛咳嗽黃疸,小便淋痛,尿血崩漏帶下瘡瘍腫毒。

旱芹相關配伍

1、治濕氣:(旱芹)不以多少,幹為細末,麪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空心食前,温酒鹽湯服之。大能殺百蟲。(《履巉巖本草》)
2、治高血壓病、高血壓動脈硬化:(旱芹)鮮草適量搗汁,每服50-100ml;或配鮮車前草60-120g,紅10只,煎湯代茶。(南藥《中草藥學》)
3、治小便不通:鮮芹菜60g。搗絞汁,調烏糖服。(《泉州本草》)

旱芹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絞汁;或入丸劑。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旱芹禁忌

肚腹有積滯,食之令人發病。生疥癩人勿服。

旱芹採集加工

4-7月採收,多為鮮用。

旱芹生理特性

二年生多年生草本,高15-150釐米,有強烈香氣。根圓錐形,支根多數,褐色。莖直立,光滑,有少數分枝,並有稜角和直槽。根生葉有柄,柄長2-26釐米,基部略擴大成膜質葉鞘;葉片輪廓為長圓形至倒卵形,長7-18釐米,寬3.5-8釐米,通常3裂達中部或3全裂,裂片近菱形,邊緣有圓鋸齒或鋸齒,葉脈兩面隆起;較上部的莖生葉有短柄,葉片輪廓為闊三角形,通常分裂為3小葉,小葉倒卵形,中部以上邊緣疏生鈍鋸齒以至缺刻。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序梗長短不一,有時缺少,通常無總苞片和小總苞片;傘輻細弱,3-16,長0.5-2.5釐米;小傘形花序有花7-29,花柄長1-1.5毫米萼齒小或不明顯;花瓣白色或黃綠色,圓卵形,長約1毫米,寬0.8毫米,頂端有內折的小舌片;花絲與花瓣等長或稍長於花瓣,花葯卵圓形,長約0.4毫米;花柱基扁壓,花柱幼時極短,成熟時長約0.2毫米,向外反曲。分生果圓形或長橢圓形,長約1.5毫米,寬1.5-2毫米,果稜尖鋭,合生面略收縮;每稜槽內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平直。花期4-7月。

旱芹生長環境

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栽培。
[1-2] 
參考資料
  • 1.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