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達達

鎖定
“新達達”(Neo-Dada)一詞被用於形容賈斯珀·瓊斯、羅伯特·勞申伯格和艾倫·卡普羅等藝術家的作品,他們繼承了20世紀初的達達主義精神,反對20世紀50年代主導美國藝術界的抽象表現主義。新達達藝術家以其對大眾媒體和現成物的使用,以及對行為表演的偏好而聞名。通過引入日常主題和強調行為的作用,新達達藝術家促進了藝術在20世紀60年代經歷的變革,為波普藝術極少主義觀念藝術的到來鋪平了道路。 [1] 
中文名
新達達
外文名
Neo-Dada
別    名
新達達主義
活躍時間
20世紀50年代—70年代

新達達概念簡述

“新達達”一詞最初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由藝術史家兼批評家芭芭拉·羅斯(Barbara Rose)提出,用於形容包括羅伯特·勞申伯格和賈斯伯·瓊斯等人的構成集合(Combines and assemblages)藝術、偶發藝術激浪派波普藝術、垃圾藝術(Junk Art)、新現實主義藝術以及其他實驗藝術形式。 新達達主義的共同點,在於它回顧了達達主義的諷刺意味,並讓現成物和尋常物成了社會和審美批判的工具。 [2] 

新達達歷史溯源

羅伯特·勞申伯格 羅伯特·勞申伯格
新達達起源於紐約的地下藝術界,用於形容表演藝術家約翰·凱奇摩斯·肯寧漢(Merce Cunningham)及畫家羅伯特·勞申伯格和賈斯伯·瓊斯等人的藝術。 而這種藝術形式可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末到50末凱奇和勞申伯格的早期作品,他們曾在著名的黑山學院共事。凱奇和勞申伯格受到馬塞爾·杜尚和他重新定義一切的想法的影響。年輕的勞申伯格試圖重新定義繪畫的想法和實踐啓發了身為音樂家的凱奇。凱奇的《4分33秒》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
來到紐約後,勞申伯格和凱奇繼續合作創作。之後,勞申伯格遇到了賈斯珀·瓊斯,後者當時正考慮成為藝術家或作家,而勞申伯格幫助他做出了選擇。在杜尚的啓發下,瓊斯和勞申伯格開始挑戰高雅藝術的規則。凱奇將音樂重新定義為聲音和沉默,坎寧安將舞蹈重新定義為穿越空間的運動,勞申伯格將藝術重新定義為生活,約翰斯將藝術重新定義為一種智力命題,而藝術則根據哲學家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的思想,被重新定義為“語言”。與最初的達達主義一樣,新達達主義挑戰了藝術與生活的二分法,這對現代主義藝術的定義非常重要。在抽象藝術占主導地位的時代,新達達將尋常物和具體形象,以及文化或社會意義重新引入藝術。新達達主義的顯着貢獻是迴歸具象,但這種具象卻是一種新的具象:藝術家不模仿所見,而是簡單地挪用、借用或引用已經存在並在文化中流傳的圖像。 [3] 
賈斯伯·瓊斯 賈斯伯·瓊斯
受現成物概念的啓發,勞申伯格開始用他在紐約下東區街道上發現的丟棄物來創作“拼貼”或“集合”作品。瓊斯也開始用其所謂“頭腦已知的東西”創作,只不過,這些“東西”比勞申伯格的材料更要無趣和常見。瓊斯挪用了旗幟和靶子等現成物,並將它們變成混合媒介繪畫。如此一來,這究竟是一面旗幟,一幅有關旗幟的畫,還是被塗了顏料的旗幟?
勞申伯格和瓊斯的藝術實踐模糊了雕塑與繪畫、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界限。與純粹的現代主義作品不同,新達達主義的作品並不純粹。新達達主義藝術家不僅使用非傳統的藝術材料和圖像,作品的意義也是非藝術的。除了製作反現代主義的“集合”作品之外,由於凱奇和肯寧漢的存在,新達達還影響了表演藝術。 [3] 

新達達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藝術家
作品
作品分析
羅伯特·勞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2008),美國藝術家,新達達代表人物。
《字母組合》,1955—1958年 《字母組合》,1955—1958年
作品由一個套着輪胎、站在一幅抽象表現主義繪畫上的安哥拉山羊標本構成。山羊是薩提爾的隱喻,象徵人的本能慾望。輪胎代表工業物質社會的進步。它以“字母O”的形式環繞在山羊身上,預示着人的本性受到物質世界的束縛。另外,從這件作品題目的雙關語意中還可以推測出單一性別的自我滿足,暗示了藝術家作為同性戀者的身份。山羊腳下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上貼着達達的標牌,諷刺了抽象表現主義所代表的精英文化。
[4] 
約翰·凱奇(John Cage, 1912—1992年),美國作曲家、音樂理論家。
《4分33秒》,作曲於1952年 《4分33秒》,作曲於1952年
凱奇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中融入了杜尚的達達主義觀念和東方的哲學思想。他運用偶發行為改變傳統音樂的封閉性結構,展現日常生活的間斷性和層次感。在表演《4分33 秒》時,凱奇面對打開琴蓋的鋼琴開始靜默,4分33秒鐘之後,起身,關上琴蓋,結束表演,向觀眾致謝。在整個過程中,觀眾驚詫的竊竊私語、噓聲和現場噪音都成為表演的一部分。 [5] 
賈斯珀·瓊斯(Jasper Johns,1930—),美國藝術家,新達達代表人物。
《三面國旗》,1958年 《三面國旗》,1958年
作品描繪了人們視為神聖卻很少仔細觀察,尤其不會當作藝術品對待的美國國旗。瓊斯選擇這個“重大”題材,卻有意忽略了它的政治意義,而專注於探索繪畫本身的可能性。通過這件作品,瓊斯一方面去除了再現性繪畫製造幻覺的功能,一方面也消解了國旗作為意識形態符號的意義。 [4] 
摩斯·肯寧漢(Merce Cunningham,1919—2009),美國藝術家,舞蹈家。
《故事》,1963年 《故事》,1963年
肯寧漢與日本作曲家一柳慧合作的作品,後者曾師從約翰·凱奇。在這件作品中,肯寧漢隨機地安排了由一系列獨奏、二重奏和三重奏組成的十八個片段,但重要的是,他與勞申伯格的合作讓表演使用了非正統的服裝和佈景。開放式的舞蹈編排、變化的舞蹈順序以及一柳慧創作的綿延不斷的曲子,讓這個“故事”可以以無數種方式重述和解讀。 [6] 
艾倫·卡普羅(Allan Kaprow,1927—2006),美國藝術家,偶發藝術的代表人物。
《6個部分的18個偶發》,1959年 《6個部分的18個偶發》,1959年
卡普羅把畫廊的空間用透明的塑料布分成三個部分。在90分鐘的偶發行為表演過程中,觀眾和表演者們在畫廊中設定的忽明忽暗的光線中進行各種即興活動:踩輪胎、拍球、閲讀、聽音樂和跳舞。這樣的作品打破了藝術和生活之間的界限。 [5] 

新達達後續發展與影響

儘管藝術評論家用“新達達”來稱呼相關的藝術家,但他們從未承認過這一名稱,也從未將自己視為統一的前衞風格的一部分。隨着20世紀60年代的發展,新達達主義轉向將大眾文化作為藝術材料的外部世界,這為特別關注消費品和流行形象的波普藝術鋪平了道路。隨着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和羅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藝術家用湯罐頭和漫畫書圖像吸引了公眾的想象力,藝術界的焦點轉移到了波普藝術上。然而,勞申伯格和瓊斯仍在繼續作畫,用他們的藝術融入時代語境。肯寧漢繼續在現代舞界保持巨大的影響力。卡普羅的偶發藝術推動了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的激浪派運動和行為藝術的發展,也為參與式藝術、多媒體藝術等樹立了標準,對後來的當代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新達達主義在整個60年代一直存在,在各種國際運動中發力的時間甚至更久。例如,貧窮藝術是發起於意大利,蔑視企業文化和傳統藝術;而法國的新現實主義藝術家則不喜歡純粹的抽象,而是更喜歡對真實物體進行描繪,並試圖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 [1] 
參考資料
  • 1.    Neo-Dada Movement Overview  .TheArtStory[引用日期2022-06-17]
  • 2.    Neo-Dada  .古根海姆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17]
  • 3.    Neo-Dada  .Art History Unstuffed[引用日期2022-06-17]
  • 4.    邵亦楊.20世紀現當代藝術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21年:149—150頁
  • 5.    邵亦楊.20世紀現當代藝術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21年:196頁
  • 6.    Merce Cunningham  .TheArtStory[引用日期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