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激浪派

(國際性藝術組織)

鎖定
“激浪”(Fluxus)這個詞的拉丁文原意為流動和改變。在英文中,它代表衝擊、變革和洶湧澎湃的激情。激浪派具有強烈的達達主義態度,他們提倡自由、變革,反對體制的壓迫,具有很強的政治意識,希望介人社會。激浪派藝術家們把他們的作品稱為“事件"或者“行動"。他們挑戰所有藝術的定義,把各種可以找到的現成材料,包括廢棄物,拼貼集合起來用於創作。他們還走出畫廊,在街頭表演。美國藝術家約翰·凱奇是激浪藝術運動的發起者,他把歐洲、美國和日本的前衞藝術家聯合起來,推動了前衞藝術的國際化。 [1]  激浪藝術流行於20世紀60—70年代,代表藝術家包括白南準小野洋子博伊斯等。
中文名
激浪派
外文名
Fluxus
出現時間
20世紀60年代
別    名
激浪藝術

激浪派概念簡介

激浪派是一個較為鬆散的國際性前衞藝術組織,藝術家在創作時注重偶然性和不確定性,並認為創作過程比最後的結果更為重要。激浪派藝術家常常進行反藝術的實驗行為表演,他們試圖通過拒絕制度慣例來向大眾説明,藝術可以有更多的可能。 激浪派的作品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包括各種視覺藝術、詩歌、音樂和設計等。 [2] 

激浪派歷史溯源

喬治·馬丘納斯 喬治·馬丘納斯
“激浪”這個詞是由激浪派的創始人、立陶宛裔美國設計師、“文化企業家”喬治·馬丘納斯(George Maciunas)提出的。從公開呼籲建立一個反文化的藝術家陣營到成立紐約藝術家住房協會,再到發行以“偶發藝術”的現場事件為主題的出版物,馬丘納斯用這個詞彙來描述他本人蔘與過的廣泛活動。 [3] 
激浪派藝術家的活動可追溯到1959年。這些活動如今被稱為“前激浪藝術”(Proto-Fluxus)。當時,一羣藝術家在凱奇在紐約新學院的課堂上相遇併成立了紐約視聽小組(New York Audio Visual Group),這個團體主要進行實驗藝術行為藝術的探索。阿爾·漢森(Al Hansen)、迪克·希金斯(Dick Higgins)和傑克遜·麥克·洛(Jackson Mac Low)雖不是小組成員,但都與之有着密切的聯繫。喬治·馬丘納斯也經常出現在演出時的觀眾羣中。激浪派的第一次正式活動由馬丘納斯組織,於1961年在紐約的AG畫廊舉辦,他是該畫廊的共同所有者。活動被稱為“麪包&AG”,主要朗誦詩人弗蘭克·庫恩斯特勒(Frank Kuenstler)的詩歌。這是當年在AG畫廊舉辦的一系列活動中的第一場。 [5] 
激浪派海報 激浪派海報
在激浪藝術發展的早期(1962—1966年),便已經對多種藝術進行了融合:觀念藝術極少主義、新式音樂、詩歌等,其鮮明的特色來自藝術家的態度,而非作品的風格。運用富有達達主義精神的幽默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再結合個人的人生經歷,激浪派藝術家的作品和行為往往出乎觀眾的意料。激浪派的集體活動,有時是小型的現場表演,最初以音樂會或詩歌朗誦會的形式出現。美國實驗音樂家拉蒙特·楊(La Monte Young)對激浪派的活動進行了研究和拓展,並和美國詩人、劇作家傑克遜·麥克·洛於1963年共同出版了《偶然行動選集》(Anthology of Chance Operations)。 這本由馬丘納斯設計的書籍有關“偶然的行動、觀念藝術、反藝術、不確定性、行動計劃、圖表、音樂、舞蹈結構、即興創作、無意義的作品、自然災害、作曲、數學、散文和詩歌”,併為他在歐洲舉辦的激浪節“Festum Fluxorum”(1962—1963年)提供了大量素材。在此期間,激浪派在國際上聲名遠揚。 [3] 

激浪派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藝術家
作品
作品分析
約翰·凱奇(John Cage, 1912—1992年),美國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激浪派代表人物。
《4分33秒》,作曲於1952年 《4分33秒》,作曲於1952年
凱奇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中融入了杜尚的達達主義觀念和東方的哲學思想。他運用偶發行為改變傳統音樂的封閉性結構,展現日常生活的間斷性和層次感。在表演《4分33 秒》時,凱奇面對打開琴蓋的鋼琴開始靜默,4分33秒鐘之後,起身,關上琴蓋,結束表演,向觀眾致謝。在整個過程中,觀眾驚詫的竊竊私語、噓聲和現場噪音都成為表演的一部分。 [1] 
艾倫·卡普羅(Allan Kaprow,1927—2006),美國藝術家,偶發藝術的代表人物。
《6個部分的18個偶發》,1959年 《6個部分的18個偶發》,1959年
卡普羅把畫廊的空間用透明的塑料布分成三個部分。在90分鐘的偶發行為表演過程中,觀眾和表演者們在畫廊中設定的忽明忽暗的光線中進行各種即興活動:踩輪胎、拍球、閲讀、聽音樂和跳舞。這樣的作品打破了藝術和生活之間的界限。 [1] 
白南準(Nam June Paik,1932—2006年),韓國藝術家,激浪派代表人物。
《電視鍾》,1963—1981年 《電視鍾》,1963—1981年
《電視鍾》包括24個電視屏幕,每個都從不同角度拍攝了一個電頻波。他把錄像機的鏡頭當作藝術家的眼睛,而屏幕就像是一幅畫。在這張電子畫面上,白南準綜合了他對繪畫、音樂、哲學、全球化政治和科技等各方面的興趣和知識,創造了一種新的、包含時間因素的拼貼畫。白南準把他的錄像作品稱為“物理性音樂”,通過全球化的電視網絡,來探討不同文化、時空中人們對於時間的共同認知。 [4] 
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年),德國激浪派藝術家。
《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1965年 《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1965年
《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是博伊斯“社會雕塑”的代表作。在德國浪漫主義精神影響下,博伊斯把自己打扮成薩滿教巫師的模樣,希望能治癒社會、經濟和政治給人類製造的各種疾病。博伊斯坐在一個掛滿他自己繪畫和雕塑作品的房間裏,臉上塗滿了蜂蜜,並粘上了金箔,彷彿戴着閃亮的面具,表演一個神秘的神聖儀式。他懷抱一隻死兔子,輕言細語地對兔子講解自己的作品。在他看來,死兔子的能量比活人身上的還要多。用這種神秘主義的方式,博伊斯把自己打扮成具有精神力量的巫師。他相信藝術可以像薩滿教一樣,遠離人類荒謬的機械理性主義、安慰死去的生靈,對個人和社會進行精神的救贖。 [6] 
小野洋子(Yoko Ono,1933—),日裔美籍音樂家、藝術家,激浪派代表人物。
《剪碎衣服》,1965年 《剪碎衣服》,1965年
小野洋子穿着她最好的一套服裝,拿着一把剪刀跪在舞台上。台下坐着大量觀看錶演的觀眾。 她邀請觀眾上台,用剪刀把她的衣服剪下來。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一直保持靜止和沉默,直到身上只剩內衣。這個過程引起了台下觀眾的騷動。物質主義、性別、階級和文化身份是這個行為的中心議題。 [7] 

激浪派影響與評價

隨着馬丘納斯於1978年去世,激浪派的活動也走向尾聲。傑弗裏·亨德里克斯(Geoffrey Hendricks)替馬丘納斯完成夙願,為其舉辦了一場“激浪葬禮”(Fluxfuneral),幾位藝術家進行了演出。之後還有一個名為“激浪盛宴與守夜”(Fluxfeast and Wake)的活動,出現在“盛宴”上的食物都是黑色、白色或紫色的。這是激浪派的最後一次大型活動。之後,偶爾有一些小型活動不定期舉辦,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
在激浪藝術之後出現的很多藝術運動分享了激浪派的精神內核,特別是行為藝術大地藝術、街頭塗鴉藝術等,那些故意在博物館系統之外活動的藝術家,如班克斯等人,也繼承了激浪派的衣缽。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