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媒體藝術

鎖定
多媒體藝術誕生於20世紀,指的是用多種材料或媒介創作的,而音頻或視頻等電子技術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藝術形式。
中文名
多媒體藝術
外文名
multi-media art
創建時間
20世紀下半葉

多媒體藝術概念簡介

多媒體藝術指用多種材料或媒介創作的,而音頻或視頻等電子技術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藝術形式。此概念區別於混合媒體藝術,後者多指用各種傳統藝術媒介製作的作品。

多媒體藝術歷史溯源

20世紀60年代,多媒體藝術一詞被首次用於描述安迪·沃霍爾的搖滾樂隊“地下絲絨”(Velvet Underground)的活動“不可避免的塑料爆炸”(the Exploding Plastic Inevitable),該活動將音樂、表演、電影和燈光等各個元素相結合。
自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多媒體藝術已經被當作一種藝術形式,用來定義使用各種電子媒體制作的藝術品,其中可能包括視頻、電影、音頻和計算機等媒介方式。 [1] 

多媒體藝術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作品
藝術家
作品闡釋
《電子裙》,1956年 《電子裙》,1956年
田中敦子(1932—2005年),日本具體派藝術家。
受到日本20世紀50年代霓虹燈主宰的城市景觀啓發,藝術家創作了由各式各樣閃亮顏色的燈泡製成的《電子裙》,並親自穿上這件作品表演。這件裙子會給穿着者輕微電擊的感覺,令人體與材料之間形成直接的衝撞。 [2] 
《電視佛》,1974年 《電視佛》,1974年
白南準(1932—2006年),韓國藝術家,激浪派代表人物。
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白南準用剛剛普及的電視機和錄像機這類新媒體創作,關注日常生活和大眾媒體之間的關係。《電視佛》是一個閉路電視裝置。藝術家展示的是在無盡的時間循環中,佛陀銅像與自己閉路電視中的錄影相互對視,傳統與當下、東方神明與西方媒體不期而遇。 [3] 
《小丑酷刑》,1987年 《小丑酷刑》,1987年
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1941—),美國藝術家。
瑙曼預見了社交媒體時代的自我治理。在《小丑酷刑》中,屏幕重複着一些羞辱式的表演和小丑情緒暴發時的特寫鏡頭,在搞笑和恐怖之間含糊不清。瑙曼的小丑是一個精神病的結構,它源自象徵秩序的崩潰和向着幻想的逃避。在過去,藝術為人們(符合特定階級、種族、性別的人)了一種幻想空間,而今天這個任務已經被大眾化、社交化的媒體接管,瑙曼的藝術則變成了打破這種幻想的行動。 [4] 
《流動資本公司》,2014年 《流動資本公司》,2014年
黑特·史德耶爾(Hito Steyerl,1966—),日裔德國女藝術家。
這是關於金融分析師雅各布·伍德(Jacob Wood)的多層肖像視頻作品。身為前金融分析師的主人公伍德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失業,同年奇幻地成為了職業混合武術選手。伍德的故事在真實和虛擬的世界中同時展開,而該視頻也成功地將紀錄片的技法與互聯網語言(銜接標籤,GIF和模因)結合起來並使兩者有機重疊。 [5] 
《紅霞》,2019年 《紅霞》,2019年
曹斐(1978—),中國藝術家。
“紅霞”項目的主體由科幻電影長片《新星》(2019)和紀錄片《紅霞》(2019),以及兩件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作品構成。藝術家在項目中對北京酒仙橋社區的歷史和變遷展開了深入探究,該社區曾是中國早期電子工業的核心基地和紅霞影劇院的所在地。此外,在項目研究的過程中,藝術家及其團隊在民間蒐集的諸如檔案資料、紀錄片、歷史和科幻小説等眾多文獻與實物,從多個維度展現了該社區的前世今生和不定的未來,刻畫了個人乃至集體的時空遭際。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