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撮泰吉

鎖定
“撮泰吉”(cuō tài jí)系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板底鄉彝語的音譯,現在見到的文字音譯名稱有撮襯姐、撮寸幾、撮屯姐、撮特基、撮泰吉等十餘種。其中,撮屯姐比較接近彝語的譯音,現在用撮泰吉的名稱,是借吉利的諧音漢字做譯名。在彝語中,撮意為人或鬼,泰意為變化,吉意為玩耍遊戲,一般譯為人類剛剛變成的時代或人類變化的遊戲,簡稱變人戲。但也有學者認為,撮泰吉反映的是變成鬼神的祖先當初遷徙、墾荒的艱難場面,並藉助祖先的威靈來保佑後裔和驅逐邪魔瘟疫。因此,撮泰吉的含義理解為請變成鬼神的老祖宗來保佑後裔的遊戲或人變鬼神的遊戲更恰當一些。
中文名
撮泰吉
別    名
撮寸幾
別    名
撮屯姐
拼    音
cuō tài jí
區    域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撮泰吉生長環境

撮泰吉(圖1) 撮泰吉(圖1)
"撮泰吉"如今只流傳在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板底鄉裸戛村。該村地處海拔2800多米的蘆虹山區,這裏山高箐密,氣候寒冷,霜凍期長,主要農作物有玉米、洋芋、蕎麥等,單產很低,當地人民生活十分清苦。全村61户,住的都是低矮的草房,沒有一間瓦房。由於醫藥衞生和科學文化落後,加之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當地村民遇上天災人禍時習慣用祭山神、打粉火、滾雞蛋、念鬼等手段驅災除疫,祈求平安。裸戛村彝、苗、漢雜居,13個姓氏61户人家中,文、週二姓為大姓,各有12户。"撮泰吉"的戲主為文道華,彝族,從父親上溯五代都是畢摩,都主持並參加"撮泰吉"的演出。

撮泰吉歷史來源

撮泰吉(圖2) 撮泰吉(圖2)
彝族“變人戲”,彝語稱為“撮泰吉” ,是彝族重要的信仰民俗。它深藏於貴州莽莽烏蒙山深處一個叫裸戛的村寨。每當春節期間正月初三至十五,裸戛村一帶的彝族同胞就會演出“撮泰吉”,舉行“掃火星”的驅邪納吉活動,祈求火災、瘟疫遠離人們,讓平安幸福永遠伴隨彝家。演出的內容有祭祀祖先、民族遷徙、拓荒耕種、買賣牲畜、交媾繁殖後代等,最後才逐户為全寨掃除火星。這與古代中原地區流行驅鬼逐疫的大儺有大致相同的內涵。
“撮泰吉”的角色是老祖宗的化身,人們稱為“神鬼”,主要已未完成進化成人類的猿猴特徵來進行裝扮,充滿神秘感;面具為突額大鼻,身穿黑衣,纏繞白布帶,表示初民為裸體,頭飾包纏成尖頂狀,行走為羅圈腿步態,言語為抽氣發音含混不清。演出的全過程相互只能以角色名稱稱呼,如叫真名,怕被勾走靈魂。過去演出都在夜間舉行,場地在村後的平地上,以燈籠及火把照明,面具存放在村邊的山洞中。

撮泰吉演出目的

撮泰吉(圖3) 撮泰吉(圖3)
“撮泰吉”的演出旨在驅邪崇、迎吉祥、祈豐收,正月十五的“掃火星”將整個“撮泰吉”演出推向高潮。惹戛阿布和“撮泰”老人在寨邊岔路口埋下三個雞蛋,並在上面燃起大火,所有的災難、病禍在這熊熊火焰中被燒掉。隔一些日子,由“撮泰”老人取出埋下的蛋,視其好壞以判斷當年的收成和禍福。
“撮泰吉”是一種古老的戲,其面具浸透了一種原始的積澱;前額突起,鼻子直長,以明顯的猿猴相勾勒了先民的印記。沒有眼珠和牙齒,只在相應的部位剜出孔穴以表示眼睛和嘴巴;沒有眼珠的空洞,似乎能穿透千年的歲月,人與神、生與死都變得模糊。單純、稚拙、懣憨、怪誕是“撮泰吉”面具的整體風格。

撮泰吉演出道具

撮泰吉(圖4) 撮泰吉(圖4)
撮泰吉面具雕刻不分男女貌相,靠戴鬍鬚和用粉筆畫不同形狀的線條來區分角色的性別與老少。圖為阿布摩,意為“老爺爺”,傳説有1700歲,是智慧長者。在戲中充當民族遷徙、生產勞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德高望重。面具有飄逸的白鬍須,再用粉筆畫上橫的波浪線條,作為長壽及智慧的印記。
面具雕刻不分男女貌相,靠戴鬍鬚和用粉筆畫不同形狀的線條來區分角色的性別與老少。意為“老奶奶”,傳説有1500歲,是阿布摩的配偶。
每個面具的白線紋飾都不相同,或橫或豎、或粗或細,有的做放射狀,有的呈波浪形。意為“苗族老人”,傳説有1200歲,面部皺紋為斜豎狀,鬍鬚黑色。
每個面具的白線紋飾都不相同,或橫或豎、或粗或細,有的做放射狀,有的呈波浪形。意為“漢族老人”,傳説有1000歲,面具為兔唇,畫豎狀白波浪“撮泰吉”的親密接觸線條紋飾,表示年紀較輕。每個面具的白線紋飾都不相同,或橫或豎、或粗或細,有的做放射狀,有的呈波浪形。

撮泰吉演出時間

"撮泰吉"一般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驅邪崇、迎吉祥、祈豐收。演出多在夜晚進行,地點選擇在村旁山間的一塊平地上。若遇天災人禍,年成不好,則隔幾年才舉行一次。

撮泰吉演出角色

撮泰吉(圖5) 撮泰吉(圖5)
撮泰吉表演演員共有13人,6人扮人物,3人扮獅子,2人扮牛,2人敲鑼打鈸。6個人物是:山林老人惹戛阿布,做巫師裝扮,不戴面具;阿布摩,彝族老爺爺,1700歲,戴白鬍須面具;阿達姆,彝族老奶奶,1500歲,戴無須面具;麻洪摩,苗族老人,1200歲,戴黑鬍鬚面具;嘿布,漢族老人,1000歲,戴兔唇面具;阿安,阿布摩和阿達姆之子,戴無須面具。據説原來戲中並無阿安出場,演出時只是用一個布包代替他,後來演出"撮泰吉"才加入了阿安這一角色,因為"戲演了這麼多年,他也該長大了"。面具通常長約一尺,前額突出,鼻子直長,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用鍋煙塗為黑色,又以石灰及粉筆在額頭和臉部勾出各種線條,黑白相間,極顯粗獷、神秘、森嚴、古樸。表演中不戴面具者為山林老人或山神(2000歲),是自然與智慧的化身。

撮泰吉表演內容

撮泰吉(圖6) 撮泰吉(圖6)
撮泰吉表演主要分為祭祀、耕作、喜慶、掃寨四個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戲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遷徙、農耕、繁衍的歷史。正月十五的掃寨即“掃火星”活動將整個撮泰吉演出推向高潮,表演者走村串寨,掃除災難和瘟疫,祝願人畜興旺、五穀豐登。每到一家,他們都要坐在火塘邊念一段吉祥祝辭,並向主人索要雞蛋和麻,走時再從柴房四角扯一把草。之後來到寨邊路口,把三個雞蛋埋入土中,點燃茅草,將其餘雞蛋煮熟分食,口中念“火星走了,火星走了”。

撮泰吉親密接觸

撮泰吉(圖7) 撮泰吉(圖7)
翻開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板底鄉曙光村裸戛院子的彝族戲劇“撮泰吉”名列其中。閉上眼,那些頭戴尖尖帽、臉戴古老面具、手拄木棍的舞者一路緩緩行來,那動作是挖地、放牧或者是虔誠的向神祈求庇護……號稱千歲老人的若戛阿布、阿布摩、阿達姆、麻洪摩、哈布等人的嘴裏發出低沉而富於穿透力的叫聲……
來到板底鄉曙光村裸戛院子時,豔陽高照,那成片的草地上,放牧着彝人們的夢想,幾頭或一羣牛、羊或走或卧,咀嚼着它們自己的快樂,那些放牧的孩子額上、臉上被汗珠緊緊的咬着,呈醬紫色。他們用手在額前遮擋陽光,左顧右盼地注視着善意撞入他們領域的陌生人。小山丘上,夏日的風彎下腰來,樹梢就不再猶豫,猶如古老的民族一樣翩翩起舞。偶有粘蟲、蜜蜂或者蝴蝶等光顧小花小草,與那些叫不出名兒的花或草抱成一團,害羞地低下頭彎下腰躲進草叢裏去了……這裏只有60多户人家,清一色的彝族,也正是這60多户彝家的10多名漢子支撐着這流傳了千年的最古老、最原始、最粗獷豪邁的彝人戲劇——“撮泰吉”。那正在表演的千歲老人、獅子、牛以及鑼聲鼓聲,彷彿緩緩入夢,在夢中一夢千年。
撮泰吉“撮泰吉”是彝人語言的音譯,“撮”表示人變成鬼神,是使動用法,表示一個過程;“泰”是庇護、保佑之意;“吉”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三個字連起來表示的意思很複雜,有人認為是“人類剛剛活動起來的時代”或者是“人類剛剛進化時的遊戲”;有的專家學者認為是“反映死去的彝人祖先由人變成鬼神後遷徙、墾荒種地的艱苦場面”,演這個戲的目的就是在於“藉助祖先的威力或是靈光來庇佑子孫後代”,以此來驅除邪魔、疾病、瘟疫以及一切害人蟲。所以,把“撮泰吉”理解為“請已經由人變成了鬼神的祖先來保佑子孫後代吉祥如意的古老儀式或活動”就很恰當了。

撮泰吉儀式流程

撮泰吉陣容

撮泰吉(圖8) 撮泰吉(圖8)
這種儀式或者説是活動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舉行,旨在為新的一年驅邪迎吉祥、祈求豐收平安。一般舉行這種儀式或遊戲需要12人以上:5人扮演人物(一人為山林老人,巫師打扮,不戴面具的若戛阿布,年紀為1800歲以上;一人扮演1700歲以上的彝族老爺爺阿布摩,戴白鬍須面具;一人戴無須面具,是1600歲以上的彝族老奶奶阿達姆;另一人戴黑鬍子面具,飾演1200多歲能征善戰、帶兵打仗的麻洪摩;最後一人則扮演1000歲以上戴兔嘴面具的老人哈布),3人扮演猴子,2人演牛,2人伴奏(敲鑼打鼓)。

撮泰吉過程

整個戲劇長約半個多小時,共分三個部分,其大概過程是這樣的:第一部分為祭祀,彝族老爺爺阿布摩帶領麻洪摩、哈布及其妻子阿達姆,他們拄着棍子,頭戴尖尖帽,身着黑衣黑褲,用白布條把胸、腰、腿紮緊,象徵裸着身子,邁着羅圈腿,表示遠古人類還不能完全直立行走。一行4人從森林中艱難地走出來,邊走邊發出猿猴般的叫聲,來到長滿青草的曠野上,阿布摩放下手中的竹棍,向西方、天地、四方神靈祈禱,唸唸有詞;第二部分為農耕,分為兩段表演,第一段主要通過若戛阿布與阿布摩的對話,反映彝族祖先們遷徙、繁衍的歷史,其中阿布摩與阿達姆生了一個孩子,叫阿安(戲中只用一個小布包代替)。他們揹着糧種找了許多地方,均年年災荒,最後,他們來到了裸戛院子,這裏土地肥沃,水草豐盛,於是,他們在這裏安頓了下來,開荒、種地,糧食喜獲豐收。第二段是豐收後的喜慶:阿布摩把豐收的糧食裝滿了大大小小的糧倉,若戛阿布將酒灑地上,向天地、神靈、祖先及糧食之神祈禱,然後是舞獅以祝賀糧食豐收。這部分是全戲的核心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戲中人以舞蹈動作再現了古老先民們在農耕生產中訓牛、犁地、耙土、撒燒製的土灰用作肥料、播種、收穫等勞動過程。勞動休息時還穿插了吸葉子煙、給孩子阿安餵奶等動作。第三部分為“掃寨” ,又叫“掃災星”,彝語讀作“咪朵秋”:巫師若戛阿布帶領彝族老人阿布摩走村串户,掃除災難、疾病、祝願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撮泰吉研究

撮泰吉(圖9) 撮泰吉(圖9)
當問及“撮泰吉”的歷史及淵源時,跳舞的幾個小夥子也説不上來。據民俗學家研究,此戲劇產生於東漢中晚期,當時是一種祭祀祖先、祝願來年平安、豐收的儀式,成型於唐代,後來經過不斷的演變,到清代中葉,就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它是由祭祀儀式逐漸演變為戲劇的。
1985年,貴州省威寧縣民訴文化研究人員楊光勳、段鴻祥著文介紹了該戲。之後,1987年,撮泰吉研究學者羅德顯首次將該戲的演出台本翻譯成漢文。
從表演者手中要來神秘的面具仔細端詳,其做工比較粗略,原料是用花子頭(杜鵑花樹)、樹、青槓等質地堅硬的雜木,用斧頭在尺餘長、直徑為5-6寸的圓木上砍出毛坯,然後粗略地用小刀刻畫出立眉、豎眼,再穿些小洞掛上黑毛或白毛表示鬍子就成了。演出時用黑墨水或墨汁、甚至是鍋煙墨把面具塗黑,用石灰或粉筆在面具上畫出一道又一道的白線。這種面具不分男女老少,只用有無鬍子來表示年齡或性別。

撮泰吉藝術特色

撮泰吉(圖10) 撮泰吉(圖10)
千百年呵,彷彿一瞬間,“撮泰吉”在貴州高原的深山樹林中自由自在地生長,一塵不染,不受外界文化的影響。當地的許多村民到今天為止仍不會説漢語,更聽不懂漢語,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固守着自己民族的語言和自己民族的傳統。也正因為如此,“撮泰吉”才保留了它濃厚的原始藝術色彩,才如此的多姿多彩,引人千里以投。
千百年呵,“撮泰吉”以其別具一格的古老民族藝術特色,在我國古老的戲劇劇種中獨樹一幟,在全國都極為罕見。“撮泰吉”吸引了眾多省內外、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不遠萬里接踵而來,被譽為“戲劇的活化石”,無論在人類學、民族民俗學戲劇學、舞蹈學、甚至是儺戲地方文化史學等方面都具有無可比擬的研究價值。
離開裸戛時,我問當地的村民:是不是全村人都會這種舞蹈?村民告訴我:其它村寨已經沒有人會跳了,本村會跳且能全程表演完的人也不過10來個人……
我一顫,若不加緊保護和搶救,這個“戲劇的活化石”真的就要變成“化石”了。但願在匆匆歲月中,“撮泰吉”能在人們的心中刻下深深的印記,隨着歲月的流逝,越來越鮮活。

撮泰吉舞蹈活化石

撮泰吉,舞蹈活化石 原始儺戲千年的守望
“嘿布”、“惹戛阿布”、“阿布摩”、“馬洪摩”、“阿達摩”,他們都是千歲老人,頭戴尖尖帽,立眉,豎眼,手舉竹杖,做出挖土、趕牲口的動作,嘴裏不停地發出低沉的叫聲。
這是多麼原始、粗獷的舞蹈!當我們終於在威寧自治縣舉辦的“多彩貴州”舞蹈大賽初賽賽場上目睹“撮泰吉”的時候,完全被眼前的一幕震撼,我們貪婪地呼吸着從遠古、從人類的漫長成長、從智慧和勇氣的高空中嫋嫋飄來的氣息,恍惚之中,進退千年。
貴州威寧縣板底鄉曙光村裸嘎,最古老的儺戲--撮泰吉。貧窮與封閉保存了古老儺的文化。這是他們和主宰命運之神交流的唯一形式。“板底鄉裸戛村,只有61户人家,卻保留了流傳千年的舞蹈‘撮泰吉’,一種最原始最粗獷的彝族戲劇,被列入去年公佈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前從威寧自治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祿炳軍的介紹中,我們要求親臨板底鄉裸戛村進行實地採訪。但天公不作美,那幾天的威寧雨下得很大,通往板底鄉的公路全都是黃泥路,沒有車子敢去。“40多公里遠,總不能走路吧。”祿部長要求我們再等兩天。兩天以後,終於與“撮泰吉”相逢於夢一般的20分鐘裏。這天,雲南大學有兩位教授專程從昆明趕到威寧,採拍“撮泰吉”。撮泰吉的面具使用杜鵑,漆樹,等高山硬木製作。祖先留下來的老面具已經被日本人廉價買走……
撮泰吉從介紹中我們得知,一台“撮泰吉”演下來,演員最少也需要12人,其中5人扮人物,3人扮獅子,2人扮牛,2人敲鑼打鼓。其中扮人物的5人是最為主要的。
在現場,我們瞭解到,巫師裝扮、不戴面具的山林老人惹戛阿布由30多歲的板底村村主任羅小云扮演;1700歲、戴白鬍須面具的彝族老爺爺阿布摩由不到30歲的板底小學校長羅貴華扮演;阿布摩的女人,戴無須面具的1500歲彝族老奶奶阿達姆由20多歲的劉良扮演,劉良是個幹部,剛從板底鄉借調到威寧縣委辦;戴黑鬍鬚面具、1200歲的帶兵作戰苗族老人麻洪摩由30歲的板底小學老師文啓揚扮演;1000歲的漢族老人嘿布戴兔唇面具,由板底鄉計生站工作人員羅良華扮演。還有一個阿安,是阿布摩和阿達姆之子,阿安在戲中沒出場,只用一個布包代替這5名演員全是板底鄉裸戛村人。

撮泰吉有關演出

撮泰吉彝族撮泰吉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6年6月9日晚。貴陽北京路影劇院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場演出現場,一段低沉渾厚、旋律流暢的大筒簫演奏後,第一個上場的節目就是“撮泰吉”。只見一個黑袍黑帽白色長鬚、手持小樹山神樣的長者在一陣鑼鼓聲中出場,身後跟隨着5名青色衣服、白色包頭戴面具的演員繞場表演。舞台背景黑暗,寓意為夜晚的儀式,追光燈營造出神秘奇幻的氛圍;繼而是由兩個人扮的耕牛和神獸出場,演員們用粗獷的動作和原始的舞蹈模擬敍述出人類馴牛、犁地、撒種,以及勞作休息時交媾、餵奶等場面。演員們用彝語講述對白和誦詞。雖然坐在台下的觀眾不懂彝語,但大致能明白為首神靈般老者雄渾的嗓音念出來的咒語中祈願和祝福的語氣。5分鐘後,觀眾還沉浸在神秘的劇情之中,作為一個節目的演出卻應該戛然而止。
撮泰吉在後台,記者找到了撮泰吉領隊,也是這場戲的主演———威寧自治縣板底鄉裸嘎村民羅曉雲。羅曉雲對記者説的第一句話是“把40多分鐘的表演壓縮到舞台上的5分鐘,實在很難表現出撮泰吉精髓”。他告訴記者,“撮泰吉”是威寧彝族溝奏支系特有的一種古老儀式和傳統戲劇形式。“變人戲”內容反映人類從矇昧狀態逐漸進化,解放雙手直立行走的神話故事。講述本民族祖先創業、生產、繁衍、遷徙的歷史。描述原始先民燒山林、開土地、刀耕火種、馴牛耕地,然後獲得豐收。演出中,對先民如何薅刨、收割、脱粒、翻曬、貯藏等生產過程,都作了粗獷的示意性動作描述。而台詞內容主要是驅邪、講史、祝福。演出中,除山神老人用常人聲調講彝語外,其他幾個“撮泰”老人,則用抽氣衝擊聲帶發出類似猿猴叫聲的答話。

撮泰吉傳承意義

撮泰吉因具有民間信仰和祖先祭祀的功能而成為當地民眾祭祀祖先,祈願人畜興旺、風調雨順的重要方式,深深植根於彝族的生產、生活及文化歷史中。這種原始藝術具有戲劇發生學和藝術形態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其中有關生產、生活的表演活動對於人類學、民族學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參考價值。撮泰吉因在一個偏遠的區域流傳而一直延續下來,並較少受到外界影響,但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這種只被少數人掌握和傳承的藝術顯得十分脆弱,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使其遭受致命打擊,因此有必要做好相關的保護工作。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彝族撮泰吉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