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撒帳

鎖定
撒帳,民間婚姻習俗,流行於全國各地。舊時婚俗,新婚夫婦交拜畢,並坐牀沿,婦女散擲金錢彩果,稱為撒帳
中文名
撒帳
外文名
SA
起    源
漢朝
意義作用
祝子
所用水果
桂圓、荔枝、核桃、栗子、蓮子等
相似儀式
撒谷豆

撒帳主要區別

撒帳與撒谷豆是民間婚禮中形式相似的兩種儀式。不過,二者的區別是很明顯的。從意義上看,撒谷豆的主要意義在於辟邪,而撒帳的主要意義則在於祝子。從對象上看,撒谷豆多是圍繞新娘舉行的,而撒帳,則是以帳中婚牀或帳中新婚夫婦為對象的,中心活動是將拋撒物撒向婚牀,以使得新婚夫婦感應拋撒物的生殖力量而生子。從工具上看,撒谷豆所拋撒的以五穀為主,撒帳雖也用五穀,但更多用的是各類果子:如棗子、花生桂圓荔枝核桃栗子蓮子等等。

撒帳吉祥物

撒帳所用各類果子,因時因地有所不同,但大都是顆粒狀態的果子,以便於拋撒。這類
果子成為傳統信仰中的祝殖生子的吉祥物,共同的原因是均為籽實類果子。各種果子又因其名稱、外形、習性的不同,具有各具特色的祝子之義。

撒帳棗與慄

棗與早、栗子與立子讀音相諧,棗與慄合起來含“早立子”的意思。所以古代訂婚的男女雙方初次見面互贈見面禮時,女方的禮物中往往有棗與栗子,含有祝福婚姻美滿、早生貴子的意思。王士禛池北偶談》卷二一説:“《白虎通義》曰‘婦從之贄,以棗慄腶修。’棗,取其朝早起。慄,戰慄自正也。今齊魯之俗,娶婦必用棗慄,諺雲,早利子也。”贄,也作摯,古人初見面時手中所執的見面禮。(月段)修,指乾肉。王士禛對於婦人執棗、栗子為見面禮的解釋有兩種,一種是從“男尊女卑”的思想意識出發作出的解釋,説婦人執棗,是每天早起牀的意思,執慄,是戰戰慄慄、小心做人的意思。這種解釋顯然有悖於該項民俗事象的真相。另一種是從民俗方面的解釋,則正確揭示了該民俗事象的含義,即“早立子”。用棗與慄合起來表達早立子的祝福,在我國傳統婚儀中比較常見。
有些地方的撒帳禮儀,專用棗與慄。新婚夫婦入洞房前,親屬長輩或年長婦中的一位兒孫滿堂、夫妻子女雙全的吉祥人,手持盛有大棗和栗子的盤子,向帳內拋撒棗與慄。邊撒邊唱“撒帳歌”:“一把慄,一把棗,小的跟着大的跑。”突出表現了棗與慄的祝子功能。新婚夫婦入洞房之後舉行的鬧房儀式,也有用棗與慄的。人們把棗與慄捧到新郎新娘面前,故意問是什麼,待到新郎新娘同聲回答:“早(棗)、立子(栗子)”,眾人才一鬨而散。在戲謔新郎新娘的活動中,也包含了祝早生子的意義。

撒帳桂圓

桂圓為我國嶺南水果,曬乾以後銷行全國,是饋贈佳品。桂圓中的“桂”與“貴”諧音,圓又可理解為“圓滿”之意,所以桂圓被視為婚姻的吉祥物,多用於婚儀祝福婚姻圓滿幸福,早生貴子。

撒帳蓮子

蓮子成為祝子物與蓮蓬有關。一隻蓮蓬密密地結有多顆蓮子,其多籽的形象使人將其與多子相聯繫起來,蓮蓬成了“連”諧音,所以蓮子被賦予了“連生貴子”的含義,常用於婚俗中以祝福婚姻美滿、連生貴子。南朝民歌《西洲曲》描寫一位女子思念情人,其刻骨銘心的愛情就是借婚姻的吉祥物蓮子來表達的:
採蓮南塘中,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情詩以蓮子為主要意象,不能不説是與當時的婚俗有關。

撒帳荔枝

荔枝為我國嶺南珍果,以新鮮為貴,不易保存。荔枝聲名遠揚,似與杜牧詩有關。唐玄宗的愛妃愛吃荔枝,為了讓她吃到新鮮的荔枝,竟“置騎傳送”。《新唐書·楊貴妃傳》稱:“走數千裏,味未變,已至京師。”杜牧就此事寫了《過華清宮》予以諷刺:“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作為婚姻的吉祥果,主要是因為與“利子”諧音。民間用荔枝作為配偶雙方互贈之物,舉行婚儀,主要取有利生子之意。

撒帳五色果

此外,花生黃豆、稻穀、松子瓜子等均以其結實繁多成為撒帳用物。各種果子混合在一起,五顏六色,所以撒帳所拋撒的果子又稱為五色果。五彩繽紛的果子,除寄託了人們對婚姻的美好祝願之外,也裝點了婚儀的喜慶色彩。

撒帳盛行

宋朝撒帳婚儀十分流行。《東京夢華錄》説:“……男倒行出,面該相向,至宗廟前參拜畢,女復倒行,扶入房講拜,男女各爭先後,對拜畢就牀,女向左,男向右坐,女以金錢彩果撒擲,謂之‘撒帳’。”
夢粱錄》也説:“行參諸親之禮畢,女復倒行,執同心結,牽新郎回房,講交拜禮,再坐牀,禮官以金銀盤盛金銀錢、彩錢、雜果撒帳次。”

撒帳衍生

在撒帳儀式中,伴隨着對新人早生貴子的祝福,又不斷衍生出更多的祝福內容,如祝福新人同心合好、富貴長壽等等。果子的含義也不斷增加,如稱其為同心果,則意味着果子是夫婦同心的象徵物。同時為了配合撒帳意義的擴張,一些新的吉祥物又源源不斷地被採用。如唐朝專門鑄造了一種刻有“長命富貴”的錢貝,用於撒帳祝福新人健康長壽、富貴榮化。

撒帳撒帳辭

撒帳時由撒帳婦人邊撒邊唱,亦作撒帳文、撒帳詞、撒帳歌等。屬於一種民俗文體,存在着一種體式特殊的方位詩,有幾個不同版本。
南宋人史浩撰《鄮峯真隱漫錄》卷三十九《撒帳文》:
撒帳東,光生滿幄繡芙蓉。仙姿未許分明見,知在巫山第幾峯。
撒帳西,香風匝地瑞雲低。夭桃飛岸夾紅雨,始信桃園路不迷。
撒帳南,珠玉直在府潭潭。千花綽約籠西子,今夕青鸞試許驂。
撒帳北,傅粉初來人不識。紅圍綠繞護芳塵,笑揭香巾拜瑤席。
撒帳中,鴛鴦枕穩睡方濃。麝煤不斷燻金鴨,休問日高花影重。
宋元話本《快嘴李翠蓮》:
撒帳東,簾幕深圍燭影紅,佳氣鬱葱長不散,畫堂日日是春風。
撒帳西,錦帶流蘇四角垂,揭開便見姮娥面,輸卻仙郎捉帶枝。
撒帳南,好合情懷樂且耽,涼月好風庭户爽,雙雙鄉帶佩宜男。
撒帳北,津津一點眉間色,芙蓉帳暖度春宵,月娥苦邀蟾宮客。
撒帳上,交頸鴛鴦成兩兩,從今好夢葉維熊,行見珠蠙來入掌。
撒帳中,一雙月裏玉芙蓉,恍若今宵遇神女,戲雲簇擁下巫峯。
撒帳下,見説黃金光照社,今宵吉夢便相隨,來歲生男定升價。
撒帳前,沉沉非霧亦非煙,香裏金虯相隱快,文簫金遇綵鸞仙。
撒帳後,夫婦和諧長保守,從來夫唱婦相隨,莫作河東獅子吼。

撒帳後世沿用

此俗一直為後世沿用,後世撒帳的果子等物中常夾以銅錢。越到後世,撒帳祝福的內涵越是豐富,大有將一切有關新婚夫婦吉祥如意之事囊括其中的趨勢。至少是從明朝開始,撒帳又配上了祝歌,稱“撒帳歌”,以明示撒帳多種多樣的祝福。但無論撒帳的祝福內容如何多樣複雜,祝福生子卻始終是撒帳的中心,其他一切祝福都是與這個中心相關聯的。因為對新人生子的祝福,在過去始終是對婚姻的最美好的祝福。這從撒帳歌的內容也可看出。明朝洪楩編印的話本集《清平山堂話本》中的宋元話本《快嘴李翠蓮記》載有一首“撒帳歌”,從中也可瞭解明朝散帳禮儀所包含的意義。
撒帳歌是配合儀式唱的,每一段歌配合着一個方向的拋撒儀式。撒帳歌具有規定拋撒程序的作用,唱完所有的歌,便完成了拋撒儀式。完整定型的撒帳儀式,應是歌與動作的有機組合。由於有了歌的配合,撒帳的祝福意義也更加明朗化了。從上引撒帳歌來看,撒帳儘管包含了多種祝福意義,但主題仍是祝子。

撒帳晚近

撒帳儀式到晚近仍有遺存,拋撒之物仍以果子為主,內在意義仍以祈子為主。不過,儀式形式表現出來的喜慶、歡樂的效果則更為顯著。
清道光六年《安仁縣誌》:“男女交拜訖,花燭入房合巹……,乃擇夫婦元配多子孫之男子立高處手撒五穀果食,撒帳’。”

撒帳娛樂、嬉戲

在不少地方,撒帳逐漸演化為娛樂、嬉戲的活動,撒帳人不是將果子撒在牀上,而是在洞房內任意拋撒,以便讓婦女兒童滿地撿拾。這種爭相拾取果子的活動,平添了幾分熱鬧和樂趣。清同治十三年《安吉縣誌》:“樂人於房中撒擲諸果,曰‘撒帳’,兒童婦女爭拾取為笑樂。”清乾隆十二年《武康縣誌》:“昏時結新人有喜娘挽扶(俗謂“伴婆”),又有掌禮率眾樂人引導至房中,撒擲諸果,兒童婦女爭拾取為笑樂。”

撒帳鬧房翻牀

更有趣的是,由撒帳儀式還衍生出一種鬧房翻牀儀式,即由鬧房人翻婚牀,將撒帳時撒在牀上的果子一一翻出分吃。這也可以説是撒帳儀式向鬧房儀式的延伸。舊時畲族就有這種翻牀婚俗。新娘進入洞房,鬧房人鬧了一通後,便開始翻牀,邊翻邊唱“翻牀歌’:
一翻金牀得貴子,二翻珍球鋪滿牀,
三翻三元及弟,四翻子孫滿堂,
五翻五子登料,六翻黃金萬兩,
七翻仙鹿獻瑞,八翻吉福呈祥,
九翻一禾九穗,十翻世代團圓。
這簡直可以説是“撒帳歌”的延續。其歌俗而不粗,與一些鬧房活動中的輕薄猥褻之言相比,有天壤之別。其連珠成串的祝頌吉祥之語,伴隨着歡聲笑語,將婚禮推向最後一個高潮。鬧房人邊唱歌,邊將翻出的桂圓、紅蛋、橘子、柚子分給大家。牀裏面翻完,便唱:
再來翻,再來翻,翻了牀裏翻牀前。
翻你豆子兩三鬥,翻你花生兩斤半。
翻出所唱的東西后,大家便一哄而上,搶花生、豆子等。翻牀完畢,整理好牀鋪,鬧房人便出房邀上吹鼓手在吹吹打打中將新郎送入洞房,讓新婚夫婦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