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戰國玉牌飾

鎖定
戰國玉牌飾,獸面紋,通體沁色呈雞骨白,白中泛黃,是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文物。 [1] 
中文名
戰國玉牌飾
館藏地點
開封市博物館
所屬年代
戰國
類    別
玉器

戰國玉牌飾文物特徵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戰國獸面紋玉牌飾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戰國獸面紋玉牌飾 [1]
這是一件戰國時期的獸面紋玉牌飾,通體沁色呈雞骨白,白中泛黃;獸面利用裝飾意義的勾邊雲紋和細陰線紋刻劃組合而成,分別有角、耳、眉、眼、鼻藏於紋飾之中。獸角由陰線雲紋和細陰線刻劃,器物正中為細陰線雕刻的眉毛,兩側為耳,眉下為眼,兩眼之間為雙陰線刻劃的菱形鼻。整器紋飾清晰,佈局對稱,造型生動形象。 [1] 

戰國玉牌飾文物背景

獸面紋的名稱有“獸面”“饕餮”“鋪首”三種,其中“獸面”一名為考古文博界所認可。名為“獸面”,是因該紋飾以面為主或只有面。“饕餮”最早見於《左傳》,用於命名獸面紋則首見於宋代《宣和博古圖》。《左傳》記載縉雲氏之子名饕餮,貪食貪財,此名字遂成為貪婪的代名詞。在《神異經·西南荒經》中,饕餮被描述為一個怪異的人,長相奇特,好搶奪穀物。在《神異經·西荒經》中,饕餮是一個面、目在腋下且牛身的食人獸。《山海經》中有一物,名為狍鴞,長相與饕餮相似。古人記載的饕餮長相中,唯有《左傳》中縉雲氏之子較為可信,即人的模樣。先秦獸面紋的頭部除有角外,其餘與先秦人面紋相似,身部則完全不同,因此定名“饕餮”並不完全契合。有學者認為“饕餮”可作為“獸面”的俗稱使用,不應再與神話中的“饕餮”關聯。戰國至漢代的青銅器中,扁平狀貼敷於器物表面的獸面紋被稱為“鋪首”。“鋪首”在獸面紋飾中佔比較小,但秦代以後廣泛出現在陶瓷等容器或建築物的門上。到明代,鋪首被認為是龍之九子之一的椒圖,長相開始向龍類靠近,但又無傳統龍類之身。鋪首被認為是龍,應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2] 
先秦時期,獸面紋廣泛地出現在玉器、骨器、石器、青銅器、金銀器上,不僅發揮圖騰、宗教意象作用,而且在“國之大事”———祭祀、征戰等重要場合起威懾作用。先秦時期獸面紋分為面部紋和身部紋。身部或有或無,有則包括身、尾、腿足,為簡單的勾畫。面部包括角、耳、眉、眼、鼻,構件完整。張口閉口均有,有完整上頦,但下頦或缺或無; 口部無牙或少牙,部分口部有咬物現象; 角有環柱角、內卷角、外卷角、龍形角、曲折角等多種類型; 耳主要有樹葉形和如意形兩種形狀; 眉部或有或無,有眉的類似人眉,眉尾內勾,也有如植物藤葉分叉的狀態; 眼部主要是圓眼、圓角方眼和臣字眼; 鼻部多為梯形鼻和如意形鼻。 [2] 
先秦時期,玉器多以祭祀物、裝飾物身份出現,其擁有者身份不凡。現存先秦獸面紋玉器較多,其中較早的三個代表分別是良渚文化中的神人獸面玉器、紅山文化的帶齒獸面紋玉佩、陶寺文化中的獸面紋玉佩。先秦獸面紋玉器出現的時間較長,從新石器時期一直延續至商代。由於玉器堅硬,獸面紋的製作多采用雕刻方式,獸面紋表現為平面紋飾和立體器物形狀兩種。新石器時代是獸面紋的草創期,從玉器上可覓其根源。距今約 5000 年的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和江浙地區的良渚文化均出現了獸面紋器物,特別是良渚人神獸面紋玉器,將人與獸面紋的關係表達得更加明確。此時的獸面紋玉器代表先民的圖騰、信仰,裝飾功能大於禮制功能,整體風格莊嚴肅穆。夏商時期,玉器上升為主流禮器,獸面紋大量出現在玉禮器上。西周時期,隨着周禮的不斷完備,彰顯禮制功能的器物種類越來越多,青銅器成為最重要的禮器,獸面紋逐漸退至輔助紋飾或構件上,玉器的禮器功能全面衰落,獸面紋玉器的裝飾功能再次顯現。東周時期,周禮的禮治功能弱化,獸面紋只在構件上使用,風格變得柔和平靜。 [2] 
參考資料
  • 1.    戰國玉牌飾  .開封博物館[引用日期2023-04-05]
  • 2.    李曉莉.從獸面紋看先秦文化演變——以玉器、青銅器為例[J].長春師範大學學報,2021,40(11):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