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陶寺文化

鎖定
陶寺文化是中原地區龍山時代的區域考古學文化。 [3] 
陶寺文化主要分佈於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澮河流域。在山西地區內的臨汾、襄汾、侯馬、曲沃、翼城、絳縣等地共發現陶寺類型的遺址75處。各個遺址規模一般在數萬或10餘萬平方米以上,最大的則超過了100萬平方米,陶寺遺址總面積已達300萬平方米。
陶寺文化的早期陶器多為手製和模製,輪制的較少,以夾砂灰陶為主,次為泥質灰陶,黑陶極少。紋飾以繩紋為主,器形以平底和小平底器為主,有少量的圈足器和三足器,以“釜灶”,扁壺、折腹單,小口折肩罐,折腹盆最具有特徵性。晚期輪製陶增多,泥質灰陶大增,紋飾中繩紋數量下降,但仍居首位,籃紋顯著增多,陶器羣的主要器類有各種形態的鬲,如雙銴鬲、單把鬲、高領鬲。新出現了陶甗和陶鬲,其他器類還有甑、深腹盆、籃紋鏤孔圈足罐、扁腹壺、豆、碗以及單把杯等。 [2] 
中文名
陶寺文化
所處時代
龍山時代
分佈區域
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澮河流域 [2] 
始興年代
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 [2] 
影    響
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支點 [3] 

陶寺文化簡介

因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遺址而得名。主要分佈於晉南地區的臨汾盆地,即峨嵋嶺以北汾河下游及陶寺文化陶器其支流澮河、滏河流域。可分為陶寺早、中、晚三期。陶器的陶質以夾砂灰陶和泥質灰陶為主,另有少量的夾砂褐陶、泥質褐陶和泥質黑陶,典型器物有釜灶、聾、扁壺、大口罐、小口折肩罐、鬲、廠、折腹盆、深腹盆、淺盤豆、單把杯、碗、缽等。文化年代距今4 300~3 900年。 [1] 

陶寺文化遺址發現

陶寺文化面貌較為豐富,陶寺遺址發現大、中、小三座城址。城內有重要大型建築區、祭祀區、倉儲區、手工作坊、公共墓地和一般平民居住區等。居住區和墓葬區被分別安排在遺址的不同方位。在陶寺類型居住址中發現很多小型房址,周圍有道路、水井、陶窯和較密集的灰坑。發現有早期小城和中期城址。房址分地面、半地穴式和窯洞三種,以後兩種居多。帶天井的窯洞式建築為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所僅見,還有少量是抹有白灰面的圓形半地穴式。窖穴多見圓形袋狀坑和橢圓形坑。陶窯多為火膛在前窯室在後的橫穴窯,窯室內的窯篦多呈葉脈狀。水井皆圓口方底,底部有護壁木樁或柵欄狀的木構件。此外還發現有卜骨和帶有朱書字跡的扁壺殘片等。 [2] 

陶寺文化墓葬羣

陶寺文化的墓葬已發掘1800餘座,有成片的大型墓地和大、中、小墓葬的區別。其中下靳村發現的多為中小型墓葬。陶寺早期中型城址發現有一處面積達3萬平米以上的大型墓地,墓葬分佈密集,打破關係複雜。墓葬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大型墓墓壙長度在3米左右。均有木棺葬具、隨葬品十分豐富,以M3015為代表,多達200餘件,有成組日用陶器、玉、石、骨、蚌飾品等,還有鼉鼓、特磬、土鼓、木案、俎、匣、玉鉞、瑗,及石斧、石錛等禮樂用具,以及彩繪木器等。中型墓一般長約2.2-2.5米,寬為0.8-1.0米,亦大都有木棺葬具,有的棺內還撒有硃砂。隨葬品組合有差異,一般有一兩件彩繪陶器和彩繪木器,或隨葬精美玉器和豬幹頜骨等。小型墓數量最多且成組成排分佈,墓室長度多在2米左右,大多沒有木質葬具,隨葬品僅有少量工具或裝飾品,不見陶器。此外,在陶寺居住址外還發現有少量非正常死亡的小型墓,與有棺槨、隨葬精美的死者形成了強烈的等級差別。 [2] 

陶寺文化陶寺文化的年代

陶寺文化的年代要晚於廟底溝二期,絕對上限年代不應超過公元前2600年,下限約當在公元前2000年稍晚。學術界多主張將陶寺文化分為三期。其從晉南廟底溝二期文化發展而來,年代上先後相承,文化面貌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晉南地區陶寺文化之後是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此外在陶寺文化周邊分佈着許多史前文化遺存,有東面的後岡二期文化,南面的三里橋類型和王灣三期文化;西面的客省莊文化,以及北面的龍山文化白燕三期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