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饕餮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獸)

鎖定
饕餮(tāo tiè),別名老饕、狍鴞(páo xiāo),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説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四大凶獸之一。 [9] 
據《山海經》記載:饕餮其形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是貪慾的象徵,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1]  [6]  [10] 
中文名
饕餮
外文名
tāo tiè
別    名
狍鴞
老饕
形象特徵
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
神話體系
中國神話
引申含義
貪婪、貪吃
形象身份
縉雲氏之子

饕餮歷史淵源

先秦時期,《神異經·西南荒經》記載:“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神異經·西荒經》記載:"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山海經·北山經》記載:“鈎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據晉代郭璞註解,此處“狍鴞”即饕餮。 [9] 
春秋末期,《左傳》記載: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 [2]  ;《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 [4]  和“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左傳·注》記載:“貪財為饕,貪食為餮” [16]  ;孔子《春秋》記載:“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饕餮是縉雲氏不成器的兒子)。 [3] 
戰國時期,《呂氏春秋·恃君》記載:“鴈門之北,鷹隼、所鷙、須窺之國,饕餮、窮奇之地”;《呂氏春秋·先識覽》記載:“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8]  ;《韓非子·亡徵篇》記載:“饕貪而無厭,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韓非子·八經篇》記載:“賢者止於質,貪饕化於鎮,奸邪窮於固。” [17] 
漢代,《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縉雲氏有個不成器的兒子,貪戀食物暴飲暴食,又貪圖財物,天下人都説他是饕餮),“帝鴻氏之不才子‘渾敦’、少皞氏之不才子‘窮奇’、顓頊氏之不才子‘檮杌’,以上合稱‘三兇’,加上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合稱‘四凶’。”,“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貨之饕餮,比之三兇,舜賓於四門,乃流四凶族,遷於四裔,以御螭魁,於是四門闢,言毋兇也人也。” [17]  ;《漢書·禮樂志》記載:“貪饕險”顏師古注:“貪甚曰饕。”特指貪食;《與劉伯宗絕交詩》記載:“北山有鴟,不潔其翼。飛不正向,寢不定息。飢則木覽,飽則泥伏。饕餮貪污,腐臭是食。填腸滿膆,嗜慾無極。長鳴呼鳳,謂鳳無德。鳳之所趨,與子異域。永從此絕,各自努力!” [17] 
後晉時期,《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記載:“居上無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無忠誠之節,而有奸欺之罪”。
宋朝時期,《路史·蚩尤傳》記載:“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蚩尤外表像瘦,是貪虐者的代表,與饕餮不謀而合。 [6] 
明朝時期,《升庵外集》記載:龍生九子而不成龍,“五曰饕餮,好飲食,故立於鼎蓋"。 [15] 
中華民國,《辭海》記載:饕餮是“傳説中的貪食的惡獸。古代鐘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
現代,《蘆笛·馬騫》詩記載:“饕餮的鯨吞,能使東方的豐饒的土地,遭難得比經了蝗蟲的打擊和旱災還要廣大,深邃而不可救援!”
饕餮各時期形象
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
殷周 殷周
北宋 北宋
後金 後金
參考資料來源: [9]  [16] 

饕餮文化特色

  • 饕餮紋
饕餮紋”的紋飾最早出現在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常見於青銅器上。主要由饕餮紋和雲紋所組成,以饕餮為中心,雲紋環繞其周圍。 [12] 
饕餮紋飾
饕餮紋 饕餮紋
饕餮紋 饕餮紋
饕餮紋 饕餮紋
饕餮紋 饕餮紋
饕餮相關的文物
名稱
介紹
圖片
匏制饕餮紋爐
清代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高10.4釐米,口徑16.7釐米,足徑15.8釐米。爐直口,豐肩,圓腹,足稍高。外壁肩部凸弦紋帶內以輕巧的6瓣花為間隔,飾回形夔紋一週。 [20] 
匏制饕餮紋爐 匏制饕餮紋爐
竹根雕饕餮紋爐
清代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通高15釐米,口徑13.2釐米。爐圓形,雙耳,三足,腹外有一圈回紋地饕餮紋裝飾帶,鼎蓋及三足荷葉式底座為紫檀木製。蓋鈕以蜜蠟雕成,刻獸面紋及蕉葉紋。 [21] 
竹根雕饕餮紋爐 竹根雕饕餮紋爐
商代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高22.1釐米,口徑9.1釐米,足徑8.9釐米。器斂口,腹微鼓,圈足,口下安雙耳,足上有對稱雙孔。器身通體刻劃饕餮紋。 [22] 
白陶雕刻饕餮紋雙耳壺 白陶雕刻饕餮紋雙耳壺
商代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高12.5釐米,口徑22.7釐米,足徑15.2釐米。通體雕刻紋飾。口下雕刻凸弦紋,腹部雕刻仿青銅器上的雲雷紋,高足中部雕刻錢紋,上下分別雕刻變形回紋和饕餮紋作輔助紋飾。 [23] 
白陶刻紋豆 白陶刻紋豆
清代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通體飾仿古銅器紋飾夔龍、夔鳳、饕餮、回紋等。底白釉,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 [24] 
天藍釉獸面紋螭耳尊 天藍釉獸面紋螭耳尊
乾隆款掐絲琺琅饕餮紋簠
清代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高8.3釐米,長13.2釐米,寬19.6釐米。簠作長方形,銅鎏金獸吞式雙耳,高足外撇。簠的四面均飾互為對應的饕餮紋,口邊飾回紋,足邊飾捲雲紋。器裏藍地卷草紋。 [25] 
乾隆款掐絲琺琅饕餮紋簠 乾隆款掐絲琺琅饕餮紋簠
竹根雕饕餮紋活環提樑執壺
清代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通高28釐米,口徑4.9釐米,足徑5.4×5釐米。清宮舊藏。壺長頸,鼓腹,圈足,拱形圓蓋,火焰式鈕,壺體一側為鳳頭式流,另一側為捲雲式柄。壺身飾四周弦紋,腹部雕一圈減地隱起的饕餮紋。肩部配活環鏈式提樑,提樑中部雕成夔龍狀。 [26] 
竹根雕饕餮紋活環提樑執壺 竹根雕饕餮紋活環提樑執壺
文竹蕉葉饕餮紋瓶
清代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瓶敞口,平口沿,束頸,豐肩,斂腹,足部微收進,足緣外撇。腹部為蕉葉饕餮紋,面積較大;足部飾一週變體夔鳳紋。 [27] 
文竹蕉葉饕餮紋瓶 文竹蕉葉饕餮紋瓶
白陶刻饕餮紋雙系壺
商代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高22釐米,口徑9.2釐米,足徑9.2釐米。肩對稱置圓孔系。與系對應的圈足上有兩個圓孔。通體雕刻饕餮紋。 [28] 
白陶刻饕餮紋雙系壺 白陶刻饕餮紋雙系壺
商代文物,河北商墓出土。此鼎造型古樸、兩立耳為曲槽形,鼎口有加厚的寬沿,鼎腹飾變形饕餮紋。 [9] 
商代饕餮紋鼎 商代饕餮紋鼎
商代文物,20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高103釐米,口徑80釐米,重230千克。鼎的頸部和足部均裝飾饕餮紋,腹壁近口緣處鑄有銘文“子龍”二字。 [37-38] 
子龍鼎 子龍鼎
商後期文物,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高48釐米。銘文29字。1959年河南安陽高樓莊後岡圓形祭祀坑出土,其口沿下饕餮紋。 [39] 
戍嗣子鼎 戍嗣子鼎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鼎圓形,雙立耳,三柱足,腹起六道扉稜。鼎身飾三組獸面紋,足飾蕉葉紋。 [29] 
父乙鼎 父乙鼎
青玉雕饕餮紋方鼎
清代文物,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長11釐米,寬11釐米,高17.5釐米。此鼎為仿古玉器,採用一整塊和田青玉掏膛而制。正面紋飾為獸面紋,足上亦浮雕有獸面紋。 [32] 
青玉雕饕餮紋方鼎 青玉雕饕餮紋方鼎
良渚玉器
玉雕饕餮覆面,四角雕刻有或繁或簡的由獸和神人組成的神人面像。 [9] 
良渚玉器 良渚玉器
  • 展覽
2021年9月,新西蘭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攜手浙江美術館共同推出“山海新經——中華神話元典當代藝術展”在線觀展活動。其中《饕餮:天下意象》板塊共展出60件作品,此板塊通過藝術家們的作品帶領觀眾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山海經》中的上古神獸“饕餮”。 [33] 
《饕餮:天下意象》板塊相關展品
《饕餮:天下意象》板塊 《饕餮:天下意象》板塊
徐震《守護神》(綜合材料) 徐震《守護神》(綜合材料)
鄭皓天《獸索銘碑》(綜合材料) 鄭皓天《獸索銘碑》(綜合材料)
鄔建安《徵兆 綿羊》 (仿真標本,樂器,鐵板) 鄔建安《徵兆 綿羊》 (仿真標本,樂器,鐵板)
  • 機器人
2021年8月8日,“青少年冬奧教育基地”落户中國科技館,“科技冬奧即時展覽”會上,青銅機器人“饕餮”可以向觀眾介紹冬奧小知識,為展覽增加趣味性。 [36] 
  • 姓氏
南朝梁世祖賜武陵王紀姓饕餮氏。見《梁書·武陵王紀傳》。 [13] 
  • 美食活動
2010年11月,中新網生活頻道聯合北京眾多餐廳推出“饕餮中國”北京站之“饕餮北京”尋找名店名吃活動,發掘名吃名店。 [30] 
  • 社團
2012年,合肥學院成立饕餮美食社,是一個美食類的社團。 [31] 

饕餮藝術形象

  • 文學形象
饕餮文學形象
作品年代
作品名稱
作者
唐代
杜甫
北宋
老饕賦
蘇東坡
北宋
清朝
《奈何天·夥醋》
李漁
現代
北京人
曹禺
現代
《略談魯迅先生的<野草>》
聶紺弩
現代
饕餮記》奈何天·夥醋
殷羽
參考資料來源: [8-9]  [14]  [35] 
  • 影視形象
饕餮影視形象
播出時間
類型
作品名稱
2009年3月28日
特攝劇
2014年2月28日
電視劇
靈魂擺渡 [5] 
2015年5月29日
電影
2016年12月16日
電影
長城 [6]  [11] 
2018年8月3日
電影
風語咒 [48] 
2018年10月16日
短視頻
《饕餮》 [40] 
2019年2月
電視劇
饕餮記 [34] 
2023年
電影
封神第一部 [50] 
  • 遊戲形象
發行時間
名稱
開發商
2008年3月7日
Liar-soft
2009年7月16日
神魔令
北京歡城科技 [44] 
2010年12月13日
三國殺
tao chen
2011年4月20日
2015年1月16日
2015年11月26日
2016年6月
天下3
2018年6月26日
網易遊戲 [45] 
2018年8月
必果互娛 [42] 
2000年12月2日
奧迪雙鑽

饕餮關係説明

饕餮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説中的一種野獸,與“窮奇”、“檮杌”、“混沌”並稱四大凶獸 [6] 
饕餮的關係説明

名稱
簡要介紹
形象出處
除饕餮外的三大凶獸
窮奇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兒子,《神異經》描述它是一種生活在西北,長得像虎有翅膀,喜歡吃人的怪物。“窮奇”用來比喻背信棄義的人。
《山海經·海外北經》《神異經·西北荒經》
檮杌是顓頊的不才子,“檮杌”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兇惡的人。
《左傳》
混沌,即渾敦。其狀如犬,似羆而無爪,有目而不見,有兩耳而不聞,有腹無五臟,行走而足不開。渾沌因既混且亂,故後世稱是非不分之人為“渾沌”。
《山海經》《史記.五帝本紀》

饕餮史料索引

饕餮的史料索引
作者和朝代
形象出處
左丘明(春秋末期)
左傳 [2] 
《左傳·文公十八年》 [4] 
《左傳·注》 [16] 
相傳是孔子(春秋)
春秋 [3] 
司馬遷(西漢)
史記·五帝本紀》 [9] 
作者不詳(先秦時期)
神異經·西南荒經》
神異經·西荒經》
左丘明(春秋末期)
左傳·文公十八年》
呂不韋及其門客(戰國時期)
呂氏春秋·恃君》
呂氏春秋·先識覽》 [8] 
韓非及後人(戰國時期)
《韓非子·亡徵篇》
《韓非子·八經篇》
司馬遷(西漢)
史記·五帝本紀》
班固、班昭、馬續(東漢)
漢書·禮樂志》
朱穆(漢代)
《與劉伯宗絕交詩》 [17] 
劉昫(後晉)等
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
羅泌(宋代)
《路史·蚩尤傳》 [6] 
楊慎(明朝)
升庵外集 [15] 

饕餮形象評價

饕餮十分貪吃,遇見到什麼吃什麼,它是貪婪慾望的象徵。(王彩雲《對於傳統饕餮紋飾在現代設計中象徵性內涵的探索》評) [18] 
(《長城》中的)饕餮是人性貪婪的象徵,寓意上蒼對人類貪慾的懲罰。(田靈枝和鄧景春《從<長城>看中國電影的國際化與文化自信》評)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