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我的人生感悟

鎖定
《我的人生感悟》是2006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季羨林。
《我的人生感悟》裏的散文不僅讓人看到的是作為散文家的季羨林,而且讓人發現了一個學者活的靈魂。這些散文思想厚重而文字輕靈,集史、識、才、情於一體,堪稱“老生派”散文的傑作。他以自身親歷過的事情,感受過的情愫,高度概括與濃縮了自己九十餘年漫長的人生苦旅中,那些刻骨銘心的生存體驗與人生感悟。 [1] 
中文名
我的人生感悟
作    者
季羨林
出版時間
2006年
出版社
中國青年出版社
ISBN
9787500668275
定    價
29 元
開    本
16 開

我的人生感悟內容簡介

全書以“修身”、“治學”、“寄情”、“曠達”為題,將季老對人生的感悟、理解與智慧箴言集於一書,這些文章裏我們能讀到學者的探究思索、長者的淡薄磊落、智者的睿智明悟,這些文章裏我們能讀熱情與追求、甜蜜與苦澀、遺憾與困惑、誠實與坦蕩。在這本書中始終貫穿着季老對世事人生的深情。這些文人散文無論是回憶往事、記述師友,還是寫物抒情、感時言志,篇篇都洋溢着至深的真情,字字都流露出推敲的匠心,因此感人肺腑
時光流逝,一轉眼,自己已經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我的預算。有人認為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了,對人生的種種相,眾生的種種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遠不如早一點離開人世這個是非之地,落一個耳根清淨。中國古話説:“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像我這樣年屆耄耋的老朽,當然已是“舊人”。我們可以説是已經交了棒,看你們年輕人奮勇向前了。但是我們雖無棒在手,也絕不會停下不走…… [2] 

我的人生感悟作者簡介

《我的人生感悟》 《我的人生感悟》
季羨林,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思想家、佛學家、梵語語言學家、巴利文專家、印度學家、作家、語言學家、文學家東方學家教育家和翻譯家,著作等身。
1911年生於山東清平縣(今臨清市)。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後,在濟南山東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艾、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文。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數授、系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主要論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印度簡史》、《中印文化關係史淪文集》、《印度佔代語言論集》、《關於大乘上座部的問題》、《天竺心影》等;主要翻譯作品:《沙恭達羅》、《優哩婆濕》、《羅摩衍那》、《家庭中的泰戈爾》、《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説集》、《五卷書》等;並撰寫過《留德十年》等傳記作品及《賦得永久的悔》等散文集。主編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等。

我的人生感悟目錄

第一部分修身
希望在你們身上
漫談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人生之美
三論人生
禪趣人生
一寸光陰不可輕
趙新建《清塘荷韻》 趙新建《清塘荷韻》
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成功
虎年抒懷
新年抒懷
一個老知識分子的心聲
我寫我
陳寅恪先生的愛國主義
漫談倫理道德
尊師重道
談禮貌
謙虛與虛偽
容忍
第二部分治學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
開卷有益
我最喜愛的書
廣通聲氣博採眾長
抓住一個問題終生不放
沒有新意,不要寫文章
我的考證
談翻譯
研究、創作與翻譯並舉
實話實説
學術良心或學術道德
學習吐火羅文
十年回顧
關於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第三部分寄情
千禧感言
賦得永久的悔
愛情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氣氛
追夢
人間自有真情在
邁耶一家
我的老師們
懷念喬木
我記憶中的老舍先生
馮至先生
回憶陳寅恪先生
張岱年先生
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
夢縈未名湖
幽徑悲劇
二月蘭
夾竹桃
馬纓花
神奇的絲瓜
聽雨
第四部分曠達
不完滿才是人生
對待不同意見的態度
走運與倒黴
譭譽
世態炎涼
牛棚雜憶——緣起
老少之間
八十述懷
九十述懷
老年談老
養生無術是有術
我的心是一面鏡子
後記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