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慢性胃痛

鎖定
慢性胃痛是臨牀上常見的一個症狀,多見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胃神經宮能症。也見於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膽囊炎及膽石症等病。急性胃痛就是發病急,變化快,病情重。病人感覺胃部劇痛,同是伴隨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等病症。
患病部位
腹部
相關疾病
膽汁返流性胃炎 急性腐蝕性胃炎 急性單純性胃炎 急性胃炎 慢性胃炎 胃切除後膽汁返流性胃炎等
相關症狀
噯氣 噁心 惡性貧血 腹痛 腹瀉 腹脹 黑便 間歇性胃痛 焦慮 結節 緊張 潰瘍 慢性潰瘍 慢性胃痛等
所屬科室
內科 消化內科
相關檢查
基礎胃液分泌量 血清癌胚抗原 氣鋇雙對比造影

慢性胃痛原因

胃痛常見誘因有:季節寒冷、飲食不當(如生冷食物、飢飽失常、暴飲暴食等)、過度飲酒、過於勞累、情緒激動、刺激性食物或藥物等。上述原因刺激胃,導致胃壁平滑肌痙攣,胃內壓增高,肌纖維緊張度增強,刺激神經感受器而發生胃痛。
胃痛發生的常見原因有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和脾胃弱等。胃痛(12張)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若寒邪客於胃中,寒凝不散,阻滯氣機,可致胃氣不和而疼痛或因飲食不節,飢飽無度,或過食肥甘,食滯不化,氣機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肝對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惱怒抑鬱,氣鬱傷肝,肝失條達,橫逆犯胃,亦可發生胃痛;若勞倦內傷,久病脾胃虛弱,或稟賦不足,中陽虧虛,胃失温養,內寒滋生,中焦虛寒而痛;亦有氣鬱日久,瘀血內結,氣滯血瘀,阻礙中焦氣機,而致胃痛發作總之,胃痛發生的病機分為虛實兩端,實證為氣機阻滯,不通則痛;虛證為胃腑失於温煦或濡養,失養則痛。
一是由於憂思惱怒,肝氣失調,橫逆犯胃所引起,故治法以疏肝、理氣為主。
一是由脾不健運,胃失和降而導致,宜用温通、補中等法,以恢復脾胃的功能。
導致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作過度緊張、食無定時、吃飽後馬上工作或做運動、飲酒過多、吃辣過度、經常進食難消化的食物等。胃痛可能有若干因素,但大多數是由胃酸反流引起的。也就是原本待在胃內的液體逆流入食道。這些消化液中含有氫氯酸(鹽酸),這是工業上用來清潔金屬的腐蝕性物質。儘管胃有保護膜,以免受胃酸侵蝕,然而.食道卻缺乏此保護層。
因此,當胃酸逆流人食道時,會引起灼熱,有時嚴重到你以為是心臟病發作。引起胃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大吃大喝,但這並不是唯一原因。有些人並未暴飲暴食,但也患胃痛。其實,胃痙攣就和食物沒有一點關係,它絕大多數起因於精神原因,生氣、精神緊張、壓力過大等都可能引起胃絞痛。
胃部是我們體內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在正常狀態下,它應該是不停蠕動,將食道送下來的食物絞碎。如果它的蠕動不正常,就會妨礙消化和吸收,令過量氣體積聚,形成胃氣,中醫稱這情況為「呆滯」。
胃呆滯時,吃下的食物不能實時磨碎、送到腸道,因而被迫滯留胃中,半處理過的食物就會任意發酵發臭,形成酸腐氣味,亦即口氣,同時亦會有胃脹的徵狀。
當胃部出現潰瘍,幽門螺旋菌就會寄生於傷口,導致潰瘍處經常發炎;即使用藥殺滅細菌,如果飲食惡習不改,潰瘍癒合之後,依然會不時覺得疼痛。

慢性胃痛檢查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一、胃液分析:測定基礎胃液分泌量(BAO)及增大組織胺或五肽胃泌素後測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峯泌酸量(PAO)以判斷胃泌酸功能,有助於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及指導臨牀治療。淺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廣泛而嚴重的萎縮胃炎胃酸降低,尤以胃體胃炎更為明顯,胃竇炎一般正常或有輕度障礙。淺表性如疣狀胃炎也可有胃酸增高。
二、血清學檢測:慢性萎縮性胃體炎血清胃泌素常中度升高,這是因胃酸缺乏不能抑制G細胞分泌之故。若病變嚴重,不但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減少,內因子分泌也減少,因而影響維生素B12也下降;血清PCA常呈陽性(75%以上),慢性胃竇胃炎時血清胃泌素下降,下降程度隨G細胞破壞程度而定;血清PCA也有一定的陽性率(約30-40%)。
三、胃腸X線鋇餐檢查:用氣鋇雙重造影顯示胃粘膜細微結構時,萎縮性胃炎可出現胃粘膜皺襞相對平坦、減少。胃竇胃炎X線徵表現為胃竇粘膜呈鈍鋸齒狀及胃竇部痙攣,或幽門前段持續性向心性狹窄,粘膜粗亂等。疣狀胃炎X線餐特徵改變為胃竇部有結節狀粗大皺襞,某些皺襞結節的中央有鋇斑。
四、胃鏡和活組織檢查:是診斷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淺表性胃炎常以胃竇部最為明顯,多為瀰漫性胃粘膜表面粘液增多,有灰白色或黃白色滲出物,病變處粘膜紅白相間或花斑狀,似麻疹樣改變,有時有糜爛。萎縮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蒼白或灰白色,亦可呈紅白相間,白區凹陷;皺襞變細或平坦,由於粘膜變薄可透見呈紫蘭色粘膜下血管;病變可瀰漫或主要在胃竇部,如伴有增生性改變者,粘膜表面顆粒狀或結節狀。
活檢標本應時作病理學及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可先置一標本於含酚紅的尿素液中作尿素酶試驗陽性者於30-60分鐘內試液變成粉紅色,另一標本置特殊的培養液中,在微氧環境下培養,再一標本製作成切片,以HE或Warthin-Starry或Gieemsa染色。切片上可見在粘膜層中有成堆形態微彎的桿菌,呈魚貫狀排列。

慢性胃痛鑑別診斷

慢性胃痛的鑑別診斷:
1、慢性胃痛:慢性胃痛常見於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係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也是部隊多發病之一,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自纖維內鏡廣泛應用以來,對本病認識有明顯提高。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縮(粘膜喪失功能)和化生,常累及賁門,伴有G細胞喪失和胃泌素分泌減少,也可累及胃體,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源性因子的減少。
2、神經性胃痛:有的人當承受較大的精神壓力時,胃酸會大量分泌,呈現出胃酸過多狀態,引起燒心,打隔,胃痛等症狀。另外,胃的工作是受植物神經支配的,當人的精神壓力過大時,植物神經系統失去平衡,胃就不能正常工作(分泌胃酸,蠕動等),造成胃部不適,引發胃痛。再有,因為睡眠不足,飲食不周,生活,工作,學習等原因。都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紊亂,引發胃痛,這就是神經性胃痛。
3、間歇性胃痛:胃痛是指僅見於胃腸道與胃液接觸部位的慢性潰瘍,又稱潰瘍病,中醫稱胃痛、心痛、胃脘痛範疇。間歇性胃痛就是胃痛呈間歇性,沒有一定的規律。
4、情緒性胃痛:心理性胃痛屬於精神功能症,主要因為人的緊張、焦慮等不安情緒反射到胃,導致上腹部疼痛,症狀包括胃痙攣、腹脹,通常焦慮解除後就能減緩症狀。但令人困擾的是,心理性疼痛有時難有方法可立即減緩症狀,而且痛的程度也令人難以忍受。更嚴重後果是壓力會引起胃酸分泌,一旦胃酸分泌過多,就易引發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酸逆流等病症。
症狀
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症狀,症狀的輕重與胃粘膜的病變程度並非一致。大多數病人常無症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反酸等。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水瘦、舌炎、腹瀉等,個別病人伴粘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並可有出血。
上腹痛、消化不良、嘔血、黑便。常常症狀為反覆發作,無規律性腹痛、疼痛經常出現於進食過程中或餐後及多數位於上腹部、臍周、部分患兒部委不固定,輕着間歇性隱痛或鈍推、嚴重者為劇烈絞痛。常伴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脹,繼續影響營養狀況及生長髮育。胃粘膜糜爛出血者伴嘔血、黑便。
臨牀表現
本病進展緩慢,常反覆發作,中年以上好發病,並有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加的傾向。部分患者可無任慢性胃炎何症狀,多數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狀,體徵不明顯。各型胃炎其表現不盡相同。
一、淺表性胃炎可有慢性不規則的上腹隱痛、腹脹、噯氣等,尤以飲食不當時明顯,部分患者可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此類患者胃鏡證實糜爛性及疣狀胃炎居多。
二、萎縮性胃炎不同類型、不同部位其症狀亦不相。胃體胃炎一般消化道症狀較少,有時可出現明顯厭食、體重減輕,舌炎、舌乳頭萎縮。可伴有貧血,在我國發生惡性貧血者罕見。萎縮性胃炎影響胃竇時胃腸道症狀較明顯,特別有膽汁反流時,常表現為持續性上中腹部疼痛,於進食後即出,可伴有含膽汁的嘔吐物和胸骨後疼痛及燒灼感,有時可有反覆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現嘔血,此係胃粘膜屏障遭受破壞而發生急性胃粘膜糜爛所致。慢性胃炎大多無明顯體徵,有時可有上腹部輕壓痛。

慢性胃痛緩解方法

1.春節前後天氣寒冷,是胃病活躍的季節,應注意保暖,減少發作的誘因。
2.注意調節生活節奏,避免精神緊張、焦慮、恐懼,防止過度疲勞。長時間的精神緊張可使大腦皮質功能紊亂,胃酸與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平滑肌痙攣,胃粘膜下血管痙攣缺血,胃粘膜屏障損害。
3.禁暴飲暴食、辛辣刺激性食品,過度飲酒等。
4.避免使用對胃有損害的藥物,如阿司匹林等。
5.積極防治其它疾病,如上呼吸道疾病、五官疾病(鼻竇炎、咽喉炎)、口腔疾病(齲齒、牙齦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