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恐懼症

(精神類疾病)

鎖定
恐懼症原稱恐怖性神經症,是指患者對外界某些處境、物體、或與人交往時,產生異乎尋常的恐懼與緊張不安,可致臉紅、氣促、出汗、心悸、血壓變化、噁心、無力甚至昏厥等症狀,因而出現迴避反應。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於是極力避免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着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
西醫學名
恐懼症
英文名稱
phobia
所屬科室
內科 -
主要症狀
異乎尋常的恐懼,過分的緊張不安,氣促迴避行為
主要病因
遺傳因素,素質因素,生理因素,心理-社會因素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恐懼症疾病分類

根據恐懼的對象恐懼症大致分為三類:廣場恐懼症(agoraphobia)、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特定恐懼(specific phobia) [1]  [2]  [3] 

恐懼症發病原因

目前恐懼症的病因尚不明確。研究表明,可能與遺傳因素、素質因素、生理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等有關係
1、遺傳因素 廣場恐懼症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尤其影響到女性親屬。有研究表明,同卵雙生子比異卵雙生子的恐懼同患率更高。某些特定的恐懼症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如血液和注射恐懼。
2、素質因素 前人認為患者病前性格多為膽小、羞怯、被動、依賴、高度內向,容易焦慮、恐懼,並有強迫傾向等。如果自小就受到母親過多的保護,成人之後,也容易發生恐懼症。
3、生理因素 有人發現恐懼症患者的神經系統的驚醒水平增高,這種人很敏感、警覺,處於過度覺醒狀態。其體內交感神經興奮佔優勢,腎上腺素、甲狀腺素的分泌增加。但這種生理狀態與恐懼症的因果關係尚難分清。
4、心理社會因素患者在首次發病前可能會有某種精神刺激因素,資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動地追溯到與其發病有關的某一事件。19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用條件反射理論來解釋恐懼症的發生機制,認為恐懼症狀的擴展和持續是由於症狀的反覆出現使焦慮情緒條件化,而回避行為則阻礙了條件化的消退。即當患者遭遇某一恐懼性刺激時,當時情景中另一些並非恐懼的刺激(無關刺激)也可能同時作用於患者大腦皮層,兩者作為一種混合刺激形成條件反射,所以今後重遇這種情景,即便是隻有無關刺激,也能引起強烈的恐懼情緒。然而部分患者並無曾受恐嚇的經歷,有些患者恐懼的對象經常變換,這些都是條件反射學説難以解釋的 [1]  [2] 

恐懼症臨牀表現

恐懼症患者所恐懼的對象多達數百種之多。通常將其歸納為三大類 [1]  [2]  [3] 

恐懼症廣場恐懼症(agoraphobia)

又稱場所恐懼症、曠野恐懼症、幽室恐懼症等。是恐懼症中最常見的一種,約佔60%。多起病於25歲左右,35歲左右是另一發病高峯,女性多於男性。主要表現為對某些特定環境的恐懼,如廣場、密閉的環境和擁擠的公共場所等。患者害怕離家或獨處,害怕進入商店、劇場、車站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因為患者擔心在這些場所出現恐懼感,得不到幫助,無法逃避,因而回避這些環境,甚至根本不敢出門,焦慮和迴避行為的程度可有很大差異。恐懼發作時還常伴有抑鬱、強迫、社交焦慮、人格解體等症狀,若不有效治療,症狀雖可波動,但一般會轉入慢性。

恐懼症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

又稱社交焦慮障礙(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多在17-30歲期間發病,男女發病率幾乎相同;常無明顯誘因突然起病,中心症狀圍繞着害怕在小團體中被人審視,一旦發現別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頭、不敢與人對視,甚至覺得無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場合演講,集會不敢坐在前面,迴避社交,在極端情形下可導致社會隔離。常見的恐懼對象為異性、嚴厲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等,或是熟人。可伴有自我評價低和害怕批評,可有臉紅、手抖、噁心或尿急等症狀,症狀可發展到驚恐發作的程度。臨牀表現可孤立限於如公共場合進食、公開講話、或遇到異性,也可泛化到涉及家庭以外的所有情境。部分患者常可能伴有突出的廣場恐懼和抑鬱障礙;一部分患者可能通過物質濫用來緩解焦慮而最終導致物質依賴,特別是酒依賴。

恐懼症特定恐懼(specific phobia)

患者的恐懼侷限於特定的情境,如害怕接近特定的動物,害怕高處、雷鳴、黑暗、飛行、封閉空間、在廁所大小便、進食某些東西、牙科治療、目睹流血或創傷,害怕接觸特定的疾病,促發驚恐的具體情境。特定恐懼一般在童年或成年早期就出現,如果不加以治療,可以持續數十年。對恐懼情境的害怕一般不波動,導致功能殘缺的程度取決於患者回避恐懼情境的難易程度。性傳播疾病特別是艾滋病是疾病恐懼的常見對象。其中的血液—創傷恐懼與其他恐懼不同,它導致心跳緩慢,有時出現暈厥,而不是心跳過速。

恐懼症診斷及鑑別診斷

恐懼症診斷要點

1、符合神經症性障礙的共同特點:
①一般沒有明顯或持續的精神病性症狀;
②症狀沒有明顯的器質性病變為基礎;
③患者對疾病體驗痛苦;
④心理-社會因素、病前個性在神經症性障礙的發生發展中起一定作用;
2、以恐懼症狀為主要臨牀相,同時符合以下四種症狀:
⑴ 對某些客體或處境有強烈的恐懼,恐懼的程度與實際危險不相稱。
⑵ 發作時有焦慮和自主神經紊亂的政治。
⑶出現反覆或持續的迴避行為
⑷明知恐懼是過分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但仍無法控制。
3、對恐懼的情景和事物的迴避行為必須是或曾經是突出症狀。
4、病程持續一個月以上。
5、導致個人痛苦及社會功能損害。
6、排除廣泛性焦慮障礙疑病症、抑鬱障礙、精神分裂症。排除軀體疾病如內分泌疾病。

恐懼症鑑別診斷

1、正常人的恐懼 正常人對某些事物或場合也會有恐懼心理,如毒蛇、猛獸、黑暗而靜寂的環境等。關鍵看這種恐懼的合理性、發生的頻率、恐懼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經症狀(如氣促、出汗、心悸等)、是否明顯影響社會功能,是否有迴避行為等來綜合考慮。所謂迴避,是指患者明知恐懼的程度與實際危險不相稱,卻必定要選擇迴避,沒有迴避就不算病態。
2、與其他神經症性障礙鑑別
①恐懼症和焦慮症都以焦慮為核心症狀,但恐懼症的焦慮由特定的對象或處境引起,呈境遇性和發作性,事過境遷,焦慮即可減輕或消失。而焦慮症的焦慮常持續存在,並非針對某一具體的環境或對象,故又稱自由浮動性焦慮或廣泛性焦慮。
強迫症的強迫性恐懼源於自己內心的某些思想或觀念,怕的是失去自我控制,並非對外界事物恐懼。
疑病症患者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或身體某一部分的功能過分關注,懷疑自己患了某種疾病,顧慮與其實際健康狀況不符,醫生的解釋和客觀檢查結果常不足以動搖其固有成見,這類患者認為他們的懷疑和擔憂是合理的。而恐懼症則認為這種恐懼不必要,只是無法擺脱,故求助於醫生以解脱困境。更主要的鑑別在於恐懼症所害怕的客體是患者自身以外的,而疑病症所擔心的則是自身。
3、抑鬱障礙 某些抑鬱障礙伴有短暫的恐懼,某些恐懼特別是廣場恐懼也伴有抑鬱心境,恐懼症與抑鬱並存可加重恐懼。診斷則根據當時每一個障礙是否達到診斷標準。若恐懼症狀出現之前已經符合抑鬱障礙的標準,抑鬱障礙的診斷則優先考慮。
4、顳葉癲癇可表現為陣發性恐懼,但其恐懼並無具體對象,發作時的意識障礙腦電圖改變及神經系統體徵可資鑑別 [1]  [2]  [3] 

恐懼症疾病治療

恐懼症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 [1]  [2]  [3]  :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和其他治療。

恐懼症行為治療

許多患者在疾病過程中已經學會如何迴避令他們產生恐懼的對象和場所而不影響他們的日常社會功能。行為療法是治療恐懼症的首選方法。系統脱敏;療法、暴露衝擊療法對恐懼症效果良好。基本原則一是消除恐懼對象與焦慮障礙反應的條件性聯繫;二是對抗迴避反應。但行為只強調可觀察到的行為動作,是治表未治本,療效是否持久,結論不一。

恐懼症藥物治療

嚴格地説並無一種消除恐懼情緒的藥物,對單純恐懼一般沒有效果,但可用苯二氮卓藥物來暫時緩解單純恐懼,例如飛行恐怖。合用普萘洛爾為代表的β受體阻斷劑對恐懼症的軀體症狀效果很好,能減輕或者消除自主神經反應,如心悸、氣促、出汗等,降低警醒水平。SSRI類如帕羅西汀、舍曲林等治療社交焦慮障礙有效,但藥物的不良反應限制了應用。有文獻報道,丙米嗪對恐懼發作有時具有戲劇性效果。

恐懼症其他治療

如氣功、鬆弛療法等也有一定的療效。

恐懼症疾病預後

多數恐懼症患者病程遷延,有慢性化趨勢,病程越長預後越差。兒童期起病、單一恐懼者預後較好,恐懼對象廣泛的恐懼症預後較差。如兒童期起病者,五年以後基本恢復或明顯緩解;社交恐懼症病程已持續一年以上者,如不經治療,以後五年內的變化不會很大,但在更長的時間以後會漸漸有些改善,場所恐懼症亦如此 [1]  [2]  [3] 

恐懼症疾病預防

恐懼是一種痛苦的體驗,但並不是完全消極有害的,它跟機體的痛覺一樣具有自我防衞的保護作用,在危險場合下產生恐懼可以促使我們迅速離開險境,顯然對生存有利。如在黑暗的空曠中容易產生恐懼,這絕非僅僅是迷信的鬼怪觀念造成的。在黑暗中,從環境中獲取情報信息的主要途徑——視覺失去作用,這使我們對可能遭到的危害降低了分辨和防衞的能力。精神的恐懼和緊張便是一種很自然的代償反應。恐懼症很多是與童年的心理發育有關的,因此從小就要注意培養兒童健康的行為模式,一方面教育其正視困難,及時地解決困難,不迴避、不拖延;另一方面要理解孩子們的恐懼,不是冷酷地加以斥責,因為恐懼也是人類一種正常的情緒,過於魯莽、膽大包天,什麼都不怕,未必是健全人格的特徵。故在理解和同情的基礎上,支持鼓勵孩子們去接受各種考驗,克服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培養堅毅、頑強、沉着、豁達、坦然、勇於面對現實的性格,這對預防恐懼症是頗有裨益的 [1] 

恐懼症專家觀點

1、恐懼症是種常見的神經症性障礙,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較好。
2、消除顧慮,樹立信心,接受恐懼症的存在,及時接受正規的治療,遵醫囑堅持治療,做好長期治療的準備,同時也要做好定期隨訪的工作。有些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因為效果不明顯,即放棄治療,使前期取得的成果功虧一簣;或者症狀稍微改善,即偷懶不願再堅持治療,使病情越發嚴重。
3、建立治療同盟,家屬、親友、朋友等同醫護人員一起多鼓勵支持患者,照顧好患者的生活;同時家屬、親友等及時與醫生進行溝通,一同努力幫患者消除恐懼情緒,恢復正常生活。
4、加強精神衞生知識的宣傳,讓更多的人瞭解恐懼症的知識,消除歧視,當患者出現恐懼發作時,周圍的人要及時幫助他,安撫他的情緒,不要取笑他,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
參考資料
  • 1.    沈漁邨。精神病學(第五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0,6:596-599
  • 2.    郝偉。精神病學(第六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08,6:115-117
  • 3.    李凌江。行為醫學(第二版)。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