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如珂

鎖定
徐如珂(1562年~1626年),字季鳴,號念陽,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人。明朝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平定奢安之亂有功,官至光祿卿、南京工部右侍郎。因忤魏忠賢,旋藉故削籍 [1] 
(概述圖片來源:清·舒時貞繪《司空念陽徐公像》南京博物院 [1] 
季鳴
念陽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南直隸蘇州府吳縣
出生日期
1562年
逝世日期
1626年
主要成就
平定奢安之亂有功
本    名
徐如珂
諡    號
忠仁 [5] 

徐如珂人物生平

明朝萬曆二十三年(1595)進士。授刑部主事,歷郎中。主事謝廷贊上疏請建儲,明神宗怒,盡貶刑曹官,徐如珂貶官雲南布政司照磨。累遷南京禮部郎中、廣東嶺南道參議暹羅貢使饋犀角象牙,徐如珂不受。
天啓元年(1621),遷川東兵備道副使。奢崇明叛亂,徐如珂毅然叱馭,治兵銅鑼峽口,日親矢石,諸郡各以兵至。擊殺奢崇明黨羽樊龍,收復重慶。奉檄搗藺州(今四川古藺)土城,一切兵餉皆藉籌運,徐如珂深入不毛,與士卒同艱苦,進兵乾灘子,灘高水涸,旬日不得進,徐如珂為文,率將校祭之,是夕水漲,獲濟渡畢復涸,其誠感如此,初夢人贈以川扇一柄,乃醒曰:“川東善後,其屬我乎?”賊借水西兵十萬來援,前軍少卻,捍子軍覃懋勳挽白竹弩連中之,賊大潰。轉戰數十里,斬首萬餘級,遂拔藺州,奢崇明父子竄水西去。乃召徐如珂為太僕少卿,轉左通政 [2] 
魏忠賢楊漣,徐如珂郊餞之,魏忠賢銜甚。遷光祿卿,修公廨竣,疏詞無所稱頌。天啓六年(1626)九月,廷推南京工部右侍郎,遂削籍。歸裏三月,治具飲客。頃之卒。
徐如珂像
徐如珂像(3張)
崇禎初,以原推起用,死歲餘矣。尋錄破賊功,賜祭葬,進秩一等,官一後世紀念子。 [3] 

徐如珂人物評價

(清)錢謙益:①公忠誠強直,砥節首公,於國為勞臣,於世為志士,中年以平蜀盡瘁,晚節以忤奄捐軀,生平勳名風節,此二事為最巨;②公入朝,逆奄竊枋,兒孫滿朝右。公風骨稜稜,孤峭行一,意奄黨怒,奄亦怒;③公為吏明習法律,興除擊斷,不以遷人寓公傳遽;④公曆官不通問弓劍,不動支贖鍰,北歸不載南物,比唐孔,其能強立不返,孤行自遂,以此而淹薄冗長。 [6] 

徐如珂史書記載

錢謙益《明中大夫光祿寺卿奉詔起南京工部右侍郎贈一級徐公墓誌銘》 [6] 
張廷玉《明史·卷二百四十九·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7] 

徐如珂家庭成員

曾祖:徐政,字蘭谷,隱士。 [5] 
祖父:徐言,贈中大夫光祿寺卿。
父親:徐思仁,贈中大夫光祿寺卿。
母親:劉氏,贈淑人。
妻子:許氏,贈淑人。
兒子:徐廷棟、徐廷柱、徐廷楨、徐廷枚。 [6] 

徐如珂後世紀念

徐如珂忠仁祠

忠仁祠 忠仁祠
位於蘇州市養育巷西側的廟堂巷16號,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築。史載明朝萬曆進士徐如珂因拯救十萬吳地百姓而受相親擁戴,在他被削籍回鄉後,蘇州百姓一人一文為他在廟堂巷修建住所,得名一文廳,後來就成為祭祀他的“忠仁祠”。之後這裏還曾居住過一位名人——楊絳先生,她父親楊蔭杭離開上海定居蘇州後,就購下“一文廳”舊址,整修一番後以“安徐堂”為名,這段歷史在楊絳先生的文章裏還曾有過描述,在她離開蘇州後還經常掛念起這個地方。 [4] 

徐如珂墓葬

徐如珂墓,在吳中區西跨塘橋西平原作字圩祖墳旁,錢謙益撰寫墓誌銘。民國十五年(1926年),李根源訪古到此,《吳郡西山訪古記》中記載:“西跨塘右岸為明光祿寺卿徐忠純公如珂墓,建有華表,石馬、石羊、石獅則傾僕兩側,右去十數丈又一坊,為忠純先墓。惟墓之四周叢葬累累。忠純平水西奢亂,功在川滇;郊餞楊漣,尤人所難。”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