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銅鑼峽

鎖定
銅鑼峽全長2公里,壁高513米,懸崖峭壁,夾江對峙,是溯江進入重慶城區的水路門户,戰時素有“東陲屏障”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1] 
中文名
銅鑼峽
外文名
Tongluo Canyon
所在地
重慶
峽谷長度
53公里
壁    高
513米

銅鑼峽名稱由來

銅鑼峽位於鐵山坪山脊南端。
據《巴縣誌》卷一,第17頁記載:“該峽懸崖臨江下,有園石如銅鑼狀,故此得名。”
另據《華陽國志》載:當初大禹疏通九河,見一山攔住長江去路,即揮開山斧闢之,山裂處即為銅鑼峽。
《巴縣誌》卷一下,第3頁記載:明朝進士曹學銓名勝記中寫道,銅鑼峽以水聲響似之,故名。

銅鑼峽歷史故事

南宋趙暹銅鑼峽大敗蒙古軍
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蒙古軍計劃經重慶以達夔州(今重慶奉節),從萬州湖灘突破長江,取道施州(今湖北恩施),打通沿長江東下消滅南宋的戰略通道,軍情十分緊迫。
蒙古達罕率兵大舉攻川東,欲渡長江,駐重慶下流之銅鑼峽,播州(今貴州遵義)安撫使楊價受命屯兵重慶長江南岸一帶,進行聲援,派其裨將趙暹率萬兵迎戰蒙古軍於銅鑼峽,大敗蒙古軍,阻止了蒙古軍南進步伐。
明玉珍大夏國:成也銅鑼峽 敗也銅鑼峽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明玉珍還未稱帝時,奉命西征,溯江而上。四月,兵至銅鑼峽,行省右丞相連夜逃離,參政出戰被擒,明玉珍佔領重慶。明玉珍佔領重慶6年後,在重慶稱帝,國號大夏。4年後,明玉珍病逝,由其10歲的兒子明升繼位。
明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欲征服四川,嚮明升借道為由,反目大夏國,並命湯和廖永忠率兵伐大夏。明升命大夏丞相戴壽率兵在瞿塘峽及銅鑼峽等處鑿崖壁、牽鐵索、壘石置炮以阻明軍。《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夏人守瞿唐,以鐵索斷關口。北倚羊角口,南倚南城寨,鑿兩岸壁,引繩為飛橋。”
正面無法突破飛橋防線,廖永忠便帶領一支奇兵,抬着小船,從南岸白鹽山頂密林中伐木開道,繞到敵後出其不意從上下游同時夾擊,才突破了這道飛橋防線。明升見狀,急令人向廖送去金帛,求和不成,只好令兵固守。
同年7月,陸路進攻的湯和抵重慶,廖永忠便在銅鑼峽向大夏軍發起猛攻,得手後便向重慶逼近。明升見兵臨城下,率領大夏文武百官出城投降。大夏國宣告滅亡。
張獻忠銅鑼峽大勝 攻佔重慶成定局
明崇禎十七年(1644)春,張獻忠率農民起義軍30餘萬,集木船萬餘隻,從湖北荊州第五次入川,二月攻下夔門,五月奪取涪陵,六月初抵銅鑼峽口,企圖一舉奪佔重慶。
此時,四川巡撫、重慶知府等早也在銅鑼峽設重兵屯守,並備有大量火炮滾木檑石,設置鐵索封鎖峽口江面。
張獻忠見銅鑼峽口地勢險峻,明軍防守甚嚴,易守難攻,便將軍隊主力集於銅鑼峽口,作出要與明軍決一死戰的假象,暗中卻抽調數千人,從陸路攻佔江津,奪舟順江而下,佔領重慶咽喉浮圖關。
明軍腹背受敵,調銅鑼峽守軍援渝保“帥”,留下部分固守峽口。張獻忠乘機發起猛攻,很快突破通遠門,拿下銅鑼峽,然後上下夾擊,不久佔領重慶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