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翀

(明朝兵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

鎖定
張翀(1525—1579),字子儀,號鶴樓,廣西柳州人,明代“柳州八賢”之一。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授刑部主事。嘉靖三十七(1558)年疏劾嚴嵩父子貪賄亂政,被貶謫至貴州都勻。 [3]  後官至兵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
全    名
張翀
子儀
鶴樓
諡    號
忠簡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廣西柳州
出生日期
1525年
逝世日期
1579年
主要成就
彈劾權臣嚴嵩
主要作品
鶴樓集
最高官職
兵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

張翀人物生平

張翀彈劾嚴嵩

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授刑部主事,與高岱董傳策意氣相投。嚴嵩父子當權,楊繼盛沈煉因直言被殺,張翀與給事中吳時來、董傳策同日上書彈劾嚴嵩父子。張翀的奏文為:“竊見大學士嵩貴則極人臣,富則甲天下。子為侍郎,孫為錦衣、中書,賓客滿朝班,親姻盡朱紫。犬馬尚知報主,乃嵩則不然。臣試以邊防、財賦、人才三大政言之。國家所恃為屏翰者,邊鎮也。自嵩輔政,文武將吏率由賄進。其始不核名實,但通關節,即與除授。其後不論功次,但勤問遺,即被超遷。託名修邊建堡,覆軍者得蔭子,濫殺者得轉官。公肆詆欺,交相販鬻。而祖宗二百年防邊之計盡廢壞矣。户部歲發邊餉,本以贍軍。自嵩輔政,朝出度支之門,暮入奸臣之府。輸邊者四,饋嵩者六。臣每過長安街,見嵩門下無非邊鎮使人。未見其父,先饋其子。未見其子,先饋家人。家人嚴年富已逾數十萬,嵩家可知。私藏充溢,半屬軍儲;邊卒凍餒,不保朝夕。而祖宗二百年豢養之軍盡耗弱矣。邊防既隳。邊儲既虛,使人才足供陛下用,猶不足憂也。自嵩輔政,藐蔑名器,私營囊橐。世蕃以狙獪資,倚父虎狼之勢,招權罔利,獸攫鳥鈔。無恥之徒,絡繹奔走,靡然成風,有如狂易。而祖宗二百年培養之人才盡敗壞矣。夫嵩險足以傾人,詐足以惑世,辨足以亂政,才足以濟奸。附己者加諸膝,異己者墜之淵。箝天下口使不敢言,而其惡日以恣。此忠義之士,所以搤腕憤激,懷深長之憂者也。陛下誠賜斥譴,以快眾憤,則緣邊將士不戰而氣自倍,百司庶府不令而政自新。”
張翀被打入詔獄拷訊,審問誰是主使,張翀回答“臣自求為社稷死耳,疇能主使者,即有罪臣,三人自當之”。遇上發生地震,明世宗大怒,張翀謫戍都勻

張翀再次啓用

嘉靖四十四年(1565),嚴嵩父子伏法。
隆慶元年(1567),明穆宗即位,補任吏部驗封司主事。歷任大理寺少卿
隆慶二年(1568)春,升任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張翀所管轄的萬羊山(萬洋山)橫跨湖廣福建廣東,盜賊盛行,四方商人種藍其間。盜賊外出劫掠,張翀派遣守備董龍進剿。董龍聲稱搜山,諸藍户大為驚恐,被盜賊所煽動,嘯聚千餘人。兵部令兩地巡撫協商撫剿的事情,最後終於平定。南雄大盜黃朝祖流動劫掠諸縣,轉掠湖廣,氣勢甚盛。張翀率軍討伐,生擒了他。
隆慶四年(1570),改任湖廣巡撫
隆慶五年(1571),升任大理寺卿。歷任兵部右侍郎。以奉養父母歸鄉。
萬曆二年(1574),起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漕運
萬曆四年(1576),召為刑部右侍郎,沒有上任,接連上章請求休致
萬曆七年(1579)秋,卒於家。
天啓初年,追贈兵部尚書,諡忠簡。 [1-2] 

張翀個人作品

其著作有《鶴樓集》、《張翀文集》、《渾然子》等。 [3] 

張翀軼事典故

“張翀鬥嚴嵩”的事蹟被寫進傳奇戲曲《鳴鳳記》中,戲裏描述了張翀上疏前的故事,他為了保護妻小,讓妻子連夜趕回老家柳州,自己卻悄悄地準備了一副棺材。妻兒離去,張翀不禁心生感慨:“我平生志願,不在妻孥之樂。倘若上書能為朝廷驅除奸佞,使天下夫妻母子皆得安寧,那即便苦了我一家又算得了什麼。”
張翀上奏當日,朝中同僚吳時來、董傳策也分別上奏彈劾嚴嵩。怎奈,當時嚴嵩把持朝政,密奏“三人同日構陷,必有人主使”,告張翀等人犯上作亂。最終,三人入詔獄,被罰廷杖。
行刑時,吳時來、董傳策昏死過去,張翀一邊受刑一邊大聲叫喊他們:“甦醒!甦醒!大丈夫臨死,剛正之氣不可衰餒而受人可憐!”廷杖後,張翀謫戍貴州都勻長達九年。 [3] 

張翀人物評價

郭棐:翀氣節才猷,為海內所仰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