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陰縣

(山東省濟南市轄縣)

編輯 鎖定
平陰縣,隸屬於山東省濟南市,別稱“玫城”,位於山東省西部、濟南市西南部,距省會濟南市60千米,是濟南泰安聊城三市的交會點,與肥城、東平、東阿、長清等縣(市)區接壤。介於東經116°12′—116°37′,北緯36°1′—36°23′之間,下轄2個街道、6個鎮 [2] 總面積827平方千米 [34] 
平陰因地處古東原之陰,東原砥平,故名,此係以“平陰”命名之始。隋代大業二年(606年)設平陰縣。泰山餘脈縱貫縣境中部,西部和北部有黃河流經,南部有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東平湖潤澤,屬暖温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地勢南高北低,中部隆起。被譽為中國玫瑰之鄉、中國阿膠之鄉和聖柳下惠故里 [1] 
截至2021年末,平陰縣户籍總人口37.11萬人。2021年,平陰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9.0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0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53.1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5.85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14.9:56.9:28.2。 [31] 
中文名
平陰縣
外文名
Pingyin County
別    名
玫瑰之鄉
阿膠故里
和聖故里
行政區劃代碼
370124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
地理位置
山東省西部
面    積
827 km²
下轄地區
2個街道、6個鎮
政府駐地
平陰縣府前街35號
電話區號
0531
郵政編碼
2504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7.11 萬(2021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點
廉氏故居孝直村平陰玫瑰園胡莊天主教堂雲翠山洪範池
車牌代碼
魯A
地區生產總值
269.06 億元(2021年)

平陰縣歷史沿革

編輯

平陰縣地名由來

平陰之名始見於《左傳》,因地處古東原之陰而得名。

平陰縣建置沿革

玫城公園 玫城公園
平陰曆史悠久,境內發現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證明,早在原始社會晚期(新石器時代)這裏就已有人類活動。
夏、商時期(前21世紀至前11世紀)為有仍氏部族之北境。西周至春秋初期,為魯之北境。春秋中期後屬齊。秦初屬東郡,後屬濟北郡。西漢(前206年至8年)屬兗州泰山郡盧縣地。
東漢建武初置平陰縣,屬濟北國。
三國魏至晉太安二年(303年)屬兗州濟北國。
晉懷帝永嘉之變以後,平陰先後被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所佔據。東晉安帝義熙五年(409年)劉裕平南燕至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併入盧縣,屬兗州濟北郡。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年)至北齊武平三年(572年)均屬濟州濟北郡。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以其地置榆山縣;大業二年(606年)改稱平陰縣,屬濟北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屬濟州。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平陰屬河南道鄆州。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屬河南道濟州。大和六年(832年)撤平陰縣劃入盧縣、東阿縣;開成二年(837年)復置平陰縣,屬鄆州東平郡。
五代時期後梁開平二年(908年)至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均屬天平節度使鄆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屬京東路鄆州,熙寧七年(1074年)屬京東西路鄆州,宣和年間(1119—1125年)屬東平府。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屬山東西路東平府。
元至元九年(1272年)屬燕南河北道東平路總管府,大德十年(1306年)屬行中書省山東西道宣慰司東平路。
錦東新貌 錦東新貌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屬山東行中書省東平府,後改屬承宣布政使司兗州府。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屬東兗道兗州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屬泰安府。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屬泰安府。民國二年(1913年),廢除府、州,屬山東濟西道。民國三年(1914年),道名變更,改屬東臨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東省道行政區劃調整,屬泰安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屬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山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抗日戰爭勝利後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09月,屬山東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日偽統治時期,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05月至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06月劃屬偽山東省魯西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06月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屬泰安道。
抗日戰爭爆發後,平陰縣抗日民主政府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0月成立,隸屬泰西行政委員會(後改為泰西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04月,屬魯西行政主任公署泰西專署(後稱魯西第一專署)。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03月,平陰縣抗日民主政府與阿東辦事處合併,建立平阿縣抗日民主政府,屬晉冀魯豫邊區第十六專署。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05月,屬冀魯豫邊區第一專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撤銷平阿縣,恢復平陰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07月,屬魯中南第七專員公署(1949年04月改稱泰西專署)。
1949年10月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泰西專區。1950年05月,屬泰安專區。1959年01月30日,撤銷平陰縣,併入東平縣,劃歸聊城專區;09月14日,恢復平陰縣,劃歸濟南市。1960年01月22日,劃歸菏澤專區;03月28日,劃歸濟南市。1961年07月22日,劃歸泰安專區。
1985年03月27日,復屬濟南市。 [32] 

平陰縣行政區劃

編輯

平陰縣區劃沿革

明初編户為16裏,後增為19裏。
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全縣分4個鄉(北為永寧鄉,東為順德鄉,南為安樂鄉,西為西寧鄉)、26裏,轄286個村莊。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全縣分24裏,轄328個村莊。其中黃河南12裏,轄192個村莊。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全縣劃分5個區、11個鎮、181個鄉、365個村。其中黃河南3個區,轄8個鎮、110個鄉。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0月,平陰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下設6個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2月,調整為7個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1月,黃河北的四區(牛角店)、五區(旦鎮)整體劃出。平陰縣民主政府設4個區,一區(東阿)、二區(夏溝)、三區(孝直)、四區(欒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全縣設聯防片62個,一區15個,二區10個,三區25個,四區12個。
1949年10月,全縣調整為6個區,撤銷聯防片,區下設88個小鄉。
1952年,全縣調整為7個區1個鎮(東阿),新設五區(丁口)、七區(舊縣),區(鎮)下轄59個鄉。
1956年6月,撤區並鄉,將全縣7個區1個鎮、59個小鄉合併為21個鄉鎮。
1958年4月22日,撤銷三皇、毛鋪、刁山坡、丁口、太和、濕口山、石碑子、吉城、黃坡9個鄉,新設大站鄉,調整為13個鄉鎮。
玫瑰湖濕地 玫瑰湖濕地
1958年9月21日,全縣由13個鄉鎮合併為8個鄉鎮:尹莊鄉併入城關鎮,安城鄉併入欒灣鄉,大站鄉併入夏溝鄉,孔村、店子兩個鄉併入孝直鎮,洪範、李溝、舊縣、東阿鄉(鎮)區劃不變。同年10月初,8個鄉鎮改為8處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16日,8處人民公社合併為5處(洪範、舊縣併入東阿公社,李溝併入夏溝公社,孝直、城關、欒灣不動)。11月28日,欒灣公社併入城關公社,全縣設置城關、東阿、夏溝、孝直4處人民公社。
1959年1月30日,平陰縣併入東平縣。9月14日,恢復平陰縣,同時將東平縣的接山、大羊、花籃店、水河4處公社劃歸平陰縣。9月26日,長清縣孝裏公社劃歸平陰縣。1960年2月13日夏溝公社改為玫瑰公社。1961年3月、7月梁山縣的黃花園公社、宿城公社先後劃歸平陰縣,至此全縣轄11處公社。10月5日接山、大羊、花籃店、水河、黃花園、宿城6處公社劃歸東平縣;孝裏公社劃歸長清縣。平陰縣轄4處人民公社,325個生產大隊。
1962年02月14日,4處公社調整為8處。1963年03月增設安城、孔集、李溝、店子、太和、東三里6處公社,至此全縣共有14處公社。5月23日太和公社併入東阿公社,東三里公社併入城關公社,全縣共有12處公社,下轄364個生產大隊、2290個生產隊。
1976年3月27日,全縣12處公社設管理區52個。
1978年10月,安城公社併入欒灣公社、孔集公社併入玫瑰公社、李溝公社併入孔村公社、店子公社併入孝直公社,全縣共設8處公社。1979年01月恢復12處公社,轄362個生產大隊、1804個生產隊。
1984年5月,撤銷人民公社體制,全縣建立8個區、6個鎮、25個鄉。撤銷生產大隊、生產隊,建立371個行政村、1767個村民小組。
1985年9月20日,撤區並鄉,全縣建立5鎮7鄉:平陰鎮(55)、刁山坡鎮(21)、東阿鎮(51)、孝直鎮(39)、孔村鎮(25)、欒灣鄉(24)、安城鄉(20)、玫瑰鄉(27)、舊縣鄉(30)、洪範池鄉(33)、店子鄉(25)、李溝鄉(21)。全縣共371個行政村,421個自然村。
1993年04月21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玫瑰鄉、洪範池鄉,分別設立玫瑰鎮、洪範池鎮。平陰縣轄7鎮5鄉。
1996年1月23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將舊縣鄉劃歸泰安市東平縣。至此,平陰縣轄7鎮4鄉,345個行政村,388個自然村。
2001年5月,經濟南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濟西工業園區,轄尹莊、西三里、畢莊、葛莊、中土樓、北土樓、南土樓、大佛寺8個行政村。
2003年,平陰縣設有平陰鎮、欒灣鄉、安城鄉、玫瑰鎮、刁山坡鎮、東阿鎮、洪範池鎮、李溝鄉、孔村鎮、孝直鎮、店子鄉共11個鄉鎮,346個行政村(居)。
2005年11月下旬,平陰縣鄉鎮行政區劃由11個鄉鎮調整為7個。具體為平陰鎮不動;欒灣鄉、安城鄉合併為一個鄉,合併後的名稱為安城鄉,辦公場所在安城鄉;刁山坡鎮、玫瑰鎮合併為一個鎮,合併後的名稱為玫瑰鎮,辦公場所在玫瑰鎮;東阿鎮不動;孔村鎮、李溝鄉合併為一個鎮,合併後的名稱為孔村鎮,辦公場所在孔村鎮;孝直鎮、店子鄉合併為一個鎮,合併後的名稱為孝直鎮,辦公場所在孝直鎮;洪範池鎮不動。

平陰縣區劃現狀

截至2018年,平陰縣下轄2個街道、6個鎮。平陰縣人民政府駐府前街35號。 [2]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370124001000
370124002000
370124102000
370124103000
370124104000
370124105000
370124106000
370124107000

平陰縣地理環境

編輯

平陰縣位置境域

平陰縣位於濟南市西南部,是濟南、泰安、聊城三市的交會點,縣境北起安城鎮王營村北黃河中心航道,南至洪範池鎮南劉莊南山頂,東起安城鎮東毛鋪村東天堂山頂,西至東阿鎮姜溝村西。介於北緯36°1′—36°23′、東經116°12′—116°37′之間,南北最長50千米,東西最寬37千米,面積827平方千米。東北至濟南67千米,東南至泰安72千米,西至聊城63千米。 [34] 

平陰縣地質構造

地層
平陰縣主要出露新生界第四系、古生界下奧陶系和中、上寒武系地層。
構造
平陰縣處於三級構造單元魯西斷塊隆起之次一級構造單元泰山斷凸帶的西翼。區內地層呈單斜構造,傾向北西,傾角5°—8°,局部10°—15°。由於所處構造部位較泰山凸起區較遠,因而受歷次構造運動影響較小,地層一直較穩定,地質構造規模及發育程度也相對較弱。

平陰縣地形地貌

平陰縣地處泰山西延餘脈與魯西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南高北低,東南部系匯河沖積平原;西北部靠黃河,為灘區澇窪地帶;中部隆起,屬淺切割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區,山巒崗埠綿延起伏,縱橫交錯,面積515.16平方千米,海拔一般在100米~250米,佔全縣總面積的62.3%,形成了本縣以丘陵山地為主, 平原、 窪地為次的地形分佈特徵, 有"六山、 三灘、一平原"之説。大寨山海拔最高,為494.8米,城西窪海拔最低,為35.5米。
平陰境內多山,為泰山西延餘脈,整體呈西南走向。境內大小山頭800餘個,其中海拔400米以上的16個,大寨山為全縣最高峯。山脈從肥城市西北部的陶山入境,主峯天堂山,蜿蜒向南、北、中各地延伸。自天堂山起分南、北兩支。北支由毛鋪村北經興隆鎮村東向西北行經三皇村,至黃河岸邊的望口山;南支從天堂山南行延至分水嶺,向南延伸至九峪山,向北延伸至黃河岸邊的田山。自分水嶺向西北經胡山口、堡子、陶莊、刁山坡向西至外山,長20千米。該支脈又分為4條小山脈:自爛柯山向東北分出一支到安子山,向西分出一支到楊河村東,向北延伸一支經石板台、花石崖、石門至停山,由石板台向西經龍山頭至窯頭。自大寨山向北經石碑子至紙坊南,向西南經扈山、雲翠山至鳳凰山。 [34] 

平陰縣氣候特徵

平陰縣屬暖温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集中,多春旱,春季升温快,夏季來得早,夏初常有乾熱風。總的氣候特徵是:春季乾燥多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一年當中秋季氣候最宜人。自然災害主要有旱、澇、冰雹、龍捲風等,造成損失最大的是旱災。"旱災一大片,澇災兩條線(沿黃、沿匯)"是平陰旱澇災害的顯著特點。2004年—2010年,境內平均氣温14.6℃。年均最高氣温15.3℃(2006年),年均最低氣温13.9℃(2010年),年最高氣温極值41.9℃, 出現在2009年6月25日; 最低氣温極值-13.1℃,出現在2010年1月5日。年均降雨量641.7毫米,年最大降雨量為963.7毫米(2004年),年最小降雨量502.9毫米(2008年)。年均日照時數2241.0小時。年均無霜期223天。 [34] 

平陰縣水系水文

平陰縣過境河有黃河、匯河,境內河流主要有浪溪河、玉帶河、龍柳河、錦水河、安欒河等。以縣城東南分水嶺為界,形成黃河、匯河兩大水系,縣境西部、北部的水流入黃河,東部、南部的水流入匯河。黃河從東阿鎮的姜溝村入縣境,流經東阿、玫瑰、平陰、安城4個鎮,在安城鎮的王營村出境,境內長40.5千米,流域面積589平方千米。匯河古名坎河,《水經注》稱之為"泌水",主流發源於肥城市湖屯鎮北部的陶山,在孔村鎮陳屯村東入境,流經孔村、孝直兩個鄉鎮,在孝直鎮展小莊村南進入東平縣,在東平縣的戴村壩入大汶河,境內長11.3千米。浪溪河發源於洪範池鎮的南部山區,上游由三條較大的自然沖溝(溪、泉)形成,其中一條發源於南天觀西側的劉莊村一帶,一條發源於南天觀東側,兩條沖溝納扈泉之水在張海村東匯流而下,又納東流(書院)泉及龍池(洪範池)泉之水,向北至紙坊村,又與發源於大寨山東側的另一條自然沖溝之水匯流,形成浪溪河,故有"三泉匯為浪溪"之説,從紙坊村向北,經東阿鎮,在東阿鎮大河口村入黃河。玉帶河發源於孔村鎮西南部山區,蜿蜒向北,流經玫瑰鎮,在外山村入黃河,全長27.5千米。 [34] 

平陰縣土壤類型

平陰縣境內土壤主要分為3個土類、7個亞類。
褐土類
有褐土性土、褐土、潮褐土3個亞類,面積60920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73.66%,除沿黃地帶外全縣廣泛分佈。其中褐土、潮褐土適宜種植各種農作物及林果,是平陰縣高產、優質農產品發展區。
潮土類
有褐土化潮土、潮土和鹽化潮土3個亞類,面積7980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9.65%,主要分佈在沿黃沖積平原地帶。適宜種植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
砂漿黑土
有砂漿黑土1個亞類,面積866.7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05%,主要分佈在沿匯河兩岸的扇間窪地上。該土適應性較差,對作物有選擇性,多為一年兩作或一年一作。 [34] 

平陰縣植被條件

平陰縣屬暖温帶落葉闊葉林區。受人為活動影響,現有自然植被具有明顯的次生性質。全縣自然植物資源有126科、185屬、368種,其中木本植物資源為52科、74屬、132種及變種。2009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統計,截至2008年底,平陰縣有林業用地面積21651.6公頃,其中有林地18133.4公頃(防護林9340公頃、用材林5878.6公頃、經濟林2913.6公頃、特用林1.2公頃),疏林地272.1公頃,未成林造林地385.3公頃,荒山荒地2710.3公頃;在非林業用地中,林網折實覆蓋面積716.4公頃、村鎮樹折實覆蓋面積2709.7公頃。2009年調查統計,至2008年底,全縣林木蓄積量1159794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積量920950立方米、疏林地蓄積量4317立方米、林網蓄積量25352立方米、村鎮樹蓄積量209175立方米。防護林多分佈於丘陵山地,多為側柏純林,少部分為刺槐、側柏混交林;用材林和道路植樹多為速生楊;經濟林以蘋果、葡萄、玫瑰花和幹雜果為主;其他如泡桐、香椿、臭椿多為"四旁"植樹。 [34] 

平陰縣自然資源

編輯

平陰縣水資源

平陰縣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6891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14871萬立方米,水資源總量21762萬立方米;全縣多年平均地表水可利用量1116萬立方米、地下水可開採量12437萬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總量13553萬立方米,黃河客水資源可利用量3000萬立方米;人均佔有水資源量598立方米,畝均佔有水資源量524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373立方米。
平陰縣水資源特點:一是年際、年內變化大,豐枯交替、旱澇不均;二是水資源分佈不均;三是人均、畝均佔有水資源量偏低;四是黃河客水資源泥沙含量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使用。 [33] 

平陰縣土地資源

2008年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基準日期為2008年2月)顯示:平陰縣土地總面積為71506公頃,其中耕地33285公頃、園地2040公頃、林地10789公頃、草地4156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8822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556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185公頃、其他土地6673公頃,分別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46.55%、6.13%、15.09%、5.81%、12.34%、3.57%、4.45%和9.33%。2004年~2010年,平陰縣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大力整頓規範土地市場秩序和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實施基本農田保護和土地綜合整治,促進各項建設依法用地、節約集約用地,全縣耕地保有量由2004年的31534公頃上升到2010年的33443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保持在31162公頃。 [33] 

平陰縣礦產資源

至2010年,平陰縣域內發現主要礦種12種,分別是鐵礦、地熱、礦泉水、地下水、冶金用白雲岩、水泥用灰巖、水泥配料用黏土、水泥配料用紅土、建築石料用灰巖、制灰用灰巖、飾面用灰巖和磚瓦用黏土。
鐵礦
位於平陰縣洪範池鎮境內,探明資源儲量約1532.8萬噸。
地熱
位於玫瑰鎮大孫莊,屬低温温泉醫療礦水。
礦泉水
位於洪範池鎮境內,為鍶型礦泉水,開採資源儲量為240立方米/日,由濟南市日月泉礦泉水有限公司開採。
地下水
全縣地下水天然資源量1.3億立方米/年,允許開採量0.92億立方米/年。
非金屬礦產
冶金用白雲岩,探明資源儲量約2286.86萬噸,分佈於榆山街道西橋口、賢子峪,安城鎮;水泥用灰巖,探明資源儲量約400.841萬噸,分佈於平陰縣東部和南部,東蠻子村及西南吉莊村;水泥配料用黏土和紅土,分佈於平陰縣西南部,由於市場原因停採;飾面用灰巖,主要分佈於洪範池鎮境內,該區域為禁採區,沒有開採;建築石料用灰巖用量大、分佈散;磚瓦用黏土已停採。全縣有礦山企業65處,其中水泥用灰巖礦山1處(平陰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礦泉水1處(濟南日月泉礦泉水有限公司)、建築石料礦山63處。 [33] 

平陰縣植物資源

野生植物
平陰縣境內野生灌木有酸棗、黃荊、胡枝子、本氏木藍、槓柳、錦雞兒等;野生草本植物有黃草、藎草、白草、狗尾草、香附草、車前、苦賣菜、地柏等。
水生浮游植物
平陰縣境內有水生植物2門,18科,13屬,41種,主要有蘆葦、蒲草、蓮藕、菱角、蕪萍、輪葉黑藻、草等。浮游植物7門,35屬,67種,主要種類有硅藻、甲藻、藍藻、綠藻、裸藻。 [33] 

平陰縣動物資源

淡水魚類
平陰縣境內魚類有9目15科,64種。其中以鯉科魚類為主,佔43種。主要種羣有建鯉、黃河鯉魚、草魚、鰱魚、鱅魚、彭澤鯽魚、鯽魚、黑魚、餐條、鯰魚、赤眼鱒、麥穗、泥鰍等10餘種,其餘40餘種偶有所見,均不成羣體。2004年~2010年,增加黃金條、丁、青魚、彩虹鯛、五彩鯽5個名優新品種。
浮游動物
平陰縣境內浮游動物共69種,主要種類有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其中大部分可作為魚類的餌料。 [33] 

平陰縣人口

編輯
截至2021年末,平陰縣户籍總人口37.11萬人,同比下降0.2%。2021年,平陰縣人口出生率6.44‰,死亡率2.99‰,人口自然增長率3.45‰,人口機械增長率-5.76‰。2021年,平陰縣男女性別比為100.4:100。 [31] 

平陰縣政治

編輯
平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許芳 [24] 
平陰縣政協主席:劉忠亮 [25] 
平陰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主 任:尚海成
副主任:李文波 陳萬昌 劉廣蘭(女) 賈紅霞(女) 孫久鎖 [26] 
平陰縣人民政府縣長:潘建軍
平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培振、李吉宏、丁芳、陳劍、李仁鋒、趙鵬 [27] 

平陰縣經濟

編輯

平陰縣綜述

2021年,平陰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9.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08億元,同比增長10.5%,對經濟增長貢獻率19.8%,拉動GDP增長個1.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53.13億元,同比增長7.6%,對經濟增長貢獻率54.7%,拉動GDP增長4.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75.85億元,同比增長6.7%,對經濟增長貢獻率25.5%,拉動GDP增長2.0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4.7:55.9:29.4調整為14.9:56.9:28.2。 [31] 
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平陰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0%。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4.5%;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2.9%;第三產業投資同比下降5.0%。三次產業投資比重調整為2.8:38.8:58.4。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分別增長42.9%和71.0%。民間投資佔比下降4.3%、四新投資佔比提高6.8%。年末億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86個,比上年增加8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7個,比上年增加1個。白莊棚户區改造項目進度為50.9%,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暨500d/t協同處理城市垃圾工程進度為39.8%。玫德智能化工廠、雲翠棚户區改造項目、濟南市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平陰縣部分)等重點項目完工投產。 [31] 
財税收支
2021年,平陰縣地域財政收入555123萬元,同比增長15.2%。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63709萬元,同比增長8.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7578萬元,同比增長10.5%。2021年,平陰縣完成税收收入312198萬元,同比增長5.3%。 [31] 
人民生活
2021年,平陰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45元,同比增長9.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94元,同比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2元,同比增長11.4%。 [31] 

平陰縣第一產業

2021年,平陰縣新增家庭農場110家,專業合作社91家。新獲證“三品一標”主體6家,新認證產品總數14個,續展綠色產品14個。新獲“誰能代表濟南”十佳品牌農產品1個、十佳品牌農業企業1家、省第六批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2個。回收農藥瓶177萬個,農藥袋70萬個,無害化處理農藥包裝廢棄45.96噸。新增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1000萬元,農村土地流轉面積1.85萬畝。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省級農業產業強鎮1個、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家、市級農業重點龍頭企業2家、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家、省級鄉土產業名品示範村8個。實施創建12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建成4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 [31] 
種植業
2021年,平陰縣糧食總產量19.64萬噸,主要畜禽肉類產量2.90萬噸,禽蛋產量3.56萬噸,蔬菜播種面積13.29萬畝,年產蔬菜量67.31萬噸。 [31] 
生產條件
2021年,平陰縣農業機械化總動力47.43萬千瓦,拖拉機6852台,配套農機具1.46萬台(套)。2021年,平陰縣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2997萬元,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635萬元,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00萬元。 [31] 

平陰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1年,平陰縣12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50.19億元,同比增長24.0%,實現利潤總額30.49億元,同比下降1.4%。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32.65億元,同比增長18.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全縣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全年工業用電量14877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7.0%。分輕重工業來看,輕工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7.8%,重工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25.1%,輕重工業比重分別為36.9%、63.1%。輕工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比去年下降0.7個百分點。32家重點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72.09億元、利潤總額28.30億元,分別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77.7%、92.8%,同比分別增長26.0%、1.3%。平陰縣兩大龍頭行業炭素製品相關行業和瑪鋼相關行業分別實現產值95.18億元、71.3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5.9%、7.3%。這兩個行業產值佔平陰縣比重為50.1%。 [31] 
建築業
2021年,平陰縣46家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實現建築業總產值25.70億元,同比增長6.0%,實現營業收入21.82億元,同比下降13.5%。簽訂合同額36.81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本年新籤合同額13.77億元,同比下降41.3%。房屋施工面積186.00萬平方米,同比上升0.5%;房屋竣工面積29.0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8.9%。 [31] 
平陰工業園 平陰工業園

平陰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1年,平陰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03億元,增長15.3%。其中,92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單位實現零售額7.01億元,增長24.9%。31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完成營業收入18.46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4.84億元,同比增長21.6%。 [31] 
對外經濟
2021年,平陰縣出口創匯(海關口徑)87.75億元,同比增長67.9%。實際利用外資3753萬美元,同比增長25.7%。 [31] 
房地產業
2021年,平陰縣30家有開發經營活動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開發投資19.64億元,同比下降33.2%。房屋施工面積176.9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1%,銷售面積25.5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9.4%,銷售額18.17億元,同比下降14.4%。 [31] 
郵電通信
2021年,平陰縣郵政業務總量5191萬元,同比增長64.0%;報刊流轉額682萬元,同比下降4.9%。 [31] 
金融業
2021年,平陰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98.88億元,比年初增加24.76億元,增長9.0%。住户存款餘額215.39億元,比年初增加28.98億元,增長15.5%。各項貸款餘額208.84億元,比年初增加26.11億元,增長14.3%。存貸比69.9%,提升3.2個百分點。證券機構實現交易額78.54億元。 [31] 

平陰縣交通運輸

編輯

平陰縣交通

截至2021年末,平陰縣境內公路通車裏程1037千米。 [31] 

平陰縣運輸

截至2021年末,平陰縣機動車保有量96941輛,其中小型汽車83500輛;營運載貨汽車3627輛,總噸位為53035;營運載客汽車145輛,總客位為4780;市內公交車100輛,總客位為2180,最大載客量3720。 [31] 
平陰車站 平陰車站

平陰縣社會事業

編輯

平陰縣科技事業

2021年,平陰縣共組織實施科技項目48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淨增8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7家,3項科技人才獲批泉城5150引才倍增計劃支持,新增省級研發平台1家,省級以上研發平台達到18家,2021年,平陰縣登記的科技成果成果10項;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0%。2021年,平陰縣經上級認定的研發投入總量達到5.24億元,佔GDP總量的2.4%,研發投入增幅達到23.3%。2021年,平陰縣40多家企業與國內外6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開展了關鍵核心技術產學研合作攻關。 [31] 

平陰縣教育事業

2021年,平陰縣教育系統在崗職工共有在編職工3883人,非在編職工79人。各類學校在校學生39911人,同比增長3.3%。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學生8195人,同比增長9.4%;中職在校生2844人,同比上升6.8%;初中生在校人數為9443人,與去年持平;小學生在校人數為19369人,同比上升2.1%。新高中、橋口小學、玫瑰西胡莊幼兒園、興安幼兒園建成投入使用。李溝幼兒園改造完成投入使用。騰躍園幼兒園、城南幼兒園已完工。新高中藝術中心、體育中心、香格里幼兒園完成主體建設。濱湖九年一貫制學校、東三里小學、濱湖幼兒園、福廷御景開工建設。資助7116名學生541萬元,其中:免除119人次學前保教費22萬元;高中免學費183人次,金額19.15萬元;大學生免學費58人,發放金額36萬元。為765名學生髮放交通生活補貼69萬元;為610名學生髮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568萬元。 [31] 

平陰縣文化事業

2021年,平陰縣組織文化活動580餘場次,放映公益電影3554餘場,服務觀眾18萬人次,2021年,平陰縣接待遊客100萬人次。圖書館年接待入館市民達30萬人次,年借閲量8.9萬多冊,年內辦理借閲卡0.7萬張,建有泉城書房1處,圖書館1處,分館8處,服務點43處。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8%,縣電視台保留二套電視節目,每週播出231小時,無線廣播平均每天播音時間24小時。 [31] 

平陰縣體育事業

2021年,平陰縣共接納各類健身人羣19萬人次。通過向體育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指導11個體育協會開展了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78項次;成功承辦濟南市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趣味健身運動會;初中生、小學生體質健康及格率達到92.87%。平陰縣運動員在市級以上比賽中獲獎牌54枚,其中,全國冠軍1枚,省級金牌3枚,市級金牌25枚。 [31] 

平陰縣衞生事業

截至2021年末,平陰縣擁有醫療衞生機構78個,其中醫院11個。醫療衞生機構擁有病牀2330張,同比增長0.9%;各類衞生技術人員2355人,同比增長3.3%。2021年,平陰縣萬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63.45人,同比增長3.5%,萬人擁有病牀62.79張,同比增加0.96張。2021年,平陰縣醫療衞生機構共診療124.28萬人次,住院7.07萬人次,實際佔用總牀日數73.50萬天。縣人民醫院內科綜合樓進入地槽開挖階段,啓動縣中醫醫院二期病房樓建設。 [31] 

平陰縣勞動就業

2021年,平陰縣城鎮新增就業270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0.42%以內;開展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1.5萬人。 [31] 

平陰縣社會保障

2021年,平陰縣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人數達7.14萬人,新增擴麪人員6254人,養老保險費共徵繳64399萬元,收繳率100%;支付15560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及1227名遺屬補助金共計59572萬元,社會化發放率保持100%;收繳工傷保險金1343萬元,支付1748萬元;收繳失業保險金2248萬元,審核通過1818人,為11937人次失業職工支付失業保險金2288萬元。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數達1.5萬人,共收繳養老保險費19070萬元,支付退休人員養老金36804萬元。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22.15萬人,共徵繳養老保險費3754萬元,共支出養老保險費16473萬元。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0.82萬人,醫療保險基金共收繳45494萬元,支出43587萬元。 [31] 

平陰縣社會福利

2021年,平陰縣城鎮低保標準每人每月達到904元,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月達到676元。2021年,平陰縣158人享受城鎮低保,4067人享受農村低保,2021年,平陰縣發放低保金(含分類施保金)2448萬元。集中供養牀位1378張,農村特困供養救助人員1511人,入住農村特困供養機構620人,失能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59%,每人每月基本生活標準達到1179元,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照料護理標準分別達到231元/人.月、385元/人.月、770元/人.月。2021年,平陰縣共支付基本生活資金和照料護理資金2759萬元。城鄉居民臨時救助困難羣眾445人,發放救助資金258萬元。2021年,平陰縣共辦理殘疾人證1013件,其中為250人上門辦證。吸納安置155名殘疾人就業。為877名精神殘疾人發放服藥補貼。為1327名殘疾人適配輪椅、枴杖、護理牀等輔助器具2027件。為持證殘疾人購買每人30元的意外傷害保險。為944名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家庭子女發放教育資助金。為300户建檔立卡殘疾人家庭實施“一户一策”無障礙改造。 [31] 

平陰縣基礎建設

2021年,平陰縣城建成區面積23.7平方千米,城市道路長度和麪積分別達到108千米和232萬平方米。完善路網結構,改造新建道路12條,累計15.25千米。提升了綠化景觀效果,實現了雨污分流,完善了城市雨水排水系統,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澇能力。2021年零星修補瀝青路面破損3100餘平方、混凝土1000餘平方;修補人行道破損2300餘平方;調整更換路沿石500餘米;提升維修更換市政井蓋、雨水篦子/井蓋600(套)個;疏通湖溪街、文化街等雨污排水管道6000餘米;新增5處污水管道180米;修補交通護欄210餘米;道路指示牌、路名牌300餘次。管道天然氣供氣量4215萬立方米,用氣人口12.35萬人。集中供熱面積761萬平方米。2021年,平陰縣自來水供水量1187萬噸。城鄉居民生活用電2.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 [31] 

平陰縣環境保護

2021年,平陰縣環境空氣中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實況)分別為86、45、16、37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5.23。與上年相比,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7.6%,PM10、PM2.5、SO2、NO2濃度分別改善8.5%、11.8%、15.8%、5.1%。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29天,同比增加2天,優良率62.7%、同比提高0.7%,重污染以上天氣15天、同比增加4天。 [31] 

平陰縣安全生產

2021年,平陰縣共發生3起安全生產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工礦商貿事故2起,死亡2人;道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2021年,平陰縣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 [31] 

平陰縣平安建設

2021年,平陰縣110報警服務枱共接有效警情17849起。共立刑事案件855起,破案374起,打擊處理544人,移送起訴453人,執行逮捕129人。八大類刑事案件立案12起,破案12起,破案率100%。查結治安案件1674起,行政拘留583人。破獲案值12億元虛開發票案,偵破1102跨境網絡賭博案查扣資金200餘萬元。 [31] 
水城 水城

平陰縣歷史文化

編輯

平陰縣方言

平陰方言,屬北方話,近似普通話,但有其地方特點。東阿鎮、洪範池鎮一帶容易把聲母為zh、ch、sh的字與聲母為z、c、s的字混讀。店子鄉接近肥城話,欒灣鄉、安城鄉接近長清話。平陰鎮、孔村鎮、孝直鎮、李溝鄉、玫瑰鎮、刁山坡鎮基本一致。

平陰縣民間文藝

加鼓通
民間舞蹈《加鼓通》是山東省著名民間舞蹈,流傳於店子鄉宋柳溝村一帶,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舞蹈為3人舞,1人唱板引,2人唱板腿。唱板引的在中間,唱板腿的在兩側。共24套鼓點,隨鑼鼓節動。1990年12月,由山東省民舞專家孫麗、段怡秀,縣文化館邵邦森、郭文明將《加鼓通》整理改編成大型廣場舞蹈,濟南瑪鋼廠工人表演,表演動作輕快,風趣詼諧,場面火爆,情緒熱烈,深受羣眾喜愛,多次應邀參加市以上文化藝術活動展演。1991年2月在濟南市第一屆迎新春民間藝術表演比賽中獲一等獎;1992年2月應邀晉京演出,獲北京第六屆“龍潭杯”全國優秀花會大賽優勝獎;1993年2月獲濟南市第三屆新春民間藝術表演最佳表演獎。1995年2月,由省民舞專家孫麗、段怡秀,縣文化館張邦苓、陳連菊整理改編,店子鄉宋柳溝小學表演的《少兒加鼓通》在濟南市第五屆民間藝術表演比賽中獲一等獎。1996年2月,在濟南市首屆民俗博覽會民間藝術比賽中獲最佳表演獎。縣龍山小學《少兒加鼓通》節目多次參加山東電視台“剪子包袱錘”、“快樂星期天”、“陽光快車道”欄目和山東省民俗博覽會開幕式等演出,受到廣泛好評。
鬥王皮
清乾隆年間兵部侍郎孫光祀以濟南養濟院門旁掌鞋的王皮為模特,以民間樂曲為基礎,創作出《鬥王皮》,亦稱《十八個大姐鬥王皮》,是融歌舞為一體的傳統表演藝術形式,起源於孔村鎮郭柳溝村一帶,已有380年的歷史,在齊魯民間藝苑中頗有影響。1991年2月,省民舞專家孫麗、段怡秀應邀來平陰挖掘整理《跑燈》,由平陰縣商業局職工表演,演出隊伍傘燈20人,花燈20人,民族吹打樂隊18人,樂曲採用了王皮調中的著名曲牌“山坡羊”。表演歡快熱烈,動作嬌柔、灑脱,場面火爆,深受羣眾喜愛。在濟南市第一屆迎新春民間藝術表演比賽中獲表演一等獎。
漁鼓
“簡板敲,漁鼓響,張果老騎在驢背上”,幾句民謠,形象地把“漁鼓”這種民間説唱的歷史淵源、演奏樂器都介紹了出來。據説“漁鼓書”形成於唐朝,至今流傳了1000多年。其伴奏樂器非常簡單,一個漁鼓,一個簡子。漁鼓的唱詞講究合仄押韻。20世紀80年代以前,漁鼓書在縣境內廣泛流傳,多數藝人白天在集市上演出,晚上在村裏演出。隨着電視的普及,漁鼓藝人漸少,僅有孔村鎮郭柳溝村朱世年一人。朱世年拜師後藝名為柴元慶,跟山東省著名曲藝大師高元鈞同屬元字輩。他利用漁鼓演唱了《響馬傳》、《岳飛傳》、《大八義》、《小八義》、《七俠五義》等多部傳統著作。同時又推陳出新,編寫和演唱了很多新段子,並多次在省、市演出活動中獲獎。
扮玩節目
高蹺、跑旱船、玩獅狍、耍龍燈、打花棍是平陰縣民間傳統扮玩節目。改革開放後,這些傳統節目得到弘揚和發展。每逢元宵節期間,全縣近百個村排練這類節目,除自娛自樂外,有的還到縣城進行會演比賽。平陰鎮南門村、土樓村節目水平較高,曾代表平陰縣參加濟南市的演出。

平陰縣風景名勝

編輯
聖山春棠
位於縣城西南5千米處,聖母山下胡莊村內建有天主教堂建築羣,主峯頂建有露德聖母堂,具有400多年的宗教歷史,聞名海內外。整個建築採用歐式建築風格,裝飾色調鮮明,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每年僅5月份就接待前來朝聖、觀光的遊客達數萬人次之多。近年來,平陰縣環繞聖母山建設了集農業展示、生態觀光、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2006年被命名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
獨峯斷雲
在大寨山西約3千米處,海拔474.9米,山上古木參天,濃廕庇日,自然風光優越。主要景觀有天柱峯、子陵寨、南天觀、日月泉、摩崖石刻等。南天觀建於元代至大四年,道教全真派創始人丘處機曾修煉於此,為當時全國四大名觀之一。天柱峯,是雲翠山上最主要的景點之一,峯頂海拔474.9米,位於雲翠山之顛,被歷代文人名士所崇拜,明朝文冠一時的文學家于慎行,把“天柱峯”三字刻於峯北,又對此贊曰“壁立萬仞,削成四方”刻於峯南壁。
湖溪聽月
玫瑰湖濕地位於平陰縣城西北部,原生態濕地特徵明顯,有國家Ⅰ級、Ⅱ級保護動植物30多種,各種樹株60萬餘株、水面6000餘畝。濕地內水木葱蘢,魚蝦遊弋,水鳥起舞,生機盎然,令人心曠神怡,是北方罕見的集生態濕地、黃河文化、湖光山色於一體的國家級玫瑰湖濕地公園。
賢子枕石
位於縣城東南5千米處,距濟菏高速平陰出入口僅3千米,是一處全部由石頭建築組成的古村落,由明代貢生張宗旭始建,後發展成村。村子地處羣山環抱之中,林木茂盛,濃廕庇日,曲澗潺潺,古木蓊蔚。有詩讚曰:“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是北方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明代古村落之一。村中古蹟眾多,有三泉庵、伏魔殿、觀音堂等。抱珠泉為兩個相臨的泉池,大的直徑約4米,小池直徑約2米,水滿後順峪西流,形成了錦水河的源頭。
洪範浮金
洪範池鎮位於平陰縣西南部,濟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中的洪範池、書院泉、日月泉、扈泉位於此地,素有“齊魯泉鄉”之美譽。洪範池又名“龍池”,在洪範池泉羣中,最為著名。池名源於《尚書·洪範》,取其洪水就範之意。龍池呈正方形,四周石砌。邊長各7米,水深約6米,清澈見底。遊人擲錢入池,飄搖旋轉不能直下,陽光照耀閃閃發光,故名“洪範浮金”,為東阿古八景之一。池底及四壁散泉緩緩浸溢,日湧量約1000立方米,水温常年保持在17度左右,“不以旱澇而消長,不以冬夏而變温”。
水山凝翠
翠屏山位於縣城西南12.5千米處,俗稱水山,以其山勢奇峭巍峨,松柏蒼鬱茂密,似一道景色秀美的天然屏障而得名。翠屏山自然景觀、文物古蹟眾多。其中,在白衣閣與玉皇廟之間的山崖間有兩石相疊,石縫中生一古柏,樹幹凌空,樹葉青翠,石上有石,石中有柏。平陰古八景之一“水山疊翠”由此而來。峯頂建有寶峯院,是全國罕見的佛道合一寺院,院內有唐代13級石塔——多佛塔。每層四周皆闢佛龕,八十四尊石佛結跏趺坐。
狼溪春水
東阿鎮是古谷城和古東阿縣舊址,建城和設縣均有兩千多年曆史,名人薈萃,是聖藥阿膠的正宗原產地。古谷城是齊桓公為嘉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之功,為其設的采邑。自古為九省通衢的御道,商賈集散重鎮。東阿古城的建設,極盡古代風水寶地,古城建築風格融魯、贛、晉、陝於一體。古建築、古作坊整齊劃一、錯落有致地分佈於狼溪河兩岸。唯一的通道是橫跨於狼溪河之上、橫卧如虹而又聞名遐邇的明代古橋——永濟橋,形成了“東阿縣城兩半,狼溪河中間穿”的美景。“狼溪春水”為古東阿八大景之一。
玫苑香海
平陰玫瑰以其花大、色豔、味濃、出油率高而成為中國玫瑰的代表。平陰玫瑰栽培歷史悠久,相傳為唐代高僧慈淨引種,栽植歷史長達1300餘年。明代時,平陰玫瑰的種植就已頗具規模。位於縣城西南11千米的玫瑰園,始建於1959年,佔地4.67公頃。園內栽培國內外近30個玫瑰品種。每年五月份,滿園玫瑰花盛開,絢爛多姿,香氣馥郁。

平陰縣地方特產

編輯
平陰縣是“玫瑰之鄉”,不僅栽培歷史悠久,而且以花大瓣厚色豔,香味濃郁,品質優異馳名中外。民國四年(1915年),平陰玫瑰酒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銀獎”。1983年在全國玫瑰花科研會議上,平陰玫瑰被確定為全國推廣的優良品種,平陰縣為全國優良玫瑰繁育基地。1984年8月平陰縣人民政府把玫瑰花定為縣花。1987年平陰玫瑰栽培獲第一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優質產品獎。1996年3月中國特產之鄉命名宣傳活動組委會命名玫瑰鎮為“中國玫瑰之鄉”,1997年中國與新西蘭聯合發行平陰玫瑰郵票一套。2000年,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玫瑰鎮為“中國玫瑰之鄉”。 [5] 
阿膠為名貴中藥,與人蔘、鹿茸並稱中藥“三寶”。1968年,經山東省藥材公司批准,由平陰阿膠廠獨家負責“福”牌阿膠出口生產。1979年,國家工商局批准“福”牌、“東阿鎮”牌為平陰阿膠廠專用商標。1996年3月,東阿鎮被中國特產之鄉命名宣傳活動組委會命名為“中國阿膠之鄉”。1992年、1997年、2001年,“福”牌、“東阿鎮”牌商標先後3次獲山東省著名商標稱號。2003年,“福”牌阿膠、“東阿鎮”牌阿膠雙獲國家原產地標記認證,受原產地地域保護,享有獨家專用權。 [6] 
有白色、醬色兩種。其特點為鹹淡適宜、味美可口、壯而不散。東阿鎮、洪範池鎮的豆腐皮以醬色為主,孝直豆腐皮以絲為主,其工藝各有所長。 [7] 
東阿鎮白豆腐
有着數百年的歷史,其製作方法為用浪溪河水泡豆子,用滷水為凝固劑,故有厚、壯、實、白等特點。可以趁熱加上辣椒醬、韭菜花等調料即吃,也可和其他蔬菜如白菜、菠菜、肉、蛋、海鮮等搭配,做成家常主菜食用。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蛋白質的含量約為40%人體所需要的8種氨基酸,對人體特別是對兒童的身體至關重要。 [8] 
梨丸子是平陰縣的歷史傳統名吃之一,尤以川蜜牌梨丸子為正宗,口感最為純正。梨丸子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川蜜梨丸子採用本地的大青梨為主要原料,以平陰特產的玫瑰花製成的糖餡作輔料,加上青紅絲、核桃仁、芝麻、白糖精製而成。味道純正,香甜可口,備受食者讚譽。製作好的梨丸子,其外形似毛栗子狀,呈金黃色,外皮酥脆,內裏軟嫩,梨味濃郁,並有濃郁的玫瑰香味。 [9] 
為平陰傳統名吃,源於清朝年間,採用特種料理口味獨特,是一種獨具特色的饋贈佳品。原料採用安城當地養殖的傳統魯西黃牛,以熟肉加工為主,產品有紅燒牛肉、醬牛肉。“聖井牛肉”已成為山東省內外知名食品,它是選用全國文明的魯西南大黃牛油脂牛肉精緻而成。在祖傳秘方使用30餘種名貴中草藥的基礎上,又經反覆實踐,大膽創新增加了新品味,色澤鮮嫩,香而不膩,鹹中透甜。 [10] 
產於平陰縣洪範池鎮,因品質優、結果早、產量高、效益大,已被山西、陝西、江蘇、河南、河北、遼寧、北京等八省一市引種栽培。玫瑰紅蘋果為元帥系短枝型芽變新品種,1979年在山東省第七次蘋果良種鑑定會上定名。因其果濃紅,又產於玫瑰之鄉,故定名為“玫瑰紅”蘋果。玫瑰紅蘋果果實為長圓錐形,濃紅色,高樁,五稜明顯。果形指數為0.988,果實大而整齊,平均單果重320—350克,最大單果重700克,一級果佔95%以上。該品種結果早,香味濃,產量高,營養豐富。果實耐貯藏,果樹抗病、抗風力強。 [11] 
李溝靈芝
李溝有着生產靈芝的資源和條件,多年來生產的靈芝含有16種人體所需氨基酸、靈芝多糖、靈芝多肽、三萜類生物鹼等多種藥理成分,具有保肝解毒、調節免疫、抗腫瘤、抗衰老等功能。常食可延年益壽。2003年7月被濟南市食用菌協會命名為“濟南市靈芝生產第一鄉”。 [12] 

平陰縣榮譽稱號

編輯
2018年10月,平陰縣獲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13]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佈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14]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4] 
2019年10月29日,入選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29] 
2019年11月,入選2019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 [15] 
2019年12月,成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 [16] 
2020年1月2日,平陰縣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3] 
2020年6月,入選2020中國最宜置業百佳縣市。 [17]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18] 
2020年7月,入選2020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 [19]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 [20]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市、區)名單。 [21] 
2020年12月22日,被命名為“山東省雙擁模範城(縣)”。 [22]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23] 
2021年10月,入選《濟南市第一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 [30] 
2022年4月,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旗)名單。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