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幫助犯

鎖定
幫助犯,是共同犯罪分類的一種。蘇聯刑法把共同犯罪人分為組織犯實行犯教唆犯和幫助犯。有些國家稱為從犯,指幫助他人實施犯罪的人。幫助正犯的是幫助犯。成立幫助犯,要求有幫助的行為與幫助的故意,共犯的從屬性還要求被幫助者實行了犯罪。 [1] 
中文名
幫助犯
外文名
particeps criminis
類    別
法律名詞
特    點
幫助正犯,起幫助和促進作用
類    型
狹義的共犯的一種
引證解釋
正犯”、“實行犯”的對稱。指共同犯罪中沒有直接參與犯罪的實行行為,而是向實行犯提供幫助,使其便於實施犯罪,或者促使其完成犯罪的人。
對於幫助犯,應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就以從犯論處;如果被脅迫實施幫助行為,並在共同犯罪中起較小作用,則應以脅從犯論處。這種從犯的犯罪行為通常表現為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標、查看犯罪地點、排除犯罪障礙以及事前通謀答應事後隱匿罪犯、消滅罪跡、窩藏贓物來幫助實施犯罪等情況。 [2] 
例:在甲的策劃和指使下,乙望風,甲殺人。甲是主犯,乙是從犯。
我國刑法對其處罰採“必減主義原則”,並且無需比照主犯處罰,即《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參考資料
  • 1.    郭翔.犯罪學辭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 2.    高銘暄 馬克昌.刑法學(第五版).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205號 100871: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第5版: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