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帝國的毀滅

鎖定
《帝國的毀滅》是奧利弗·西斯貝格執導,Joachim Fest、Traudl Junge、Melissa Müller編劇,布魯諾·甘茨、茱莉安·柯勒、馬賽斯·哈貝奇主演的紀實性電影。該片於2004年9月16日在德國上映 [6]  ,2008年2月23日在CCTV-6《佳片有約》播出 [4-5] 
該片講述的是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每一天都在放棄,放棄掉老弱病殘、放棄掉痴心妄想、放棄掉轉機出現的故事 [7] 
2005年,該片獲得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8]  。截至2024年4月15日,該片在全球累計票房92181574美元 [9] 
中文名
帝國的毀滅
外文名
Der Untergang
Downfall
其他譯名
希特拉的最後十二夜(港)/帝國陷落
類    型
劇情
出品公司
Degeto Film等
製片地區
德國/ 意大利/ 奧地利
發行公司
康斯坦丁影業公司
導    演
奧利弗·西斯貝格
編    劇
Joachim Fest
Traudl Junge
製片人
Wolf-Dietrich Brücker
主    演
布魯諾·甘茨
茱莉安·柯勒
亞歷山德拉·瑪麗亞·拉那
片    長
156 分鐘
上映時間
2004年9月16日
對白語言
德語
色    彩
彩色
電影分級
Rated R for strong violence,
imdb編碼
tt0363163
在線播放平台
bilibili [3] 
製片成本
€13,500,000
混    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幅    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帝國的毀滅劇情簡介

帝國的毀滅的劇照
帝國的毀滅的劇照(34張)
這是一部紀實性電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後12天,第三帝國最後的日子。
蘇聯紅軍已經攻入柏林,希特勒和情婦愛娃也躲到了掩體下。愛娃知道自己是來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黃泉的,但她並不後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為妹夫求情遭拒絕後,她也和希特勒一起舉辦了最後一次的婚禮。
希特勒的忠實追隨者戈培爾決心全家一起陪着元首殉葬。他共有7個孩子,他和妻子堅決不讓自己的孩子們在沒有帝國的天空生長,在希特勒和愛娃自殺後也一同自殺。令人不勝感慨。
歷史的真實通過鏡頭一幕幕重現。

帝國的毀滅演職員表

帝國的毀滅演員表

帝國的毀滅職員表

製作人 Wolf-Dietrich Brücker、伯納德·艾辛格Bernd Eichinger、Doris J. Heinze、Christine Rothe
導演 奧利弗·西斯貝格Oliver Hirschbiegel
副導演(助理) Bohdan Graczyk、Tobin Ober、Tatjana Pagels、Hanus Polak Jr.
編劇 Joachim FestTraudl JungeMelissa Müller、伯納德·艾辛格Bernd Eichinger
攝影 Rainer Klausmann
配樂 Stephan Zacharias
剪輯 Hans Funck
選角導演 An Dorthe Braker
藝術指導 Bernd Lepel
服裝設計 Claudia Bobsin
視覺特效 Thomas Zauner
展開
[以上內容來自]

帝國的毀滅角色介紹

  • 納粹德國元首兼帝國總理,在柏林戰役爆發前夕度過了自己56歲生日。面對納粹德國的失敗,他歇斯底里,痛哭流涕;他與情婦愛娃·布勞恩舉行了婚禮,然後同她一起自殺;他發給身邊的士兵氰化鉀針劑,命令他們即使給敵人留下屍體,也必須面目全非。

  • 生於1920年的慕尼黑,22歲時被希特勒選作私人秘書。她一直供職到希特勒自殺並記錄了希特勒的遺囑,最後和一支小分隊一起逃出地堡。

  • 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妻子,在希特勒自殺前帶着自己的孩子到地堡見他最後一面。

  • 納粹德國宣傳部長,他是為數不多選擇留下來陪伴希特勒的高官之一,對希特勒也非常忠誠。

  • 演員 茱莉安·柯勒

    愛娃·布勞恩是希特勒的妻子,在臨死前與希特勒結婚,隨後和他一同自殺。

  • 演員 海諾·費爾希

    施佩爾是一名納粹高官,也是希特勒的心腹,但他多次違抗執行希特勒的焦土政策。

  • 恩斯特·京特·申克教授
    演員 克里斯頓・伯克

    申克教授是一位黨衞軍上校和醫生,他十分同情戰爭中的傷者。

  • 菲格萊因是一名黨衞軍將領,也是愛娃·布勞恩的妹夫,因為與情婦尋歡作樂、擅離職守而被希特勒下令槍斃。

  • 希姆萊是希特勒最信任的納粹高官之一,他起先試圖勸説希特勒離開柏林不成,繼而決定與盟軍和談,希特勒得知後大怒並將其免職。

[以上內容來自]

帝國的毀滅音樂原聲

序號
曲目名稱
專輯封面
01
Des Fuhrers Sekretarin
作曲:Stephan Zacharias 作曲:Stephan Zacharias
02
Prof. Schenck Halt Die Stellung
03
General Weidling Macht Meldung
04
In Hof Der Reichskanzlei
05
Eva Brauns Letzter Brief
06
Blutrote Rosen
07
Peter Im Nebel
08
Albert Speers Abschied
09
Davon Geht Die Welt Nicht Unter
10
Evas Blick In Den Spiegel
11
Kein Schoner Land
12
Gute Nacht, Kinder
13
Die Giftkapseln
14
Der Krieg Ist Aus
15
Exodus
16
Verloren Im Stillstand
17
Jablotschko
18
Hoffnung Am Ende Der Welt
19
Spate Einsicht
[以上內容來自]

帝國的毀滅幕後花絮

帝國的毀滅影片花絮

  • 布魯諾·甘茨為了準備扮演希特勒曾在一家瑞士醫院研究帕金森氏病人。
  • 現存唯一的希特勒談話錄音為布魯諾·甘茨準備角色幫了大忙。這份錄音記錄的是希特勒與菲爾德·馬歇爾·古斯塔夫·曼納海姆的一次私人談話。1942年6月4日希特勒意外出現,祝賀曼納海姆的75歲生日。這個聰明的芬蘭人秘密錄製了列車車中的談話——希特勒不允許私下錄音和拍照。在這段大約11分鐘的錄音中,希特勒非常放鬆,語氣平和,向曼納海姆描述了他關於戰爭的觀點。1992年,這段錄音的兩個副本之一被發現,科學家和歷史學家都對它做了研究。
  • 布魯諾·甘茨2005年1月出席棕櫚泉電影節時談到,起先他並不想接受阿道夫·希特勒這一角色,但在看了《希特勒的末日》(阿爾賓·斯柯達扮演希特勒)後,他意識到這個角色可以更有深度,於是接受了扮演希特勒的邀請。
  • 德國國家民主黨是一個著名右翼政黨,是一些光頭黨新納粹的政治避難所,曾險些被聯邦法院判定非法。卡爾·里克特是該黨黨員,他設法扮演威廉·凱特爾將軍的一個助手,混進了電影。在被要求試穿軍裝,舉起右手大喊“嗨,希特勒!”時他顯得非常得意。電影製作人並不知道他是何許人也,也不知道他對所要求的任務實際上非常熟悉。
  • 電影中希特勒一直盯着的畫像人物是腓特烈大帝
  • 電影開始對特勞德·瓊格的一段訪問來自於2001年4月拍攝的紀錄片《盲點》。因為嚴重的健康問題,瓊格不能出席《盲點》的首映式。影片首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攝影師趕往醫院通知瓊格,她説:“我畢生的事業已經完成,現在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幾個小時後,與癌症長久搏鬥的瓊格閉上了眼睛,享年82歲。
  • 在電影中,觀眾可以看到瑪格達·戈培爾正在給她的前夫生的兒子哈羅德·匡特寫信——他的照片就擺在她的面前。匡特是二戰中瑪格達·戈培爾唯一活下來的兒子。1944年,空軍中尉匡特在意大利被盟軍擊傷俘獲。
  • 在電影中提到的37個真實人物中,羅查斯·米什是電影上映時唯一還活着的地堡生還者。
  • 影片大部分外景是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拍攝的,選擇彼得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該城中有很多德國風格的建築。二是城市裏的很多街道沒有或很少有現代廣告和其他商業元素。
  • 根據阿爾伯特·施佩爾和特勞德·瓊格的説明,片中很多希特勒的政策都是準確的,符合歷史事實。
  • 當瑪格達·戈培爾和斯滕費格醫生出現時,戈培爾的孩子們正在讀一本德語版的《薩姆豬》,這本書的作者是非常著名的英語兒童作家艾莉森·阿特里。
  • 希特勒從自己襯衫上取下,送給瑪格達·戈培爾的紐扣是納粹黨金徽章,這種徽章只發給1925年入黨的高層黨員。希特勒1933年為自己頒發了1號徽章,儘管他不是最早加入該黨的黨員。蘇聯人在地堡中發現了這枚徽章,並把它保存在了盧比揚卡克格勃總部的頂層。1996年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發現了這枚徽章並於2005年展出了它。2005年11月18日,在觸發警報器的情況下,這枚徽章被強行偷走,直到2006年8月,還沒有被找回。
  • 科林娜·哈弗奇説在拍攝瑪格達·戈培爾毒殺自己孩子那一幕時,她幾乎崩潰。當戈培爾的孩子們一起唱歌時,布魯諾·甘茨正抱着其中一個孩子在他的大腿上玩,他也有類似崩潰的感覺,因為他知道,這幾個孩子馬上就要被他們的父母毒死了。
  • 該片在德國甫一公映便引發爭論。在媒體熱炒的影響之下,短短一個月內有300萬人被勸進了電影院。當月,《漢堡週刊》為這部影片做了17頁的專題報道;德國曆史學家第45屆大會上甚至同意專為該片舉行一天辯論;德國前總理科爾也斬釘截鐵地説,這部電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1] 
  • 元首的憤怒”:指本片中希特勒聽到史坦納將軍沒有發動進攻時,憤怒地咆哮,這一段常被網友借用,借“元首之口”,配上字幕進行惡搞。

帝國的毀滅穿幫鏡頭

  • 影片中為戈培爾孩子調製安眠藥時使用的厄倫美厄燒杯,是二戰後的產品,燒杯上的標識顯示的很清楚。
  • 當埃娃·布勞恩和阿道夫·希特勒的“屍體”被放到地堡外邊一個洞穴中準備焚燒時,兩具“屍體”為了躺平,都動了動腿。
  • 瑪格達·戈培爾毒死她的孩子走出房間後,立即蜷縮,靠在了門框上。在下一個鏡頭中,她卻遠離了門框,事實上,她沒有時間移動。
  • 逃離地堡的時候。馬勒被射殺。當鏡頭切至他躺在地上的身體時,觀眾可以看到他的右臉頰有一處槍傷,但是在上一個鏡頭,槍響之後馬勒倒地,他的臉上並沒有傷痕。
  • 希特勒4月22日會議上宣佈的斯泰納攻擊並沒有發生。
  • 電傳打字機打出的戈林來電時,他的名字和頭銜出現在紙張左下角,當操作員撕下這張紙時,名字和頭銜出現在了紙的右下角。
  • 特勞德·瓊格逃離地堡後,並不是簡簡單單穿過蘇軍隊伍,然後騎上自行車逃到安全地點。真實情況是,她被強姦了數次,並被作為特殊高級納粹官員關押。

帝國的毀滅獲獎記錄

年份
屆數
組織
獎項
獲獎者
種類
2004
第17屆
最佳男演員
提名
2005
第77屆
最佳外語片
提名
2005
第55屆
德國電影勞拉獎-金質電影獎
最佳男主角
布魯諾·甘茨
提名
最佳女配角
提名
最佳女配角
茱利安·科勒
提名
2006
第20屆
西班牙戈雅獎
最佳歐洲電影
奧利弗·西斯貝格
提名
[以上內容來自]

帝國的毀滅幕後製作

阿道夫·希特勒經典劇照
阿道夫·希特勒經典劇照(36張)
該片的創作來自歷史學家約阿希姆·費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最後的女秘書特勞德·瓊格的回憶錄《直到最後時刻》。瓊格生於1920年的慕尼黑,22歲時被希特勒選作私人秘書。她一直供職到希特勒自殺並記錄了希特勒的遺囑,最後和一支小分隊一起逃出地堡。
令許多人不安的是,在這個打字員的記憶裏,希特勒是個有教養、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領袖。當她打錯了字或做錯了其它什麼事,希特勒總能寬大為懷。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殺,瓊格對他始終心存敬意。該書還透露,希特勒是一個素食主義者,是一個對狗有着深情厚誼的人。與情人愛娃·布勞恩結婚前,他還當眾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讓別人在他的辦公室裏放花,因為花會凋謝,他不喜歡看到死去的東西。影片從瓊格的書裏提取大量素材,賦予了希特勒極其人性化的一面。 [1] 

帝國的毀滅發行信息

帝國的毀滅上映日期

上映國家/地區
上映日期
德國
2004年9月16日
奧地利
2004年9月17日
荷蘭
2004年11月4日
波蘭
2004年11月5日
法國
2005年1月5日
比利時
2005年1月12日
匈牙利
2005年1月20日
芬蘭
2005年1月28日
挪威
2005年2月4日
西班牙
2005年2月18日
瑞典
2005年2月25日
希臘
2005年3月18日
克羅地亞
2005年3月24日
土耳其
2005年3月25日
斯洛伐克,捷克
2005年3月31日
英國
2005年4月1日
斯洛文尼亞
2005年4月7日
葡萄牙,澳大利亞
2005年4月21日
意大利,愛沙尼亞
2005年4月29日
巴西
2005年5月6日
以色列
2005年5月19日
阿根廷
2005年6月2日
哥倫比亞
2005年8月5日
保加利亞
2005年9月9日
科威特
2006年1月4日
巴拿馬
2006年1月20日
委內瑞拉
2006年2月17日
埃及
2006年4月12日
韓國
2014年1月23日
[以上內容來自]

帝國的毀滅電影票房

該片在德國上映後,一個月內觀影人次達到300萬人, [1]  最終在德國取得了3000萬歐元票房。 [2] 

帝國的毀滅影片評價

帝國的毀滅媒體評價

希特勒與將軍們
希特勒與將軍們(8張)
《帝國的毀滅》以一種令人信服的方式展示了對真相的揭露,它不是一種簡單化的反諷,而是最大限度保留了世界的複雜本性。這種簡單化反諷混雜着盲目的道德優越感,使希特勒越來越遠離歷史的本來面目,變成了一個任由後代塗脂抹粉的邪惡符號——任何對希特勒做出的有悖於這種道德感的闡釋都會引起巨大的爭議與莫名其妙的焦慮。對於奧利弗·西斯貝格來説,這一切似乎顯得非常荒謬。
西斯貝格並沒有把希特勒簡單看作一個撒旦派到人間的使者,他以一種更為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更為誠懇的方式回首德國曆史上這個最為黑暗的篇章,對歷史提出了強有力的質問:為什麼慈愛的父親會變成邪惡的殺人怪獸,人民變得野蠻成性?為什麼整個國家都在用一種如此荒謬的眼光看待世界?西斯貝格沒有迴避這些問題帶來的痛苦,洞察歷史事實和抵抗歷史虛無的勇氣讓他邁出了有力的一步,以一種紀錄片的方式,近乎客觀地拍攝了這部電影。(時光網
劇照 劇照
這是迄今為止反思納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該片將希特勒還原成一個普通人,而不再讓所謂的“魔鬼”充當人類良心的替罪羊。(新浪娛樂評 [1] 
希特勒無論是個多麼慘忍的惡魔,但是我們仍不能否認他作為一個人的存在。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希特勒有温柔的一面,也有歇斯底里的一面,蒼老而又絕望,特別是在瀕臨滅亡的情況下難免會有人性的流露。(網易娛樂評
劇照 劇照
《帝國的毀滅》表現出德國在對待二戰歷史的心態上日趨成熟。在對那段歷史的藝術文化表現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信。評論普遍認為,德國人能夠通過藝術形式來檢討自己的過去,這部電影拍出了德國人痛苦的自省,沒有虛飾和隱瞞。(中國日報》評 [2] 

帝國的毀滅學者評價

希特勒的將領們
希特勒的將領們(40張)
德國曆史學家戈洛曼批評説,寫一個殺人狂的傳記,不應該去敍述他如何參加晚會、愛聽什麼音樂、喜歡波爾多酒還是香檳。因為這些情調都不是歷史關鍵,和納粹與大屠殺沒有任何聯繫。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批評説,再現歷史時如果省略歷史情境是讓人難以接受的,它意味着具有某種傾向性與不真實。
法國“集中營子女協會”主席賽吉克拉斯費爾德則認為有關爭論毫無意義,因為人們混淆了人的私有性與公共性,在現實生活中一個民主人士可能粗野地對待他的秘書,而一個獨裁者會温文爾雅地伺奉他的家人,因此該片沒有美化希特勒的意思。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