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因裏希·希姆萊

鎖定
海因裏希·路易波德·希姆萊(英語:Heinrich Luitpold Himmler,1900年10月7日-1945年5月23日),納粹德國領導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犯納粹大屠殺元兇之一,曾擔任納粹德國內政部長、黨衞隊全國領袖,組建了集中營和秘密警察組織“蓋世太保”。 [2] 
希姆萊生於慕尼黑的一個天主教中學教師家庭,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開始右翼活動。1922年自慕尼黑大學畢業。1923年參加“啤酒館暴動”,成為希特勒的親信。1925年加入納粹黨和黨衞隊。1929年1月任黨衞隊全國領袖。1933年於希特勒上台後平步青雲,先後任慕尼黑、巴伐利亞政治警察局長,在達豪建立首座集中營,參與組建“蓋世太保”組織。在“長刀之夜”裏夥同戈林清洗了羅姆的“衝鋒隊”,一躍成為納粹黨的三號人物,為希特勒打擊政敵,推行種族滅絕政策,令數百萬人喪生。但他缺乏軍事才能,擔任西線上萊茵集團軍羣和“維斯瓦”集團軍羣司令時接連失敗,喪師失地。1945年4月,希姆萊與英美談判投降未果,消息泄露,被希特勒下令解職逮捕。5月德國戰敗後,他喬裝打扮,企圖逃跑,卻被盟軍俘獲,23日服毒自殺。 [2-3] 
希姆萊將不足200人的黨衞隊發展為擁有數十萬成員的武裝組織,夥同副手海德里希把“蓋世太保”打造成一手遮天的特務機構,對希特勒加強對納粹黨和軍隊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是實行法西斯恐怖統治、設置集中營、屠殺佔領地平民、對猶太人實行滅絕政策的主要組織者之一。 [2-3] 
中文名
海因裏希·路易波德·希姆萊
外文名
Heinrich Luitpold Himmler
國    籍
德國
民    族
德意志人
出生日期
1900年10月7日
逝世日期
1945年5月23日
畢業院校
慕尼黑大學
職    業
黨衞隊首領,蓋世太保總管
出生地
德國慕尼黑
政    黨
德國納粹黨

海因裏希·希姆萊人物生平

海因裏希·希姆萊家庭背景

童年的希姆萊
童年的希姆萊(2張)
1900年10月7日,海因裏希·希姆萊出生在德意志帝國巴伐利亞王國的首都慕尼黑。他的父親約瑟夫·戈培哈特·希姆萊(Joseph Gebhard Himmler)與巴伐利亞王室關係良好,曾擔任王室顧問,之後在慕尼黑的一所高等中學教書。母親安娜·瑪利亞·海德(Anna Maria Himmler Heyder)是一位商人的女兒,兩人在1897年結婚。希姆萊的父母信仰天主教,家風保守,對孩子嚴格教養。他是家中第2個兒子,有一個哥哥格布哈德(Gebhard)和一個弟弟恩斯特(Ernst)。後來,他的哥哥加入了黨衞軍,弟弟卻加入了人民衝鋒隊。 [4] 
希姆萊在小學時體弱多病,缺課多達160次,但在家庭教師的補課下,以第2名的成績從小學畢業。1910年,希姆萊在慕尼黑威廉文理中學(Wilhelmsgymnasium München)就讀,1913年轉到他父親擔任校長的蘭茨胡特學校。中學時期,希姆萊的歷史學、古典學、宗教學成績優異,其他科目成績也不錯,唯獨體育成績欠佳。 [4] 

海因裏希·希姆萊一戰期間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希姆萊躍躍欲試,在1915年初與哥哥一起加入了青少年軍(Jugendwehr),這是由德國軍方組織的青少年組織。他的哥哥7月被徵招為預備軍(Landsturm),並被送往西線作戰。希姆萊也想上戰場,但年齡達不到服役標準,其父藉助與王室的人情解決了此事。 [5] 
希姆萊原想加入海軍,但因為近視被拒絕,只好加入陸軍,被編入巴伐利亞陸軍第11步兵團,訓練完成後被編入該團補充營4連。但在他上前線前,德國爆發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國投降,一戰結束。希姆萊寸功未建而退役,十分遺憾。他的哥哥卻在西線表現出色,獲得兩次鐵十字勳章 [5] 

海因裏希·希姆萊加入納粹黨

早年的希姆萊
早年的希姆萊(2張)
一戰後,希姆萊曾參與右翼的“自由集團軍”圍剿巴伐利亞蘇維埃的活動。1919年,他考入慕尼黑工業大學,主修農學,並加入學生決鬥團體,卻因身體孱弱而從未贏得過決鬥。他熱衷於參加右翼政治活動,曾加入巴伐利亞人民黨、慕尼黑市民自衞軍等組織,與恩斯特·羅姆結識。大學畢業後,希姆萊加入了羅姆的準軍事組織——帝國戰旗(Reichsbanner),1923年又加入了國粹主義的組織——阿塔曼納(Artamanen)。 [6] 
希姆萊閲讀了大量右翼書籍,奠定了種族主義,反猶主義的思想基礎。例如英國親德人士休斯頓·斯圖爾特·張伯倫(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的《十九世紀的基礎》(Die Grundlagen des neunzehnten Jahrhunderts)、波羅的海德意志人阿爾弗雷德·羅森堡(Alfred Ernst Rosenberg)的《二十世紀的神話》(Der Mythus des zwanzigsten Jahrhunderts)等書。羅森堡為反猶主義推波助瀾,夥同白俄流亡者傳播沙俄偽造的陰謀論書籍《錫安長老會紀要》(Протоколы сионских мудрецов),後來成為了納粹黨黨內的“思想領袖”,經常對黨內成員發表演説,內容包括種族清洗、地緣政治、生存空間和納粹主義等思想,二戰時期還擔任德國在蘇聯佔領區“東方總督轄區”的政府首席部長。 [7] 
1923年8月,希姆萊加入納粹黨,黨證編號14303。他成為羅姆的親信,隨同後者參加“啤酒館暴動”。事敗後,羅姆與阿道夫·希特勒皆被捕下獄,希姆萊則僥倖逃過了牢獄之災。希姆萊轉投納粹黨左派的斯特拉塞,在其手下擔任秘書。1924年5月和12月德國國會大選,希姆萊為了幫助施特拉塞競選,騎着摩托車到處宣傳國家社會主義、反猶太、反共思想,因為成效卓越,史特拉塞獲得了200萬選票、32個國會席位,希姆萊也因此被任命為納粹黨巴伐利亞-上普法爾茨省黨部副書記。1924年12月希特勒自蘭茨貝格監獄被釋放並開始重組納粹黨,希姆萊在1926年被任命為納粹黨全國宣傳工作副領導人,正領導人為施特拉塞。 [38] 
1929年的希姆萊 1929年的希姆萊
為保障自己的安全,希特勒在1925年組建了“黨衞隊”,希姆萊原為羅姆的衝鋒隊成員,被轉入黨衞隊,1927年被任命為黨衞隊全國副領袖。當時的黨衞隊仍隸屬於衝鋒隊之下,人數僅280人。1929年,黨衞隊時任領導被人告發,選擇猶太人經營的企業製作黨衞隊制服。在希特勒的授意下,他辭去黨衞隊全國領袖,由希姆萊接任。 [8] 
當時由於受到席捲全球的經濟大蕭條的影響,許多德國人失業,這使得希姆萊的黨衞隊人數急劇擴張,1929年12月有1000人,1930年12月有2700人,1932年4月達到了2.5萬人,1932年12月有5.2萬。為制約衝鋒隊,希特勒也默許黨衞軍大肆擴展。黨衞隊以對希特勒個人的效忠為前提而建立,希特勒對此戒備較少,但羅姆已經權勢熏天,威脅到他個人的黨內地位。1930年11月,希特勒要求希姆萊建立情報組織。希姆萊的好友卡爾·馮·愛貝斯坦因(Karl von Eberstein)男爵向其舉薦前海軍軍官萊因哈特·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1931年6月,海德里希加入納粹黨,黨編號544916號。後來,他成為了希姆萊最重要的副手,也是黨衞隊第2號人物,被後者深為忌憚。 [9] 

海因裏希·希姆萊大權在握

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上台,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3月,希姆萊獲得慕尼黑警察局長一職,並任命海德里希為第6處(政治處)部長。他們開始着手消滅納粹黨的政敵,為此於3月20日在巴伐利亞州設立了達豪集中營,這是納粹德國的第一個集中營。4月1日,希姆萊成為巴伐利亞州警察局總局長,夥同衝鋒隊大肆抓捕異見人士。1933年年底,集中營已經增加到了50個。 [10] 
海因裏希·希姆萊
海因裏希·希姆萊(13張)
當時德國的秘密警察組織“蓋世太保”,原為納粹黨二號人物戈林為自己執掌的普魯士邦設置的秘密警察處,後改名“國家秘密警察”(Geheimes Polizei Amt),簡稱“蓋世太保(GESTAPO)”。1934年,為打壓羅姆,戈林拉攏希姆萊,使其其成為“蓋世太保”的副首腦。 [11]  一得到此任命,希姆萊立即着手用黨衞隊人員佔據蓋世太保的職位。 [12] 
羅姆也在為衝鋒隊招兵買馬,要求國防軍將容克軍官拔除,以衝鋒隊取代正規軍,並取得政治地位。隨着兩方的激烈衝突,希特勒不得不解決問題,但是羅姆是他的老戰友,他念及舊情,猶豫不決,希姆萊曾是羅姆的跟班,也同樣感到焦慮,但海德里希告訴希姆萊“為了黨衞隊的未來,也應該要加以肅清”。希姆萊因此決定要下手消滅羅姆。國防軍試圖通過希特勒與羅姆談判,但羅姆拒絕接受調解。在戈林的幫助下,希姆萊與海德里希擬定了一份需要剷除的衝鋒隊領導人名單,捏造了羅姆打算反叛的證據,希特勒順水推舟地同意了。1934年6月30日,希姆萊和海德里希發動“長刀之夜”,處決羅姆,剷除衝鋒隊勢力。7月20日,希特勒將黨衞隊升格為納粹黨內的一個獨立組織。國防軍對於黨衞隊的功績給予正面評價,承認其擁有武裝3個團的兵力的特權。希姆萊繼續擴充勢力,這也成為之後的武裝黨衞隊前身。 [13] 
1936年,希姆萊正式擔任德國警察總長,將黨衞隊全面滲透進德國警察機關。1939年9月27日,希姆萊成立黨衞隊帝國保安局。在希姆萊和海德里希的運作下,“蓋世太保”成為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組織,大肆干預政治活動,包括在德國陸軍制造醜聞,排除異己,為蘇聯大清洗推波助瀾,偽造圖哈切夫斯基元帥“通敵叛國”的相關文件,致使大量蘇聯軍政領導人死亡。黨衞隊成員還刺殺了奧地利總理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為“德奧合併”剷除絆腳石。 [14]  至戰爭結束時,蓋世太保人員中有75%是黨衞軍人員。 [17] 

海因裏希·希姆萊二戰期間

  • 籌劃入侵
希姆萊與希特勒等
希姆萊與希特勒等(2張)
1939年8月,希特勒向希姆萊下令,為進攻波蘭製造藉口。希姆萊謀劃了一起佔領電台的行動。在德國邊境城市格利維茨(Gleiwitz),“蓋世太保”成員身穿波蘭軍服佔領電台,發表反德演説,丟下一具屍體後逃之夭夭。屍體實為從集中營挑選並被殺害的囚犯。事後,希特勒宣稱波蘭主動進攻德國,並在國會宣戰。9月,德軍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8] 
  • 猶太人屠殺
集中營最初是用來關押納粹黨的政敵,如德共和社民黨人。在三十年代,隨着德國排猶的加重,猶太人在法律、經濟、社會權益上都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限制。一系列針對猶太人的法案被通過,大量猶太人被迫離開德國。 [19]  1938年,納粹又藉口德國外交官遇刺,發動了“水晶之夜”,大肆破壞猶太人財產。隨後,30萬猶太人被送往集中營,包括達豪集中營、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奧拉寧堡集中營等,他們被關押數週後被釋放,前提是答應在近期離開德國,或將財產上交納粹黨。在這一輪迫害之後,猶太出境移民加速,而在德國的猶太公共生活不復存在。 [20] 
在戰前,納粹考慮過將德裔猶太人從歐洲驅逐出去,隨着戰爭爆發,納粹黨決心清除德國佔領區的猶太人。1939年10月7日,希特勒任命希姆萊為“德國民族強化委員會帝國成員”(Reichskommisar fürdie Festigung des deutschen Volkstums),命令他完成所有德國佔領區內的“日爾曼化”。最初,德國佔領區的猶太人被驅逐和關押進集中營。到了1941年夏天,希特勒決定要將猶太人“滅絕”,實際工作就交由希姆萊的黨衞隊負責。希姆萊開始將佔領區猶太人強制拘留,送到集中營管理。1941年夏,德軍入侵蘇聯,黨衞隊的別動隊跟隨德國國防軍進攻,將所到之地的猶太人全部抓獲,大量屠殺。 [21] 
希姆萊與魯尼文-黨衞軍SS符號 希姆萊與魯尼文-黨衞軍SS符號
1941年8月希姆萊召見奧斯威辛集中營營長魯道夫·霍斯,命令他準備滅絕歐洲猶太人,並改建集中營為毒氣室,從此之後,納粹德國開始大肆改裝集中營為滅絕營。蓋世太保的艾希曼安排將抓獲的猶太人押上列車,送往集中營處死。在“萬湖會議”上,納粹德國正式確立將猶太人消滅作為國家政策。猶太人被黨衞隊當做奴工,不能勞動者當即處死。在區分囚犯是否健康的過程中,黨衞隊的軍醫擁有很大的權限。在集中營裏,還進行了大量殘忍的人體實驗,著名的“死亡天使”門格勒就是一個重要實行者。 [22] 
據統計德國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佔領區內共有約800萬到1000萬猶太人,其中的60%至75%猶太人在大屠殺中遇害,死亡總數有600多萬人。 [37] 
  • 武裝黨衞軍的組建與失敗
1933年9月,希特勒下令希姆萊組織一個保護自己的武裝私人衞隊“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r,即LAH),挑選黨衞隊精鋭成員組成。該組織即是後來武裝黨衞隊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裝甲師的前身。 [23] 
此後,希姆萊一直試圖擴張黨衞隊,將其升為一個軍事組織,而軍方一直在遏止他的膨脹。1939年5月,希特勒允許組建兵員限定2萬人的黨衞隊特務部隊師團。1940年4月22日黨衞隊特務部隊被改名為武裝黨衞隊。在希特勒完全控制國防軍後,武裝黨衞隊已有3個師,每個師配有1個炮兵營,人數約有100,000人。在二戰期間,武裝黨衞隊的規模不斷擴大,最高峯約有38個師,共九十多萬人。 [23] 
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希姆萊 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希姆萊
希姆萊從歐洲各地招兵買馬,包括希特勒青年團、志願者組成的外籍集團軍。大量外國士兵開始混入黨衞隊,除了法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甚至有巴爾幹穆斯林、印度人和中亞人。大戰結束時,武裝黨衞隊組成為:50%是德國人、25%是德裔外國人、25%是外國人。 [23] 
隨着戰爭的失利,特別是遭遇了7月20日密謀案之後,希特勒開始不信任國防軍,而將勝利的希望寄託在武裝黨衞隊上。鎮壓720後,希姆萊被授予了國內預備軍司令官的職務,壓倒了國防軍。1944年12月10日,希姆萊擔任上萊茵集團軍羣司令,不久後被擊潰。1945年1月又被任命為維斯瓦河集團軍羣司令,再度被擊潰。希姆萊沒有作戰經驗,根本不會指揮,還以裝病來逃離現實。陸軍參謀長古德里安勸希特勒將希姆萊解職,希特勒對希姆萊仍有信心,因而拒絕。 [24] 
3月,德軍在匈牙利發動最後一波反攻“春季覺醒”行動,武裝黨衞隊在蘇軍即將包圍他們前撤離。希特勒在電話裏對希姆萊大罵,揚言收回部隊的所有勳章。20日,古德里安説服希姆萊交出了指揮權。 [24] 

海因裏希·希姆萊走向末路

  • 被解除職務
1945年春,希姆萊覺察到德國即將戰敗,試圖與盟軍進行和談。他與帝國保安總局六處長瓦爾特·施倫堡試圖通過中間人聯絡,但被告知盟軍只接受德國無條件投降。在與艾森豪威爾的代表聯絡的過程中,消息被英國媒體得知,隨即由路透社廣播。希特勒也得知了希姆萊背叛的消息,大為光火,下令將其逮捕,但希姆萊早已逃離柏林。希特勒自殺之前,在政治遺囑裏解除了希姆萊所有職務。 [25]  希姆萊曾試圖討好繼任元首、海軍元帥鄧尼茨,後者卻對他十分厭惡,以正式的書面命令解除他的全部職務,將他趕走。 [26] 
  • 服毒自殺
海因裏希·希姆萊自殺身亡 海因裏希·希姆萊自殺身亡
德國無條件投降後,希姆萊喬裝打扮,試圖逃亡。在1945年5月21日,他被英軍檢查哨攔下來,因身份證件有問題而被拘留。5月23日,英軍情報部門決定押送希姆萊到總部。抵達總部後,在搜身檢查過程中,希姆萊突然咬破藏在口中的氰化鉀膠囊,自殺而死。一天後,希姆萊被葬於下薩克森州的呂訥堡郊外。 [27] 

海因裏希·希姆萊主要影響

希姆萊成為德國黨衞隊負責人後,通過自己的潛心經營,將不足200人的黨衞隊發展成為擁有幾十萬隊員的豪華集團。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黨衞隊從簡單的元首衞隊發展成為幾乎控制了整個德國的武裝集團。它成了在歐洲德佔區令人談虎色變的可怕名稱。整個德意志民族的各個要害部門都幾乎掌握在了黨衞隊,更確切地説,是掌握在了希姆萊手中:他們指揮警察和秘密情報機構:他們警衞總統府,看守集中營,並裝配起一支支佩戴骷髏標誌的隊伍,開赴歐洲各地;他們還佔據農業、衞生、民政和科學領域的要害部門,並且滲入到外交部門、左右全國的內政外交。 [3] 
在希特勒上台之後,希姆萊為其鞏固統治立下了汗馬之勞。在一系列明爭暗鬥的較量中、希姆萊策劃了一個又一個陰險至極的方案將希特勒的對手和自己的政敵打擊殆盡;他憑藉“長刀之夜”行動,使自己的勁敵羅姆鋃鐺入獄,並於不久之後被希特勒親自下令處以死刑。他又用英雄愛美人的豔情故事結束了原國防部長布倫堡元帥的軍旅生涯;也還以“雞姦”罪名將陸軍總司令弗立契大將貶為炮兵團團長。在希姆萊的全力輔佐之下,希特勒將陸軍的容克貴族集團打擊得蹶不振、使整個軍隊乖乖就範,並由此控制了整個國家。他還以身着波蘭制服的德國犯人進攻德國為藉口、發動了對波蘭的進攻,並由此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3] 
戰爭爆發之後,希姆萊憑藉德國戰爭初期的勝利一躍而成為德國以東領上上的主人。他以“優等的日耳曼人”自居,大力推行其東方民族政策。在“種族優劣論”這一幌子的掩蓋之下瘋狂施行種族滅絕政策,對德國附近的幾個小國進行領土、經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的全方位滲透。 [3] 
希姆萊
希姆萊(19張)
希姆萊組織了實施恐怖行動的特別行動隊,尾隨德軍隨時隨地殺害戰俘和兒童。黨衞隊所到之處,焚屍爐晝夜濃煙,方圓幾十裏以內的人們都能聞到屍體燒焦的臭味。他親眼目睹狼狗與數萬猶太人在曠野雪地上的生死搏鬥,表示“猶太人應該全部殺光”。他將屠殺平民的死亡營稱為“最後的解決方法”。為此,希姆萊建立了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在這一集中營用毒氣而不是步槍殺人,據統計,到戰爭結束前,在毒氣室死亡的猶太人就達500萬之多。在毒氣性能試驗中、黨衞隊員用奧斯維辛的大批囚犯做實驗品來計算能致人以死地的毒藥的分量。他們甚至在屍體焚燒之前還要敲下死者的金牙,提煉出幾十公斤的黃金運回德國。希姆萊甚至下達了每月殺死4萬名囚犯的命令。 [3] 
希姆萊不僅有瘋狂的屠殺欲,而且還是個滅絕人性的虐待狂。他指揮的醫學試驗就是最好的見證。納粹德國網羅了近200名醫生,對集中營裏的男女因徒進行所謂的醫學試驗、其中包括“高壓”“冷凍”“絕育”等窮兇極惡的試驗,其心理變態之瘋狂程度,手段之殘忍離奇,就連善於虛構的小説家也無法想象。希姆萊指揮下的納粹黨徒們不僅蒐集人的頭骨、骨骼、還蒐集人皮做成精美的燈罩和其他傢俱上的裝飾品。他們甚至挑選出人背部的皮膚裝訂成冊,在上面刻上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類似殘忍的手段不勝枚舉。 [3] 

海因裏希·希姆萊歷史評價

歷史學家沃爾夫岡·索爾(Wolfgang Sauer)説,“雖然希姆萊迂腐、教條、遲鈍,但他在希特勒的領導下成為了第二實權人物。他的力量在於異常的精明、強烈的野心和對希特勒的奴性忠誠。” [28] 
歷史學家阿德里安·韋爾(Adrian Weale)評論説,希姆萊和黨衞軍都毫不猶豫地遵循希特勒的政策。他全盤接受了希特勒和納粹意識形態,並將黨衞隊包裝成新德國人的條頓騎士團。 [29] 
漢娜·阿倫特在《極權主義的起源》裏説,“希姆萊,這位自1936年以後德國最有權勢的人,本人‘比較正常’,也就是説,不像納粹運動最早的領導人,而像一名‘庸人’他不像戈培爾那樣放蕩不羈,不像性罪犯斯特萊徹(Julius Streicher),不像騙子羅森堡,不像瘋子希特勒,不像冒險家戈林。希姆萊有將羣眾組織到絕對控制的高度才能,認為大多數人不是放蕩不羈者、瘋子、冒險家、性罪犯、騙子,也不是社會上的失敗者,而首先是安分守已工作的人、顧及家庭的良民。希姆萊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犯罪而組織的羣眾,帶有“庸人”的特徵,而不是暴民的特徵,他們是資產階級,在自己的世界傾圮之中只擔憂個人安全,只要有一點兒挑釁,就會犧牲一切一一信念、榮譽感、尊嚴。” [30] 
魯文嵐:“他相貌平平,不學無術,卻一度成為希特勒最親密,最器重的合作者;他怯弱膽小,性格怪癖,但正是這個見了鮮血就要暈倒的懦夫,卻在歷史舞台上逐漸蜕變成屠殺幾百萬無辜人民的嗜血惡魔他一向叫囂忠誠,卻在最後以一種兩面派的絕望政策徹頭徹尾地背叛了他的“元首”。隨着希姆萊咬破藏在牙洞裏的氰化鉀膠囊,那個時代最恐怖的殺人工具和縮影從這個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黨衞隊的歷史也由此劃上了最後的句號。” [3] 
2008年,德國新聞雜誌《明鏡週刊》將希姆萊形容為歷史上最殘暴的大屠殺兇手之一,也是納粹大屠殺的策劃者。 [15-16] 

海因裏希·希姆萊軼事典故

海因裏希·希姆萊養雞場主

1928年7月3日,希姆萊與一名地主女兒瑪佳莉特·玻登(Margarete Bode)結婚。瑪佳莉特是一名護士,擁有一家小診所。當時德國物價飛漲,希姆萊光是靠納粹黨的月薪200馬克不足以生活,之後他們賣掉了瑪佳莉特的診所,在慕尼黑郊區經營養雞場。養雞場沒多久就因破產而關閉。但是,“養雞場主”卻成了希姆萊的一個甩不掉的綽號。 [31-33] 

海因裏希·希姆萊純血日耳曼人

希姆萊試圖把黨衞隊打造成一個納粹種族政策的模範與核心,隊員必須為雅利安人種,提供血統證明。希姆萊設立了黨衞隊人種與移居部(Rasse und Siedlungshauptamt,即RuSHA),領導調查所有隊員的身家背景,不經過該部的調查和許可,隊員們不可擅自結婚。新娘必須為同級別的人種,沒有遺傳問題;結婚後,該部要求隊員至少養一個小孩,沒有子嗣者會扣除部分的薪水。希姆萊希望,藉此大量培養“純血的日耳曼人後代。 [34] 

海因裏希·希姆萊神秘學

希姆萊的服飾標誌
希姆萊的服飾標誌(2張)
希姆萊對於一些可能具有神秘力量的物品或魔法感到着迷,雖然成長在天主教家庭,卻信奉神秘主義與北歐多神教,曾成立組織祖先遺產學會(Ahnenerbe)前往世界各地,包括西藏和黑森林等地尋找“雅利安人”的祖先和寶藏的遺蹟,還成立組織研究占星術黑魔法 [35] 
希姆萊還動用1300萬帝國馬克改建德國的韋韋爾斯堡(Wewelsburg),作為自己的別墅。該堡裏設置了黨衞隊紀念堂、最高法庭、私人會客室,收藏了多達1.2萬冊藏書,地下室還會舉行魔法儀式,還有地方專門放置永久黨衞隊的遺骨,以及黨衞隊最高法庭、希姆萊的會客室、多達12000冊藏書的圖書間。希姆萊希望希特勒出訪該堡,曾做了很多功夫準備迎接,但希特勒直到戰爭結束都不曾來過。 [1]  [35] 

海因裏希·希姆萊人際關係

希姆萊與家人
希姆萊與家人(3張)
希姆萊出身於巴伐利亞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約瑟夫·格布哈德·希姆萊(Joseph Gebhard Himmler),母親名叫安娜(Anna),他是家中次子,家中長子是格布哈德(Gebhard),三子是恩斯特(Ernst) 。1928年,他與瑪格麗特·博登(Margarete Boden)結婚,育有親生女兒古德倫·布爾維茨(Gudrun Burwitz)(1929-2018),1933年3月收養兒子格哈德·馮·德·阿赫(Gerhard von der Ahé)。後來,他與私人秘書海德薇·波塔斯特(Hedwig Potthast)發展出秘密情人關係,育有兩個孩子,一個兒子Helge(生於1942年2月15日)和一個女兒納內特-多蘿西婭(Nanette-Dorothea)(生於 1944 年 7 月 20 日)。 [36] 

海因裏希·希姆萊人物榮譽

勳章
德意志鷹勳章(Verdienstorden vom Deutschen Adler) [40] 
空軍飛行員章(Flugzeugführerabzeichen,戈林贈予,鑲鑽石) [40] 
啤酒館政變紀念章(Medaille zur Erinnerung an den 9. November 1923) [40] 
納粹黨金質黨章 [40] 

海因裏希·希姆萊影視形象

在電影《帝國的毀滅》中,由Ulrich Noethen飾演希姆萊。 [39] 
參考資料
  • 1.    ハインツ・ヘーネ.SSの歷史.日本:髑髏の結社,1998年:第158頁
  • 2.    希姆萊,H.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12-28]
  • 3.    魯文嵐.希姆萊:海南出版社,2002:1-4
  • 4.    Peter Longerich: Heinrich Himmler. Biographie. 2. Auflage. Siedler, München 2008, S. 28–34.
  • 5.    Klaus Mües-Baron: Heinrich Himmler – Aufstieg des Reichsführers SS (1900–1933). V&R unipress, Göttingen 2011, ISBN 978-3-89971-800-3, S. 102–110.
  • 6.    Peter Longerich: Heinrich Himmler. Biographie. 2. Auflage. Siedler, München 2008, S. 28–34.
  • 7.    Serge Lang, Ernst von Schenck: Portrait eines Menschheitsverbrechers. Nach den hinterlassenen Memoiren des ehemaligen Reichsministers Alfred Rosenberg. St. Gallen 1947.
  • 8.    Manvell, Roger; Fraenkel, Heinrich, Heinrich Himmler: The Sinister Life of the Head of the SS and Gestapo. London; New York: Greenhill; Skyhorse,1965,p. 11.
  • 9.    Gerwarth, Robert. Hitler's Hangman: The Life of Heydrich.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1,p.51, 52.
  • 10.    [美]威廉·夏伊勒 著;李奈西等 譯;董樂山 校.第三帝國的興亡 上冊: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312-313
  • 11.    [美]威廉·夏伊勒 著;李奈西等 譯;董樂山 校.第三帝國的興亡 上冊: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311
  • 12.    [美]漢娜·阿倫特 著;林驤華 譯.極權主義的起源:三聯書店,2014:484
  • 13.    Kershaw, Ian, Hitler: A Biograph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8, pp. 308–314.
  • 14.    Dederichs, Mario R. Heydrich: The Face of Evil. Drexel Hill, PA: Casemate. 2009,pp.89
  • 15.    孫遜.黨衞隊:海南出版社,2000:64-65
  • 16.    Von Wiegrefe, Klaus."Das Dunkle im Menschen" 11 March 2008 Der Spiegel. No. 45. Hamburg
  • 17.    [美]漢娜·阿倫特 著;林驤華 譯.極權主義的起源:三聯書店,2014:484
  • 18.    [美]威廉·夏伊勒 著;李奈西等 譯;董樂山 校.第三帝國的興亡 中冊: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604-607
  • 19.    [美]威廉·夏伊勒 著;李奈西等 譯;董樂山 校.第三帝國的興亡 上冊: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267-270
  • 20.    [美]威廉·夏伊勒 著;李奈西等 譯;董樂山 校.第三帝國的興亡 中冊: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498-503
  • 21.    [美]威廉·夏伊勒 著;李奈西等 譯;董樂山 校.第三帝國的興亡 中冊: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778-779
  • 22.    Evans, Richard J., The Third Reich at War. New York: Penguin Group,2008,pp.164.
  • 23.    Evans, Richard J. (2008). The Third Reich at War. New York: Penguin Group, pp.164,pp. 228–229.
  • 24.    Evans, Richard J. (2008). The Third Reich at War. New York: Penguin Group, pp.164,pp. p. 724.
  • 25.    Kershaw, Ian, Hitler: A Biograph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2008, pp. 943–947.
  • 26.    Manvell, Roger; Fraenkel, Heinrich,Heinrich Himmler: The Sinister Life of the Head of the SS and Gestapo. London; New York: Greenhill; Skyhorse,2007,pp. 239, 243.
  • 27.    Longerich, Peter, Heinrich Himmler: A Life.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pp. 1–3.
  • 28.    Sauer, Wolfgang in Bracher, , Sauer, , and Schulz, , Die Nationalsozialistische Machtergreifung (Cologne and Opladen, 1960), p. 476. pp. 16—17.
  • 29.    Weale, Adrian, The SS: A New History. London: Little, Brown,2010 , pp. 3, 4.
  • 30.    [美]漢娜·阿倫特 著;林驤華 譯.極權主義的起源:三聯書店,2014:437-438
  • 31.    孫遜.黨衞隊:海南出版社,2000:30
  • 32.    [美]威廉·夏伊勒 著;李奈西等 譯;董樂山 校.第三帝國的興亡 上冊: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138,142,170,311
  • 33.    [美]威廉·夏伊勒 著;李奈西等 譯;董樂山 校.第三帝國的興亡 中冊: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978
  • 34.    孫遜.黨衞隊:海南出版社,2000:35
  • 35.    孫遜.黨衞隊:海南出版社,2000:54-55
  • 36.    孫遜.黨衞隊:海南出版社,2000:17
  • 37.    Benz, Wolfgang. The Holocaust: A German Historian Examines the Genocid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152–153.
  • 38.    [美]威廉·夏伊勒 著;李奈西等 譯;董樂山 校.第三帝國的興亡 上冊: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248-256
  • 39.    Der Untergang (2004)  .IMDb[引用日期2023-12-28]
  • 40.    Die Organisation des Terrors – der Dienstkalender Heinrich Himmlers (1. Januar 1943 bis 14. März 1945). Herausgegeben von Matthias Uhl, Thomas Pruschwitz, Martin Holler, Jean-Luc Leleu und Dieter Pohl. Piper 202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