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威廉·蒙克

鎖定
威廉·蒙克(Wilhelm Mohnke,1911年3月15日——2001年8月6日),納粹德國黨衞隊旅隊長兼武裝黨衞軍少將。是黨衞隊警衞旗隊的最早期成員之一,曾參加了波蘭戰役、卡昂戰役等戰役,並多次指揮對於戰俘的屠殺,犯下了諸多罪行。
中文名
威廉·蒙克
外文名
Wilhelm Mohnke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911年3月15日
逝世日期
2001年8月6日
職    業
軍人
出生地
呂貝克漢莎鎮

威廉·蒙克人物生平

威廉·蒙克早年經歷

1911年3月15日,威廉·蒙克出生在施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州的呂貝克(Lubeck)市漢莎鎮(Hansastadt)。他的父親是一名櫥器匠。1925年,蒙克進入家鄉呂貝克的公立中學學習。但是到了第二年,由於父親突然去世,他被迫輟學。不久,他重新進入一所公立商業學校學習。畢業後,蒙克到了一家經營玻璃瓷器的公司工作。開始他在倉庫工作,後來又幹起了推銷業務。最後,他因業績出色而被提升為在居斯特羅(Gustrow)鎮的分公司經理。但是到1932年3月,受到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影響,他失業了。
1931年9月1日,蒙克加入了納粹黨。14天后他被吸納入黨衞隊作為預備隊員(Anwärter),在第4旗隊呂貝克分隊服役。一個月後,他成為正式的黨衞隊員。1932年1月,他被轉調至黨衞隊第22旗隊第1中隊第5突擊隊。在這裏,他相繼於1932年3月5日、1933年3月9日連續被提升為黨衞隊三級小隊長、二級小隊長。1933年2月10日到3月15日,他還兼任了呂貝克地區的輔助警員(Hilfspolizei)。同年3月17日,蒙克被編入由約瑟夫·塞普·迪特里希(Sepp Dietrich)領導的領袖私人衞隊——黨衞隊“戰旗護衞隊”(SS Stabswache)。5月,蒙克所在衞隊改名為黨衞隊帝國總理府護衞隊(SS Wacheinheiten der Reichskanzlei)。他於6月28日被提升為該衞隊的領袖,並晉升為黨衞隊三級突擊中隊長。6月,他還被送到多佈雷茨的步兵學校接受了步兵排級指揮官培訓(Infanterie-Zugfuhrer Lehrgang)。8月2日,完成了培訓的蒙克被任命為黨衞隊柏林特遣隊第2突擊隊(2 Sturm Gruppenstab der SS Sonderkommando Berlin)隊長。到9月3日,他又成為“阿道夫·希特勒”旗隊第2連(2 Kompanie in Adolf Hitler Standarte)連長。在這裏他於10月1日被破格越級晉升為一級突擊中隊長。10月7日,他被成為“阿道夫·希特勒”旗隊第2營3連第一任連長。 11月9日起,他所在旗隊更名為“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1934年6月,蒙克所指揮的連隊被正式吸納入黨衞隊。該連被轉到由亨裏希·舒爾特(Hinrich Schuldt)指揮的第2突擊中隊屬下。到10月17日,他被轉調到該中隊的第5突擊隊擔任指揮官。在第二年的7月2日到8月28日,他再次在多佈雷茨的步兵學校接受了排級指揮官培訓。在這一年的3月2日,蒙克與比他大3歲的瑪格麗特·萊維恩結婚,婚後沒有生子。

威廉·蒙克二戰期間

1939年戰爭爆發後,蒙克率領第5突擊隊隨黨衞隊機動大隊參加了波蘭戰役。他於9月7日在Czyżeminek森林附近的戰鬥中負傷。第二年他又參加了法國戰役。1940年5月28日,蒙克接替受傷的Ernst Schutzeck擔任“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第2營營長。同一天,在法國敦刻爾克附近的沃爾姆豪特(Wormhout),蒙克命令部下集體屠殺了 65名英軍第48步兵師的戰俘。9月1日,他被晉升為黨衞隊二級突擊大隊長。
1941年4月5日,蒙克奉命指揮一個特別組建起來的戰鬥羣作為先鋒進攻南斯拉夫。這個戰鬥羣除了蒙克原先指揮的第2營外,還增加了第5營1連的一個排, 2連的一個排和5連的一個排,另外還有從炮兵團抽調的部分37毫米火炮、88毫米火炮和輕型榴彈炮部隊以及一個工程兵連,由蒙克統一指揮。但是第二天,蒙克在前線等待進攻命令時,遭遇空襲而身負重傷。在被送到後方醫院治療中,醫生們截去了他的一隻腿,但同時也為他加裝了假肢。之後他被船隻運送回到德國進行療養,在療養期間他還不服用大量嗎啡止痛。直到1942年2月1日,他才重返前線。
重返前線後,蒙克奉命組建黨衞軍“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裝甲擲彈師裝甲大隊(Panzerabteilung der SS Division”Leibstandarte SS Adolf Hitler),並擔任了該大隊指揮官。但是在這一年的2月,他與黨衞隊指揮總局(SS-FHA)局長漢斯·於特納(Hans Jüttner)發生了激烈爭吵,結果被解除了職務。隨後蒙克被於特納以“短期精神錯亂”為名送到一所軍隊醫院裏治療。直到一個月後,他才重新回到軍隊裏。由於他是警衞旗隊早期成員,與迪特里希私交不錯,因此在迪特里希的安排下被任命為警衞旗隊師的補充營(Ersatzbataillon)營長。 1943年2月8日到2月13日,蒙克還兼任了“萊爾裝甲擲彈大隊”(Lehrabteilung fur Panzergrenadier)的魏瑪訓練營指揮官。6月21日,他被晉升為黨衞隊一級突擊大隊長。7月28日,他又在温斯多夫(Wunsdorf)的裝甲兵學院接受了一個月的技術培訓。
1943年9月,剛成立的黨衞軍第12“希特勒青年”師從警衞旗隊師徵調了一些有經驗的軍官,而蒙克也在其中。他於9月15日被任命為黨衞軍黨衞軍第12 裝甲擲彈師第2裝甲擲彈團團長。一個多月後,這個團按照黨衞軍各部隊正規番號慣例被更名為第26裝甲擲彈團(SS-Panzer-Grenadier- Regiment 26)。1944年6月7日,蒙克奉命率領第26裝甲擲彈團,團直屬的黨衞軍第12工兵營(SS-Panzer-Pionier-Bataillon 12)和第12裝甲偵察大隊(SS-Panzer-Aufklärungsabteilung 12)去駐守距離卡昂西北8公里的羅特(Rots)-聖芒維厄(St.Manvieu)-勒梅尼勒(Le Mesnil)-帕特里(Patry)-克里斯托(Christot)陣地。這一天,蒙克所在團的陣地遭受了第一次炮火打擊。在他們面前,有着海軍炮火支援的強大的盟軍坦克和步兵開始了他們的第一輪進攻。
到1944年6月8日下午四點,在蒙克團的第2營的奮力抵抗下,敵人的坦克被擊退了。第二天,盟軍的裝甲部隊再次發動了進攻,到下午17點他們突破了第26團的左翼防線。而在這之後,第26團也頻頻對敵人進行反擊。戰鬥進行到1944年6月11日,第2營和第3營只剩下少量的步兵,第12營只剩下35輛坦克。這時,蒙克指揮全團和由卡爾-海因茨·普林茨(Karl-Heinz Prinz)二級突擊大隊長指揮的第12團的一部分,發起了反攻。結果進攻卡昂的敵人在損失了34輛坦克後,被迫撤退。接下來一直到17日,敵人除了繼續用炮火襲擾外,沒有發動大的進攻。1944年6月17日,敵人在進行了火力準備後,再次向第26團的左翼發動進攻。蒙克親自指揮部隊連續進行了兩次反擊,最終將敵人擊退。黨衞軍第12裝甲師師長庫爾特·梅耶(Kurt Meyer)對蒙克指揮的這次成功的反擊大加讚賞,不但將其部隊作為典型加以褒獎,而且向上級彙報了他兩次在卡昂防禦戰中成功指揮第26團擊退敵人坦克部隊的進攻的事蹟,為其申請騎士鐵十字勳章。該申請報告如下:
“在黨衞隊一級突擊大隊長威廉·蒙克的指揮下,趕來增援的黨衞軍裝甲團26團和受襲的12團於1944年6月7日集結完畢,任務是保衞羅特地區(距法國卡昂西北八公里)而敵軍在其空軍的狂轟濫炸之後以強大的坦克和精鋭的步兵組織起反攻,準備攻佔26團的陣地和切斷我軍在St.Manvieu-Le Mesnil-Patry-Christot地區形成的屏障並把我軍殲滅在那兒。這樣敵軍就有可能切斷12旅和裝甲旅的聯繫,為向卡昂方向突破和最終拿下卡昂創造有利條件。此外也存在敵軍擊潰第12旅和裝甲旅的可能。
1944年6月8日下午4點,在Le Mesnil-Patry方向遭受到敵軍的進攻,然而這次進攻於6月9日被裝甲26團擊潰,這是一支來自Fouzy既先進又強大的坦克集團軍。下午5點增援的裝甲26團左翼軍遭到坦克的襲擊,由於我們的奮力抵抗敵軍才沒能得手。1944年6月10日,有三輛敵軍坦克被毀,敵軍企圖從布魯艾(Brouay)的對面再次突擊。1944年6月11日,這次突擊遭到裝甲26團的阻擊。下午3點55分,敵軍的坦克、步兵和騎兵試圖攻佔裝甲26團二營三營的陣地和受襲的裝甲先鋒12團,並且他們動用了超過35輛坦克的兵力。在26團指揮官和12團普林茨將軍的親自指揮下,兩團立即展開與敵軍精鋭部隊的對攻。
敵軍試圖拿下通往卡昂-特力的要道,但是遭到我軍的成功阻擊,敵軍損失慘重,34輛坦克被毀,其中21輛被第2裝甲師12團擊毀,13輛在同裝甲師26團的戰鬥中被手榴彈炸燬,敵軍的進攻被擊退了。自1944年6月12日至17日期間,敵軍除使用了一萬到一萬五千枚手榴彈對我軍進行了猛烈轟炸之外,對裝甲軍26團的陣地卻一直保持着平靜。6月17日,在一陣猛烈的戰艦炮火的掩護下,敵軍以強大坦克和步兵穿透了裝甲軍26團的左翼。在26團司令員的親自指揮下,組織了兩次反擊戰。這兩次反擊戰使得對手損失慘重,致使敵軍不得不放棄既得陣地,停止對我軍目標的襲擊,並把部隊向北後撤兩公里。
裝甲師26團的成功使得其指揮官更加受到信任。蒙克的腿部至今還有殘疾,這是在一場在希臘的戰役中負傷的。儘管身體受了傷,在每次戰役中他總是將士們的表率。在裝甲師26團的指揮官和三個連隊的軍官們相繼傷亡之後,他一個人指揮了多次殘酷的反擊戰。
身為黨衞軍一級突擊大隊長的蒙克於1941年對波蘭一役中已經很好地證明了他是一名出色的部隊領袖,並於當年獲得德國十字金章。鑑於他在1944年6月6日至20日期間,在對抗英美部隊的幾次戰鬥中的出色表現,我認為蒙克有資格獲得最高獎章——騎士鐵十字勳章。”
報告很快得到了批准。蒙克於1944年6月21日被晉升為黨衞隊旗隊長。1944年7月11日,黨衞軍第1裝甲軍軍長塞普·迪特里希親自為蒙克戴上了騎士鐵十字勳章。
在卡昂戰役中,蒙克再次捲入了屠殺戰俘事件。7月,蒙克向下屬營長伯恩哈德·西布肯(Bernhard Siebken)下令將一批加拿大軍戰俘不用後送,直接就地處決。西布肯在執行命令後,向當時的青年師師長弗裏茨·維特(Fritz Witt)彙報了這件事。維特接到報告後本決定撤消蒙克的團長職務,但是不久他就在戰鬥中陣亡。蒙克幸運地沒有受到任何處罰。而在戰後盟軍方面對此事件的審判中,蒙克也逃過了懲罰,因為他當時正被囚禁在蘇聯的戰俘營裏。而執行命令的營長西布肯卻代替他受到了懲罰。他對該事件的辯解沒有獲得信任,最後被判處極刑。
1944年8月19日,從卡昂敗退下來休整的第12“希特勒青年”師殘部和黨衞軍第17“伯利辛根”師一部,以及組成了一個戰鬥羣,由蒙克統一指揮。這個戰鬥羣還包含有黨衞軍第2裝甲擲彈團的14個連,第1警衞旗隊師的防空高炮大隊的第1連、第2連和1個突擊炮連。“蒙克”戰鬥羣隨即被投入了橫渡塞納河的戰鬥。但在這一天,黨衞軍第1警衞旗隊師師長提奧多爾·維施(Theodor Wisch)身負重傷退出了戰鬥。33歲的威廉·蒙克於8月20日正式接任師長,成為了該師第三任師長。
1944年11月4日,蒙克被晉升為黨衞隊區隊長。一個多月後,他指揮黨衞軍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師參加了德軍在阿登地區的最後反攻。在這次反攻中,警衞旗隊師被分成了四個戰鬥羣,以派佩爾集團為先鋒。在進攻開始後的第二天,蒙克指揮的師再次發生了屠殺戰俘事件:派佩爾戰鬥羣在馬爾梅迪附近集體屠殺了80多名美軍戰俘。幾天後,蒙克的師團又在戰鬥中屠殺了數百名比利時平民。到25日,第1警衞旗隊師完全陷入了困境。最後他們被迫退回進攻開始前的戰線。1945年1月30日,蒙克被晉升為黨衞隊旅隊長兼武裝黨衞軍少將。
1945年2月6日,蒙克在空襲中耳部受傷,被迫入院治療。他將警衞旗隊師的指揮權交給了奧托·庫姆(Otto Kumm)。傷愈後,蒙克奉命組建了一個戰鬥羣來保衞柏林。這個以蒙克的名字命名的戰鬥羣包含警衞旗隊衞戍團、警衞旗隊訓練補充營和元首護衞連。另外還有黨衞隊全國領袖護衞營和一隻由全德國徵集來的大約2000名志願者組成的自由團負責增援蒙克的戰鬥羣。這些部隊組成了大約一個旅的兵力,負責防禦納粹德國大本營的南部防線。同時,蒙克還被任命為柏林總理府衞戍司令(Kommandeur der Reichskanzlei Berlin)兼任大本營防禦區司令(Befehlshabder des Verteidigungsbereich “Zitadelle”),為即將到來的柏林防禦戰做準備。蒙克於4月23日與很多高官一起投入戰鬥。在他的率領下,德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並組織了九次反突圍戰鬥。
1945年5月,希特勒和戈培爾相繼自殺後,蒙克負責繼續指揮地堡中殘餘人員。希特勒的秘書馬丁·鮑曼試圖干涉他的指令,但被蒙克堅決拒絕。之後,蒙克組織了地堡中的剩餘人員準備逃出柏林。他自己帶領第2梯隊突圍,在這一隊裏包括希特勒的貼身副官奧托·京舍(Otto Gunsche)和秘書特勞德爾·榮格(Traudl Junge)等人。他們於5月2日逃離了地堡,但最後還是在一個地下室內被蘇軍俘虜。

威廉·蒙克戰後

被俘以後,蒙克與京舍等人一起被帶到朱可夫元帥設在柏林郊區施特勞斯貝格(Strausberg)的司令部。在那裏他們受到了友好的款待,蘇聯人甚至還允許蒙克這個黨衞軍將軍保留手槍。6天后,他們被用飛機運往莫斯科。在飛機上,蒙克試圖用手槍自殺,但沒有成功,因為子彈已經被京舍提前卸下。5月9日,蒙克到達了莫斯科。他被關押在佈德基拉(Budkira)監獄裏,然後被轉到盧比揚卡的審訊中心關押直到1949年。在此期間,在1946年夏天,他曾經被特地送到柏林以配合核實希特勒死前最後幾天的一些事件。1949年,他又被轉到Voikovo的戰俘營繼續服刑。直到1955年10月10日,蒙克才被釋放回國。
在蒙克等人回到德國那天,“黨衞軍老兵互助會”(HIAG)還特地為他們組織的一個盛大的迎接儀式。此後,蒙克移居西德漢堡,並一直居住在那裏。1988年,他曾經被起訴在沃爾姆豪特屠殺戰俘,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沒有開庭審理。他還在那年的7月9日參加了希特勒的黨衞隊副官之一,理查德·舒爾澤·克森(Richard Schulze-Kossens)在巴伐利亞州的葬禮。蒙克也參加了很多次老兵聚會,但是由於他並不合羣,所以在黨衞軍老兵中也沒什麼聲望。2001年8月6日,威廉·蒙克病逝於漢堡附近的巴斯比特爾(Barsbüttel),享年90歲。

威廉·蒙克所任職務

職務:
黨衞隊第4旗隊呂貝克分隊隊員(1931年9月1日—1932年1月)
黨衞隊第22旗隊第1中隊第5突擊隊隊員(1932年1月—1933年3月17日)
黨衞隊“戰旗護衞隊”隊員(1933年3月17日—1933年5月)
黨衞隊帝國總理府護衞隊隊員(1933年5月—6月28日)
黨衞隊帝國總理府護衞隊領袖(1933年6月28日—8月2日)
黨衞隊柏林特遣隊第2突擊隊隊長(1933年8月2日—9月3日)
“阿道夫·希特勒”旗隊第2連連長(1933年9月3日—10月7日)
“阿道夫·希特勒”旗隊第2營3連連長(1933年10月7日—11月9日)
“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第2營3連連長(1933年11月9日—1934年3月13日)
“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第2中隊第3連連長(1934年6月—10月17日)
“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第2中隊第5突擊隊隊長(1934年10月17日—1940年5月28日)
“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第2營營長(1940年5月28日—1941年5月3日)
“蒙克”戰鬥羣指揮官(1941年4月5日—4月6日)
“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師裝甲大隊大隊長(1942年2月1日—3月20日)
“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師補充營營長(1942年3月20日—1943年9月15日)
黨衞軍第12裝甲擲彈師第2裝甲擲彈團團長(1943年9月15日—10月22日)
黨衞軍第12裝甲擲彈師第26裝甲擲彈團團長(1943年10月22日—1944年8月19日)
黨衞軍“蒙克”戰鬥羣指揮官(1944年8月19日—8月28日)
黨衞軍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衞旗隊師師長(1944年8月20日—1945年2月6日)
柏林總理府衞戍司令(1945年2月6日—5月2日)
軍銜:
黨衞隊員 1931年10月15日
黨衞隊三級小隊長 1932年3月5日
黨衞隊二級小隊長 1933年3月9日
黨衞隊三級突擊中隊長 1933年6月28日
黨衞隊一級突擊中隊長 1933年10月1日
黨衞隊二級突擊大隊長 1940年9月1日
黨衞隊一級突擊大隊長 1943年6月21日
黨衞隊旗隊長 1944年6月21日
黨衞隊區隊長 1944年11月4日
黨衞隊旅隊長兼武裝黨衞軍少將 1945年1月30日

威廉·蒙克獲得榮譽

騎士鐵十字勳章 1944年7月11日
德意志金質十字勳章 1941年12月26日
一級鐵十字勳章 1939年11月8日
二級鐵十字勳章 1939年9月21日
銀質戰傷紀念章 1941年9月15日
銅質步兵突擊章 1940年10月3日
二級配劍戰功十字勳章 1940年10月3日
四級保加利亞國王勇敢勳章
1931衝鋒隊布倫瑞克集會章
二級奧林匹克獎章
金質衝鋒隊體育運動章
銅質帝國體育運動章
銅質國家騎師獎章

威廉·蒙克人物評價

威廉·蒙克是黨衞隊警衞旗隊的最早期成員之一,並從該部隊成立服役直到戰爭結束。他的性情粗暴,在部下和同僚之間聲譽也都不太好。因為他被公認為是一個殘忍的以屠殺聞名的人。關於他的暴躁性情,人們多認為這起源於他在1941年4月的那次負傷。據説在醫院療養時,他服用了大量的嗎啡,並因此成癮。此外他還酗酒成性,曾經有黨衞軍內部醫生評價他:“如果不約束他,他可以一直酗酒至死。”在法萊斯包圍戰中,負傷的他躺在馬車上居然還繼續吸食毒品。而陸軍的馮·希魏本堡(Geyr von Schweppenburg)將軍和海因裏希·艾伯巴赫(Heinrich Eberbach)將軍則毫不客氣地諷刺他“不過是一個欺軟怕硬的鬥毆者”。他在西線直接指揮或者間接涉及了三起屠殺戰俘事件,但是在戰後,他由於被蘇聯方面關押得以逃脱了盟軍的審判。儘管在同僚之間的口碑很差,但蒙克的上司塞普·迪特里希卻給予他以很高評價,認為他開朗、勇猛、精力充沛,是一名很有責任感的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