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國國家民主黨

鎖定
德國國家民主黨(德語:Die 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縮寫為NPD)為德國政黨之一,1964年成立,現任主席烏多·弗伊格特。
當該黨在20世紀60年代兩次中期州大選中可能超越5%圍牆的限制,以及曾經最多時進入7個聯邦(西德)州議會的1個立法委員任期的代表,之後該黨在數十年內一直是一支無足輕重的小黨。直到兩德合併從90年代開始在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重新樹立起聲望—大多在東部德國,例如之前反映出來在2004年薩克森州議會選舉和2006年梅克倫堡州議會大選結果。
中文名
德國國家民主黨
外文名
Die 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意識形態
國家社會主義、民族國家主義
政治立場
極右派
黨    首
烏多·弗伊格特
總    部
柏林

德國國家民主黨歷史發展

德國國家民主黨 德國國家民主黨
德國國家民主黨建立於1964年,它的前身是極右翼的德意志帝國黨。在1966年至1968年,國家民主黨在州議會選舉中獲得了成功。1968年,他們在巴登符騰堡州獲得了9.8%選票。當時該黨派成功進入了7個州(黑森、巴伐利亞、下薩克森萊茵蘭-法耳茨、石荷、巴登符騰堡和不來梅)的州議會。
當時國家民主黨的重點在巴伐利亞州和巴登-符騰堡州,在黑森和下薩克森也有一定實力。在1969年的德國聯邦議會選舉中,該黨派獲得了4.3%的支持率,沒有達到獨立組成議會黨團的5%的門檻。
隨後國家民主黨漸漸的淡出了德國的政治舞台,在競選成績和成員人數方面都風光不再,在它最鼎盛時期曾經擁有近3萬名黨員。分析人士普遍認為,60年代末經濟形勢緊張、政治上出現的“大聯盟”政府和當時的社會主義運動以及學生運動共同作用造成了右翼黨派的短暫“繁榮”。
在上世紀80年代,另外兩個極右翼政黨共和黨(DIE REPUBLIKANER,簡稱REP)和德國人民聯盟(DEUTSCHE VOLKSUNION,簡稱DVU)建立,國家民主黨在其爭取的目標羣體中遭遇了競爭。國家民主黨只在80年代末獲得了一次勝利,1988年在巴登符騰堡州州議會選舉中獲得了2.1%的選票,石荷州獲得了1.2%的支持率。整個90年代,該黨都在各級選舉中默默無聞。
近幾年國家民主黨重新贏得了一些德國選民支持。在2004年州議會選舉中,他們分別在圖林根州薩爾州獲得了1.6%及4%的支持率。2004年9月在薩克森舉行的選舉中,國家民主黨獲得了9.2%的選票。並且從1968年以來第一次進入州議會,並擁有了12名代表,然而其中4名代表隨即選擇了退出該黨。
2005年的聯邦選舉中,該黨獲得了1.6%的支持率。2006年他們在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獲得7.3%的支持率,獲得了6個議會席位。
在鄉鎮層面上國家民主黨比較活躍。2004年該黨有市議員96名。
國家民主黨選擇了與德國人民聯盟結盟的戰略,比如在2005年的聯邦選舉和後來的歐洲議會選舉中。
而另一支右翼黨派德國共和黨則始終拒絕與其合作。唯一的一次例外發生在德累斯頓,在當時的地方選舉中,國家民主黨、德國人民聯盟以及部分共和黨的成員和德國人黨(DEUTSCHE PARTEI,簡稱DP)結成了選舉聯盟。

德國國家民主黨指導思想

國家民主黨的指導思想來自所謂的“第三條道路”,即介於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選擇。國家民主黨也是“人種論”的鼓吹者。該黨的領導人烏多·弗伊格特(Udo Voigt)聲稱,人是周圍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不平等的產物,這種不平等由所謂的“自然律”所決定。他還表示國家民主黨的這些觀點來自社會學家的研究成果。國家民主黨自稱是一個“爺爺和孫子”(指老年人和年輕人)的政黨,因為出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參加過左派學生運動的人很少支持國家民主黨的理論。
在經濟領域,該黨派支持推行社會保障計劃,反對“富人統治”,但是他們並不反對私有制。福格特聲稱需要“肢解自由資本主義體系”。
福格特認為德國的政治體系是“不合邏輯”的,他表示:“我們希望重新調整聯邦德國,就像15年前人們對東德所做的那樣。”
國家民主黨還認為北約沒有反映出歐洲民眾的利益和訴求。他們認為歐盟僅僅是在金融領域對歐洲進行了重整。儘管對歐盟有諸多不滿,國家民主黨還是反對土耳其等國家加入歐盟。弗伊格特希望與歐洲各國的民族主義者和民族主義政黨結成聯盟。
該黨還認為,德國的領土應該大於疆界內的聯邦德國,他們要求修訂戰後邊界。在該黨網站上的一幅德國地圖中,德國與奧地利的邊界線被刻意忽略,而1990年確定的分割德國與波蘭的“奧德—尼斯邊界”也沒有畫在圖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