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崑崙派

(中華武術門派)

鎖定
武術以崑崙山為標誌,稱為“崑崙派”,為中華武術著名流派。崑崙派也是明末興起的道教分支,其所在地位於帕米爾高原東部的崑崙山。崑崙山連綿數百里,山巒幽秀,道術之士接踵前往修煉。
崑崙派以山得名,自立一派。 在金庸武俠小説裏崑崙派為八大門派之一,何足道為其中代表者。
中文名
崑崙派
外文名
Kunlun Faction
標    誌
崑崙山
武術種類
道家武術
所在地
帕米爾高原東部的崑崙山
創始人
崑崙大師
起    源
古山東臨清

目錄

崑崙派國內派別

事實上,世間所傳崑崙派多為誤傳,崑崙派並非來自西域崑崙山而是起源於古山臨清。故又稱臨清派。崑崙派不是以山命名而是以創始人崑崙大師的名字命名。
崑崙大師系後周世宗柴榮手下大將,柴榮駕崩時在外統兵,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崑崙大師明瞭時局為大義而適時歸隱於古臨清龍潭寺(此處今天在河北臨西縣龍潭村)因當地戰火不斷,遂傳授村民與僧眾武藝,又因為當時世間武術多重視拳法而忽視腿法,故創立臨清派系,以十路彈腿為主要功法。
崑崙派歷史上高手眾多,明武宗時曾經和少林換藝,得羅漢拳。少林自此有了彈腿。在滿清時,因為參與抵抗運動,臨清被屠,僅有五十幾個僧眾逃出。後隱藏於清王府中傳承武術。
直至清王朝滅亡,臨清派才又在世間出現,已經傳至第99代菊字輩。當今臨清派掌門人,隋大師諱世國,得意弟子潔空汝大師諱繼華。 [1] 

崑崙派現實中

道教門派眾多,因分派標準不同而名稱各異。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妙真道)、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風水,星相)五類。
歷史上還有正一宗(祖師張道陵)、全真南宗(祖師張伯端)、全真北宗(祖師王重陽)、真大宗(祖師張清志)、太一宗(祖師黃洞一)五大宗之分法,與正一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淨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説法。
近現代道教就純宗教方面分之,主要分為五個派別——積善、經典(妙真道)、丹鼎、符籙、占驗。而最有影響的則是符籙派和丹鼎派,前者主張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後者主張鍊金丹求仙,分外丹與內丹二脈。
崑崙派 崑崙派
道教的正式分派,一般認為是開始於宋、元。道教史上較有影響的有7個大派:
正一道:下面又分有靈寶派、天師道、閣皂宗、閭山派六壬等。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葷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觀一般被稱作為“子孫廟”。
全真道:源於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思想,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很多,如龍門派、遇仙派淨明派南無派隨山派嵛山派華山派清靜派等。
真大道教:金朝時創立,元朝以後逐漸衰微。
太一道:金朝時由衞州〔即今河南淇縣〕人蕭抱珍創立,元末以後逐漸衰微。其教主要崇奉“太一神”。
淨明道南宋時創建,明朝以後該教逐漸歸入正一道。
上清派:上清派約形成於東晉時期,以專門傳播習煉《上清經》而得名。上清經是由《黃庭經》而衍生出的道經系列,也稱《大洞真經》。上清派以存神服氣為修行方法,輔以育經、修功德。
武當派:宋代張三丰於湖北均縣武當山創立,為內家之宗,道武相合。供奉真武大帝為主神。
明朝以後,道教主要分為正一道和全真道兩大派別,除隱宗妙真道,其他宗派全部歸納到這兩個宗派之下。
北京的白雲觀藏有《諸真宗派總簿》,所列道派系譜共有八十七派,實際上有些只是系譜的續字,不是獨立一派。(據教內所傳應為36天教及72地教,總共應108教派。)
由以上資料可見,在道教中崑崙派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派系。想要找些與之相關的資料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在武俠世界裏,崑崙派卻是一個一等一的大門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