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隱宗

鎖定
特指道教妙真道,道教重要門派之一,屬於經典派的傑出代表。隱宗最早源於莊子學派,遵奉莊子聖訓無名、無己、無為思想,不戀世俗,崇尚隱逸,避世修行,行跡飄渺,少為世人所知。
中文名
隱宗
理    論
守一”“坐忘”“朝徹”“調息
類    別
道教門派

隱宗道教隱宗

教義上,強調對“真”義的參契,主張通過“守一”“坐忘”“朝徹”“調息”等莊氏理論和天然藥材的服食,達到延年益壽,天人合一羽化成仙的目的,這一狀態稱為“大自如”之妙天。

隱宗道家隱宗

“道家隱宗”和“道教隱宗”雖一字之差,實則是有本質區別的,要了解其中的淵源首先要從“道家”和“道教”的區別談起。
很多人提到“道家”就會認為是“道教”,“道家”與“道教”二詞,常被不加區別地使用。實際上從歷史來看“道家”和“道教”雖然存在多方面的聯繫,但它們的區別也是明顯的。
首先,“道家”是由老子、莊子開創,並在魏晉被重新發明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兩漢逐漸形成,後又有若干發展分化的宗教;
其次,“道家”作為一種思想流派,崇尚大道,主張惟道是從、道法自然,主要從事的是學術活動和其他政治文化活動,奉《道德經》、《莊子》、《黃帝四經》等為經典,而“道教”作為一種宗教,將道家人物神化以提高其知名度,有其神仙崇拜與信仰,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與活動,追求的是長生不老,其主要典籍是《道藏》。
第三、“道家”無為自化,重視不言之教,沒有嚴格的組織和師承關係,但“道教”卻非常講究師承關係,有教徒與組織,其主要派別的傳承是大致清楚的。
第四、“道家”(尤其是黃老道家)雖然提倡兼容百家,但都是以“道家”為主,融會貫通而成,而在“道教”那裏,更多的卻是“以丹解道”、“以儒解道”甚至“以佛解道”,傳統民間信仰的意味很濃。
第五、“道家”分為老莊派、黃老派和楊朱派,除了老莊派有一些隱世思想外,黃老派和楊朱派都是積極用世的,但“道教”受到佛教影響,極力宣揚出世思想。因此,雖然道教在理論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二者還是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説道教理論就是道家思想。
道教和儒教一樣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宗教,最初是由張道陵,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張天師”創立於東漢時期的五斗米道(天師道),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並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而形成的。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當今道教主要分為:全真派和正一派兩大教派。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尊“道”為最高信仰,而道的尊高和偉大,其最高體現就是“德”,所以,道教在“尊道”的同時也“貴德”,道教的“道”與“德”一起,共同構成其教理的核心內容 。
“道教隱宗”,特指道教“妙真道”,又叫玄真派,是道教重要門派之一,屬於經典派的傑出代表。供奉莊子為本主神,認為莊子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崇尚返璞歸真,迴歸自然,隱居山林。教義上,強調對“真”和“化”義的參契,主張通過“心齋”“守一”“坐忘”“朝徹”“調息”等莊氏理論和天然藥材的服食,達到延年益壽,天人合一羽化成仙的目的,這一狀態稱為“大自如”之妙天、“妙真化境”“自如化境”。同時附以真藝之術,即藝術素養的提升,如“詩”“書”“畫”“樂”的修習,使修真和品美完美結合,被後人稱為“雅道”“儒道”。妙真道秉承“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聖訓,貴無知、無言、無名、無形、無心、無己,守清樸,惡顯達,一向以隱逸清修為本,仙蹟漂渺,雖流脈二千年,少為世人所知,被譽為“真道士”。
“道家隱宗”是“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一代“商聖”財神范蠡創立。范蠡 ,字少伯,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峯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乃中國儒商之鼻祖。范蠡晚年創立“道家隱宗”。
“道家隱宗”供奉“智聖”鬼谷仙師為開山始祖,“商聖”陶朱公為創派祖師,在教義上明令隱宗弟子不得參政,隱宗精髓則為“小隱於林,大隱於市”,崇尚在紅塵之中持修,做到“在塵出塵,在世出世,在家出家,在俗離俗”,隱宗弟子秉承教義歷代經商,均為鉅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