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岑麒祥

鎖定
岑麒祥(1903~1989),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字時甫,祖籍河南南陽,1903年7月15日生於廣西合浦。岑麒祥是我國較早從事語言學研究和教學的語言學家之一,在五十多年的教學中,培養了許多語言學人才,桃李遍天下 [1] 
中文名
岑麒祥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3年
逝世日期
1989年
畢業院校
廣州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
職    業
語言學家
出生地
廣西合浦
代表作品
《國際音標用法説明》
《語音學概論》
《方言調查方法》

岑麒祥生平簡介

岑麒祥 岑麒祥
1921年畢業於省立廉州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函授學校英語科。1922年考入廣州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以英語為正科,文史為副科。1926年畢業於高師部,入中山大學英語系三年級學習英、法、德語,同時兼任廣州知用中學語文教師。1928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通過中法協會資助赴法留學考試,先在法國里昂東南的格勒布爾市的一所大學攻讀法語,後回里昂大學學習,獲得“英國語文學”和“實際研究”高等研究證書。1931年,轉入巴黎大學,從巴黎大學語言研究所主任房德里耶斯學習普通語言學,從語音研究所主任傅舍學習語音學,從法蘭西學院教授梅耶學習歷史比較語言學,從民族所教授柯恩學習語言調查。1933年,獲得法國國家文科碩士學位和語言學高等研究文憑。
1933年底啓程回國,1934年春到達廣州,任中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講授語言學、語音學和方言調查,同時兼任文科研究所指導教授和《語文文學專刊》主編。1935年,任文學院教授。1936年被聘為中英庚款委員會招考留學生考試委員。1944年到廣西進行少數民族語言調查,因抗戰時局吃緊被迫中斷,到連縣三江地區中山大學分教處任教,任秘書長。抗戰勝利後,在中山大學開辦中國第一個語言學系,任系主任。1948年,兼任文學院代理院長、院長。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山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兼語言學系主任。1951年,率中山大學文學院語言學系師生參加中央少數民族訪問團到粵北和海南島訪問瑤、黎、苗等族,進行語言調查。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任中山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兼管教務處工作。1954年,中山大學語言學系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改稱語言學專業,任北京大學語言學教授,兼語言學教研室主任。1989年12月20日逝世,享年86歲。

岑麒祥主要專著

岑麒祥:《漢語外來詞詞典》
岑麒祥:《漢語外來詞詞典》(3張)
《國際音標用法説明》《語音學概論》《方言調查方法》《語法理論基本知識》《普通語言學》《語言學史概要》《歷史比較語言學講話》《語言學學習與研究》《漢語外來詞詞典》等;主要譯著:《格拉烏爾院士在華學術講演集》(合譯)、《歷史語言學中的比較方法》《語言論》(合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合譯)、《現代歐美語言學唯心主義學派批判》等;主要論文:《方言調查方法概論》《粵語發音實驗錄》(法文)、《歷史語言學中之分化作用與統一作用》《中國語詞之詞性及位置》《關於華南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問題》《廣東少數民族語言調查紀略》《印歐系語言歷史比較語言學》《論語言學中的心理社會學派》等。

岑麒祥學術研究

岑麒祥從事語言學研究五十多年,主要研究方向為普通語言學和語言學史,在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的調查研究,以及歷史語言學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語言學方面,著有我國最早的語音學著作之一——《語音學概論》,不僅闡明瞭普通語音學的基本原理,而且介紹了語音學史,特別是用普通語言學的觀點對我國曆史悠久的傳統音韻研究進行了解釋。50年代,參考蘇聯教學大綱,編寫了《普通語言學》,重點介紹現代各語言學派的理論要點和學術背景,力圖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觀點進行評價。
語言學史方面,《語言學史概要》是其最重要、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國第一部語言學史著作,介紹了世界語言學的四大源頭;闡述了歷史語言學的產生、發展和意義,介紹了對世界上各語系語言進行歷史比較研究的情況;介紹了從普通語言學奠基人德國洪堡德開始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結構主義的一些流派的語言學觀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調查方面,解放前發表了《方言調查方法概論》,曾到廣西進行少數民族語言調查。解放後,將《方言調查方法概論》補充修改為《方言調查方法》,成為我國最早關於方言調查方法的專著。把方言調查分為外部調查、概略調查、方言志調查和方言地圖調查等,詳細介紹了記音音標和記音方法。強調少數民族語言調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概括介紹了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的系屬,以及華南地區瑤語苗語黎語及其方言的分佈情況。曾參加中央中南區少數民族訪問團第二分團,到廣東北江和海南島進行少數民族語言調查,完成了《廣東少數民族語言調查紀略》。在歷史比較語言學方面,積極介紹歐洲歷史比較語言學,並把歷史比較法應用於少數民族語言和方言研究。此外,還從事古漢語語音、語法及現代漢語語法及文字的研究。

岑麒祥作品內容

岑麒祥主要著作有:《語音學概論》(中華書局,1939年。科學出版社,1959年)、《方言調查方法》(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語言學史概要》(科學出版社,195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再版)、《漢語外來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0年)、《普通語言學人物誌》(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等。
岑麒祥的《語音學概論》一書,是我國最早的語音學著作之一。分總論、描寫語音學和歷史語音學三部分。該書注重實用,內容全面,廣泛涉及語音學諸問題。闡明瞭普通語音學的基本原理,介紹了語音學史,並用普通語音學的觀點解釋了我國傳統的音韻研究。對語音演變的規律,研究語音演變的方法,以及如何總結親屬語言和方言的語音對應規律等都做了闡述。是語音學的一本重要的參考著作。
語言學史概要》一書,是岑麒祥最重要、影響最大的著作。書中將語言學史分為古代語言學史、歷史比較語言學史和普通語言學史三個方面。在古代語言學史部分,他介紹了世界語言學四大源頭(希臘—羅馬、古印度、中國和阿拉伯)的語言研究成果;在歷史比較語言學史部分,講述了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產生、發展和意義,介紹了對世界上各語系的語言進行歷史比較研究的情況;在普通語言學史部分,他介紹了從普通語言學的奠基人洪堡特到20世紀50年代結構主義各個流派的語言學觀點,着重介紹了各個流派之間的歷史聯繫。該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語言學史著作,為廣大語言學工作者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學習參考資料。
岑麒祥的《方言調查方法》一書,是我國最早的方言調查方法的專著,其中講了方言調查的意義和方法。把方言調查分為外部調查、概略調查、方言志調查以及方言地圖調查等幾種,詳細説明了記音音和記音方法。側重介紹了方言調查的基本理論,通俗簡明,是方言調查的入門指導用書。
岑麒祥編纂的《漢語外來語詞典》為漢語詞彙史、漢族與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豐富而有價值的研究材料。他的《普通語言學人物誌》一書,正如他在該書前言中所説的那樣:“這一類的著作我覺得很有意思:它既可以補《語言學史概要》之不足,它本身有可大可小,可長可短,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可以增加我們對語言學史的知識,作為我們對語言學研究的借鑑。”書中介紹了索緒爾、梅耶、湯姆森、維爾納、葉斯泊森、房德里耶斯、柯恩、馬迪內、哈里斯喬姆斯基、博杜恩·德·庫爾特內、謝爾巴、特魯別茨科依、雅各布遜、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王力共18位語言學家。
岑麒祥致力於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於1936年翻譯了梅耶的《歷史語言學中的比較方法》(科學出版社,1956年)一書。此外,岑麒祥還有專著:《國際音標用法説明》(商務印書館,1937年)、《語法理論基本知識》(時代出版社,1956年);
岑麒祥譯著:《格拉烏爾院士在華學術講演集》(合譯)(科學出版社,1956年)、《現代歐美語言學唯心主義學派批判》(科學出版社,1957年);論文:《世界言語的統計》(《東方雜誌》第28卷第16期)、《方言調查方法概論》(《語言文學專刊》第1卷第1期)、《歷史語言學中之分化作用與統一作用》(《中山學報》第1卷第1期)、《從廣東方言中體察語言的交流和影響》(《中國語文》1953年第4期)、《印歐系語言歷史比較語言學》(《西方語文》第1卷第1期)、《論詞義的性質及其與概念的關係》(《中國語文》1961年第5期)、《詞源研究的意義和基本原則》(《新建設》1962年第8期)、《關於語言親屬關係的問題》(《語言學論叢》1980年第5期),等等。

岑麒祥往事略集

岑麒祥著書立説興科教

岑麒祥精通英語、法語、德語、日語、俄語和世界語,為研究語言學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他從事教育事業和科學研究工作逾半個世紀,成績顯著。在教學方面,他勤勤懇懇,耐心指導學生,講授過語言學、語音學、方言調查、音韻學普通語言學、語言學史、歷史比較語言學等課程。
在語言學研究方面,岑麒祥的主要著作有《語音學概論》《方言調查方法》《語言學史概要》《漢語外來語詞典》《普通語言學人物誌》《語言學家評傳》等。其中《語音學概論》一書,是我國最早的語音學著作之一。該書分總論、描寫語音學和歷史語音學三部分,注重實用,內容全面,廣泛涉及語音學諸問題。闡明瞭普通語音學的基本原理,介紹了語音學史,並用普通語音學的觀點解釋了我國傳統的音韻研究。對語音演變的規律,研究語音演變的方法,以及如何總結親屬語言和方言的語音對應規律等都做了闡述,是語音學的一本重要的參考著作。
《語言學史概要》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語言學史著作,為廣大語言學工作者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學習參考資料。這本書也是岑麒祥最重要、影響最大的著作。書中將語言學史分為古代語言學史、歷史比較語言學史和普通語言學史三個方面。在古代語言學史部分,他介紹了世界語言學四大源頭——希臘—羅馬,古印度,中國和阿拉伯的語言研究成果;在歷史比較語言學史部分,講述了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產生、發展和意義,介紹了對世界上各語系的語言進行歷史比較研究的情況;在普通語言學史部分,他介紹了從普通語言學的奠基人洪堡特到20世紀50年代結構主義各個流派的語言學觀點,着重介紹了各個流派之間的歷史聯繫。
《方言調查方法》是我國最早的方言調查方法的專著,岑麒祥在書中講了方言調查的意義和方法,把方言調查分為外部調查、概略調查、方言志調查以及方言地圖調查等幾種,詳細説明了記音方法。側重介紹了方言調查的基本理論,通俗簡明,是方言調查的入門指導用書。此外,他編纂的《漢語外來語詞典》為漢語詞彙史、漢族與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豐富而有價值的研究材料。他的《普通語言學人物誌》一書,正如他在該書前言中所説的那樣:“這一類的著作我覺得很有意思:它既可以補《語言學史概要》之不足,它本身可大可小,可長可短,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可以增加我們對語言學史的知識,作為我們對語言學研究的借鑑。”在書中,他介紹了索緒爾、梅耶、湯姆森、維爾納、葉斯泊森、房德里那斯、柯恩、馬迪內、哈里斯喬姆斯基、博杜恩·德·庫爾特內、謝爾巴、特魯別茨科依、雅各布遜、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王力共18位語言學家。
岑麒祥還致力於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撰寫和發表了對學界產生重要影響的論文《世界言語的統計》《方言調查方法概論》《歷史語言學中之分化作用與統一作用》《從廣東方言中體察語言的交流和影響》《印歐系語言歷史比較語言學》《論詞義的性質及其與概念的關係》《詞源研究的意義和基本原則》《關於語言親屬關係的問題》等等,還先後翻譯了梅耶的《歷史語言學中的比較方法》和房德里那斯的《語言論》。此外,他還出版有專著《國際音標用法説明》《語法理論基本知識》以及譯著《格拉烏爾院士在華學術講演集》《現代歐美語言學唯心主義學派批判》。他還參加修訂《新華字典》《漢語成語小字典》和編纂《古漢語字典》。
廉州話是一種獨特的方言,它與周邊地方的語種不同,有着很強的生命力,不僅韻律優美、語調清晰,還有豐富的詞彙。岑麒祥稱家鄉的廉州話為“欽廉話”,在上世紀50年代末原本準備寫一本書叫《欽廉話研究》的,但不知何故最終沒有完成。

岑麒祥精誠合力創新系

岑麒祥青年時代憧憬革命,曾多次聆聽孫中山的講演,參加過省港大罷工遊行。他勇於創新,全國的語言學系就是他和王力1946年秋在中山大學共同創辦的,他還出任首屆系主任。
抗戰勝利後,王力所在的昆明西南聯大解體,王力本想回到北京清華大學創辦人類語言學系,返京前路過廣州作短暫停留。王力和岑麒祥同是説粵語方言的兩廣同鄉,在巴黎留學時一起聽過傅舍等著名語言學家的課,學位論文都是寫粵方言語音的。兩人志趣相投,談到開創語言學系一拍即合。
語言學系先後開出許多傳統的和新興的課程。除了王力和岑麒祥兩人的課以外,還聘來了方光青、商承祚、嚴學好、趙仲邑楊樹達吳三立、黃錫凌、周達夫、高華年、張為綱等開課。
王力1948年受聘為嶺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岑麒祥接任中山大學文學院代院長、院長兼語言學系主任。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廣州市公立、私立的文、理學院都合併到中山大學成為綜合性大學,取消“院”一級機構,只設系。王力從嶺南大學回到中山大學語言學系任主任。系裏新設兩個教研組,岑麒祥任語言學教研組組長,搞語言學概論教材建設。
岑麒祥 岑麒祥
岑麒祥與王力精誠團結,同心同德,情同手足,是合作共事的楷模。他們對學生親如子侄,學生把他倆比作嚴父慈母。當時的語言學系師生不多,學生的文娛、郊遊等活動,常常幾個年級聯合舉行,全系老師也常參加,師生親如一家。岑麒祥是最能與學生打成一片的一位。1954年,為了集中南北方語言學師資力量,教育部決定把全國的中大語言學系撤消,師生合併到北京大學中文系,設立語言學專業,後稱漢語專業。從1946年到1954年,語言學系在中山大學辦了8年,共招收了學生100名,不少後來成為語言學骨幹人才和有關專業高級人才,當教授或有相當於教授職稱的近一半,其中兼高校校長院長的有4名,博士、碩士導師4名,當國家級省市級有關學會會長、副會長和顧問的就更多了。
岑麒祥生活儉樸。他任語言學系主任時穿的西裝還是留學時做的。解放前的長衫,直到80年代冬天在家裏還常穿着,他説:“這麼穿很暖和,我一穿起它就想起孫中山、魯迅、李大釗聞一多,因為他們愛穿這種衣服。”他公私分明,連自己孩子在家使用學校給他安裝的電話機也要限制和批評。廣州解放前夕,國民黨潰退遺下的一筆公款,只有他這個文學院院長知道。他把公款如數交公,受到高度讚揚。
岑麒祥淡泊名利權位。調到北大後,他“無官一身輕”,輕裝前進。這期間,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先後通過組織想委他以重任。北大留他,他知道後二話沒説,不像有的人那樣鬧着要走。在中大期間,他雖然也有進有退,但他總是進無喜色、退無憂容。

岑麒祥坦誠做人為敬業

岑麒祥早年留學,是學貫中西的語言學家。他是個極其坦誠的人。在一次“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上,代表們對詞彙方面進行討論,許多專家強調要把北京話的詞彙趕快寫出來,決定哪些是土的,哪些是不土的,從中吸取經驗,找出原則。岑麒祥當場説:“應該不限於用北京話的詞彙,因為北京話裏有些詞是不好懂的。例如‘山藥蛋’等類的詞,廣西、廣東人根本就不懂,如果用‘馬鈴薯’,就大家都能懂。”
1954年岑麒祥剛調入北京大學時,他給四年級開了一門“普通語言學”,當時只有六七個學生選修這門課。
有一天,岑麒祥要兩個青年教師陪他進城買教學用品,因為語言學課程講發音機制、發音原理只憑口頭描繪,學生缺乏真切的認識和直觀的感受,當時又沒有建立語音實驗室的條件,他便想置辦點喉頭解剖之類的教學模型。他很少進城,對市內的商業網點根本就不瞭解,他們直奔商業繁華區王府井大街,一路用心搜索着東西兩側的鋪面,也沒發現一個賣教學儀器的商家,從東單走到東四,仍然一無所得。幾經周折,後來才打聽到八面槽有一家規模不小的醫藥商店,就從東四轉到王府井北口,雖然找到了那家外觀並不起眼的店鋪,但它也沒有這種教具。岑麒祥問店主有無牙膠,店主説有進口的。買了幾盒進口牙膠後,學生不解其意。岑麒祥説是鑲牙用來做牙牀模型的,可以利用它製作不同發音部位的口形模具。
一位年近花甲的資深教授,為了改進教學,竟然親自帶着兩個青年教師,在偌大的北京城,到處尋找教學用具。這種認真的態度和敬業精神,真值得後輩很好地繼承和學習。

岑麒祥著作目錄

部分著作圖片
部分著作圖片(4張)
《語言地理學的理論和實踐》(岑麒祥著) (出版者不詳 19--)
《國際音標用法説明》(岑麒祥編) (商務印書館 1937)
《語音學概論》(岑麒祥編) (中華書局 1939.4)
《語音學概論》(岑麒祥編) (中華書局 民國30)
語言學引論》(岑麒祥編/高華年編) (中山大學 1955)
普通語言學》(岑麒祥編) ( 北京大學 1956)
《方言調查方法》(岑麒祥著)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6)
《語法理論基本知識》(岑麒祥著) (時代出版社 1956)
《國際音標用法説明》(岑麒祥編) (商務印書館 1957)
《普通語言學》(岑麒祥編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57)
語言學史概要》(岑麒祥編著) (科學出版社 1958)
《現代歐美語言學唯心主義學派批判》(古赫曼著/列施卡著) (科學出版社 1958)
《語音學概論》(岑麒祥著) (科學出版社 1959)
《歷史比較語言學講話》(岑麒祥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
《國際音標》(岑麒祥編)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
《語言學學習與研究》(岑麒祥著) (中州書畫社 1983)
《語言學史概要》(岑麒祥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8)
普通語言學人物誌》(岑麒祥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9.9)
漢語外來語詞典》(岑麒祥編) (商務印書館 1990)
國外語言學論文選譯》(岑麒祥譯) (語文出版社 1992.8)
《普通語言學人物誌》(岑麒祥編)(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3.1)

岑麒祥世界語者

岑麒祥(1903-1989)廣西合浦人。1922年入廣州國立中山大學英語部。1928年獲中山大學文學學士學位。由中法協會資助到法國留學。1933年獲巴黎大學國家文科碩士學位和語言學高等研究文憑。1934至1954年任中山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和語言學系教授。1954年調北京大學中文系任主任。著有《普通語言學》《語言學史概要》《語音學概論》《語法理論基礎知識》《方言調查方法概論》等。1926年在廣州中山大學向黃尊生學習世界語。1948年在廣州中山大學文學院語言學系開設過世界語課。1964年在北京大學開設過世界語課。曾任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理事和名譽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