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

鎖定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Wenshui Middle School),簡稱文中,地處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文東新區狄青東大街,成立於1931年,曾受過賀龍元帥的教誨,是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全日制公立高級中學 [1]  學校現實行二十軌制,是山西省示範高中,山西省文明學校,呂梁市重點高中。有教職工335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 [2-5] 高級教師78人。
中文名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
外文名
Wenshui Middle School
簡    稱
文水中學,文中
創辦時間
1931年
辦學性質
公立中學
學校類別
普通高中
現任領導
潘永勝(校長) [19] 
校    訓
厚德篤志,弘文博學
校    歌
《我可愛的文水中學》
地    址
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文東新區狄青東大街
專任教師
約248人
佔地面積
82000 m²
在校學生人數
約3300人
教學班
60個
常務副校長
張四平,王如長
年級副校長
高華元,高飛,潘永勝
骨幹教師
張興華,李燕傑,趙大俊
主要教師
閆玉瓊,李鮮花,宋玉珍
校務委員
李學東,閆玉峯
特級教師
郭學忠,王如長,高壽鵬,張建明 [4] 
校    長
潘永勝 [18]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辦學歷史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前身為文水縣立初級中學校,創建於1931年。校址在城內東街馬王廟處,校長武佔魁,教師有康煥文、權廷瑤等6人。
民國21年1月1日,文水縣立中學校第一屆校董會成立紀念攝影 民國21年1月1日,文水縣立中學校第一屆校董會成立紀念攝影
1937年,因經費緊缺和日軍轟炸,文水縣立初級中學停辦。
1944年,日偽縣公署借文水縣一高校址恢復辦學。
1945年9月1日,陝甘寧五省聯防軍司令員賀龍同志率軍解放文水。次日,賀龍來到文水中學對師生進行了動員講話。 [6-7] 
1945年9月5日,文水中學、第一高小和女子高小的近百名學生,在革命教育的影響下,隨賀龍部隊前往離石 [6-7] 
1945年底-1947年,閻錫山軍隊接管學校,強化反動教育。
1948年,文水解放戰爭打響,鄉村師生陸續返鄉,城內部分學生被閻軍脅迫到太原,學校再次停辦。
1948年7月,文水全境解放,學校復課。
1949年初,因條件簡陋,學生不足,學校師生分別併入汾陽中學祁縣中學
1952年春,學校重建,更名為山西省文水中學校。
1958年,學校開始招收高中班,成為完全中學
1971年起,初中班停招,學校變為普通高級中學
2003年7月,山西省文水中學與原文水縣第二中學合併。 [8] 
2013年,文水中學從舊城區東遷至新城區。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辦學條件

校園風貌
校園風貌(18張)
文水中學擁有教學樓兩幢,實驗樓兩幢,學生公寓樓四幢,學生餐廳兩層,400米環形跑道操場一個,370座階梯教室兩個,理化生實驗室七個,電腦室兩個,70座語音室兩個,多媒體教室四個,圖書五萬餘冊。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所獲榮譽

2021年6月,中共文水縣文水中學總支部委員會入選”呂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擬表彰對象。 [17]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文化傳統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精神文化

  • 辦學宗旨:弘揚胡蘭精神,秉持人本理念,助力師生幸福發展
  • 校訓:厚德篤志,弘文博學
  • 校風:尚文知禮,求是惟新
  • 教風:精研善導,潤生樂教
  • 學風:勤學善思,踐實有為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形象標識

文水中學校徽 文水中學校徽
校徽主體為內外兩同心圓。內圓中由青山,河流和太陽構成。青山象徵呂梁山,河流象徵文峪河,點明瞭文水中學的地址——呂梁山下,文峪河旁,同時與校歌呼應。中心上方一點紅日,象徵青年學子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一般富有朝氣。整體景物構成一具有書法藝術魅力的漢語“文”字,既指“文水”,又指“文化”,更指“文中”,象徵着文水中學鍾靈毓秀,文化璀璨。下方標註阿拉伯數字“1931”,指文水中學建校於1931年。外圓為學校的中英文名稱信息。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校歌

《我可愛的文水中學》
文水中學校歌 文水中學校歌
呂梁山下,文峪河旁,
一顆明珠閃閃發光。
戰火硝煙中誕生,
元帥教誨下成長。
雛燕凌空,展翅翱翔,
登上科學~科學的殿堂。
啊~啊,我可愛的文水中學,
民主科學團結向上,團結向上!
垂柳起舞,槐花飄香,
辛勤園丁桃李芬芳。
打造龍的筋骨,
插上鳳的翅膀。
莘莘學子,志向高遠。
放飛理想~理想的希望。
啊~啊,我可愛的文水中學,
民主科學團結向上,團結向上!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辦學成績

文水中學2014屆學生歡慶畢業
文水中學2014屆學生歡慶畢業(8張)
學校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狠抓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和自信心教育。實施抓中、扶差、拔尖戰略,為每一個學生搭建成才階梯,讓每一個學生閃光,使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2006年,文水中學高考達線868人,比2005年增加145人。單校達線數雄居呂梁市榜首。重點線比例攀升。達重點線370人,比2005年增加75人,重點達線率43%。高分數段人云集,全校600分以上65人,其中應屆生32人。文理科並駕齊驅,全市文科前20名佔18人,理科前20名佔15人,前5名佔5人,前十名佔9人。應屆生尖子生稱雄。全校有13人被北大錄取,其中10人達清華錄取線,應屆生有9人。佔到70%.文理科狀元雙贏。師俊偉、吳體龍分獲全市文理科狀元。實現了既有大面積豐收,又有尖子生脱穎而出的目標,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高考特殊貢獻獎。得到了領導肯定,羣眾認可,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為文水和呂梁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015年文水中學高考成績刷新歷史紀錄。應屆生達線二本B類共計837人,比2014增加105人,600分以上共計29人。理科學生武斌高考成績達669分,摘得呂梁市理科狀元桂冠,被清華大學錄取 [9]  。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有七名同學考取,另有多位同學進入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211,985國家重點大學
2016年文水中學高考乘勢而上,又創佳績。應屆生達線765人,達線率比2015年高出1.2個百分點,其中600分以上37人。
2018年文水中學高考再創佳績,理科李宇婧664分,韓佳皓658分,被北京大學錄取。文科趙鴻昊606分,創文科生成績新高,被北京理工大學錄取,全校600分以上56人,650分以上5人。一本達線318人,二本B類及以上達線814人,達線率74.5%,再創新高。此外,梁郝天然藝考和文化課考試成績均達標,被中央戲劇學院錄取,成為文水中學建校以來第一位進入中戲的學生 [10] 
需要承認的是,雖然文水中學過去一直是呂梁市實力最強的高中,2012年前幾乎每年都有多名學生考取清華 [11]  、北大,頂峯時期曾出現一個班級中兩名學生考取清華、一名學生考取北大,同時拿下全省理科第四、第五名的驕傲成績,這在一所縣區中學中是相當令人讚譽的,清華大學也對文水中學的辦學成績表示了肯定 [12]  。可近年來由於文水縣經濟發展落後、青年教師隊伍缺失嚴重、生源分佈範圍大幅縮小等原因,文水中學辦學成績相較本市的孝義中學有所落後。未來的路還很長,望各位師生校友為母校齊心努力,再創輝煌,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交通信息

文水縣城區內乘坐1、2、3路公交均可到達,“文水中學站”下車,票價一元,無人售票車。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知名校友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張錫祥

張錫祥 張錫祥
張錫祥(1933.5.19- )中國工程院院士 [13] 雷達對抗專家。1933年5月19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 [14] 
195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雷達系。現任信息產業部第29所高級工程師、所長顧問。我國雷達有源干擾領域的帶頭人,先後兩次參加了對我國不明空情的分析,找出了原因並進行了實驗驗證。曾獲得1985年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1990年一等獎、1997年二等獎,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兩項。發表論文50多篇,專著兩部。整理內部資料約400萬字,培養博士、碩士生數名及一批科研技術骨幹隊伍。曾獲成都市、四川省、全國電子行業勞模和成都市優秀黨員稱號。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成恩元

成恩元,山西文水人,先後任教於華西協和大學四川大學歷史系。
成恩元 成恩元
1937年考入燕京大學歷史系,師從裴文中先生,專攻考古。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封閉了燕京大學,成恩元穿越封鎖線南下,在成都燕京大學復學,後考取燕京大學研究院。1944年11月,日寇攻下貴州獨山,大後方震動。生活在日戰區文水老家的母親和哥哥陷入絕境,在八天內相繼病餓而死。成恩元悲痛欲絕,自書“仇必報,必報仇,為了家、國、民族!”還寫有:“一九四五年十一 月廿一日,接獲母親胞兄逝世的消息,昨日上午已報名從軍”,“血債未報誓不還,抗戰勝利之日歲再取紙以告慰死者!”遂佩黑紗,棄筆從戎,投身“十萬青年十萬軍”,參加了青年軍抗日殺敵報仇雪恨。後駐四川瀘縣
1947年入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工作。1954年曾任博物館代理館長。
1955年以後,歷任川大歷史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物館顧問,四川省錢幣學會副會長。除教授'舊石器與漢唐考古'外,對巖墓、石窟藝術、陶瓷、古錢幣、書畫、棋藝等均有較深的研究,先後撰寫與翻譯了大量論文與專著,包括《邛崍龍興寺佛教石刻發掘報告》(英文稿),《邛窯五十年》,《琉璃廠窯址》(譯文),《川苗剌繡與銅鼓考》、《川陝省蘇維埃時期的銀幣》、《宋、元、明象棋古譜源流考》、《中國圍棋》等 [15] 

山西省文水中學校王朝瑞

王朝瑞 王朝瑞
王朝瑞(1939.12—2008.5.1) 筆名王屋山,齋號瓢廬,山西文水人。國家一級美術師,山西畫院原院長、書記、《美術耕耘》主編,中國美術協會會員、曾任山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西山水畫學會會長,中國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山西分會理、山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山西省文聯委員等。因病於2008年5月1日在太原逝世,享年70歲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