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屈家嶺文化遺址

鎖定
屈家嶺遺址位於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嶺 [27]  ,是以黑陶為主的文化遺存,具有許多獨特的特徵。屈家嶺文化是中國長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其年代距今約5300—4600年。 [1-2]  與史籍“禹徵三苗”相對。 [23-26] 
屈家嶺文化因其特有的文化特徵,屬於一個新的文化系統,因此將這種文化定名為“屈家嶺文化”。中國科學院為此出版專著《京山屈家嶺》。
屈家嶺文化的蛋殼彩陶與彩陶紡輪和陶塑的紅陶小動物,為全國原始文化中所僅有,罕見於其他原始文化。
總觀荊楚文明中繁榮燦爛的物質文化,即獨具特色的楚文化,其藝術特色與荊楚之地原始文化中豐富多彩的屈家嶺文化一脈相承。無可爭議地表明,屈家嶺文化即是楚文化發展的基礎,是荊楚文明高度發展之源。 [3] 
發現於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嶺村的屈家嶺文化遺址,是“屈家嶺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是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距今5300-4500年。屈家嶺遺址還是長江中游史前稻作遺存的首次發現地,是中國農耕文化發祥地之一,農耕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為全國首批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是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屈家嶺遺址對於研究原始人類聚落的起源與發展,研究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屈家嶺遺址的發現,表明這裏是長江中游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説明長江流域黃河流域一樣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搖籃。 [3-8] 
2021年10月18日,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17] 
中文名
屈家嶺文化遺址
外文名
The Qujialing Culture Sites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中部,大洪山南麓,江漢平原北端 [1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景點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佔地面積
284 公頃 [18] 
著名景點
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時    代
新石器時代
文物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國務院
編    號
194
分類號
14
發現地點
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嶺村 [22] 

屈家嶺文化遺址歷史沿革

屈家嶺 屈家嶺
屈家嶺文化是中國長江中游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首先發現於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嶺遺址而得名 [3]  。該文化影響範圍較廣,東到湖北東部的黃岡鄂城,西至三峽地區,北到河南南陽,南至洞庭湖濱,西北延伸至陝西南部的丹江流域。距今約5000年。
遺址發現於1954年,至今經過多次的發掘和深入研究,發現這種遺存具有許多獨特的特徵,故定名為“屈家嶺文化 [9] 屈家嶺文化的年代為距今約5300—4600年。
屈家嶺文化遺址 屈家嶺文化遺址
屈家嶺遺址最早在1955年1957年被髮堀,其後學者又在湖北各地發堀了更多屈家嶺文化的遺址,並在其中許多遺址如枝江關廟山遺址中發現其與前後期文化的關係,認定其為是更早期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的繼承者,而後被更晚期的青龍泉文化(又稱作湖北龍山文化)所繼承。
該遺址1988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國家公佈的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2022年6月,屈家嶺文化遺址被列入2021年湖北六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 [20] 

屈家嶺文化遺址文物遺存

屈家嶺文化遺址農作物

2020年12月6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屈家嶺遺址聯合考古隊正式披露,歷時5年的植物考古有了新發現:該遺址出土距今約5600年至5300年的33粒炭化粟粒。
植物考古工作者經對這些炭化種子進行碳14年代測定,證明這是長江中游最早的粟遺存,是北方旱作農業傳入這裏的最早證據。
屈家嶺遺址還發現一批距今約5800年的炭化稻粒,共計541粒,可見屈家嶺先民的農業結構為以稻為主、粟為輔,南方的水稻和北方的粟作在此相得益彰。
屈家嶺遺址浮選出炭化植物種子及硬果核殼共計1599粒,經鑑定,確認農作物種子有1245粒,其中包括541粒水稻和638粒水稻基盤、33粒粟、27粒小麥及6粒大豆。此外,考古隊從各時期炭化遺存中挑選了16粒農作物種子和2塊木炭標本進行測年。測年材料反映,屈家嶺遺址稻作農業的出現,可追溯到距今約5800年。而且,各時期的水稻基盤形態都具馴化型特徵,表明這裏的稻作農業已達到比較成熟的水平。 [11] 
屈家嶺遺址出土長江中游最早的粟遺存 屈家嶺遺址出土長江中游最早的粟遺存

屈家嶺文化遺址文物

屈家嶺遺址坐落在一片橢圓形的崗地之上,地勢緩平,附近丘陵起伏,青木壋和青木河由東西兩側環繞其南,交匯合流,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屈家嶺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出土一批漩渦紋彩陶紡輪,其中一類被認為是後世太極陰陽魚圖的原型。漩渦紋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由具體線條刻畫組成,另一種由具體的物化形象,如魚等形象組成。
出土的漩渦紋彩陶紡輪中,有一類紋飾佈局與後世的太極陰陽魚圖圖案類似,其以中間的圓心為中點,為彩色對稱圖案。據此,考古學界專家推測其為後世太極陰陽魚圖的原型,可能與中國太極起源有關。
屈家嶺遺址出土物中以彩陶紡輪、彩繪黑陶和蛋殼彩陶最具特色。陶製的鼎、豆、碗等器皿均為雙弧形折壁,也具有獨特的風格。
這種性質的文化分佈在湖北境內的江漢平原、西北山地和河南省的南部與湖北相鄰的地帶,分佈較廣,文化面貌具有極為濃厚的地方色彩。
該遺址中所保留的大量生產工具和粳稻穀殼表明,“屈家嶺人”的社會經濟是以農業為主,兼營飼養、漁獵、紡織等業;農業和手工業已有分工,製陶業相當發達,陶器的品種豐富,圖案美觀。
色彩鮮豔的彩陶器、陶質禽鳥模型及玉飾品,反映出當時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面貌。農業的進步和象徵父權崇拜的“陶祖”的出現,説明其社會的發展已進入父系氏族的社會階段。
屈家嶺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質黑陶和泥質灰陶,圈足器發達,凹底器較多,這是同時期的其他地方沒有的。屈家嶺文化中的陶雞、陶羊、陶獸等紅陶小動物等陶塑造型工藝品,是源於現實生活的藝術作品,豐富多彩的彩繪藝術和陶塑工藝,反映了屈家嶺先民們的豐富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特別是屈家嶺文化彩陶器皿和彩陶紡輪等的彩紋圖案,在原始文化中表現了其別具一格的彩繪藝術特色,屈家嶺文化的蛋殼彩陶與彩陶紡輪和陶塑的紅陶小動物,為全國原始文化中所僅有,罕見於其它原始文化。

屈家嶺文化遺址遺存

早期遺存主要包括湖北京山屈家嶺遺址, [2]  朱家嘴,湖北武昌放鷹台遺址下層,湖南安鄉劃城崗遺址中層等。這一期的特點是,石器磨製較為粗糙,許多石器的邊緣常有打琢痕跡。陶製工具中,大型黑、灰陶紡輪頗有代表性。陶器黑陶為主,灰陶次之,圈足器比較發達,其中朱繪黑陶最具特徵。彩陶多為厚胎,有些紋飾具有仰韶文化的風格。
中期是屈家嶺文化的鼎盛時期,分佈範圍最廣,代表性遺存有:屈家嶺遺址晚期一、二,湖北青龍泉遺址中層,宜都紅花套遺址第四期,河南淅川下王崗遺址等。這一期的房屋發現較多,工具以石器為主,磨製較早期精細,陶製工具較少,以彩陶紡輪為代表。陶器以灰陶為主,黑陶次之,紅陶數量很少。種類和數量都有很大增加,典型器物有矮足罐形鼎、高圈足杯、三足碟、直口長頸扁腹壺等。彩陶數量增多,彩殼蛋陶是屈家嶺文化的代表。一些器皿如大型陶鍋、缸形器皿等,與中原地區的廟底溝文化二期有相似特徵。晚期的主要遺址有:天門石家河遺址下文化層,均縣觀音坪遺址下層等。
晚期的石器以長方形石斧、雙孔石刀和有鋌石鏃為代表。彩陶紡輪數量更多,形制變小,有太極圖式和對稱雙弧線中夾斜線彩紋。陶器仍以灰陶為主,紅陶數量有所增加。袋足炊器(鬹)的出現標誌着這一時期的文化已經向青龍泉文化三期過渡。
屈家嶺文化的住房多屬方形、長方形的地面建築。一般築牆先挖基槽,立柱填土,再以粘土或草拌泥摻加燒土碎塊培築牆壁。居住面下部鋪墊紅燒土塊或黃砂土,以利防潮,表面敷“白灰面”或塗抹細泥並經燒烤。
在室內中部或偏一角處築火塘,有的火塘附近還遺留保存火種的陶罐。室內的柱洞大體排列有序,有的洞底以碎陶片墊實,起着柱礎的作用。
單間房屋的面積一般10平方米左右。出現了以隔牆分間的較大住房,有的是出入一個大門的裏外套間式房子;有的是長方形雙間、多間的連間式房子,各間分別開門通向户外,其隔牆上無門或還設門相通,甚至有多達二、三十間成排相連的。
青龍泉的一座雙間式大房子,南北總長14米,東西寬5.6米,室內面積合計70多平方米。這種隔牆連間式住房,形式新穎,建築結構有了明顯進步。有人認為,它可能是在父系家庭生活的背景下產生的。 [12] 

屈家嶺文化遺址治理與開發

石器
屈家嶺文化的石器多為磨製,製作水平已相當高超,器形有斧、鏟、錛、鑿、鐮、箭頭等。
經濟活動
經濟活動以稻作農業為主,家畜飼養及漁獵採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19] 
建築
屈家嶺文化遺址 屈家嶺文化遺址
房屋建築多為方形或長方形地面起建式。基礎部分先挖大淺坑,其間伴隨有奠基祭祀的儀式,然後從外面搬運乾燥的土鋪墊淺坑,再在其上鋪撒紅燒土以隔潮,室內地面選用乾燥的土鋪在紅燒土上;還有先挖牆基槽,然後立木柱建築牆體,最後造房架。牆體有二種構築方法即夾板堆築法和土坯壘砌法。屋頂為側面起脊,室內佈局有單間和分間(二間或二間以上)二種。
墓葬
墓葬形制以豎穴土坑墓為主。成人墓多集中於氏族公共墓地,多單人仰身直肢葬,有拔掉上側門齒的現象。小孩墓多圓形土坑甕棺葬,葬具通常是在一個陶碗上對扣一陶盆或用兩個陶碗對扣。

屈家嶺文化遺址工藝

屈家嶺文化氏族酷愛藝術,彩繪和造型藝術水平較高。他們在與南北原始文化交融中,創造了獨特的藝術風格,燒造出胎體薄如蛋殼的彩陶,其製作和燒造技術水平之高,讓人驚歎。屈家嶺文化中的陶雞、陶羊、陶獸等造型工藝品,反映了先民豐富的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
比較突出的是屈家嶺文化彩陶不同於其他同期文化的彩陶,其彩陶器皿陶胎的陶泥都曾經過精心的陶洗,因此在燒成之後胎質細膩且有光澤;喇叭形小平底蛋殼彩陶杯和敞口弧腹矮圈足蛋殼彩陶碗等飲食器皿,製作精緻,器形小巧秀麗,其製作和燒造技術水平之高,讓今人為之驚歎。屈家嶺文化彩陶器皿和彩陶紡輪等的彩紋圖案,在原始文化中表現了其別具一格的彩繪藝術特色;屈家嶺文化的蛋殼彩陶與彩陶紡輪和陶塑的紅陶小動物,為全國原始文化中所僅有,罕見於其他原始文化。
屈家嶺文化的彩繪藝術和造型藝術,既是楚文化中漆木器燦爛多彩的源頭,也是楚文化彩繪和造型藝術高度發展的基礎。楚文化中的彩繪漆木雕動物羣小座屏,和鳳鳥虎座鼓等浮雕與透雕相結合的動物雕塑工藝品,是傳承史前屈家嶺文化中陶塑動物造型工藝技術在楚文化中高度發展的結晶。
陶器
屈家嶺文化陶器多為手製,但快輪製陶已普及。器表光潔,似經過打磨。陶系以泥製為主,夾砂陶較少,陶色以灰色為主,黑色次之,另有少量紅陶及桔黃色陶。陶器器表多素面,有紋飾的較少,紋飾常見弦紋、籃紋、瓦稜紋及鏤空裝飾。
花紋與繪製方法
屈家嶺文化遺址 屈家嶺文化遺址
彩陶的繪製方法有特點,作筆有濃淡,不講究線條,裏外皆施彩。陶衣有紅、白等色,施加陶衣後用黑色或赭色彩繪出帶形紋、網格紋、圓點紋和弧三角紋。另有較多的彩陶紡輪,其橫截面有橢圓形、長條形等,紡輪上先施米黃色陶衣,然後彩繪出旋渦紋、平行線紋、同心圓紋、卵點紋和短弧線紋。屈家嶺文化的陶器圈足器發達,三足器較多,平底器較少,不見圜底器,器形有罐形鼎、高領罐、高圈足杯、薄胎杯、壺形器等。

屈家嶺文化遺址考古發現

遺址於1954年配合石龍過江水庫工程調查時發現,1955年、1956~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分別對其進行了第一、二次發掘,初步瞭解了遺址的文化內涵,並在發掘報告《京山屈家嶺》中首次提出“屈家嶺文化”的命名。
2017年10月,湖北屈家嶺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新發現銅礦石、陶筒形器、玉石器和彩陶紡輪等遺物,根據第四次發掘的成果顯示,屈家嶺遺址的文化發展序列,由早及晚主要歷經了油子嶺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和周代等四個基本階段,其中石家河文化遺存和周代遺存系第四次發掘發現。 [13-14] 
2017年10月,湖北屈家嶺遺址第四階段考古工作展開,發掘出土一批漩渦紋彩陶紡輪,其中一類被認為是後世太極陰陽魚圖的原型。漩渦紋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由具體線條刻畫組成,另一種由具體的物化形象,如魚等形象組成。出土的漩渦紋彩陶紡輪中,有一類紋飾佈局與後世的太極陰陽魚圖圖案類似,其以中間的圓心為中點,為彩色對稱圖案。據此,考古學界專家推測其為後世太極陰陽魚圖的原型,可能與中國太極起源有關。 [15] 
屈家嶺文化是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原始文化。早在7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初露農耕文明的曙光。屈家嶺文化證明中國是亞洲稻的原產地之一,屈家嶺遺址的稻作遺存是長江中游第一次發現史前的稻作遺存,屈家嶺遺址還發現了長江中游最早的粟遺存,水稻種植農業是長江中游、江漢平原地區史前文化的主要成分,屈家嶺遺址中,多次發現過炭化稻穀凝塊和燒焦的稻粒,説明它是世界水稻最早發源地之一,對於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石器時期的人類通過自己的勞動改造自然生物,並把它們馴化成家畜和農作物,這便產生了農耕文明。屈家嶺遺址在前期發掘中發現的第一批人工稻穀遺存,與現在長江流域所種植的水稻已經非常接近,因此很快便確立了其悠久的農耕文明,也重新修正了中華文明起源黃河流域的起源論,確定了中華文明的多元起源。屈家嶺文化是長江中游流域最早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它的發現使中華文明的起源不再僅限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也同樣是重要發祥地,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説明長江流域同黃河流域一樣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搖籃。
屈家嶺遺址周邊 屈家嶺遺址周邊

屈家嶺文化遺址歷史價值

發現於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嶺村的屈家嶺文化遺址,是“屈家嶺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是我國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距今5300-4500年。屈家嶺遺址還是長江中游史前稻作遺存的首次發現地,是中國農耕文化發祥地之一,農耕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為全國首批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是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屈家嶺遺址對於研究我國原始人類聚落的起源與發展,研究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屈家嶺遺址的發現,表明這裏是長江中游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説明長江流域黃河流域一樣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搖籃。 [3-8] 
屈家嶺文化的彩繪藝術和造型藝術,既是楚文化中漆木器燦爛多彩的源頭,也是楚文化彩繪和造型藝術高度發展的基礎。
屈家嶺文化原始氏族的先民,在製陶工藝技術上竟能燒造出薄似蛋殼的彩陶;其製陶工藝技術水平之高,在同時期諸原始文化中無與倫比。由屈家嶺文化創始延續發展至石家河文化的陶塑動物工藝品,在同時期原始文化中絕無僅有。
總觀荊楚文明中繁榮燦爛的物質文化,即獨具特色的楚文化,其藝術特色與荊楚之地原始文化中豐富多彩的屈家嶺文化一脈相承。無可爭議地表明,屈家嶺文化即是楚文化發展的基礎,是荊楚文明高度發展之源。 [3] 
屈家嶺遺址於1954年修建石龍水庫乾渠發現後,1955年及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工作隊兩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石器和陶器.石器有斧、鑿、鏟、鏃等,造型美觀、磨製精細;陶器有杯、碗、鼎、鍋、紡綸等,還有陶製環、球、雞、狗等裝飾器。大量的蛋殼陶器、彩繪陶器和彩繪紡綸,説明新石器時代江漢平原地區已具有較高水平的燒陶技術和紡織手工業。屈家嶺文化因與其它文化相比具備特有的文化特徵,屬於一個新的文化系統,因此將這種文化定名為“屈家嶺文化”。中國科學院為此出了專著《京山屈家嶺》。1988年,國務院將屈家嶺遺址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屈家嶺遺址的發現,説明長江流域同黃河流域一樣,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遺址上豎立的高大的保護標誌更顯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京山屈家嶺 京山屈家嶺

屈家嶺文化遺址文物保護

1988年國務院公佈屈家嶺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全國首批100處大遺址保護地, 2016年被國家文物局納入 “十三五”大遺址保護規劃。 [6]  [10] 
2022年12月16日,屈家嶺遺址被國家文物局批准成為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