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尹紹宗

鎖定
尹紹宗(윤소종,1345年—1393年),高麗王朝末期至朝鮮王朝初期大臣,字憲叔,號桐軒,茂松(今韓國全羅南道高敞郡)人,高麗重臣尹澤之孫,在李成桂奪權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1-2] 
本    名
尹紹宗
憲叔
桐軒
所處時代
麗末鮮初
出生日期
1345年
逝世日期
1392年
主要作品
《桐軒集》

尹紹宗人物生平

尹紹宗自幼聰敏好學,不到二十歲,詩文已顯得非常老成,元老大臣、文壇領袖李齊賢“見而稱奇”。 [2]  後來又在李穡門下受到性理學的薰陶,成為新興士大夫的一員。 [5] 
至正二十年(1360年)中成均試,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被恭愍王點為狀元,遂拜春秋修撰,累官至左正言。洪武六年(1373年),他擬疏欲彈劾恭愍王的男寵金興慶及宦官金師幸,並諫修正陵,被同僚金允升、禹玄寶事先知道他的上疏後,以他數月請病假為由先彈劾他,使他被罷官,而他所擬上疏也就沒有呈上。
恭愍王遇弒後,他於洪武八年(1375年)被起用為典校寺丞,後歷任典儀副令、藝文應教,中途一度丁母憂。洪武十九年(1386年)召還為成均司藝,後任典校副令。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發生威化島回軍,尹紹宗懷揣《漢書·霍光傳》,通過武將鄭地求見李成桂,獻《霍光傳》,暗示李成桂行霍光之事,廢黜高麗禑王。李成桂聽從其議。高麗昌王繼位後,他歷任典校令、典理總郞、右司議大夫、成均大司成,與趙浚鄭道傳一起支持李成桂改革私田。
恭讓王繼位後,他在弟子大司憲趙浚的推薦下,出任左常侍、經筵講讀官。他參與迫害李穡和李崇仁,又六次上疏請求誅殺李成桂的政敵邊安烈,最終得逞。他作為崇尚性理學的新興士大夫,請求恭讓王讀《大學衍義》而非《貞觀政要》,得到批准,後來他又反對恭讓王迎曹溪宗僧侶粲英為師,恭讓王雖然勉強聽從,但對“喜論駁”的他日益不滿,最終將他調任禮儀判書。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春,他向上護軍宋文中抱怨李成桂不加大力度提拔新興士大夫,擔心李成桂“一朝墮於小人之計”,此言被沈德符告知恭讓王,恭讓王欲從重懲處尹紹宗,儘管李成桂反對,尹紹宗還是被放逐錦州(今韓國全羅南道羅州市)。後錄回軍之功而獲得赦免,但鄭夢周知道他是李成桂的人,便指使言官彈劾他,再次流放,鄭夢周死後才被召還。朝鮮王朝開國後,他被李成桂任命為兵曹典書、知制教、同知春秋館事,名列原從功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九月十七日卒,享年四十九歲。 [1-2] 

尹紹宗主要作品

尹紹宗有《桐軒集》八卷,今已亡佚,僅有20首詩、15篇奏疏、2篇史論保存於《高麗史》《高麗史節要》《東國輿地勝覽》《東文選》等書中。 [4] 

尹紹宗人際關係

  • 祖父尹澤
  • 父親:尹龜生
  • 母親:崔氏(進士崔英粹之女)
  • 兄長:尹昌宗
  • 弟弟:尹會宗
  • 妻子:姜氏(姜昌壽之女)、樸氏(樸瓊之女)
  • 兒子尹淮(樸氏生)
  • 女兒:尹氏(姜氏生) [1-3] 
參考資料
  • 1.    《高麗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三十三,《諸臣傳·尹紹宗》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1-10]
  • 2.    《朝鮮王朝實錄·太祖實錄》卷4,二年九月十七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1-10]
  • 3.    李穡:《牧隱稿》卷十九,《尹母崔夫人墓誌》:夫人長子曰紹宗,吾門生,乙巳科壯元也,今為典儀副令、藝文應教……夫人崔氏,孤竹郡人,經德齋生諱峙,其曾祖也,三別抄之叛,逃難漁中不污;禮賓丞同正諱臣牧,其祖也,隱不仕,人目之曰處士;進士諱英粹,其父也,有詩名,早歿;朱溪事審官、雙阜監務裴君諱宗衍,其外祖也,廉平字民。孫男女若干人,典儀娶右尹姜昌壽之女,生一女;繼室以判書樸瓊之女,生一男曰匯[淮]。
  • 4.    都賢喆:《麗鮮交替期〈桐軒集〉的復原與資料的特徵》,《學林》第28輯,2007年6月,第1—30頁。
  • 5.    鄭道傳:《三峯集》卷三,《陶隱文集序》:今牧隱李先生早承家庭之訓,北學中原,得師友淵源之正,窮性命道德之説。既東還,延引諸生,見而興起者,烏川鄭公達可(鄭夢周)、京山李公子安(李崇仁)、潘陽樸公尚衷、密陽樸公子虛(樸宜中)、永嘉金公敬之(金九容)、權公可遠(權近)、茂松尹公紹宗。雖以予之不肖,亦獲側於數君子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