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兒鼻炎

鎖定
小兒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組織的炎症,從發病的急緩及病程的長短來説,可分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另外,還有一種十分常見的與外界環境有關的鼻炎為過敏性鼻炎。小兒急性鼻炎和感冒的症狀非常相似,孩子出現鼻塞、咽痛、頭痛、打噴嚏等症狀時家長往往會認為孩子是感冒了,殊不知是鼻炎在作怪。兒童時期機體各器官的形態發育和生理功能的不完善,造成兒童抵抗力和對外界適應力較差,因此兒童更容易發鼻炎。
西醫學名
小兒鼻炎
主要症狀
鼻塞、嗅覺失靈
主要病因
病毒感染

小兒鼻炎疾病病因

小兒鼻炎小兒急性鼻炎病因

主要為病毒感染或者在病毒感冒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常見的誘發原因主要是受涼、過勞、維生素缺乏等,其他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鼻腔慢性疾病。受涼的情況多見於氣温突變之時,小兒衣服加減不及時引起;或者睡眠時小兒掀開了蓋被而受涼;或者小兒玩冷水、赤腳貪玩而受涼等。

小兒鼻炎小兒慢性鼻炎病因

局部因素為急性鼻炎的反覆發作,或未徹底治療,鼻腔及鼻竇的慢性疾病,鄰近組織的感染,鼻腔的用藥不當或過久等,全身因素如全身的慢性疾病,營養不良等。

小兒鼻炎疾病症狀

小兒鼻炎小兒慢性鼻炎症狀

以鼻塞、嗅覺失靈為特徵。慢性單純性鼻炎白天活動時鼻塞減輕,而夜間、靜坐時鼻塞加重。側卧時,居下側之鼻腔阻塞,上側鼻腔通氣良好,當卧向另側後,鼻塞又出現於另側鼻腔。鼻涕呈粘液性,常伴頭痛,頭昏,嗅覺減退等。慢性肥厚性鼻炎多為持續性鼻塞,鼻涕呈粘液性或粘液膿性,可出現耳鳴,聽力減退,頭痛,失眠,精神萎靡等。

小兒鼻炎小兒急性鼻炎症狀

起病時有輕度惡寒發熱,全身不適,鼻咽部灼熱感,鼻內發乾、發癢、打噴嚏。1~2日後漸有鼻塞,流大量清水樣鼻涕,嗅覺減退,頭痛。3-4日後因繼發感染,分泌物轉為黃膿鼻涕不易擤出,鼻塞更重。如無併發症,約1周左右恢復正常。和對外界適應力較差,因此兒童更容易發鼻炎。

小兒鼻炎疾病危害

孩子患有鼻炎比成人患鼻炎的危害大,但能及時的治療鼻炎孩子卻比成人治癒高。孩子一旦患有鼻炎,可導致鼻腔狹窄而影響通氣,進而導致氧氣吸入受阻引起血氧飽和度下降,使全身各組織器官不同程度缺氧,出現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週期性頭痛、頭昏、視力下降、學習成績下滑等症狀表現,長期張口呼吸不僅會因為空氣刺激咽腔導致咽炎,還會使孩子形成面部畸形,醫學上俗稱“鼻炎面容”。因此,小兒鼻炎一定要引起廣大家長的重視,及早帶孩子去醫院治療。

小兒鼻炎併發症

由於鼻腔與咽部相通,並通過咽部與肺部相通;同時耳部亦有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通。因此,小兒急性鼻炎可以引起一些併發症,常見併發症有:
急性鼻竇炎:由於鼻竇開口位於鼻道,細菌進入到鼻竇,引起急性鼻竇炎
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由於鼻咽部咽鼓管口的黏膜充血腫脹,引起非化膿性中耳炎,產生耳內脹悶、閉塞感,聽力減通,或有耳鳴,以及鼓室積液。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急性鼻炎有可能引起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出現耳內劇痛,或有明顯發燒,然後耳內流黃膿,耳流膿後,發熱與耳痛等症狀則明顯減輕。
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時,可以伴有急性咽炎,或引起急性咽炎。出現咽喉疼痛,吞嚥時加重,或有咽喉不適感、吐痰、咽喉中“吭喀”、咳嗽。
急性喉炎:急性鼻炎可以伴有急性喉炎,或引起急性喉炎。急性喉炎的症狀主要是聲音嘶啞或沙啞,講話時語音不清亮,可伴有咽喉癢感與咳嗽。如果三歲以內嬰兒出現急性喉炎或急性聲門下喉炎,可以出現喘息,喉中痰鳴,咳嗽。
氣管炎與肺部感染:如果急性鼻炎引起氣管炎或肺部感染,則發熱症狀明顯,咳嗽症狀加重,精神不振,肺部聽診時出現羅音。 [1] 

小兒鼻炎鑑別診斷

1、流感:該病全身症狀比較重,如高熱、寒戰、頭疼、全身關節及肌肉痛,上呼吸道症狀反而不明顯。
2、變應性鼻炎:常被誤認為急性鼻炎,本病主要表現為陣發性的噴嚏和流清水涕,鼻塞等,全身症狀不嚴重,鼻腔分泌物細胞學檢查,皮膚試驗及特異性檢查可以鑑別。
3、鼻白喉:有血涕、全身症狀重,常併發咽白喉
4、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百日咳等,該類病除了鼻部症狀外,還有全身的表現,且全身症狀重。

小兒鼻炎疾病治療

小兒鼻炎小兒急性鼻炎的治療

以支持和對症治療為主,如全身發汗(喝紅糖水、姜水及解熱鎮痛)、抗病毒口服液及全身的抗生素。多飲水、清淡飲食。

小兒鼻炎小兒慢性鼻炎的治療

病因治療為主,局部的激素治療,鼻腔沖洗及鼻內減充血劑等。

小兒鼻炎疾病預防

1.平時注意鼻腔衞生。
2. 注意擤鼻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壓一側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後交替而擤。
4. 有牙痛者,要徹底治療。
7. 慢性鼻炎者注意加強鍛鍊以增強體質,以防感冒
8. 保持性情開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時注意不要過勞。
9. 嚴禁油膩辛辣食物,多飲水,多食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10. 平時可常做鼻部按摩。
參考資料
  • 1.    張亞梅 張天宇 主編 實用小兒耳鼻咽喉科學 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1-4 P26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