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鼻炎

鎖定
鼻炎是由病毒細菌、過敏原等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症,可能源自各種理化因素或某些全身性疾病。眾多類型中,最常見的是過敏性鼻炎,其由塵蟎黴菌、寵物、花粉等過敏原引發,存在遺傳傾向。非過敏性鼻炎則由病毒、細菌、刺激性氣味及温度變化等因素引發,包含血管運動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激素性鼻炎等。急性鼻炎,又稱為“傷風”、“感冒”,是由多種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引發,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而慢性鼻炎則是鼻腔黏膜及下層的慢性炎症,病程持續數月以上,反覆發作。
鼻炎的主要症狀包括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和鼻癢,但具體表現可以根據鼻炎類型差異。急性鼻炎初期常表現為鼻內乾燥、灼熱或癢感,最後發展為閉塞性鼻音、嗅覺減退等。而慢性鼻炎主要症狀則是鼻塞和鼻涕增多,也可能出現頭痛、鼻根部不適等症狀。如果病情嚴重,炎症還可能影響到其他上呼吸道部位與下呼吸道,引發咽喉炎中耳炎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等併發症。
治療鼻炎主要採取藥物治療,若病情嚴重到影響生活質量或合併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等疾病,也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鼻炎的預後因病因和治療效果的差異而異。對於急性鼻炎,一般情況下患者可自行好轉。慢性鼻炎通常反覆發作,其治療效果在個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此外,過敏性鼻炎作為一種過敏反應性疾病,需要進行長期的症狀控制和管理。總的來説,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使用藥物並定期複查有助於緩解鼻炎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醫病名
鼻炎
外文名
Rhinitis
別    名
傷風
感冒
就診科室
耳鼻喉科、過敏反應科
多發羣體
全體人羣
常見病因
病毒、細菌、過敏原(如花粉)、各種理化因子(如刺激性氣體)
常見症狀
鼻塞、鼻癢、流鼻涕、打噴嚏
相關藥物
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鹽酸左卡巴斯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異丙託溴銨羥甲唑啉孟魯司特鈉

鼻炎病因

鼻炎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鼻腔炎症性疾病,不同的鼻炎類型病因各不相同。

鼻炎發病原因

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合併細菌感染引起,已知有100多種病毒可引起該病,其中最常見的有鼻病毒腺病毒等。
慢性鼻炎的病因尚不明確。多由於急性鼻炎反覆發作或未徹底治療、機體自身內分泌或免疫系統紊亂、鼻腔通氣不良使病原體留存、慢性疾病、局部藥物、及長期吸入粉塵及刺激性氣體等,引起鼻黏膜血管長期瘀血或反射性充血,從而引發慢性鼻炎。
  • 其他類型鼻炎
主要由塵蟎、黴菌、寵物、花粉等過敏原刺激引起的鼻腔黏膜過敏反應性炎症,還可能與遺傳相關。
主要由內分泌紊亂、維生素缺乏、遺傳因素、不適當的鼻腔手術、感染等因素引起,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
激素性鼻炎
主要由體內激素週期性變化引起,如妊娠期出現明顯的鼻塞。
職業性鼻炎
多由接觸到特定工作環境下的物質刺激引起,常見物質有:穀物、木屑、化學物質、刺激性氣體等。

鼻炎誘發因素

受涼、過勞、煙酒過度、營養缺乏和其他疾病等引起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可誘發鼻炎。

鼻炎症狀

鼻炎患者常出現鼻塞、鼻癢、打噴嚏、流鼻涕等一種或多種鼻部症狀。

鼻炎典型症狀

  • 急性鼻炎
病毒感染初期,出現鼻內乾燥、灼熱感或癢感、噴嚏,繼而出現鼻塞、水樣鼻涕、嗅覺減退和閉塞性鼻音。繼發細菌感染後鼻涕變為黏液性、黏膿性或膿性。
  • 慢性鼻炎
以鼻塞、鼻涕增多為主要症狀,還可伴有嗅覺減退、閉塞性鼻音、鼻根部不適、頭痛等症狀。
  • 其他類型鼻炎
過敏性鼻炎:主要表現為鼻癢、噴嚏、清水涕、鼻塞、嗅覺減退,可伴有眼部或者咽喉部癢感不適等;
萎縮性鼻炎:主要表現為鼻堵、鼻部結痂、乾燥感、惡臭及頭疼等;
激素性鼻炎:以鼻塞為主要表現,症狀隨激素水平變化呈週期性改變;
職業性鼻炎: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鼻癢、噴嚏等。

鼻炎伴隨症狀

部分患者炎症較重時可蔓延累及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黏膜,引起咽喉炎中耳炎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等。

鼻炎就醫

患者出現鼻塞、鼻癢、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時,可以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對於疑診為過敏性鼻炎,嘗試基礎藥物治療而無充分緩解的患者,可轉診過敏反應科繼續治療。

鼻炎就診科室

耳鼻喉科、過敏反應科。

鼻炎相關檢查

  • 體格檢查
應檢查鼻部以及上呼吸道相關部位是否有組織結構的異常,並觀察鼻部及上呼吸道其他部位黏膜的狀態,如有無充血,水腫、分泌物等。
  • 鼻內鏡檢查
鼻內鏡是通過狹窄的鼻腔和鼻道內的結構,對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竇內部結構進行檢查,只用於那些症狀不典型或治療反應不充分的患者。
  • 皮膚點刺
識別是否存在過敏原引起的特異性皮膚反應,根據測試的結果判斷是否跟臨牀症狀有關,可以區分過敏性鼻炎與非過敏鼻炎。
  • 變態反應的血清學檢查
根據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測定區分過敏性鼻炎與非過敏鼻炎,適用於不能進行皮膚點刺患者,但相比於皮膚試驗更貴,且對診斷吸入性變應原所致過敏反應的敏感性較低。
  • 鼻細胞學檢查
雖然該檢查不具有特異性且不敏感,但部分研究者仍使用該檢查來幫助鑑別過敏性鼻炎和感染性鼻炎。
  • 鼻通氣功能客觀評價
鼻阻力測定和鼻聲反射測定是目前臨牀最常用的,客觀評價鼻腔通氣狀況的方法。鼻腔通氣狀況的評估在疾病輔助診斷、治療方法的選擇和療效評價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 影像學檢查
鼻部斷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評估鼻部解剖學結構,用於鑑別診斷。

鼻炎鑑別診斷

  • 急、慢性鼻竇炎
由鼻竇竇口黏膜腫脹或鼻息肉阻塞竇口引起,比鼻炎症狀更重,當鼻腔炎症累及鼻竇時,可見膿涕、頭痛、鼻竇壓痛,嚴重者可伴甚至全身症狀。
  • 流行性感冒
又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全身症狀重,如高熱、寒戰、頭痛、全身關節及肌肉痠痛等症狀明顯,而流鼻涕、打噴嚏等上呼吸道症狀不顯著。
  • 鼻腫瘤性病變
患者通常鼻部症狀多以單側為主,而鼻炎症狀多為雙側,鼻竇CT及鼻竇MRI可以輔助鑑別此類疾病。
  • 腦脊液鼻漏
腦脊液鼻漏可由顱骨或鼻骨骨折、顱內手術等引起,與鼻炎相比,通常導致單側或雙側水樣鼻分泌物,低頭時明顯,無明顯鼻堵、噴嚏等表現,主要通過內鏡結合影像學檢查進行鑑別。
一些呼吸道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百日咳等早期可出現急性鼻炎症狀。這些疾病除有急性鼻炎表現外,尚有其本身疾病的表現,且全身症狀重,如高熱、寒戰、頭痛、全身肌肉痠痛等。通過詳細的體格檢查和對病程的嚴密觀察可鑑別之。
兒童患者要注意鑑別該病。鼻白喉有血涕、全身症狀重,常併發咽白喉。

鼻炎治療

鼻炎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當經藥物治療症狀無改善,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或合併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等疾病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鼻炎急性期治療

急性鼻炎俗稱“傷風”、“感冒”,具有傳染性,尚無簡單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對症和支持治療為主,當合並細菌感染可以應用抗生素。此外,患者應多飲水、清淡飲食、疏通大便、注意休息。

鼻炎藥物治療

  • 鼻腔清洗
指用生理性鹽水鼻腔噴霧劑或者鼻腔盥洗清洗鼻腔黏膜,減輕炎症症狀,鼻腔大面積創傷者、嚴重氯化鈉代謝障礙和過敏者禁用。
  • 鼻內激素
局部使用鼻噴劑,常見激素成分為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等,噴於鼻黏膜上,減輕鼻黏膜炎症反應,促進損傷的纖毛上皮修復,但需注意可能出現的咽炎、咳嗽、支氣管痙攣、鼻部刺激症、鼻出血等不良反應。
  • 抗組胺藥
具有抗過敏作用,尤其對於噴嚏和鼻癢的患者適用,常用藥物有鹽酸左卡巴斯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適用於過敏性鼻炎,但需注意可能出現的黏膜乾燥、尿瀦留等不良反應。
  • 抗膽鹼藥
異丙託溴銨,具有鬆弛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能減少鼻腔分泌,但需注意可能出現的鼻幹、灼燒、刺激、鼻塞、頭痛和口乾等不良反應。
  • 減充血藥
羥甲唑啉,能夠收縮血管、緩解症狀、可減少充血,但對鼻癢、打噴嚏或流鼻涕沒有效果。需注意連用不超過一週,長期應用可能引起藥物性鼻炎。
  • 白三烯受體阻滯劑
孟魯司特鈉,具有預防和減少黏膜炎症的作用。適用於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和常年性過敏性鼻炎,但需注意可能出現的過敏反應、幻覺、嗜睡、興奮、噁心、腹瀉等不良反應。

鼻炎手術治療

鼻炎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 選擇性神經切斷術
指在鼻內鏡下進行翼管神經切斷。適用於過敏性鼻炎、藥物和免疫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患者。
  •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術
指在鼻內鏡下切除黏膜下部分軟組織。適用於非過敏性鼻炎中慢性肥厚型鼻炎患者,當患者下鼻甲骨質增生肥厚、下鼻甲黏膜肥厚時可行手術治療。
  • 鼻腔外側壁內移加固定術、前鼻孔閉合術、鼻腔縮窄術
適用於萎縮性鼻炎患者,可縮小鼻腔,降低鼻腔水分蒸發,減輕鼻黏膜乾燥和結痂形成。
術前檢查鼻腔有無急性炎症或分泌物確定切除範圍、清潔鼻腔;術後需抗感染治療,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 鼻內鏡下鼻竇開放術
適用於鼻合併鼻竇炎、鼻息肉的患者,通過切除水腫黏膜、開放鼻竇起到清除病變、通氣引流的作用。

鼻炎中醫治療

目前,對中醫藥治療鼻炎的療效和安全性的證據較為缺乏,不推薦使用中草藥治療。部分過敏性鼻炎患者患者可選擇針灸治療,減輕鼻塞,也可行埋線治療過敏性鼻炎。

鼻炎預後

鼻炎患者的預後情況,因病因、治療效果不同而有所差異。急性鼻炎具有自愈性,一般1周後可自行好轉;慢性鼻炎常反覆發作,治療效果因人而異。其他鼻炎如過敏性鼻炎,屬於過敏反應性疾病,需要進行長期的症狀控制和管理。
併發症
可因感染直接蔓延,或因不適當的擤鼻,使感染向鄰近器官擴散,產生多種併發症,如急性鼻竇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咽炎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鼻前庭炎
是一種過敏反應性疾病,因此易與支氣管哮喘,分泌性中耳炎同時發病。
隨着疾病的發展,會出現鼻背塌陷、鼻中隔穿孔、化膿性鼻竇炎、淚囊炎和繼發鼻竇黏液囊腫。
  • 其他
其他類型鼻炎無明顯併發症。
參考來源: [1-9] 
參考資料
  • 1.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 8年制第3版 規劃教材_孔維仁,周梁2015P751.
  • 2.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8版) 田勇泉主編 2013.
  • 3.    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2版)黃選兆 汪吉寶 孔維佳 主編 2007.
  • 4.    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年,天津),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16年1月第51卷第1期.
  • 5.    尹佳,北京協和醫院變應原製劑應用指南[M],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4:137-151.
  • 6.    沙驥超, 董震, 孟粹達, et al. 美國變應性鼻炎診療指南(2015)解讀[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 2015, 50(8):699-703.
  • 7.    鍾娟, 張勤修, 劉姝芩, et al. 穴位埋線治療變應性鼻炎的中樞響應特徵研究[J]. 中華中醫藥雜誌, 2017(10):442-446.
  • 8.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八版.[M].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5:702-706.
  • 9.    Wallace DV, Dykewicz MS, Bernstein DI, et al.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hinitis: an updated practice parameter. [J]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8; 12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