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對雪

(南宋朱淑真(一説易祓妻)詩作)

鎖定
《對雪》是南宋女詩人朱淑真(一説易祓妻)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是一首借雪詠懷的詩。雪落之時,正是隱士閉户高卧、漁父披蓑高歌而出之時。作者面對雪壓山河的景色,從古人想到自己,流露出歲月不居、年華老去的孤寂與傷感,抒發了深沉綿長的相思之情。全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其情之長,其苦之深,浸透於字裏行間。
作品名稱
對雪
作    者
朱淑真(一説易祓妻)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斷腸集》《沅湘耆舊集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作品別名
對雪一律

對雪作品原文

對雪
紛紛瑞雪壓山河,特出新奇和郢歌
樂道幽人方閉户,高歌漁父正披蓑
自嗟老景光陰速,唯使佳時感愴多
更念鰥居憔悴客,映書無寐奈愁何 [1-2] 

對雪註釋譯文

對雪詞語註釋

⑴對雪:一作“對雪一律”。
紛紛:眾多貌。瑞雪:應時好雪。以能殺蟲保温,多視為豐年的預兆,故稱。
⑶和(hè):仿照別人詩詞的題材或體裁寫詩詞。郢(yǐng)歌:猶言楚歌沈括夢溪筆談》卷五:“世稱善歌者皆曰郢人。”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此處的郢歌即指《陽春》《白雪》。郢,春秋時楚國都城。
樂道:安貧樂道。幽人:指東漢人袁安。《後漢書》卷四十五注引《汝南先賢傳》載,袁安客居洛陽,家境貧困。一次,大雪深丈餘,窮人多出外乞食,他獨閉門不出。洛陽令出去巡查,見袁安家門為雪所封,無有行路,疑其已死。掃雪而入,見其僵卧在牀,問他為何,他説:“大雪人皆餓,不宜幹人。”洛陽令聽了很欽佩,舉袁安為孝廉。
⑸漁父(fǔ):老漁翁。披蓑(suō):着蓑衣。
老景:猶晚年。光陰:時間,歲月。
佳時:美好的時光。感愴(chuàng):感慨悲傷。
⑻鰥(guān)居:謂獨身無妻室。
⑼映書:東晉孫康性敏好學,家貧無油,於冬月常映雪讀書。無寐(mèi):不能入睡。 [3-4] 

對雪白話譯文

大雪鋪天蓋地,顯得特別新鮮奇特,像是與郢都的陽春白雪歌相唱和。
安貧樂道的隱士閉門而居,漁父披着蓑衣高歌回來。
慨嘆光陰有限,流年似水,轉眼已是人老珠黃的老婦了,美好的景緻只能使人倍加傷感。
想念那老而無妻、面容憔悴的可憐人,不能入寐而映雪看書,又怎能把這愁怨消解。 [4] 

對雪創作背景

此詩當寫於朱淑真中年以後。有學者猜測,詩中的“鰥居憔悴客”當是那位早年和朱淑真相愛的男子,此時他們都已經人過中年,那人大概一直鬱郁不得志,生活也比較貧困潦倒,以致讓朱淑真心裏時常掛念。雪夜裏,她心中愁意難釋,寫下了這首詩。一説,南宋狀元易祓遠在京城任禮部尚書,而其妻蕭夫人一直未得偕往同享榮華,竟拋別在家園,空守閨房。《古杭雜記》記載:“易彥祥寧宗朝狀元,初以優較為前廊,久不歸,其妻作《一剪梅》詞寄之。”此詩即為易祓妻家居感懷所作。 [5-7] 

對雪作品鑑賞

對雪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寫冬天雪景的詩。詩的前半部分寫景,後半部分抒情,景為情設,情寓於景,情景交融,是一篇別有情味、含意深邃的作品。
詩的前兩聯寫景。開頭“紛紛瑞雪壓山河”,一個“壓”字,描繪出雪的厚重。“紛紛”是説雪還在紛紛揚揚地下着,活現出一股生氣。下面三句又一連描寫出了雪天的情形:人們“和郢歌”,幽人“閉”門户,漁父“披”薄衣,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一幅冬日大雪天的雪景圖。郢歌,這裏指《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因雪大天冷,“和”者寥寥。幽人,即隱居之人,這裏借用袁安困雪的典故,以幽人閉户不出,形容積雪之大。“漁父正披蓑”,化用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描繪了漁翁雪天披蓑獨釣的情形,形象概括地描摹出大雪紛飛的江河圖景。作者在前半部分用紛紛大雪“壓”山河、稀疏的人們“和”郢歌,幽人“閉”户坐卧、漁父“披”蓑獨釣等典型景象,描繪出一幅高曠開闊、幽寂峻雋的冬日大雪景色。這樣的環境氛圍為抒寫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作出了很好的鋪墊。
詩的後兩聯抒情。朱淑真是宋代獨具個性的一位詩媛。從她的詩作可以看出,她家境優裕,懂音律、工書畫、善詩詞,才情橫溢,嚮往得到美滿的愛情。但事與願違,父母主婚將她嫁給了一個俗吏。因此,她決然離開丈夫,返回孃家過着孤寂的生活。作者面對這獨特的大雪景色,發出了“自嗟老景光陰速,唯使佳時感愴多”的慨嘆,進而提出“更念鰥居憔悴客”。“憔悴客”是作者不曾淡忘的舊人,他潦倒鰥居,面容憔悴,與作者同是天涯淪落人。作者與情人難以團聚,又受到世俗和禮教的歧視與壓迫,因此她深感自己的愛情之路十分艱難坎坷,前面不僅荊棘滿路,而且還有冰雪載途。她既憂思重重,倍增自己的思念與愁苦,更為情人的處境焦慮。“映書無寐”,作者一想到他就無法入睡,只能藉着白雪映照回來的亮光看書。“奈愁何”,可是又怎能把這無邊的愁怨消除呢。一個“愁”字,概括點化出作者心頭的千萬苦衷。
總之,作者用“奇和”郢歌、“幽人”閉户、“漁父”披蓑為情置景,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體現出“對雪”的題旨。作者借雪後壯觀的景色,反襯出自己揪心的愁苦,既哀嘆自己紅顏不再、青春已逝,又極寫與情人苦戀的無限相思。其情之長,其苦之深,浸透於字裏行間。因此可以説,這首詩是朱淑真性格的寫照,是她個性化的詩篇。 [8-10] 

對雪名家點評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蘇者聰宋代女性文學》: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妻子閉户幽居,情懷無託。但她首先想到的還是在外丈夫的“鰥居”“憔悴”。妻子的賢淑體貼依稀可見。 [7] 

對雪作者簡介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年時在世。出身仕宦之家,嘗隨夫宦遊吳、越、荊、楚間。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鬱而終。能畫,通音律。詞多幽怨。亦能詩。有《斷腸集》《斷腸詞》。 [11] 
易祓妻蕭氏(?—1261),南宋女詞人。善化(今湖南長沙)人。適易祓,伉儷至篤。易就學於國子監,不久中進士,任昭慶軍節度使掌書記。蕭先後作《一剪梅》《長相思》調寄之。二詞俱婉約。年老,作《對雪長句》。詩及詞皆存。後以易貴顯,封夫人。 [12] 
參考資料
  • 1.    (宋)朱淑真撰;(宋)鄭元佐注;冀勤輯校. 朱淑真集註[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163.
  • 2.    (清)鄧顯鶴編纂;沈道寬,毛國翰,左宗植校訂;歐陽楠點校. 沅湘耆舊集 1[M]. 長沙:嶽麓書社, 2007:438.
  • 3.    張明葉著. 中國曆代婦女詩詞選[M].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89:178-179.
  • 4.    (宋)李清照,(宋)朱淑真著;張顯成等編注. 李清照朱淑真詩詞合注[M]. 成都:巴蜀書社, 1999:260.
  • 5.    孟斜陽著. 閒品《斷腸集》 朱淑真詩詞傳[M]. 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 2015:129.
  • 6.    田俐編著. 三湘風物逸聞錄[M]. 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165.
  • 7.    蘇者聰著. 宋代女性文學[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7:85-86.
  • 8.    沈立東,葛汝桐主編. 歷代婦女詩詞鑑賞辭典[M]. 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1992:1493-1494.
  • 9.    王臣著. 開到荼蘼花事了 朱淑真詞傳[M].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3:84.
  • 10.    黃嫣梨,吳錫河著. 斷腸芳草遠 朱淑真傳[M]. 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2001:170-171.
  • 11.    繆鉞等著. 宋詩鑑賞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5:1215.
  • 12.    楊慎之主編;《湖南歷代人名詞典》編委會編. 湖南歷代人名詞典[M]. 長沙:湖南出版社, 1993:4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