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汉语词语,拼音是lè dào,喜欢谈论,如:他总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件事。 乐道歌,唐·关南道吾撰。收于《景德传灯录》系由二三二字所构成之诗歌。撰者道吾,为襄州关南道常法嗣。 乐道,是艺术家自己悟出的艺术心态,也是艺术真诚地从于心的前提。
- 拼 音
- lè dào
- 注 音
- ㄌㄜˋㄉㄠˋ
- 词 性
- 动词性短语
- 典籍出处
-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 相关成语
- 乐道好古
- 诗歌作品
- 《乐道歌》
基本释义
播报编辑
指对某事物表现出乐于谈论或称道的态度,其核心语义包含:
- 表达对特定话题的喜好,如"津津乐道于童年往事"
- 体现对道德准则的认同,如"安贫乐道"中的坚守信仰之意 [1]
- 在宗教语境中引申为"乐于修行悟道"
文献用例
播报编辑
最早见于《公羊传·哀公腿档劝十欠故嫌脚享四年》"君子曷为为《春秋》?拨捆龙订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的评述,此处"乐道多主颂整"隐含对典籍价值的推崇。韩愈《送杨支说拜使序》中"乐道尧舜之道"凳整的表述,展现了该词在唐宋文学中的应用。明代《四游记》记载"此子平生乐道真经"的语句,则呈现巩婚谅宗教语境下的语义演变。
相关成语解析
播报编辑
- 安贫乐道:由"乐道"与"安贫"组合而成,指在贫困中坚守道德信仰,出自《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 [1]
- 乐道好古:意为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语出《孔丛子·公仪》'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
- 乐道安命:强调顺应天命的处世哲学,典出南朝鲍照《园葵赋》"盪然任心,乐道安命"
乐道歌考述
播报编辑
唐代关南道吾创作的禅诗,全篇共232字,采用诗歌体例阐述修行心得,收录于佛教典籍《景德传灯录》。该作品通过'心镜明鉴无碍'等意象,表达对禅宗境界的追求。作者道吾为襄州关南道常法嗣,其创作背景与中唐时期禅宗发展密切相关。
艺术哲学内涵
播报编辑
在艺术理论中,"乐道"被引申为创作者需秉持真诚的创作心态。这种阐释强调:
- 艺术表达应源自内心真实感悟而非刻意造作
- 创作过程需遵循艺术规律与道德准则的统一
- 作品价值评判标准包含创作者的精神境界
语义演变特征
播报编辑
从甲骨文'樂'字本义衍生出多重含义:
- 先秦时期侧重'乐于探讨'的学术交流内涵
- 汉代经学发展中强化道德坚守的引申义
- 唐宋佛教文献赋予宗教修行的新语义层次
- 明清小说中发展出'乐于称道'的口语化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