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專業化重組

鎖定
專業化重組作為一種以專業業務為紐帶進行的企業重組方式,是企業重組的一種特殊形式,近年來各受大型企業集團的重視。專業化重組是指按照企業不同的業務類型,將業務以及與該業務相聯繫的資產、機構、人員等要素作為一個整體與其他業務要素進行分離,然後與企業其他同類業務或上下游配套業務重新組織並由專業化的企業專門承擔這些業務的行為。專業化重組的結果和內容是業務的再組合和資源配置的再優化,它使生產力諸要素從原有企業中獲得釋放,通過再組合的於段實現資源的集中化和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重組將極大地提高業務的專業化程度和業務的規模,實現企業生產的專業化和企業管理的精幹化。
中文名
專業化重組
所屬學科
經濟學
類    型
經濟術語

專業化重組原因

首先,專業化重組是信息技術革命的必然結果。
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中,存在着很多重疊的部門和一些中問管理層來完成企業內部的上情下達、下情上旱,整個組織機構臃腫,非增值環節過多。在信息技術小發達的時期,這種組織結構確保了信息的傳達。而隨着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的傳遞突破了以們層層推進的方式,原來的組織結構開始對企業的發展構成嚴重製約。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帶來了一場信息革命,要求企業必須建立起適應信息社會競爭的管理模式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埃克森公司將原來的區域性多業務的組織轉變為業務型全球化的事業部制組織,將原來的埃克森國際公司、埃克森中國公司等大部分按照地區設置的事業部改革成11個全球化的事業部和一個全球服務公司。重組之後的埃克森公司員工不到十萬人,年銷售收入達1600億美元,而當時中國石化作為百萬人的公司收入卻難以相比,可見通過信息革命推動企業組織優化的重要作用。
第二,專業化重組是創新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
深化企業管理的關鍵是創新體制機制。中國企業與發達國家企業的差距,傳統國企與現代企業的差別,從表而看似乎主要在產品技術上,但更根本、更深層的差距則是管理,是體制機制問題。產品技術是外在表現,體制機制是內在動力,產品技術管一時,體制機制管長遠,只有創新體制機制才能從根本上激發人的創造性,激發企業的活力。

專業化重組實施原則

1、要遵循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的原則。
管理體制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因此在重組方案制定、組織機構設計、人員重新配置時就要把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作為考慮的首要因素。在專業化重組時不宜過多地增設機構,增加管理層次;人員重新配置時,要防止專業人員簡單加減,專業隊伍要精幹高效。
2、要遵循有利於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的原則。
“小而全”管理體制的弊端在於,企業各二級單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各自為政,只講方便,不講效益,同一件事情多層次、多頭緒分散管理;大家都在管,誰也管不好,費用高,管理水平低。因此,進行專業化重組,建立新的管理體制,要有利於理順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要為實現生產專業化、服務社會化創造良好條件。
3、要遵循有利於新機制形成的原則。
體制是機制的載體。好的機制的形成,首先要有好的體制。因此,專業化重組和新的管理體制的建立,應為企業形成新的競爭機制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創造條件,應有利於法人治理結構的運行。
4、要堅持分離與重組並重的原則。
分離是重組的基礎,重組必須在分離後進行,分離與重組相互依託,同等重要。因此解體“小而全”,必須使專業技術服務多種經營、社會服務與油公司分離。分離後的各部分要做到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這些被分離的部分,原來是依附於各二級單位,根據二級單位需要設置的,從全局角度來看有其侷限性。所以從規模、佈局、結構等方面均需要重新進行調整、組合,打破單位和所有制界限,按產業類別和業務性質及所屬區域進行專業化重組。在此基礎上,組建起以油公司為核心的油氣企業集團。
5、要堅持統一籌劃,分步實施的原則。
專業化重組應堅持統一設計,統一佈局,在具體操作上可先易後難,分步實施。堅持成熟一個重組一個。

專業化重組注意問題

企業專業化重組一般規模大、環節多、過程複雜,涉及問題較多,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專業化重組過程中的問題,重組工作往往事倍功半,有的甚至影響到重組工作的最終實施,專業化重組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主要有:
1、税收問題
在企業專業化重組過程中,往往伴隨着企業資產大規模轉移、資產評估增值等,這些都會而臨所得税營業税契税印花税税收成本的大量增加,如果不能妥善解決税收問題,專業化重組可能難以推進。因此,企業應當認真研究税收政策,特別是與重組改制相關税收政策,高度重視税收政策對企業專業化重組的影響,儘可能爭取國家優惠政策。部分專業化重組方案就是因為税收問題估計不足,最終使得重組工作無法完成。
2、土地盤活問題
國有企業往往都有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大部分是國家以劃撥的方式供企業無償使用的,是國有企業重要的存量資源。在企業專業化重組過程中,新的法人實體基本無法再繼續無償使用這些土地資源,企業應當統籌考慮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積極爭取國家政策,降低土地交易成本,將土地盤活,為企業專業化重組提供資金支持。
3、非專業業務的發展問題
企業剝離的非專業業務,往往是一些盈利能力差,設備陳舊、技術落後、人員眾多,負擔沉重的輔助業務。企業在進行專業化重組過程中,要重視非專業業務發展,一而邊要減員增效,一方而要妥善解決好非專業業務的發展問題。企業可以通過專業業務的分紅對非專業業務進行投入,支持非專業業務的減員和裝備更新。
4、債務問題
企業在進行專業化重組中,還應當結合企業具體情況採取積極措施爭取債權人的支持,在可能的情況對債務進行重組,例如債權轉股權等,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企業發展
5、人員安置問題
人員安置分流的壓力是專業化重組的主要阻力。在很大程度上,改革利益的重新調整和分配。實踐表明,每次大的改革舉措實施後,都會出現一些不穩定因素。企業在進行專業化重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處理好人員安置問題,通過多種途徑化解重組改制帶來的衝擊,為專業化重組的順利實施創造條件。 [1] 
參考資料